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当期荐读 2021年第2期 | 芬兰阅读服务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与启示

吴建华 汪蓉 图书情报知识 2023-03-26

图片来源:http://mt.sohu.com



吴建华 汪蓉

(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武汉,430079)


目的/意义

芬兰阅读教育发达,图书馆阅读服务专业人才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总结芬兰阅读服务人才培养方面的先进经验,可以为发展我国阅读服务专业教育提供借鉴。

研究设计/方法

以开展图书情报教育并开设阅读类课程的芬兰4所大学为调查对象,通过访问学院的网站,对学位项目与课程、教学方式、师资力量、研究与培训项目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

结论/发现

芬兰阅读服务专业教育呈现如下特点:以本科教育为主,以研究和培训项目为依托,开展跨学科、跨院校、跨国合作,学校与图书馆合作十分紧密。

创新/价值

揭示芬兰图书馆学教育开展阅读服务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和特色,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相关建议,为我国阅读服务专业人才教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

阅读服务人才 阅读推广人 

阅读服务人才培养 图书馆学教育 芬兰



1 引言

新世纪以来,我国进入文化大发展时期,构建覆盖城乡的现代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促进全民阅读,建设学习型社会成为重要的国家战略,因而对图书馆学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大。然而,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等在目前的图书馆学课程体系中十分鲜见[1]。可见图书馆学教育与图书馆事业发展不同步,“图书馆学教育相对滞后”[2]。中国图书馆学会教育委员会于2019年4月在武汉大学召开主题为“新时代图书馆学变革与发展:开放、融合、智慧”的研讨会,发出《新时代图书馆学教育行动倡议书》,倡导面向新环境优化图书馆学人才培养模式、更新图书馆学教学内容、调整图书馆学课程体系,特别指出“图书馆学教育应该抓住国家发展公共文化的重要契机,积极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彰显图书馆学的社会价值。”[3]阅读推广是图书馆学界近些年来的一个热点话题,但是这一热点并未很好地体现在图书馆学教育中,成为图书馆学教育的一个盲点[4]。笔者所在课题组2019年实施的一项调查发现,我国只有8所高校为本科生或研究生开设阅读课程,且每所学校通常只开设一门选修课,远远满足不了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的实际需要[5]。为缓解人才需求压力,中国图书馆学会自2014年起开展“阅读推广人”培训,但这种短期培训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6]。阅读推广是由图书馆员实施的创新服务,只有专业化的馆员队伍才能保证阅读推广工作的专业化[7]。服务于文化强国战略的图书馆对图书馆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未来馆员的阅读服务能力培养,成为新时代图书馆学教育的历史使命[8]


图书馆学教育如何加强未来馆员的阅读服务能力培养?以服务全民阅读为目标的专业人才,应该具备开展阅读服务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体系,这一目标需要通过一定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式来实现。我国图书馆学教育在课程设置方面比较重视信息管理理论与技术[9],要提高未来馆员的阅读服务能力,就应该增加与阅读服务相关的课程,如阅读文化与阅读行为、阅读资源、阅读服务的理论与方法等。本文把通过图书馆学教育在阅读理论与方法方面受到专门训练、将来能在图书馆从事阅读推广、阅读指导等阅读服务工作的人才,称为阅读服务专业人才。发达国家早已建立起比较完备的图书馆服务体系,在阅读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方面也有值得借鉴的经验。目前已有的文献仅针对西班牙[10]、美国[11]、加拿大[12]的阅读服务专业人才培养经验进行研究,借鉴更多国家的经验,将有助于建立符合时代需要和我国国情的阅读服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芬兰拥有世界上最完备的图书馆服务体系,该国人口只有552万,却拥有7765家图书馆,人均借阅量和人均出版量都位居世界前列[13]。芬兰也是阅读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在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 PISA)中,芬兰学生的阅读成绩名列前茅,阅读困难学生比例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14]。芬兰十分重视发挥图书馆和图书馆员在促进阅读方面的作用。芬兰2016年修订的《公共图书馆法》规定,公共图书馆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形成阅读文化和通用的文化技能,一个主要任务就是推广阅读和文学[15]。芬兰教育与文化部2017年邀请阅读专家开设了一个扫盲论坛,旨在加强学校和图书馆的合作,提高儿童和青少年的阅读技能,并于2018年发布《儿童和青少年阅读和阅读技能发展指南》[16]。芬兰学校图书馆协会发布的《一个好的学校图书馆》明确指出,专业的图书馆员是建立一个好的学校图书馆的先决条件,要加强学校图书馆老师与公共图书馆馆员之间的合作,提高学生的阅读技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提高其文学素养[17]。这意味着对图书馆员的阅读服务能力有专业化要求,对图书馆学专业教育也有相应的规定。本文对芬兰开展图书情报教育的大学进行调研,了解其在培养学生阅读服务能力方面的做法和特点,为发展我国阅读服务人才专业教育提供参考。



