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其他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8期目录

选择文本开展语例细读则有助于深入挖掘形式数据背后隐含的更细颗粒度的语言规律。本研究旨在为数字人文范式下的翻译研究提供新的方法与思路。关键词:数字人文;机器学习;文本分类;翻译语言特征研究;五步法
8月27日 上午 10:07
其他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7期目录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7期❖❖目录摘要六艺:从共同资源到一家垄断——孔子与儒家经典之成立作者:余治平作者简介:余治平,上海交通大学长聘教授(上海200240)。摘要:按章太炎的划分,礼乐射御书数为“小六艺”,为王公贵族子弟在小学阶段的必修技能;被孔子删订的《诗》《书》《礼》《乐》《易》《春秋》则为“大六艺”,属于成人教育的“大学之道”,是官员任职前必须学习的待人接物、处事礼仪与一般道理。孔子晚年集中精力编辑、注解、诠释六艺,因“有德无位”而称“述而不作”,渗透思想价值和道义灵魂,总结三代而又超越三代,寄托《春秋》而行“素王”褒贬赏罚之权柄,最终把作为上古道术的六艺演绎为儒家学派独有而专用的文本载体。关键词:六艺;道术;儒家;经典;孔子“汉藏语系”假说源流作者:席婧、王启龙作者简介:席婧,西安外国语大学博士(西安710061);王启龙,西安外国语大学教授(西安710061)。摘要:“汉藏语系”假说自19世纪末正式提出以来极大地促进了汉藏语言的比较研究。本文通过梳理“汉藏语系”假说提出和论证各个阶段的理论和方法,重点分析了“汉藏语系”研究中面临的主要困难,以及当前研究中的挑战和突破方向,发现“汉藏语系”研究还存在着语音对应系统难以建立、同源词难以确定以及语言系属纷争不决三个方面的主要问题。当前,中外学者在坚持传统的类型学理论和历史比较方法进行语言内部的研究之外,还注意到了人类学、考古学和计算机辅助谱系年代学等创新方法的应用,为“汉藏语系”研究提供了多学科综合性视角的新思路。关键词:“汉藏语系”假说;语音比较;同源词;语言类型学;新语法学原则基于价值观的气候传播:中国Z世代价值观念与气候叙事探究作者:曾繁旭、张智鹏作者简介:曾繁旭,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北京100084)。张智鹏,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北京100084)。摘要: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中国正式迈入“双碳”时代,Z世代因其特殊的世代坐标,是决定未来“双碳”目标顺利实现与否的关键群体。文章以中国Z世代公众为研究对象,提出以价值观念作为气候传播中叙事设计的主要依据。研究中招募54名中国Z世代志愿者,共计开展12次焦点小组访谈,探讨他们的价值观念和气候态度,随后邀请他们进行叙事语料测试,语料的不同段落和表述暗含了对应的价值观念假设。通过对焦点小组和语料测试的质性材料分析,发现Z世代群体普遍体现出自我提升和“躺平”期待的并存、强烈的国族认同感以及平等主义倾向,同时既自我关注又有较低的自我效能感。文章尝试建立起价值取向与气候认知和态度之间的可靠关联,并总结了Z世代价值偏向对气候叙事实践的启示。关键词:价值观;Z世代;气候传播;气候认知与态度;气候叙事气候变迁中的身体现象学之身体心智、气候危机与人类共识作者:王积龙、吴馨竹作者简介:王积龙,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教授(上海200240)。吴馨竹,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上海200240)。摘要:漫长的气候变迁为产生人类身体心智创造了条件,人类的身体图式和身体意象也是适应气候环境变化而形成的有形状、有大小的身体心智。科学排斥可知可感的主体性视角,身体离场使得科学把同一性世界切割成功能化的碎片。人的身体就是时间的主张认为,赛博格人不具有身体内时间的连续性,是与身体无法紧密互动的外来物。身体欲望、生育能力、气候病与末日大洪水,是人造气候对具有历史性和共在性等属性的身体造成的不利影响。主体间性是身体化的主体之间的共识关系,在理论上使形成气候共识成为可能。本文观点是在身体现象学框架下推演出的初步结论。关键词:气候变迁;身体心智;主体间性;人类共识数字经济驱动区域一体化发展:作用机理和实现路径作者:涂建军、李玥作者简介:涂建军,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重庆400715)。李玥,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重庆400715)。摘要:数字经济是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新动能。