创新的数学作业模式,学生喜欢!
作业原本是教师学校日常教学的“小事”,但随着一系列国家政策的出台,成为了国家和社会关注的大事、要事。作业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必要补充。如何立足“作业”,深化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体作用,助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是我们教师需要思考的新问题。
在学校“预学—共学—延学”的教学模式下,我将作业设计分为了三部分,即预学作业,共学作业,延学作业。
一、巧设预学作业 提高教学实效
“双减”背景下,要想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作为教师要充分研究学情与教材,提高备课实效。我将预学作业分为两种:前测作业及预习作业。
01前测作业
前测作业,主要是通过“设计前测单—学生完成前测单—教师回收前测单—教师总结分析—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流程,研究学情,充分了解学生已有基础,也就是每节课学生“在哪里”,进而明确课堂要把学生“引到哪里”。教师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基于学生的起点,更好地开展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
例如,在学习长度单位(千米)之前,我们让学生对自己家到学校的距离进行测量。 看似简单的前测,它不仅是对以前学过的长度单位(米、厘米)知识的复习,其中夹杂着测量、估计的知识。 将前测放到生活实际中去,不仅是对知识的考量,更是对学生运用所学解决问题能力的测评。
由于农村校特殊的地理环境,班级中有一部分孩子离家近,因此对“千米”这个大一点的长度单位需求不大,但也有一部分学生的家离学校较远,因此在测量和记录方面就存在问题。 最好的教育是应需而生,因此我们就借助这个契机,切入到大一点的长度单位的学习中去。
02预习作业
小学数学教材注重创设生动有趣、富有数学意义的问题情境,倡导 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开展数学活动,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问题情境中建立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获取知识、得到发展。 结论性的内容很少,启发性的语言越来越多,留给学生探究的空间越来越大,这些都有利于学生课前预学。 所以,我认为对于一些概念、计算、图形公式的探究、整理和复习课等,可以安排学生提前预习,并设计有价值的预学作业。
数学预学作业要形成一定的格式,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预学习惯。
格式一:
适用于低段(1~2年级)学生,主要是培养学生的预学习惯。
适用于中段(3~4年级)学生,问题指向更加明确,也能够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在课堂上进行有效交流。
是让学生把例题再试做一遍;“我的方法”是学生想到的不同解答方法;“我的发现”是学生在解答过程中的思考和在预学过程中的发现;“我有问题”是预学时遇到的困惑;“我能举例”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出同类题,也可参考有关资料举例。
适用于高段(5~6年级)学生,用硬纸板做成预学卡片,便于保存和不断激励学生自主学习。
通过预学单,让学生先预学,把学生的内驱力调动起来,可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精研共学作业 引领深度思维
“双减”政策下,作为教师要改变教育观念,通过探究性、实践性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共学作业包含课堂学习任务单及课堂练习两部分。
“双减”下,我们要上“科学课”式的“数学课”,在真实情境中,以小组合作、探究、验证、得出结论的方式,进行深度学习,开展探究性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成为课堂的主人,都有获得成功的体验,为此,我们要精心设计共学任务单。
在教学《小数的性质》一课时。我设计了共学任务单,采用“观察猜想——举例验证——得出结论”这一学习方法,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等各种方法自己探索,获得新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整堂课处处盛情,步步长智,学科核心素养随处可见。
除此,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丰富而又有层次、挖掘具有思维含量的课堂练习,比如在三年级《乘、除法练习课》时,我并没有大量的让孩子在不断的做题中总结方法,而是通过设计了不同梯度的练习题,如下:
(一)师徒四人谁说得对?
①1□7×4=( )
唐僧828 ( ) 猪八戒628( )
孙悟空626( ) 沙和尚638( )
②□□2÷6=( )
唐僧12 ( ) 猪八戒137( )
孙悟空202( ) 沙和尚144( )
(二)在什么条件下,商中间的数是0?
