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5期目录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
❖❖
目录
摘要
中国式现代化文明意识生成的历史性考察
作者:杨肇中
作者简介:
杨肇中,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暨福州大学中国思想文化史研究所教授(福州 350116)。
摘要:文明意识在“我者”与“他者”的历史比较中呈现,进而形塑其“特殊性”与“普遍性”的价值结构。中国式现代化文明意识的生成主要在中华文明主体性发展、文明意识的历史性涌现和中国共产党人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实践特质等维度上彰显。中国式现代化创造性地接续了中华文明普遍性重建的历史使命。社会主义与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皆具有人类文明的理论视野与经世诉求。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特质主要体现在:一是由特殊性实现普遍性的实践方法论,成为重要方法论原则;二是从特殊性走向普遍性的价值目的论,言说其终极旨趣。作为普遍性叙事话语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对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与人类文明共同体秩序的重构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文明意识;特殊性;普遍性;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根基
作者:梁君思
作者简介:
梁君思,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上海 200433)。
摘要:现代化源起于西方,但这不意味着后发现代化国家一直作为效仿者,也不意味着早发现代化国家始终作为领航者。所谓走向现代化,其实就是人类不同文明在互动互嵌互塑中生成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过程。中国现代化曾一度遭遇西方现代化的傲慢与偏见,西方文明为把优越论强加给世界,他们将文明作为方法,以文明化身自居,诋毁他者文明。中华文明正是在回应西方现代化及其文明中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生机和活力的。虽然欧美现代化、苏俄现代化一度成为中国现代化的可能选择,但是现代化模式并非定于一尊,现代化标准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根基,五千多年的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为超越西方现代化和克服世界现代化总体性危机提供了独特的思想资源。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中国式现代化;世界现代化;世界文明;中华文明
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辩证统一: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质
作者:马健永
作者简介:
马健永,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曲阜 273165)。
摘要: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国情和社会实际相结合所开辟出的一条正确发展道路,它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民族文化基因的中国特色。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辩证统一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新图景新样态,从历史、现实、未来的有机贯通中奠定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加坚实的根基。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植根于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秉承优良民族传统,致力于实现民族复兴;另一方面,它具有鲜明独特的开放性、海纳百川的包容性、深远持久的世界影响力。民族性与世界性辩证统一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形成发展过程,统一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科学内涵和价值理念之中,统一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中。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民族性;世界性;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国际传播工作的叙事策略、主要特征及当代启示
作者:高晓林、梁永涛
作者简介:
高晓林,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复旦大学海外中共学研究中心教授(上海 200433);梁永涛,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上海 200433)。
摘要:国际传播工作是中国共产党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展示形象的重要保证。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围绕制定政策文件,加强国际传播顶层设计;创办报刊机构,拓宽中国革命传播渠道;翻译出版经典,厚实传播内容思想意蕴;联系国际友人,争取更多国际受众支持等持续发力,在多维叙事中走出了一条传播主体内外联动、传播策略灵活多样、传播理念创新推进、更加注重问题导向的国际传播特色之路。面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愈演愈烈的国际舆论争锋,我们应传承和弘扬好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重视国际传播工作的优良传统,充分发挥多元主体协同优势,抢占国际舆论话语权;构建多渠道联合发力,讲深讲透讲活中国故事;重视“受众本位”导向,塑造好中共国际形象;在多措并举中积极推进守正创新,续写好中国共产党国际传播事业新的华丽篇章。
关键词: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际传播;叙事策略;主要特征;当代启示
全球化语境下的翻译和知识生产——兼论构建学科知识翻译史的可能性
作者:张道振
作者简介:
张道振,华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教授(广州 510631)。
摘要:全球化语境下,强势文化固有的经济、政治和权力优势,导致文化和知识同质化及在全球流通的不平衡。翻译在促使地方性知识走向全球的过程中,加快了文化和知识的全球流通。本文通过将翻译中的知识和意义问题化,从而发现知识和意义并不是中立客观的事实,它们在目标系统的传播和最终确立涉及文化和社会关系等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研究发现翻译在全球范围的贯彻将促成“杂合”意义或概念体系的形成,从而为文化之间的相互认同提供价值和意识形态基础。全球化背景下,翻译活动的跨国界和跨文化复杂性也为学科知识翻译史的构建提供了理论基础和事实依据。
关键词:全球化;翻译;知识生产;学科知识翻译史
涉外法治人才的分类与培养模式探讨
作者:胡加祥
作者简介:
胡加祥,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教授(上海 200030)。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涉外法治人才建设”。涉外法治人才包括涉外法律人才和国际法治人才。他们因工作侧重点不同,职业素养和外语能力要求也不一样。涉外法律人才与国内其他类型的法律人才没有本质区别,都是适用中国法律解决具体问题,只不过涉外法律人才因其工作的涉外特点,还要了解相关国家的法律和掌握这个国家的语言。国际法治人才是适用国际规则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和解决全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因此,除了熟悉相关国际条约,国际法治人才还必须精通国际通用的工作语言。涉外法律人才用他们的法律专业知识化解各类涉外纠纷,推动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对外开放;国际法治人才在处理好国与国关系的同时,还要履行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全人类共同繁荣的使命。
关键词:涉外法治人才;涉外法律人才;国际法治人才
海外留学如何影响博士毕业生的学术职业选择?