文章从数字基建放大城市间借用规模、数据要素引领要素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数字平台扩展市场边界和扩大市场规模、数字平台变革产业组织形态、数字技术促进知识溢出及技术扩散、数字治理提升区域协同治理效能等方面探讨了数字经济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的作用机理。然而,数字经济在驱动区域一体化发展进程中还存在数据要素市场建设水平仍需提高、重复建设和区域同质化竞争、数字鸿沟阻碍区域一体化发展、数字平台垄断影响市场公平竞争、数字化协同治理体制机制需要完善等现实挑战。应从完善数据要素市场建设、实施差异化的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弥合区域数字鸿沟、强化数字平台反垄断监管、构建数字化协同治理新机制等方面破除数字经济驱动区域一体化的障碍,实现区域一体化发展。关键词:数字经济;区域一体化发展;作用机理;实现路径整体性治理视域下在线政务服务“跨省通办”的优化作者:张翠梅、张文欣作者简介:张翠梅,东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上海200051)。张文欣,东华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上海200051)。
7月30日 上午 10:52
其他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目录

200030)。摘要:创新瓶颈约束下数字技术驱动产业生态系统突破式创新的机理和演进的研究对我国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基于智能汽车产业多案例研究发现:(1)
6月28日 下午 4:01
其他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5期目录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5期❖❖目录摘要中国式现代化文明意识生成的历史性考察作者:杨肇中作者简介:杨肇中,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暨福州大学中国思想文化史研究所教授(福州
5月31日 上午 9:00
其他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4期目录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4期❖❖目录摘要理性与疯癫的“异态”世界——访谈茅盾文学奖得主毕飞宇作者:彭青龙、毕飞宇作者简介:彭青龙,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特聘教授(上海
4月26日 下午 4:46
其他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1期目录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1期❖❖目录摘要审美—审丑—新审美:论审美文学批评的演进作者:曾艳钰作者简介:曾艳钰,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摘要:审美批评是一切文学批评的基础,是其他文学批评显在或者潜在的条件。改革开放以来,各种外来理论既拓展了文学研究视野,也导致了文学评论中艺术分析和审美评价的匮乏,研究者以理论概念肢解研究对象,迎合各种理论预设的结论,我国文学理论界与文学研究界也因此在去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批评、去审美理性与审美理性批评等二元对立中不断摇摆。本文将梳理审美文学原理得以生成演变的学术史和学科史,分析从审美到审丑再到新审美主义的发展演进,揭示其所从出的历史文化语境与思想学术渊源,用辩证理性观在恢复传统美学的审美自主性和当代反审美主义的激进立场之间寻找新的平衡点,从文学经典和大众文化研究中找到审美批评的共通之路,强化审美批评为“三大体系”建设提供纠偏机制的作用,为建构新的审美批评范式提供一种思考。关键词:审美;审丑;新审美主义新文科背景下中国语言学学科的承继与发展作者:陈昌来、杨伊作者简介:陈昌来,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教授。杨伊,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摘要:中国语言学自先秦以来,不仅取得丰硕的成果,而且形成独特的研究传统。近现代之后,中国语言学逐步转型,学科细分所致的新的研究态势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新文科要求。中国语言学需要在承继优良学术传统的基础上,面向人工智能和数字技术,走“大语言学”发展之路。关键词:新文科;新时代;语言学;大语言学观;交叉融合突破与重构:新文科建设的价值逻辑与方法论原则作者:严孟帅、雷云作者简介:严孟帅,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讲师。