2 芬兰阅读服务专业人才培养现状调查

芬兰图书馆协会的调查报告显示,芬兰开展图书情报学教育的学校共6所,包括坦佩雷大学、奥卢大学、赛纳约克应用科技大学、图尔库应用科技大学、奥伯学术大学和奥卢应用科技大学[18]。初步调查发现,奥伯学术大学和奥卢应用科技大学没有设置与阅读相关的课程及项目。因此,本文的调查对象为其余4所学校。表1所示的是4所大学及其开展图书情报学教育的相应学院。作者通过访问4个学院的网站,对与阅读相关的学位项目和课程、教学方式、师资力量、研究与培训项目等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芬兰国际化水平较高,大学网站提供了丰富的英文信息,但部分课程、项目等只提供芬兰语信息。对于芬兰语信息,本研究首先借助翻译软件来初步理解其涵义,然后对重要的网页信息加以整理,形成芬兰语-英语对照资料,并请芬兰研究生同学进行审读,判断英文翻译是否准确,订正有歧义的译文。


2.1 学位项目与课程

对芬兰4所大学开设阅读课程的学位项目和课程加以整理,得到表2。除标出学分的两门课程,其余课程均为5学分。

调查发现,芬兰阅读服务专业人才培养以本科层次为主,硕士为辅。三所大学的学士学位项目在名称上都体现出与阅读服务的关系,如文化传播、图书馆等。唯一的一个开设了阅读课程的硕士学位项目,设置了阅读研究方向。


这些学位项目开设的阅读课程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类:①基础课程。从文化和社会角度阅读、数字素养教育导论、不同信息环境中的读写能力、媒体教育和多元文化、文化能力等课程,旨在让学生理解阅读与文化和信息环境的关系,使学生具备在不同信息环境下开展阅读服务的素养;②文学阅读资源。芬兰文学、现代世界文学、儿童和青少年文学、文学体裁等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文学阅读资源及其特点,为开展阅读服务打下坚实的基础;③阅读服务理论。公共阅读和阅读研究包括阅读理论、阅读人群、阅读机构、阅读载体、阅读推广方法等内容。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阅读服务基本理论和促进阅读的基本方法;④阅读服务实务。儿童和青少年图书馆服务、辅导技能、图书馆营销传播、图书馆儿童和青少年工作等课程涵盖针对儿童和青少年的各类阅读服务、阅读活动策划、营销传播方法等内容,为学生到图书馆开展阅读服务实际工作做好充分准备。赛纳约克应用科技大学的图书馆与信息服务专业开设的阅读课程最多,达9门,都是必修课。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在文学素养、阅读推广方法、活动策划能力、阅读辅导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培养。


