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2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五十周年。中日两国长久以来的友好交往,不仅有国家层面的各种活动,民间的文化交流和思想互动也不可或缺。“观日文丛”是由赵京华教授主编的学术随笔丛书,出版初衷即旨在对两国民间的思想文化交流尽绵薄之力。这次推出的四册分别是赵京华著《思想构筑未来:中日思想文化读书记》、王中忱著《地之缘:走读于中日之间》、张明杰著《海东游艺:中日文化交流纵横谈》以及陈言著《万壑有声:中日书间道》。丛书收入文章的共同特点之一,即以中日近现代思想、文化、艺术的关涉为主题,从东亚区域的视角出发,侧重挖掘和描述中日之间多被遗忘的各种复杂关联,以及当代日本文化的众生相。特点之二,即对学术之外的现实关怀。在当今扑朔迷离、复杂多变的东亚局势下,以文化搭桥促成民间的对话互动,是达成相互理解与信任不可或缺的力量。
出版缘起
“观日”,自然是观察和叙述日本的意思,但本丛书是从中国的视角出发来观察邻国日本,因此也就同时包含了中日之间思想文化的种种“接点”,呈现了双向交叉、彼此对话的关系。这是本丛书收入文章的共同特点之一,即以中日近现代思想、文化、艺术的关涉为主题,从东亚区域的视角出发,侧重挖掘和描述中国与日本之间多被遗忘的各种复杂关联,以及当代日本文化的众生相。
日本是一个复杂的观察客体,中日近现代关系更是十分缠绕,难以述说清楚,需要人们从总体性的方面和综合的文化视角加以观照。而在人文社会科学不断分科细化、研究题目渐趋专业窄化并形成通观障碍的当今,努力打通学科壁垒,实现交叉跨越,从而获得对观察对象的整体观感,也就显得十分重要。
本丛书的作者们都是在大学或研究机构从事教学科研的学者,在各自的领域自然要根据学术规范“生产”一些专业性研究论文。然而,为了打开视野、把握日本或中日关系的大势,我们也时常跨出专业领域,写作一些跨学科乃至跨文化的尝试之作。这些文章文体灵活机动,往往取不拘一格率性而谈的形式,反而可以直抒胸臆,达到通观全局的效果。本丛书所收的大概是这样一些文章的结集,称之曰学术随笔或知识小品均无不可。
对学术之外的现实关怀,也是本丛书作者们共通的追求。那就是,在当今东亚局势扑朔迷离、复杂多变的情况下,以文化搭桥实现民间的对话互动,就成为促进相互理解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我们希望,未来的东亚能够成为一个和平共生而彼此和睦的共同体。如果本丛书可以起到加深东亚各民族文化沟通、推动心灵交流的作用,或至少帮助中国读者打开几扇了解日本的窗,那么丛书作者们哪怕付出再多辛劳,也在所不辞。
以上,是我们编辑这套“观日文丛”的缘起。
赵京华
2021年10月23日
▲
《思想构筑未来》小 引
赵京华
本书是我近十年来所写学术随笔。一如副题“中日思想文化读书记”所示,无外乎透过各种书籍的阅读以观察日本、中国乃至中日之间的复杂关联,内容亦大致局限于文化思想、文学研究和日本书籍翻译方面。我所努力的,是将书本知识与现实状况相对接,不做孤芳自赏式的知识炫耀,而是以读书阅世、读书明理的姿态体察日本社会的变动和发展,关注中日之间思想文化的你来我往,并从东亚同时代史的视角把握历史和当下林林总总的问题。关于“东亚同时代史”视角,我在本书有详细阐发。简单地说,就是改变以往在一国内部或东西方关系结构中思考问题的习惯,取“区域”的视角来看中、日乃至两者间近代以来的各种思想文化现象。我想通过钩沉其相互冲击、彼此互动的事实关联,以达到认识他者、反思自身并重构未来世界图景的目的。