雷云,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摘要:新文科建设之所以被提出并得到国家层面的支持和学界的关切,根本上是要解答新时代我们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原点性问题,直接动因是如何让人文社会科学适应世界大变局和人类新发展。因此,瞄准当今时代大变局,解决当下人类新问题,提振并重塑高等教育中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新气象,无疑是新文科建设的根本诉求。为了进一步澄清新文科建设的内在逻辑,主要从新文科建设的跨界统整价值、新文科建设的内在动力价值、新文科建设的新知创获价值和新文科建设的核心要义和方法论原则等四个维度展开论述。关键词:新文科建设;突破与重构;价值逻辑;方法论原则中国数字文化出海与软实力构建作者:洪宇、刘福利、颜昊作者简介:洪宇,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刘福利,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博士研究生。颜昊,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摘要:数字文化出海已构成我国国际传播“拓体系”的重要方向。从系统性、过程性与多样性视角出发,本文对游戏电竞、在线影视、网络文学、网络动漫、网络音乐、短视频这六大领域的出海态势与能力构型作出比较分析。本文认为,在数字文化的产业化生产与流通仍然受美国媒体巨头引导的全球语境下,中国互联网产业以沉浸式、虚拟化媒介技术的新发展为契机,积极锻造新的传播空间与媒介业态,并在内容产制、平台制播一体化、在地可沟通性等维度上实现国际传播能力的立体化拓展,初步实现了多元竞争性的数字文化软实力。关键词:数字文化;互联网媒介域;国际传播能力;能力构型;制衡性软实力译传合一:中国话语对外翻译传播研究的理路作者:祁芝红作者简介:祁芝红,天津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在站博士后。摘要:国际传播与对外翻译同根相系,密不可分。然而,中国话语的国际传播研究与对外翻译研究长期在传播学和翻译学两个学科框架内各自行进,相互区隔,前者蕴含的民族—国家本位思维与后者蕴含的人类—全球本位思维之间更是存有内生性矛盾。这种情势严重削弱了相关学术成果的实践效能。将中国话语的国际传播与对外翻译视为两种各自独立的行为,并分别展开研究,是造成这一情势的根本原因。将国际传播与对外翻译视为一个整体,并以国际传播为立足点,展开译传合一的中国话语对外翻译传播研究,将有益于拓展国际传播研究的理论视野,提升中国话语国际传播研究的实践效能,最终为提升中国话语的国际影响力做出更大贡献。关键词:中国话语;国际传播;翻译传播中国网络文学国际传播的视觉化研究:文化逻辑与运营机制作者:彭红艳、胡安江作者简介:彭红艳,四川外国语大学翻译学院翻译学博士。胡安江,四川外国语大学教授。摘要:中国网络文学的对外译介与国际传播是当下备受关注的热点议题,也是当代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新话语形态。本研究认为,网络文学要实现精准有效传播,成为“注意力经济”秩序下深入人心的中国文化符号,令知识经验谱系不同的海外受众产生价值认同和文化共情,有关各方需要从认识论上高度重视并充分考量全球文化的视觉修辞与图像叙事的审美逻辑;在方法论上则要努力构建网络文学海外题材布局的多元样态,积极营造“文影漫音游”全IP联动的海外运营生态,充分探索多元译者主体协同翻译的机制,自主搭建线上翻译作品、影视改编、动漫改编、短视频改编、有声书音频改编、游戏改编等外文网站及APP协同联运的国际传播矩阵。关键词:网络文学;国际传播;视觉化;文化逻辑;运营机制能源供给侧与消费侧碳排放的责任核算与驱动因素——基于“收入者责任”视角的考察作者:邵帅、崔兴华作者简介:邵帅,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教授。崔兴华,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摘要:在大力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碳排放核算体系的科学性对碳减排责任界定的合理性至关重要。本文采用Ghosh投入产出模型,基于“收入者责任”视角对中国能源供给侧与消费侧省份的碳排放分别进行了核算和特征事实分析,并对其驱动因素进行了考察。结果显示:从时序变化趋势来看,“收入者责任”视角下能源供给侧和消费侧省份的碳排放均呈现出增长趋势;从动态演变情况来看,能源消费侧省份的碳排放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延展收敛趋势,而能源供给侧省份出现了微弱的梯度效应和分化效应;从责任差异来看,能源供给侧省份需要承担更多的碳排放责任;从行业集中度来看,能源消费侧省份产业部门碳排放的集中程度明显较低;从网络结构来看,“收入者责任”视角下碳排放网络总体上呈现“核心—边缘”特征;从驱动因素来看,规模效应是导致能源供给侧与消费侧碳排放增长的首要因素,而技术效应是降低能源供给侧与消费侧碳排放的关键驱动力。