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世界海洋日|专访亿角鲸发起人申剑:拥抱科学是保护海洋的唯一方式
今天是世界海洋日。众所周知,海洋产生了地球上至少50%的氧气,是地球上大多数生物多样性的家园,全球超过10亿人口摄入的蛋白质也主要来源于海洋。海洋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预计到2030年,海洋产业将雇用4000万人。然而,海洋垃圾长期干扰着海洋生态环境,所有海洋生物——从浮游生物,贝类,鸟类,到海龟和哺乳动物——都面临着中毒、行为障碍、饥饿和窒息的严重风险。珊瑚、红树林和海草床也被塑料垃圾淹没。
爱护海洋这件大事,一个成立于2017年,仅有6位员工的小型海洋保护组织能做什么事?是向公众传达现场的惨况,获取短暂的同情心吗?喜欢潜水,摄影,以及相信科学的申剑想做一件不一样的事:抛弃耸人听闻的信息,传递科学的海洋知识现况。用美的方式拉近人们与海洋之间的距离。“保护海洋唯一的途径就是科学。这不仅仅是科学家的事,你我也可以参与其中。”亿角鲸发起人申剑在接受《商业周刊/中文版》专访时表示。
借着世界海洋日,我们试图通过这家小型环保机构的成长轨迹来探讨个人与海洋之间的距离,以及了解海洋有哪些新的科学认知?以下是采访实录(有删减):
亿角鲸成立于2017年,当时应该有很多海洋保护组织,为什么您还要发起这样一个机构?
我是一名摄影爱好者,海底世界的拍摄让我爱上潜水,进而爱上海洋。当时我看到很多海洋保护机构在传播时,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大家会在传播现场展示很多很惨的影像资料,比如被塑料袋困住的海龟,被渔网裹缠而身体变形的海洋生物,密密麻麻的海洋垃圾等。这些图片会让现场的公众瞬间产生同情心和爱心,爱心驱动下,他们会捐款,贡献自己的力量。但是这种方式并不是很长效。过了一周,人们继续着自己的城市生活。因为海洋距离大家的生活很远,它无法跟大家产生长期的链接。
我们想做点不一样的事。亿角鲸只有6位员工,都是因为热爱才投身这个行业,热爱就是第一生产力,有了热爱人们才会付诸行动。因此,我们考虑了两件事,第一,我们能不能向公众传播一个真实的海洋世界?第二,能不能先让大家爱上海洋,把一些美好的东西呈现给大家,让大家的生活中有跟海洋相关的连接点。于是,亿角鲸的重要工作有两大块,一块是与科研机构高校合作,启动日常的海洋垃圾清理工作,搜集数据,为他们提供最一线最基础的科学数据。第二块是科普海洋知识,以及传播海洋的美。2021年,我们正式发起Blue Up(蔚蓝力量)项目,我们把从全球12个海洋上搜集的白噪音做成音乐,免费放到全球各大音乐平台,以及国内的一些商场、精品店和咖啡馆等,供公众们倾听海洋的声音。
疫情发生以来,大家会感受到越来越多的焦虑和生活压力,如果只是展示触目惊心的海洋污染,只会平添心理压力,这些带有海洋白噪音的音乐,能够为疫情中的人们带来海洋的力量,疗愈自己。当人们听到海浪的声音,慢慢地就跟海洋建立联系,并尝试了解海洋,慢慢喜欢上海洋,再去付诸保护海洋的行动。
2022年6月原本是我们规划中的第二届Blue Up,但由于上海疫情,我们才刚刚启动。
误解或许可以视为最大的挑战。
全世界的很多公众对中国的海洋有一个误解,很多人看到BBC纪录片里的加勒比海、马尔代夫、菲律宾的海都是清澈蔚蓝的,很多人会误以为中国的海水太脏了,污染太严重了,所以BBC没有拍中国的海。我可以说,他们彻底理解错了。由于中国的地理位置复杂,我国北有黄河,南有长江,每年有大量的黄沙冲到东部,所以形成了黄海特有的泥浆水状态。
2020年,我参加过一个国际海洋论坛,在谈到“鱼翅买卖”的话题时,很多西方专家学者会说到中国人吃鱼翅的问题。我在演讲时就重点解释了这个问题。首先,我们了解到,中国的年轻人几乎不吃鱼翅。其次,中国在2018年进一步修订了《野生动物保护法》,加强了对野生动物交易的管理,从政策上杜绝了这一伤害。这两个原因导致中国的鱼翅交易量大幅下降。
但我也发现鲨鱼的国际捕捞量并没有下降。后来我们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发现,美妆和保养领域最近几年大热的角鲨烯,正是来自鲨鱼的肝脏,主流生产商位于澳大利亚、新西兰、瑞典等,销量可观。
中国在环保领域做了很多工作,但因信息不对等,造成了我们做的工作无法被人理解。事实上,我们想传达的是,中国的海真的很美,中国人的环保做得很棒,更重要的是让大家了解到什么是真正的环保。
下一步,我们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我们会将搜集到的渔网以及其他海洋垃圾做再生设计,造一艘全部由海洋垃圾做成的再生帆船。我们开着它到西方和欧美地区,向外国人展示中国人的环保做得非常了得。
在很多演讲场合,您不止一次强调用科学的方式去爱护海洋。请问,如何理解“科学的方式”?