然而,讲日本、论中日关系谈何容易。一方面中日近邻,同处于地球上亚洲东北部的一角,但一百多年来争执不断,甚至发生了惨烈的殖民侵略与反殖民侵略的战争。这在中国人的身心留下了深深的伤痛。一有风吹草动,仇恨就会突然爆发出来,令人无法平心静气地面对这个“邻居”。毕竟历史上那场侵略战争给中国人带来了莫大的屈辱和苦难,甚至造成了中日两国友好交往历史的断裂。另一方面有一些中国青年对日本的商品制作、工艺设计、影视动漫等情有独钟,往往“哈日”有余而对其背后的文化根底和民族气质所知甚少。总之无论哪种情况,都需要我们涵养一种冷静而能贯通历史与现实的眼光。我读书作文,常常记着这样一句有关中日两国关系的名言——两千年友好,五十年干戈。意思是说两国之间虽有不幸“操戈”的事实不能忘记,但要有大政治家宽阔的心胸和气度,有容乃大而能放眼于未来。虽然我们一般人很难做到,但不妨以此为座右铭。也就是说,我们谈日本要切忌感情用事,对其“国家膨胀”殖民扩张的过去必须严加批判而警钟长鸣;同时,对当代一些日本人反省战争、建设和平发展与文化国家的努力,也要充分肯定并借鉴其成功经验。论中日思想文化的关联与比较,也一样需要我们本着虚心坦怀的精神,从事实出发,努力挖掘不同民族文化汇通的经验,以有益于今天的两国文化交流。
总之,我根据自己长年留学日本的实际体验以及与现实状况相接的阅读习惯,努力描绘中日文化交往的历史和未来图景,力争给读者呈现一个相对真实的日本,此乃我最大的心愿。至于成绩如何,那就要待读者诸君开卷品评了。
Ⅰ 思想交汇场
道德重建与凡人的修养
橘朴与“二战”以前日本的中国论述
从东京审判到普遍正义
日本战后启蒙与最后的知识人
东亚论述的丰饶意味
走出“求法”与“传道”的留学怪圈
社会的新陈代谢与词语的推陈出新
后现代批评与知识左翼立场
构筑中日间的东亚同时代史
历史化与语境化
Ⅱ 文学同时代
日本战后思想史语境中的鲁迅论
国家与战争的文学隐喻
文学编年史与阅读的解放
原版影印与流动的时代
周氏兄弟与日本
大时代与思想者
大时代与历史观
在世界主义与民族主义之间
一湾“春水”现人间
文学的固有力量
Ⅲ 译介工作坊
与柄谷行人一起重读“起源”
思想构筑未来世界的图景
“无方法”的方法
事件史与精神史的省察
松枝茂夫致周作人函
人歌人哭大旗前
亚洲叙述的历史与当下
近代日本的知识考古
“必定轰动世界”
附 录
以东亚同时代史角度寻求中日真正和解 邓 郁
▲
《地之缘:走读于中日之间》小 引
王中忱
人和在地居所之缘有时微妙得让自己也觉得不可思议。相信这不只是我一个人的经验:和故土距离越远反而越会意识到它的存在。本书“Ⅰ”虽然题为“东北亚”,所收文字的内在主线却是我的故乡中国东北地区的历史,关注重点则在明清以来这一地区人与物的流动,以及由此交织纠结的国家和族群之间的复杂关系。2008年,我到坐落于日本京都洛西地区的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简称日文研)做客座研究员。