关键词:能源供给侧与消费侧;收入者责任;碳排放;网络特征;驱动因素苏南模式演进与发展作者:王志凯、史晋川作者简介:王志凯,浙江大学民营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史晋川,浙江大学民营经济研究中心教授。摘要:苏南模式是中国现代化经济发展中最有影响、最为成功的道路之一。苏南模式催生了:苏南模式乡镇集体经济代表——华西村的发展变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共同成就的文明高地——张家港精神;不等不靠的苏南模式代表——昆山之路;新苏南模式走在前列创新演进的代表——苏州模式等多个鲜活的改革与发展创造样本。苏南模式如今是国资、外资、民资与股份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窗口。苏南模式的演进与发展,是发展经济学理论在中国的成功实践,苏南模式的最新发展,为构建中国发展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土壤。关键词:苏南模式;华西村变迁;张家港精神;昆山之路;苏州模式;亨通脊梁个人信息保护:行政与民事公益诉讼相结合的恢复性践行作者:张陈果作者简介:张陈果,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教授。摘要:在个人信息保护这一领域当中,我国形成了检察机关引领提起行政与民事公益诉讼的范式,同时逐渐加强社会团体对此类诉讼的托举,期望以公私合力的方式实现维系公共利益与保护个人信息自决的并重。这其中吸收了恢复性司法理念中注重受侵害方的利益填补、实现国家与社会间良性互动的内核,为传统理论注入了新的实践活力。关键词:个人信息;公益诉讼;检察机关;恢复性司法论破产程序中所有权保留的法律效力作者:范志勇作者简介:范志勇,北京交通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摘要:功能主义担保观下的所有权保留呈现出担保权利构造的特点。破产程序中的所有权保留买卖合同符合待履行合同的特点,破产管理人对此享有选择履行权。我国民事立法中保留所有权关系的买受人不享有具有物权效力的期待权,在出卖人破产时,买受人的期待利益不会阻碍破产管理人享有选择履行权。出卖人的保留所有权未经登记不得对抗买受人的普通破产债权人。登记保留所有权的出卖人,有权向买受人的破产管理人主张取回标的物,但应参照担保物权的实现程序,适用归属清算或者处分清算的规则,出卖人行权应承受破产法施加于担保物权的程序限制。出卖人的破产管理人对于标的物的取回权性质为民法取回权,其行使受到民事立法登记公示对抗力规则的约束。关键词:所有权保留;对抗力;取回权;待履行合同;选择履行权————————编辑:黄艺聪审校:孙启艳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上海交通大学主办的CSSCI来源期刊,综合性人文社科期刊,每月26号出版。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1月31日 下午 4:39
其他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2期目录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2期❖❖目录摘要作为一种人文学术范式的数字人文作者:王宁作者简介:王宁,上海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摘要:在当今的国际人文学术界,数字人文已经不再是一个全新的话题。本文作者在这方面也发表了不少中英文论文。但是对于究竟什么是数字人文则仍有着较大的争议。本文继续以往的研究,进一步认为,数字人文远远不止是一种学术研究的方法,而更是一种新的学术范式,它在对传统的人文学术研究产生一定的冲击之后,留给我们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科技与人文究竟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科学技术的手段是否真的能够取代需要人工精细研究的传统的人文学术研究?科学技术可以促进人文学术的发展还是有碍于其发展?在科技手段大行其道的年代,传统的伦理道德将置于何种地位?如此等等。在作者看来,强调人文学术研究的数字化并非要排斥人文,恰恰相反,人文学术的数字化应该更加有利于人文学术成果的传播和推广。同样,数字技术也是人创造出来的,因此应该是由人来利用和不断地开发更新科学技术,而不应该是人受缚于科学技术,成为科技的奴隶。这应该是基本的科技伦理道德。关键词:人文学术;范式;ChatGPT;数字人文;人文学术评价人工智能时代的全球治理转型与中国应对作者:罗会钧、查云龙作者简介:罗会钧,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查云龙,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摘要:人工智能是应用面宽广的颠覆性技术形态,极有可能重塑全球治理的基本面貌。本文基于人工智能的技术特征,认为其已经从加深不平等、加剧“泛安全化”、加重失灵危机等方面对全球治理造成了初步影响。全球治理“智变”将引致全球治理的“治变”。