我们在网络上看到很多关于环保,特别是海洋环保的一些文章充斥很多伪科学,比如说“北极气温高达32摄氏度,北极熊要灭绝了”、“南极气温突破20摄氏度”等。
我们相信,这些文章的初衷可能是希望唤起大家对环境保护的意识,但是这些文章所写的内容反而会给真正的环保工作带来灾难性的后果,所以我们觉得必须去做科研,只有深入到科研我们才能更专业,之后的科普工作才能对每一位公众负责。
你们做了哪些科学研究?
有很多。以海洋微塑料的研究为例。2020年,我们坐上一艘民间破冰船,从中国出发,一直到了南极罗斯海,完成了中国历史第一次南极民间科考,并完成了4个科研任务:微塑料调研;大气监测,我们在罗斯海建立了第一座中国民间气象站,气象站的数据会实时传输到北京师范大学和中国气象研究员处,他们就会得到一线的数据;我们还做了冰芯的采取。这些都是我们目前在做的工作。
您认为,中国的公众对海洋保护的理解是否滞后于欧美国家?
确实,国内的公众对海洋的认知比较浅,因为中华文明是一个农耕文明,历史上,我们几乎没有经历过大航海时代的文明。我们对太空的了解,都远远大于对海洋的了解,而海洋又是一个能够把全世界串联起来的载体。
令人惊喜的是现在很多国内公众对海洋保护意识在逐步觉醒。
在海洋作业时,我们跟海南、舟山、象山、崇明岛以及渤海湾的渔民沟通后发现,很多渔二代对他们上一代的传统捕鱼方式感到羞愧。他们认为上一代的捕鱼方式中用到的“绝户网”是不可持续的。他们回忆说小时候很容易捕上鱼,但是现在一天劳作下来,只能打很少的鱼,所以呼吁大家一定要保护海洋。
很有趣的一件事情是,这位渔民说完可能是口渴了,喝了口剩下的矿泉水,然后就把空的矿泉水瓶随手扔到海里去。我问他,你一直跟我们说要环保,要我们来帮助大家去践行环保,为什么你喝完矿泉水以后,把矿泉水瓶直接扔到海里去?他回答说,矿泉水瓶漂在水上,对鱼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从这件事我发现,很多公众意识到海洋生态的重要性,他们想要去保护海洋,但是他们并不了解怎么保护,而我们要做的就是科普,把更科学的方式传递出去。
据您的观察,海洋环境有何改善?疫情垃圾是否成为新的海洋垃圾?
就我们经常开展海底作业的海域,海洋环境有明显的改善。比如我们在海南万宁收集渔网时,我看到新的渔网越来越少,搜集到的都是老渔网。
当然垃圾还是一直存在的,伤害也是存在的,对于未来的环境,我们不会说一定可以把整个海洋变得特别干净,但是我们至少可以不让它变得更糟。
疫情垃圾对海洋造成的新污染,我在网上看到国外有很多报道,也看到很多图片。我们自己实践的结果是,国内有些海滩上会有一些口罩,但并不多。海里偶尔会遇到一两个,不像网上报道的那么夸张。这可能是跟国家管控政策有关,国内对疫情垃圾的管控非常严格,公众也不会随手扔口罩的。
我觉得两点可以做。第一,大家只要做一件很小的事情——垃圾分类就能减少海洋的塑料污染。把垃圾分好类可以杜绝失控垃圾,失控垃圾是海洋污染的主要来源。垃圾分类对整个再生产业链和环保产业链都是非常有帮助的。第二,我们再次呼吁大家能够尽可能地拥抱科学,因为,保护海洋唯一的途径就是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