那里的地理气候接近中国的江南,夏日细雨霏霏,即使到了冬季,凭窗望去绿色仍是底色,近树远山上点缀着花的洁白和深红,而我就在这江南般温润的风物里,埋头阅读有关北部东亚朔风卷雪地带的文献。偏巧有朋友接手办了一本杂志,在我动身赴日之前特地来约写专栏,于是我就写成了这样一组方便一般读者阅读的短文,注释尽量少,且都放在行文里。但现在,甚至在图书馆里也找不到这本杂志了,我只能依照电脑里留存的原稿录入,也没有办法一一注明最初刊发的卷期,好在每篇篇末都有写作时间,算是留下了当时的印记。“地之缘”其实也是人之缘。我之所以能在京都有一段比较完整的时间集中读写北部东亚,首先受益于刘建辉先生邀我参加他主持的研究计划。建辉先生从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转职日文研以后,致力于现代东亚区域文化史研究,连续多年主持国际研讨班,且努力促成了日中历史研究中心将所藏文献转赠给日文研。日中历史研究中心是在村山富市就任首相时期(1994年6月—1996年1月)发表承认日本对亚洲邻国侵略的历史并正式表示道歉的“谈话”之后,通过国会议案创办的,由日中友好会馆负责运营,由著名历史学家安藤彦太郎先生领衔组织。该研究中心从正视日本殖民侵略历史的立场出发,推动日中两国历史学者合作开展研究,扎实搜集文献资料,也得到了中国很多研究机构及图书馆、档案馆的响应和支持。但由于日本政局的变动,研究中心获得政府的资助不断减少,到2005年终于不得不停办,所藏图书档案也无处可归,甚至可能被打散处理。在此时刻,正是由于建辉先生和安藤先生,还有安藤先生的夫人岸阳子先生积极协商,多方奔走,才使这批文献最终完整入藏日文研的图书馆。而我到日文研客座的时候,正值这批文献开架阅览不久,我有幸成了较早的受惠者。日文研每年从世界各地招聘客座研究员,申请审核颇为严格,但进入研究中心后则基本自由放任,除了要求有一次公开学术讲演,对研究课题和内容没有限制,也不要求在限定期间内提交研究成果。而日文研为研究人员准备的工作条件堪称一流,图书馆里相关专业文献收藏丰富,馆际互借业务尤其周到高效。热心又具有很高专业素质的馆员甚至会根据你所查找的文献,提示你不曾注意的线索。日文研内设有多种类型的研究班和研讨会,既有基本成员作为主体,也向所有感兴趣者开放,特别鼓励跨国和跨学科的交叉融合,也鼓励到历史事件发生现场做田野调查。作为建辉先生主持的研究班成员,我们曾一起到紧邻韩国釜山的对马岛,向当地的史志研究者请益,也曾到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和俄罗斯远东国立大学东方学院与同行交流研讨。有了这些游历经验,我在那年夏秋之交重回吉林和黑龙江地区,观察和思考也多了维度。在日文研期间,我完成了一篇综合考察清代中国东北地区人口移动与族群混融的论文,开篇从日本探险家间宫林藏到黑龙江下游踏查、目睹清朝边界朝贡贸易的景象提起问题,就是试图超越通常仅仅局限在一个国家内部的地方史框架,努力从多国交错的关系中考察一个地区结构性变动的尝试。此文先后两次在日文研内的研讨会上发表,听取了多方批评意见,最后修改成稿,收入姬田光义先生主编的《北・東北アジア地域交流史》(有斐阁2012年版)。因为时间关系,此次未能翻译成中文收入本书接受更多方家指教,颇感遗憾。