坦佩雷大学是芬兰唯一的一所iSchool联盟院校,开设有信息研究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项目,在信息研究硕士项目中设置了阅读研究方向。信息研究硕士的总学分为120,由高级研究(80学分)和自由选择研究(40学分)两部分组成。高级研究由方向课(20-25学分)、文献研究(5-10学分)、学位论文(50学分)三部分组成。高级研究设置了4个方向,分别是数字信息环境、阅读与素养、信息和文件管理、信息服务,其中阅读与素养这一方向的目标是为图书馆培养阅读服务方面的人才。每个方向开设若干课程,学生可以从中选择感兴趣的课程进行自由组合,修满30学分即可,对应的是方向课和文献研究要求的学分。表3列出的是阅读与素养方向的可选课程,左栏是建议组合的6门课程。阅读与素养这一方向设置了3门与阅读相关的课程,分别是从文化和社会角度阅读、数字素养教育导论和阅读研究,都是必修课,旨在让学生把阅读视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并且在阅读理论与阅读服务方法等方面得到系统训练。


2.2 教学方式

芬兰的4所大学都在网站上公布了部分阅读课程所用的教材,教材名称、学习方式和授课方式的详细情况见表4。


(1)教材。坦佩雷大学公布的是3本英文教材。奥卢大学公布的是3本英文教材和1本芬兰语教材,芬兰语教材即《社会图书馆》。另外两所大学公布的都是芬兰语教材。坦佩雷大学的3本英文教材的内容经过精心设计和选择,覆盖阅读服务的各个方面,如阅读研究历史、阅读体验、阅读群体、阅读政策、阅读机构、阅读技术平台、阅读推广方法、数字阅读、社交媒体阅读等[23-25]


(2)学习方式。芬兰4所大学都提供了面对面学习和线上学习相结合的方式,线上学习所占比重很大。如坦佩雷大学开设的“从社会和文化角度阅读”和“阅读研究”两门课程,仅提供线上学习。


(3)授课方式。阅读服务类课程授课形式多样,根据课程需要,采用课堂讲授、研讨会、小组讨论、在线协作、讲座、实践训练、活动策划、专题报告、案例展示等多种形式。例如赛纳约克应用科技大学的“图书馆儿童和青少年工作”这门课程,教学方式包括在线讲座、讨论和实践活动等形式。通过在线讲座和讨论,让学生充分了解芬兰儿童图书馆的历史;实践活动则与赛纳约克市图书馆合作,让学生参与多种形式的阅读服务,如学生为青少年讲故事、做信息技能培训和媒体教育等。


2.3 师资力量

对芬兰4所大学从事阅读教学与研究的教师的数量、教育背景和研究领域进行调查,结果见表5。

可以看出,4所院校从事阅读教学与研究的师资都在3人以上。由于阅读类课程属于方向课,数量不多,3人以上的团队完全可以胜任,因此可以认为,芬兰4所院校的教师团队均已达到一定规模。教师团队具有多学科背景,除信息学外,还有文学、语言学、教育学、经济学、博物馆学、音乐学、工程学等专业,体现了阅读领域的多学科特征。研究方向覆盖信息素养、阅读动机、信息传播、社交媒体、学术阅读、馆藏管理、图书馆服务、市场营销等领域,与阅读课程所涉及的学科和领域高度一致。这种师资条件可以确保学生在阅读服务专业知识和能力方面受到科学的训练,从而保证较高的人才培养质量。


2.4 研究与培训项目

这是一个新媒体勃兴的时代,人们的阅读行为正在发生嬗变。对新阅读环境下的种种问题展开研究,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学生也有机会参与到课题研究中,这些都有助于帮助学生构建新的知识体系和培养新的服务能力。举办全国性的阅读培训项目,则有助于引导阅读服务的发展方向。芬兰4所大学从事阅读服务人才培养的教师密切关注阅读研究的前沿问题,他们主持或参与一些重要的阅读研究与培训项目如表6所示。需要说明的是,赛纳约克应用科技大学没有主持项目,而只是参与了其中一个项目。