□□□÷4
通过这样有数学味、有梯度、开放性逐渐增加的练习题,不仅让孩子巩固了知识,同时还获得了思维的训练,培养了学生推理能力、逆推能力,继而提升了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落实数学核心素养。
三、精备延学作业 发展综合能力
“双减”背景下,教师要根据学段、学情、数学学科特点及学生实际需求和完成能力,课后延学阶段要设置科学、合理、有效的分层作业、弹性作业,个性化、趣味性作业,注重作业内容的创新与趣味,使作业布置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践,积极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更新作业设计理念,明确创新作业的管理思想,要“细思量,巧设计”。依据“三长两短”作业原则,我根据不同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类型的作业:
01实践性作业
实践性作业并不是每一课学习之后都需要设计,而是要对整个单元的数学教学目标充分解读,再根据单元的基础性练习内容剖析学生还需要经历怎样的思考过程,进而进行相应的探究性作业设计。
比如:三年级在学生认识了长度单位后,我引导学生借用自己的身体去丈量自己的家,认识千米后,建议学生和家人饭后散步感知1千米的长度和时长,这样就可以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有的孩子直接走1000米计量时间,也有孩子走100米,再通过估一估,推算出时长。
认识面积与面积单位后,引导学生利用家中的物品去测量自己床铺的面积,有孩子先估一估抱枕的面积,再去推算出床铺一共包含了多少个这样的抱枕,求出面积;“我是小小导游员”三年级学生学习了方向与位置后,可以让学生通过查阅地图,设计一条红色的旅游路线并讲解等等,通过这样的实践作业,学生学会了思考与运用,感受到了数学的价值。
02小课题研究
“双减”背景下,我们要依据“整合数学”的课程理念,即根据学生的基础和需求,通过统整、开发、重组、优化、融合适合学生的课程资源等整合形式,以问题解决为载体,以探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为核心,达到培育数学素养、提升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之目的。
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我发现学生进行的“小课题”研究是一种非常好的整合载体,可以引导学生围绕“小课题”展开系列研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经历从头到尾的思考、解决问题,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完整的人,从而也促使教师完成从“教数学、教人学数学到用数学教人”的跨越。
比如:在学习《长方体的认识》一课时,在小组讨论时某小组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一个正方体,若我们将其切一刀,切面(所产生的截面)会是什么形状?”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马上在小组内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马上找到了三种情况:
研究可以戛然而止了吗?不,不期而遇的教学资源出现了,但课上时间已经不允许作进一步深入了,怎么办?一个小课题生成了——正方体切一刀,截面是什么形状,于是学生带着问题展开了为期两周的“小课题”研究。
通过这样以探究为主、类型多样的创新作业,放长学习过程、思考过程、理解过程,从而促进学生学习的充分开展,经历完整的思考问题、研究问题的过程,促进知识联系、综合运用、迁移推理,实现深度学习,获得更深的理解和更多的领悟。
03分层作业设计
分层作业要体现重难点全面覆盖,知识点前后关联,并遵循“三不做”原则,即“学生已经会的不做,一看就会的不做,讲了也不会的不做”。同时,作业内容上要按照基础、拓展和提升三个梯度设计,力求基础性练习让学生吃得了,拓展性练习让学生吃得饱,提升性练习让学生吃得好,使不同学力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成就感。
通过分层作业设计,改变了过去“一刀切”现象,避免了有的学生吃不了,有的学生吃不饱的现象,围绕我们学校的马文化——骐骥文化,设计了分层作业单,分为三层:一层,小马过河;二层,骐骥一跃;三层,志在千里。设计不同梯度的习题,供学生们选择完成。
在分层作业中,孩子们各取所需,各有所得,每个孩子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提升,不同程度的生长。
04复制菜单作品,强化反馈功能通过布置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作业菜单,让学生拥有选择作业的权利和机会。每周安排一个“无作业日”“实践性作业日”,每月一个“零作业周末”“长作业”,每周末下发双休日“非书面”自选作业菜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作业的功能,不要让作业成为“要我做”的“负担”,而是成为“我愿做”的“常态”。布置与反馈是作业的两面。既从质、量、形上做好作业的布置,也要及时做好作业的批改与反馈。
学业减负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探索学习时空的重构,拓宽学生的学习场域,构建更为完善的作业设计和评价体系,包括长作业、短作业、周期性作业、周末作业等。
我们期待通过作业改革促进教案变革、课堂转型,创建适合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绿色课堂。“减负不减质,减负要增效”,“双减”背景下,我们将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地进行教育教学研究,创新数学作业模式,优化数学作业设计,落实“双减”工作。
来源: 北京教育杂志社
合辑:【每日一题】小学数学1-6年级天天练(附答案),每个孩子都能学好数学
教材研究丨教材对比丨1——6年级丨2022人教版教材修改变动2022版新课标各学科课标试题与解读汇总
如何在田字格写好数字0-10(含图示和动画演示)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核心素养思维导图【下】小学数学家庭作业分层次布置的方法及案例专题讲座:北师版、人教版1~6年级上册教材解读及教学指导崔允漷:《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解读(讲座+截图)小学数学超全思维导图(可打印)喻平教授《核心素养背景下的作业设计》讲座(视频+PPT)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与实施指导意见史宁中:数学教学中的若干误区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小学数学《圆柱和圆锥》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孔企平:聚焦“三会”核心素养——对新课标理念与内容的几点体会《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新变化
吴正宪老师谈一节好的数学课张丹:代数思维“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原则与策略如何用数学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
如果你是教师或者学生家长,欢迎添加微信,进入微言小数学习群,获取更丰富的学习、教学资源,业外人士请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