而我对东北亚区域文化史产生有意识的关心,则早于到日文研客座,回想起来当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留学大阪外国语大学时期,在西村成雄先生的研讨课上开启端倪。西村先生的成名作《中国近代东北地域史研究》(1984),是在批判日本近代东洋学脉络上的所谓“满蒙史”研究基础之上开展的地域史研究力作,后来他的研究又拓展到20世纪中国政治、外交和经济、社会等诸多领域。我被西村先生的研讨课吸引,自然首先因为课堂的讨论题目有一部分和中国东北地区相关。我曾生长于斯的地方,本来以为很熟悉,但参与讨论后却突然感到陌生,从而产生重新了解和认识的欲望;而西村先生把地域史研究和整体性把握现代中国的历史结合起来,并进而延展到东亚区域分析的方法,也让我感到了特别的魅力。但更重要的原因,是西村先生的师者风范,他对学生的真心关切。即使在我留学结束归国以后,也经常接到先生寄来的论著,每当他来中国参加学术会议,总会约我见面。有时我到日本做学术发表,他只要知道,一定会抽出时间赶来,并在会后留下长谈,给我很多建议和指教,使我这个一直以文学研究为业的人,体认到了突破学科藩篱的必要,也增强了勉力一试的勇气和信心。当然,由于既有的训练和兴趣所在,我更关注的是有关某一区域的历史叙述的形成过程,考察其知识谱系,分析对其产生制约性影响的现实政治情境。本书 “Ⅱ”所收文章,虽然论题各异,但在这一方面来说主旨大体是相近的。本书“Ⅲ”至“Ⅴ”所收文章,大都以文学艺术为讨论主题,与我的主业比较文学研究更为接近,且多从具体的文本分析入手展开讨论,但我注意不把文本视为自足之物或透明之物,而是同时考察文本的物质性(如小说印刷,藏书作为载体等),关注文本生产场域的变化对文本意义生成的影响。现在回头检视,或许可以说,尝试把比较文学和区域文化史研究结合起来,是这些文章的共有特色。尽管写作当时,我本人并没有清楚地意识到。走读于中国和日本之间,是我一段时间内的生活状态,也是本书所收多篇文章得以写成的条件。感谢赵京华兄在筹划“观日文丛”时想到来招呼我。我的这些文字其实既观“日”也观“中”,更多描述的是中、日对观,和文丛的主旨似乎并无偏离,但因为最初刊发多为学术论文体式,此次即使努力简略注释,终不能达到随笔文章的灵动,也得到了京华兄的宽厚接纳。感谢责任编辑李硕女士,她默默地为打理本书的文字和注释体例等所做的工作,让我深深感念。Ⅰ 东北亚:交错的历史光影
虾夷锦
“红楼”里的轻裘
亦失哈:北方的“郑和”
亦失哈的浪漫历险
鞑靼海峡的两岸风景
北疆“外记”的命运
帝国的疆缘
北方的发现:地理还是历史?
从驿路到铁路
张家口:陆地港再开埠与亚欧通道新构成
Ⅱ 民族意识与殖民知识批判
民族战争与新考据史学的“借喻”书写
民族意识与学术生产
叶荣钟与矢内原忠雄
Ⅲ 活的文本:物质性与跨域性
梁启超在日本的小说出版活动考略
叙述者的变貌
定型诗式与自由句法之间
日本中介与“纯粹诗歌”论的跨国旅行
《改造》杂志与鲁迅的跨语际写作
跨越时空的交错与新女性主义的探索
Ⅳ 介入的谱系
“九条会”与日本知识界“护宪”
加藤周一:在语言和装甲车之间的思考
“密使”之痛:体制内“介入者”的困境
左翼形象的戏仿与重塑
Ⅴ 视觉意象的流动与再生产
奔跑在野兽派与立体派之间的牝鹿
绘制“蒙疆”
▲
《海东游艺:中日文化交流纵横谈》小 引
张明杰
中日文化交流,自古以来不绝如缕。下笔作此小引之际,笔者念及一事,即早于“二玄社”、创办于民国初期的“又玄画社”。