——来自全球博士生项目中国调查的证据
作者:陈纯槿
作者简介:
陈纯槿,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管理学系、教育经济研究所副教授(上海 200062)。
摘要:海外博士毕业生回国就业热潮日渐兴起,从海外回流国内学术劳动力市场的职业选择倾向及其实现路径迫切需要循证探索。基于2019年和2022年两期全球博士生项目中国微观调查数据,探索海外留学经历对跨入国内学术职业道路的影响路径。研究发现,博士毕业生的学术职业选择高度依赖于固有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双重机制:海归博士在国内学术劳动力市场的比较优势集中在学术能力和通用技能为表征的跨国人力资本上,但在内部社会资本构筑的社会关系网络上处于劣势地位。相较于通用技能和外部社交网络,学术生产力与内部社会资本对海归博士选择国内学术部门的正向推动作用更大。上述发现的政策含义在于不断拓展博士生联合培养渠道和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建立适应终身就业能力发展的博士生培养体系,分层构建“大学产业政府社会”四螺旋创新生态系统,为博士生未来职业道路构筑多元创新的制度空间。
关键词:海外留学;博士毕业生;跨国人力资本;学术职业;择业意向
师生互动增进大学生线上学习效果的实证分析
作者:刘春荣
作者简介:
刘春荣,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副教授(上海 200240)。
摘要:高校线上教学中,师生互动效果对大学生学习效果产生重要影响。基于144篇相关文献分析,从“人-机(计)-环境”系统论角度整理出328个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通过定性分析归纳得到113个基本影响因素(PIF)。借助因子分析法,提取出线上教学中制约学生学习效果的25个主要影响因素(MIF)。针对其中11个与师生互动相关的影响因素,借助决策实验室法(DEMATEL)进行实证分析,挖掘高校线上教学中师生互动效果的关键影响因素(KIF),揭示师生互动问题的结构形态及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大学生的线上学习效果取决于“学生”“教师”“平台”“人人互动”“教学模式”“环境”等六个维度的25个主要影响因素;(2)师生互动效果的关键影响因素是:教师、学生与家长的三方互动;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教师通过摄像头和语音与学生进行充分的互动;(3)为提升线上教学中师生互动效果,应优先从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教师的授课形象与表现、教师根据线上教学平台上的数据对学生进行合理督促等方面着手。从互动性教学手段运用、借助教学平台互动、非言语互动等角度,进一步提出线上教学中增强师生互动效果从而提升大学生学习效果的具体对策建议。
关键词:高校线上教学;师生互动;学习效果;实证研究
朱光潜美学语义思想探析
作者:范庆芬
作者简介:
范庆芬,中国药科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南京 211198)。
摘要:朱光潜作为美学家有着丰富的语言学思想,从美学角度对语言意义提出了不少深刻见解。本文通过对朱光潜美学思想中论述语言的部分进行分析,认为其意义观既受西方美学影响,也融合了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从语言本体角度阐发了美之视域中的语言——意象、适宜的心理距离与无言之美。与现代语言学关于语言意义的思想相比较,朱光潜的美学语义思想对长期以来在科学导向下研究语言系统的现代语言学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朱光潜;美学视角;语言系统;语义
近代汉语句末语气词“是”的产生、来源及发展
作者:张丽梅
作者简介:
张丽梅,武汉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博士生(武汉 430072)。
摘要:判断系词位于句末并演变为语气词的现象出现于汉语及一些藏缅语系语言中,代表了判断系词语法化的一种新路向,体现了一种主观性和交互主观性不断增强的主观化过程,蕴含类型学价值。文章首先梳理现代汉语方言“是”作句末语气词的用法,并在历时考察的基础上,探讨近代汉语句末语气词“是”的用法及其语法化路径。研究表明,句末语气词“是”大致产生于唐宋时期,主要经历了“回指代词→后置判断句中‘是也’共用→‘也’字脱落→句末语气词”的演变过程。判断系词“是”成为判断句的唯一语法标记后,全面取代了“也”的功能,除了发展出焦点标记、强调标记、对比标记的用法外,在“NP+VP+(其他)+是”结构中也发展出语气词的用法。最后将研究视野扩展到藏缅语系语言中,结合藏缅语句末系词语法化为语气词的众多实例,深入挖掘其蕴含的类型学价值。
关键词:近代汉语;句末语气词;“是”;语法化;类型学价值
————————
编辑:黄艺聪
审校:孙启艳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上海交通大学主办的CSSCI来源期刊,综合性人文社科期刊,每月26号出版。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