未来,全球治理主体的权力结构将发生深刻转型,全球治理对象将不断呈现出“不确定性风险”的新特征,全球治理模式则会加速向敏捷治理转型。中国作为全球性大国和人工智能发展大国,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新规则的竞争,丰富自身全球公共产品的供给实践并推动智能时代全球治理体系包容性改革,助力实现全球治理的健康发展。关键词:人工智能;全球治理;治理转型;中国应对从“人工智能”到“人文智能”——论科技与人文融合的问题与前景作者:吴攸作者简介:吴攸,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摘要:当今世界,科学与技术已经内化为人们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元宇宙”概念在2021年横空出世,反映出虚拟性日益成为现实世界的一个重要维度;ChatGPT在2023年现象级走红,表明自然语言与人工智能的高度融合开启了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时代。技术迭代正推动人类社会快步进入“智能化”时代。然而,科技的发展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以“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为标志的科技进步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技术红利”;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在诸多领域展现出的超凡能力又使人们陷入“后人类主义”的恐慌。科技勇猛精进,而人文却稳重保守,如何跳出思维前见与学科分野,去思考科技与人文之间交互、融合的可能性、挑战及前景成为重要议题。文章认为,科技是工具性的,人文是本质性的;科技是外生性动力,人文是内生性动力,二者同为人类精神文化的重要表征,其深度融合可为人类社会发展赋能。因此,以社会规约与人文关怀去消解科技发展可能产生的安全隐患、认知偏见、伦理危机等负面影响,赋予人工智能以“温度”,使之成为以人文精神为内核、以科技发展为动力的“人文智能”,不失为科技与人文有效融通的发展方向。关键词:人工智能;人文智能;科技人文;虚拟现实;元宇宙;ChatGPT智能时代的职业演进趋势:人机协作与人才培养作者:王博作者简介:王博,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摘要:人工智能技术对社会职业产生了诸多影响,人机智能协作将成为未来职业的演进趋势。面向智能时代的职业研究不能仅从宏观特征和统计数据层面进行探讨,而应基于“任务-技术-技能”匹配分析的思路,对不同任务类型下的智能技术应用和人机协作机制进行中观分类研究。依此思路研究发现,人工智能将实现对大多数感知、操作类任务的技术替代和劳动者技能重组;通过技术-技能协同升级推动分析、设计类任务进入人机“类团体”协作新形态;并在交流、反思、探索、决策类任务上为人类提供赋能支持。为适应人机智能协作,教育的人才培养方向也要相应变革,重点培养高阶思维、人文素养和人机协作等关键能力,合理调整知识和技能培养的方向和内容,对功利主义与人本主义教育价值进行再审视与再选择。关键词:人工智能;职业研究;人机智能协作;“任务-技术-技能”匹配分析论突发危机事件中虚假信息治理的公益诉讼理念作者:陈堂发作者简介:陈堂发,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长聘教授。摘要:突发危机事件的虚假信息经由网络平台传播的规模性现象亟待治理,该类信息之所以成为法律治理难点,一源于该类虚假信息的特定属性,即于公法或私法而言其法益侵害的非显著性或法益侵害类型的模糊性。二源于治理传统媒体高效能的行政监管策略因为各类平台、自媒体“组织人”身份解构而显得治理效果相当有限。就消费权益维权思路而言,网络媒体运营者传播此类虚假信息所致利益侵害的微量、无感及举证不便,使得用户的私益诉讼不具可救济性。民事公益诉讼的恰当性即在于有效地将被侵害的分散的利益“聚微为重”并有助于将民众所享有的、模糊且不确定的民事基本权利转换成清晰可见的现实诉权。作为民事公益诉讼补充的行政公益诉讼以净化网络生态为诉求利益,改变过度依赖公法治理的单一途径。司法追责应区分相关主体过失或故意的过错,并结合编造、传播虚假信息的动机及类型,合理确定责任轻重与可合理免责问题。民事公益诉讼应强化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中国互联网协会及其地方机构的适格主体身份与诉讼意识,行政公益诉讼以检察机关为主体需合理分配并细化证明义务。关键词:突发危机事件;虚假信息治理;利益侵害;公益诉讼;行政监管新时代地方变通立法的创新与规制——以授权上海制定浦东新区法规为视角作者:许昌作者简介:许昌,浙江工业大学法学院讲师。摘要:浦东新区法规是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授权决定创设的新型地方性法规,旨在比照经济特区法规,在非经济特区的浦东变通适用法律和行政法规,为我国地方变通立法制度开创了重要先例。