一时代自有一时代的思想潮流与文化浪潮。然而在同一时代里,一些原本颇有价值的事物又不免遭到无情的冲击,甚至粗暴的摧残。在近代西化浪潮中,“传统”一直承受着无差别的攻击和破坏。中国乃至日本的传统文人画(亦称南画),便是其中一例。中日两国历史背景不同,文人思想更是颇异。但在近代西化浪潮的冲击下,无论中国的传统画“衰退论”“美术革命”,抑或日本自费诺罗萨以来的“文人画不是绘画”的论调,皆使两国的文人画备受贬斥。在此背景下,陈师曾与大村西崖不约而同地“逆风”而起,一方面身体力行地积极创作,另一方面勉力撰写文人画论,旗帜鲜明地肯定文人画,倡导文人画之复兴。
社之旨:笔墨之道,堕在魔界,士人墨戏,不可复睹,谋其救拔,最可勖之事也。乃纠约同志,设又玄画社。社之人:话诗论文,兴发则伸纸素,写山水花卉,位无伦次,龄无长幼,陶公所谓素心之人。其员限十五。会之期:卜春秋佳日,假馆于清爽胜逸之地,各展陈所业,俟大方识者评骘。或月次一回,同人相集,出其藏弆,启观赏之会。
以上节引自大村西崖手订之《又玄画社清规》。1919年9月,大村西崖发起组织“又玄画社”,编《又玄画存》,旨在通过创作实践,提高文人画的画作水平,复兴文人画。1921年秋冬之际,大村西崖访问北京,诚邀陈师曾入社。遗憾的是,二人在此后数年内相继辞世使得交流未竟。尽管如此,融汇二人心血的文人画论《中国文人画之研究》(中华书局1922年版),却在现代美术史上影响深远,堪称现代中国文人画论的开山之作。同时,这也是在西方文化大潮冲击下中日文化互相交流的一大成果。数年前赵京华兄召集这套中日文化交流丛书(彼时尚未定名),诚邀笔者加入。于是笔者遂从有关艺术的大小闲文中择取部分,辑为这本《海东游艺:中日文化交流纵横谈》,内中文章大多曾在国内外报刊发表,涉及书画、古籍、文物、京剧、影像、古迹考察以及人物交流等,所叙纷杂,形式各异。此次成册之际,内文有所修缮,加之丛书体例所限,笔者将旧有注释酌情缀入正文,因此行文之经纬、论述之详略稍不同以往。倘有疏漏错讹,俯恳读者不吝赐教!就中日文化交流研究而言,学界已有大量成果。笔者从事相关考察与研究虽已有年,但谈不上什么成果。几篇小文,只是在前人基础上聊做推阐或补充而已。本书编成之际,脑海中浮现多年来一直给予关心和帮助的海内外诸友,心中充满感激。限于篇幅,恕不能一一列举大名。最后仅以具名方式,对本丛书主编赵京华兄和高度敬业的李硕编辑表示衷心感谢!
清末中日书画交流
中日合璧文人画论
从聚拢到星散
京都流寓,书学传古
近现代日本作家与京剧
旧北京的日本戏迷
坂东玉三郎与梅兰芳的因缘
观《梅兰芳》,话“梅”中不足
传播京剧知识的海外先驱
浮世绘西渐,世博会搭桥
鲁迅旧藏第一书房版《浮世绘版画名作集》
鲁迅藏书目录一则
今关天彭与鲁迅关系考略
《树下美人图》考
传世名画李公麟《五马图》流失日本考
东京上野周边再现“吴昌硕及其时代”
日本庋藏的道教文物及文献
苏轼《宸奎阁碑》宋拓孤本在日本的流传
日本所藏苏轼尺牍《董侯官帖》
越境的学术
蔡元培日记中的日本汉学家
震灾·书劫
震灾与文物
再现甲午战争的百年影像
▲
《万壑有声:中日书间道》小 引
陈 言
我反复地说,我们出生在20世纪70年代的人,特别是我本人,是带着贫乏的人生经历走入学术领域的。不曾遭到时代浪潮的裹挟而狂热地信奉过什么,也谈不上什么剧烈的精神蜕变。然而这些都无法阻挡吾辈成为精神在押的迷途问津者。