(1)新的阅读社群,新的阅读模式。这是赫尔辛基萨玛诺基金会2010年开始资助,坦佩雷新闻、媒体与传播研究中心组织实施的一个阅读研究项目。该项目将阅读理解为一种社交活动,关注80后年轻人使用不同媒体参与公共阅读和媒体活动的方式,研究个人阅读向公共阅读的转变,并对2020年阅读社群的类型进行预测。


(2)iFuCo:为提高未来网上查询能力的学与教。该项目是由坦佩雷大学传播科学学院信息科学系2016-2018年组织实施,智利天主教大学、智利圣地亚哥大学、芬兰于韦斯屈莱大学和图尔库大学参与的一个跨学科国际合作研究项目,涉及的学科包括信息学、心理学和教育学。项目关注小学生的互联网阅读态度和阅读能力,探索互联网阅读的教学模型,并对互联网阅读进行指导和干预。


(3)ARONI:辩论性网上查询与学生知识工作能力建构。这是由坦佩雷大学传播科学学院信息科学系2015-2019年组织实施的一个多学科合作研究项目,合作方包括于韦斯屈莱大学教育系和赫尔辛基大学教育学院。重点研究高中生对不同来源的争议性信息进行搜集、分析、评估、甄别、综合的能力,学生批判性阅读思维,学生网上阅读理解能力的影响因素,以及有效的干预措施。


(4)阅读的乐趣。芬兰对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PISA)和国际阅读素养研究进展(Progress inInternational Reading Literacy Study,PIRLS)项目的研究发现,芬兰儿童和青少年的识字率和阅读兴趣表现出下降的趋势。为此,芬兰教育与文化部于2012-2015年资助了一个阅读培训项目,希望通过学校、图书馆和家庭之间的合作来增加儿童和青少年对阅读的乐趣,进而促进6-16岁儿童和青少年阅读素养的提高。


这是由奥卢大学人文学院和教育学院共同组织实施的项目,主要方式是开展大规模的培训。来自全国各地的30所中小学校和30家公共图书馆组对参加,教师和馆员一起学习文学与阅读、媒体和信息素养、创意写作、讲故事、不同的读者群体、学校和图书馆合作等方面的知识。然后,学校与图书馆合作,将阅读素养教育融进学校课程体系,通过组织中小学生进行读书会、诗歌创作、写书评、戏剧表演等活动,对15000名中小学生进行培训,增强他们的阅读动机和提高他们的阅读技能。


(5)阅读困难者的机会。这个由欧洲社会基金资助(2018-2021年)的项目,旨在帮助16-35岁有阅读困难的年轻人克服阅读障碍,提升阅读技能,从而有机会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更好地适应职业市场,并融入社会。


项目开展5个方面的活动。①“阅读困境”研讨会(ReadingJamSessions)。通过研讨,专家与阅读困难年轻人充分交流,了解他们不愿阅读的原因和特殊需求;②阅读指导培训。对图书馆员和图书馆学专业的学生开展针对阅读困难人群的培训,学习阅读指导技能和激发成年人阅读的方法。赛纳约克应用科技大学图书馆和信息服务专业的20名新生都参加了在赛纳约克市举办的培训,获得10个学分;③基于读者兴趣开展图书馆服务。邀请有阅读困难的年轻人参与图书馆服务的开发和变革。具体做法是,对这些年轻人的阅读兴趣进行调研,依据调研结果对图书馆服务进行更新,并开发3-5个新的图书馆服务项目;④解开文盲和不阅读的死结。根据阅读困难年轻人的阅读兴趣设计并组织一系列活动,如制作漫画、给陌生人写信、自传写作、棋盘游戏、团体参观图书馆等,训练他们的读写能力,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改变他们不阅读的现状;⑤建立多专业合作网络。项目促成研究人员、图书馆专业人员与来自高中、职业学校、大学的教师以及监狱、康复中心等机构的相关人员合作,多专业人员的交流和集思广益,有利于设计促进阅读的操作模式。项目成效明显,参加活动的年轻人表现出很大的阅读兴趣并开始自主阅读,图书馆续订借书证的人数也不断增加。



