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光明日报社副总编辑沈卫星:进军“主战场” 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

光华锐评 2021-09-10

以下文章来源于新闻战线 ,作者沈卫星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意识形态和新闻舆论工作重要论述中多次强调网络意识形态阵地是主战场,就要把主力军放在这个战场上,要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的创新。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路径。新时代赋予中央媒体新的历史责任和时代担当中,加快进军主战场,推进媒体深度融合,无疑是党中央交给我们的重大而紧迫的政治任务。


作为面向知识界的思想文化大报,我们要从光明日报特色优势和定位出发,以更强的责任、更新的步伐,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在融合发展中收获新的跨越。下面,我围绕光明日报推进融合发展的具体的思路、实践,从移动化、视频化、分众化、智能化四个方面跟大家做一个简单的交流。

突出移动优先,用光明特色赋能移动直播

当前,信息传播呈现新态势、新特点,“终端随人走、信息围人转”,面对新形势,既要“固本”,又要“开新”。固本,就是以生产优质内容为根本,2018年光明日报发行量突破百万大关,我们突出光明日报近70年积累的内容优势、人才优势以及宝贵的受众群体优势;开新,就是以客户端为重点,广泛加强平台和渠道合作,推进全媒体传播格局建设,改进生产流程、产品样式、传播方式。


移动互联时代,手机直播是所有媒体追求的传播方式。直播什么?谁在看我们的直播?我们认为,特色就是核心的竞争力。去年开始,我们首次尝试“高校招办主任光明大直播”,选择的领域就是本报传统的优势领域,以光明日报客户端、光明网为基础,借助多个移动平台联动发力,让高校招生信息“零距离”呈现在考生和家长面前,今年的“招办主任光明大直播”覆盖120所高校,直播总观看人数超过1.3亿,立体化的传播策略收效良好,商业直播平台包括脸书等主动参与合作传播、联动推广,实现境内外多平台、多语种的交叉传播。比如西安交大直播就有来自30多个国家的网友观看了63.2万次。手机直播发力“特色领域”,成为近年来光明日报融媒体产品创新的重要特点。从“高校招办主任光明大直播”到“世界智能大会手机直播”,从“非遗手机直播”到“博物馆手机直播”,形成了具有光明日报特色的手机直播品牌。深度聚焦教育、文化、科技等领域,把主旋律、正能量内容通过直播平台推送,有效增强了用户的黏性。

注重视频化直播,靠思想立意打造爆款产品

近年来,微视频已经成为互联网发展新痛点。微视频时长短、传播快、内容精,它符合了人们今天的需求。今年两会召开之际,光明日报推出“光明的故事”系列微视频作品引发“刷屏式”传播,短时间达到10.4亿的触达量和1.4亿的浏览量。系列微视频刻印的“光明”的鲜明印记,讲述的是“光明”的特色题材,这源于光明日报面向知识界的独特定位。《朋友习近平》微视频的创意源于光明日报曾刊发的习近平悼友旧文《忆大山》,反映了习近平在河北正定期间与作家贾大山的深厚友谊。《光明的故事》微视频从小故事切入,用真情叙事突显大主题,这是党报新媒体传播的不变坚守。

“光明的故事”系列微视频《握手瞬间》

世界上有万千语言,握手是无声的一种:

有时,它是响当当的承诺;

有时,它是沉甸甸的嘱托;

有时,它代表着深深的挂念;

有时,它传递着嘉许的力量;

有时,它跨越历史;

有时,它连接世界……

此时无声胜有声,

不变的情怀,瞬间的永久。

实践证明,创作者用心,作品才能走心。“光明的故事”系列微视频获得好评的背后是流程机制的优化创新,是对内容品质的刻意追求。光明日报融媒体中心在今年两会前成立重大题材工作室,专门致力于重大题材融媒体产品的策划、制作与推广。工作人员既有视频制作的骨干,又有文字功底扎实、善于撰写脚本的报纸编辑部的优秀人才加入。重大题材工作室成立后,瞄准富有光明日报特色的重大题材,挖掘故事,彰显了立意高度。