大时代的不安,造就了我辈无法安顿的灵魂,它与我的研究对象构成了参差对照,让我稍稍有资格去接近那些在日本侵华时期随时被“收编”的不安的灵魂。那一个文人群体,最著名的莫过周作人。周氏本身的复杂性,与学者钱理群在周氏研究中所投入的“情绪性的观照”,让钱氏的周作人研究获得了无可替代的“有缺憾的价值”(钱理群:《有缺憾的价值——关于我的周作人研究》,《读书》1993年第6期)。与周作人类似,近代以来游走在中日之间的异质文化中间人,他们的灵魂大多是被压抑的。时代越是向前推进,卑微如我者越是能够听到历史的峰壑之间来自壑的回声,我试图聆听并且回收这些声音,故将此小作名曰“万壑有声”。“Ⅰ 夜色不温柔”,大多是书评,处理的对象是战争时期的问题,那时长夜漫漫,艰辛苦涩。“Ⅱ 劫痕”,描述的多为战争伤痕。“Ⅲ 中间人”,确切地说,即我长期关注的“异质文化中间人”(cultural-in-between),指的是战争时期在中日文化之间位移的知识分子,他们或到当时的“敌国”短期滞留,或长期留学工作,或进入沦陷区的“敌国”文化机构工作,或译介“敌国”文本,从事形式不一的文化“交流”工作。这里择取几个个案来描述。“Ⅳ ‘不抵抗’主义”源自我对日本的人情美的激赏。“Ⅴ 两种暧昧,都撼动世界”,我想表达的是日本人的审美意识和历史意识均表现出浓烈的暧昧色彩,且都因暧昧而被世界瞩目。“Ⅵ 移动的批评”,收录的是我为自己所翻译的三本著作写的译后记,是对三位“反叛型”学者的解读。“Ⅶ 聆听”,收录的是我两次对谈活动的内容,因为都涉及日本,故收录于此。与我对谈的刘大先、李永晶二位友人也欣然授予了版权。本书收录的文字,已经发表的,多刊于《光明日报》《读书》《新京报·书评周刊》和《中华读书报》等。那些编辑对我的信任与鞭策一直让我觉得这个世界很暖。回首这二十年所走的路,我的学问并无明显长进。但因为处理的问题多与战争中的人性有关,让我深感人性的不确定,时刻提醒自己不要落到无知里,以为自己是衡量物事的尺度;同时告诫自己要对人类的困境有更切近肌肤的理解,要不断地对自己进行反思性监控。当我写下上面这段文字时,不觉有些脸红心跳。我想我做不到知身谙事,但年岁已然进入连虚荣都来不及了的阶段了,我期盼有一天我的文字能洗出自己的面目。
Ⅰ 夜色不温柔
在思想连锁中发现“北京”
范士白:让日本人恨入骨髓的“日本间谍”
当内心的法庭遭遇世俗的法庭
冲绳战场的“收尸人”
南京大屠杀之后,写诗是必要的
Ⅱ 劫痕
沦陷下的北平中秋
“No more,Hiroshima!”
携手剥洋葱的“军国少年”
村上春树:“反核宣言”背后的沉默与虚无
Ⅲ 中间人
从文载道到金性尧
“满映”的“野兽”与美女
战争下的李香兰
我与梅娘过往录
Ⅳ “不抵抗”主义
寺田老师
不换泡澡水的日本人
从“九州男儿”到“佛系男儿”
带着“天敌”逛京都
Ⅴ 两种暧昧,都撼动世界
两种暧昧,都撼动世界
通往唐招提寺之路
在日本,越界的尴尬与冲动
那些日本作家被猫重新定义着
Ⅵ 移动的批评
奈良本辰也的日本文化论
“夜行性肉食动物”的精神史
柄谷行人:移动的文学批评
Ⅶ 聆听
说说日本、战争,还有“AV”
作为“他者”存在的中国与日本
编辑丨一点苍山阁
寻找东亚论述的“虫洞”与“黑洞”
点击下图关注“谓无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