3 芬兰阅读服务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

从上述调查结果可以发现,芬兰的阅读服务专业人才培养与美国、加拿大、西班牙有很多相似之处,如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师资力量,以及在硕士学位项目下设置阅读研究方向。芬兰的特色之处在于,人才培养以本科教育为主,依托研究与培训项目开展人才培养,阅读研究与服务各方开展多个维度的合作。


3.1 以本科教育为主

芬兰开设阅读课程的4个学位项目,只有坦佩雷大学的信息研究硕士属于研究生教育层次,其他3个都是学士学位项目,属于本科教育层次。也就是说,芬兰的阅读服务专业人才培养以本科教育为主,这与美国、加拿大、西班牙的做法明显不同。


以本科教育为主解决阅读服务专业人才培养问题,符合芬兰的国情。芬兰是一个人口小国,十分重视提高人口素质,建立了完备的图书馆阅读服务体系。这意味着位于基层的公共图书馆、学校图书馆数量较多,对阅读服务馆员的需求也比较大。而对高层次人才需求较多的图书馆如国家图书馆、高校图书馆等,数量并不多,因此总体需求量不大。至于阅读服务需要的复合型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完全可以通过精心设计的复合型课程体系进行培养,建立与阅读服务工作相适应的知识体系、能力体系。


3.2 以研究与培训项目为依托

从开设的课程和举办的培训项目可以发现,芬兰的阅读服务人才培养具有很强的时代感。这是因为,芬兰的阅读研究密切关注阅读环境的变化和阅读行为的时代演进,研究的相关发现和成果又被应用到人才培养,科研成果向实际应用转换的过程自然而成熟。


表6列出的5个项目,前3个是研究项目,后面两个侧重于培训。三个研究项目关注的问题分别是新媒体环境下年轻人的阅读社群和阅读模式、小学生的互联网阅读态度和阅读能力、高中生的在线批判性阅读能力,这些都是新阅读环境下人的阅读能力发展的核心问题。


两个培训项目分别针对未成年普通人群和阅读困难人群。“阅读的乐趣”针对6-16岁的小学生和初中生,目标是让他们爱上阅读,在初中毕业之前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建立基本的阅读能力。“阅读困难者的机会”旨在帮助16-35岁有阅读困难的年轻人克服阅读障碍,从而更好地融入社会。这个侧重于培训的项目包含着重要的研究内容。项目小组成员是从事阅读研究的专家,他们首先通过研究找出导致年轻人不阅读的原因,以及他们的兴趣,然后设计适合他们的培训活动。参与这两个培训项目的既有图书馆员,也有图书馆学专业的学生。


3.3 开展多维度合作

芬兰在阅读研究与培训项目中开展了多方的密切合作,主要体现为跨学科、跨机构、跨国合作,以及学校与图书馆的密切配合。


(1)跨学科合作

跨学科合作首先体现在课程设置与教学方面。阅读服务人才培养的课程覆盖图书馆学、文学、教育学、传播学等多个学科,需要多个学科的教师合作完成课程教学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受到多个学科的训练,获得阅读服务所需要的复合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


跨学科合作还体现在研究与培训项目的申报与实施方面。如“新的阅读社群,新的阅读模式”是心理学、教育学、信息学三个学科合作的项目,“阅读的乐趣”是奥卢大学人文学院和教育学院共同开展的跨学科项目。


(2)跨院校合作

在芬兰的阅读研究领域,院校之间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上述阅读研究及培训项目(见表6)中,绝大多数项目(80%)为一所高校主持,2-3所其他院校参与。


(3)跨国合作

以芬兰科学院资助、坦佩雷大学主持的研究项目“iFuCo:为提高未来网上查询能力的学与教”为例,参与方涉及芬兰(于韦斯屈莱大学和图尔库大学)及智利(智利天主教大学和智利圣地亚哥大学)的不同国别高校。