做好分众化传播,以量身订制体现精准推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同样主题、多样传播,才能达到“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效果。光明日报在全媒体传播格局中有着自己的特色定位。我们的新闻服务重点对象是广大知识界,“量身订制”与“精准推送”瞄准的正是我们的独特受众群体。


分众化传播,首先需要我们进行分众化内容设计,比如在党的十九大召开前夕,我们紧扣主题,量身订制策划了十九大报告解读的不同版本。开幕当天就推出了“十九大报告解读大学生版”、军人版、“一带一路”版。大学生版一经推出,就产生刷屏的效应。每个版本都包含着专家解读短视频、图文、人工智能小明读新闻等多种元素,腾讯新闻、今日头条、各高校新媒体平台广泛转发,获得不俗的点击量。


分众化传播,还需要在“数据诊断”中动态调适。去年1月,今日头条发布今日头条媒体榜。光明网在头条发文量、阅读量等各项指标中上升至前列,一周总阅读量近亿。结合专业机构大数据分析,光明网头条号启用“数据诊断”功能,根据传播时段、读者的阅读体验,随时将光明网内容调整为更符合传播规律的形式,有效满足了不同目标用户需求,让我们的好声音能够传得开、叫得响。

瞄准智能化传播,注重智能时代的集成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在,媒体格局、舆论生态、受众对象、传播技术都在发生深刻变化,特别是互联网正在媒体领域催发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只有紧跟前沿技术,才能赢得主动,有所作为。


今天,自我革命和激烈竞争前所未有,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说没有没追过的热点,没有没交叉运用的新技术,同样,我们也力争让新闻服务更加智能化。在全国两会期间,光明日报推出“小明AI两会”人工智能新闻信息服务,融合了人脸识别、图片识别、数据挖掘等技术,以40多万篇历年两会报道大数据为基础,为用户提供代表委员的履职情况、两会热点话题等内容。两会期间,网友查询两会信息,通过“小明AI两会”查询两会信息达到1800万人次,被查询的代表委员超过2900人。


另外,光明日报新媒体进一步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重大主题报道中的应用,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我们推出了“AI学习通”,此外我们专门成立了人工智能新闻应用实验室,对技术发展进行提前布局,为优质内容的传播提供更智能的手段和方式。


总体来看,移动化、视频化、分众化、视频化既是党中央给我们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我们推进融合发展中需要把握好的重点和关键。在实践中,我们也深深感到,我们距离总书记提出的主战场、主力军的重要职责和历史担当,距离党中央关于推进媒体深度融合的战略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下一步,光明日报还要进一步凝聚共识,用扎实有力的作为在新的媒体竞争格局中确立我们的战略和路径选择。我想我们将重点把握好几个关系。


一是人的融合和技术导向、模式导向的关系。二是把握好造船出海和借船出海的关系。三是把握好特色和智库化办报的关系。


特别是在思想文化这个大数据的平台建设方面,我们要精准发力。我们光明日报正在酝酿成立中国思想文化学术大数据研究院,我们既锁定这一特定领域和群体,又具备全局性、完备性,填补好这一领域的诸多空场,拓展好成果分发的传播空间,实现好思想文化学术领域的数据共享,真正打造成国家级、公益性、全面性的大数据库,以中央媒体的功能发挥好在引领思想文化舆论、支撑中央决策部署、提升社会国际影响等方面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站在新时代,我们将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多向人民日报和其他兄弟媒体学习,在探索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推动理念、机制、内容、手段等融合创新,在媒体转型,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中不懈努力,为不断巩固壮大宣传文化阵地,提供我们应有的力量。

转载:人民网

作者:沈卫星  光明日报社副总编辑


视频 小程序 ,轻点两下取消赞 在看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