(4)学校与图书馆密切合作

芬兰的学校和图书馆均隶属于教育与文化部,这为二者的合作提供了便利。例如,教育与文化部资助的三年计划项目“阅读的乐趣”,就明确要求学校与公共图书馆结对参与培训,之后教师和图书馆员一起把阅读素养教育融入到学校的课程体系,对学生开展大规模的培训。图尔库市图书馆和赛纳约克市图书馆都是“阅读困难者的机会”这一项目的参与单位,馆员与来自高中、职业学校和大学的教师一起开展了密切的合作。


芬兰学校图书馆协会发布的《一个好的学校图书馆》也明确提出,要加强学校图书馆老师与公共图书馆馆员之间的合作。一些阅读服务课程也采用了学校授课与图书馆实习相结合的形式,如赛纳约克应用科技大学的儿童和青少年图书馆服务课程,就是与赛纳约克市图书馆合作完成的。



4 芬兰阅读服务专业人才培养

对我国的启示

芬兰只有6所高校设置图书情报学专业,其中有4所高校开展阅读服务专业人才培养。看上去规模不大,但实际上与芬兰的人口规模和图书馆事业相匹配。依托数量有限的高校和学位项目培养出一批符合阅读服务工作要求的人才队伍,芬兰的做法至少在以下三个方面对我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4.1 设置结构合理的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层次

芬兰的阅读服务人才培养以本科教育为主,硕士研究生教育为辅,通过设置若干阅读类课程,让学生在阅读服务理论与方法方面得到系统训练。芬兰这种教育体系与该国图书馆对阅读服务人才的需求相适应。芬兰国土面积不大,人口也不多,但图书馆数量众多,绝大部分是位于人们身边的学校图书馆和社区图书馆,阅读服务是其核心职能,因此,对阅读服务人才的需求量较大。


我国是人口大国,随着《公共图书馆法》的实施,将建立日渐完备的图书馆体系,对专业阅读服务人才的需求总量也会急剧增加。我国虽然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备的由图书馆学本科、图书情报专业硕士、图书馆学硕士、图书馆学博士组成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但总体规模有限,在数量上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另一方面,在课程设置方面长期偏重于信息组织与信息检索,学生在阅读服务理论与方法方面缺乏必要的训练,不能满足阅读服务工作的实际需要。这两方面的原因,导致我国阅读服务专业人才的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为此,可借鉴芬兰的做法,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逐步化解矛盾。


(1)改革现有课程体系,开设阅读必修课。可以重点建设3-5门阅读核心课程,如人类阅读行为与文化交流、儿童与青少年阅读资源、成人阅读资源、阅读服务理论、阅读服务实务等,作为图书馆学多个层次人才培养项目的必修课程。


(2)在多个层次培养图书馆阅读服务专业人才。我国人口众多且分布范围广泛,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为适应国情的特点,以及图书馆分布的特点,有必要建立多个层次的阅读服务人才培养体系。首先,在本科层次培养大批面向中小学图书馆和基层公共图书馆的专业人才。位于人们身边的基层图书馆主要包括中小学图书馆和区县图书馆、社区图书馆等,阅读服务是这些图书馆的重点工作。它们数量多,需求大,同时专业人才的缺口也大。为这些图书馆培养一大批专业人才,是图书馆阅读服务人才教育的基本任务。其次,在图书馆学学术硕士和图书情报专业硕士两个项目下设置阅读研究方向,为高校图书馆、省市公共图书馆培养阅读服务专业人才。高校图书馆和省市图书馆一般都位于大中城市,容易吸引研究生层次的人才,这种安排显然更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最后,在博士层次培养一批阅读研究方向的高级专业人才,包括学术博士和专业博士。这些人才在阅读行为与阅读服务理论方面接受专门训练,既能满足高层次阅读服务的需要,又可以充实阅读研究方向的师资力量。


(3)发展在职图书馆学教育,开设阅读服务慕课,扩大人才培养规模。位于基层的中小学图书馆、区县图书馆、社区图书馆的专业人才力量十分薄弱,发展在职教育和网络教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在当下既十分必要,又具备可行性。


4.2 加强阅读研究与阅读教学的结合

芬兰开设了比较系统的阅读类课程,从事阅读研究的教师也承担阅读类课程教学工作,这意味着他们有机会把研究成果应用于阅读服务人才培养。因此,在芬兰,无论是各院校开设的阅读课程,还是全国性的培训项目,都包含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


我国高校有一批从事阅读研究的教师,承担着国家社科基金等各级研究项目,但开设阅读课程的只有658所高校,每所学校通常只开设一门选修课[5]。可以借鉴芬兰的经验,把阅读研究与阅读教学结合起来,就能够将阅读研究的力量转化为阅读教学的师资力量,从而快速提高我国阅读服务专业人才的培养规模和整体水平。


从事阅读研究的教师在各自的研究领域积累了较为深厚的理论基础,实现这种转换无疑需要花费不少时间和精力,但具有可行性。具体实施步骤包括:第一步,发挥自身优势,精心设计课程内容,在本校开设一门选修课程;第二步,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补充、完善课程内容,完成教材编写,把选修课改为必修课;第三步,在可能的情况下,整合本校力量,开设若干门相关课程,形成合理的课程体系。


4.3 跨校、跨学科合作开设阅读服务课程

阅读是一个跨学科研究领域,相应地,承载阅读服务人才培养任务的课程体系也具有多学科特点,这就需要整合多个学科的师资力量予以支撑。芬兰的阅读服务人才培养工作经过多年的积累,各院校的师资都在3人以上,而且具有多学科背景,能够胜任课程教学任务。两个全国性培训项目都通过跨校合作,整合图书馆学、教育学、心理学、传播学等方面的专家。


我国由于这方面的工作长期缺失,大部分院校现有师资力量比较薄弱,不成规模,难以独立承担起阅读服务人才培养的重任。为此,可以借鉴芬兰的做法,开展跨校、跨学科、跨领域的合作,在全国范围内整合阅读研究与阅读服务方面的师资力量。


一方面,可以通过跨校合作,整合各高校从事阅读研究和教学的师资力量。目前国内有8所大学开设阅读选修课程,还有一批从事阅读研究的教师,把这些师资整合起来,将形成较强的力量。


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跨学科合作,整合其他学科和领域的阅读研究专家,如阅读心理学、儿童文学等,补齐我国现有师资专业背景单一的短板。


在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设计完备的情况下,就可以编写教材,制作慕课,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大规模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人才培养。相信经过3-5年的努力,就可以建立规模和层次合理的阅读服务专业人才队伍体系,这不仅能够极大地缓解阅读服务专业人才紧缺的矛盾,而且有望成为全民阅读活动中一个有影响力的品牌。



致谢

感谢图尔库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Jalmari Polari和博士交换生李雪为芬兰语资料翻译提供的帮助。



作者贡献说明

吴建华:提出研究思路,设计研究方案,论文修改及定稿;

汪   蓉:实施调查研究,撰写论文初稿。



参考文献


制版编辑 | 卢慧质


--END--


当期荐读 2021年第2期 | 事件视角的图书馆发展风险研究(内含视频摘要)

当期荐读 2021年第1期 | 统筹压力与数据驱动能力下省级政府互联网服务能力均衡化研究

当期荐读 2021年第1期 | 数据赋能视角下应急情报服务价值共创过程及能力提升 ——以新冠疫情防控为例

当期荐读 2021年第2期 | 政务热线大数据赋能城市治理创新:价值、现状与问题

当期荐读 2021年第2期 | 基于适应性结构化理论的政务数据质量影响因素研究——以政务12345热线数据为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