从创设依据看,尽管在授权时缺少《立法法》的直接依据,但总体上遵循了宪法的职权范围和央地国家机构职权划分原则,与宪法序言精神相契合,因而具备必要的合宪性基础。鉴于变通立法与法制统一原则的内在紧张关系,法规的制定应当严控准入门槛,准确把握权限范围与变通幅度,建立健全备案审查和自我监督机制,着力实现预留阿创新空间、严守法治底线的总体目标与核心要求。关键词:浦东新区法规;立法变通权;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决定;法制统一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大国成长:身份、视野、价值作者:黄平作者简介:黄平,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提出了多个处理对外关系和国际事务的新理念和新政策,理解这些理念和政策对读懂中国对自身身份和地位的认知,以及阐明中国高速发展的国际政治内涵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身份、视野以及价值等几个维度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进行了分析,并揭示了西方对中国成长的看法存在着误读和偏见。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表明:中国对“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主题的战略判断并未发生根本改变,不但如此,中国还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和“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同时,中国也看到了全球性问题带来的风险与挑战,因此用全球性的视野提出了解决方案;此外,中国提出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是对西方所谓“普世价值”的批判和超越,中国要打破“国强必霸”的逻辑,实现和平发展,实现和其他国家共商共建共享的大国承诺。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大国成长;身份;视野;价值基于语料库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多模态视像化叙事建构作者:席蕊作者简介:席蕊,山西农业大学基础部外语系讲师。摘要:本文基于自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多模态语料库,借助多模态隐喻和转喻理论,从模态表征类型、映射类型、分类占比、认知理据、运作机制等方面系统识解多模态隐喻和转喻,解构政治理念多模态视像化建构的叙事逻辑和过程范式。定量定性研究发现:语料运用图像、文字、布局、颜色、几何5种模态主要通过源域图像—目标域文字的跨模态映射和图像单独构成隐喻、文字阐释目标域的同模态映射构建了8种多模态根转喻和6种多模态根隐喻,多种模态符号同频共振,隐转喻良性互动,邀约海内外受众共通叙事。通过“政治、经济、安全、文化、生态”等多重叙事辅线,建构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全球治理的叙事主题。语料历时演变趋势表明图像模态在叙事建构中地位提升、呈现高度自明性,类型占比契合事变时移,视像化建构理路深受器重,但仍存在叙事内容不均、视觉表征同质化、叙事表达累赘繁复、内隐外显叙事背道而驰、叙事主体单一独白等不足,今后需在多模态叙事内容、叙事符号、叙事表达、叙事主体和叙事方式等维度持续深度耕犁。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多模态隐喻;多模态转喻;多模态叙事;多模态语料库;政治理念“一带一路”倡议与沿线国家创新能力:基于双重差分法的检验作者:李光勤、储梦君、牛雯琦作者简介:李光勤,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副教授;储梦君,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研究生;牛雯琦,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研究生。摘要:“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沿线各国带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该倡议对沿线国家创新能力的影响值得深入研究。本文选取2000—2018年120个国家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一带一路”倡议对国家创新能力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国家的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亚洲国家及亚欧之外的国家、低收入及高收入国家的国家创新能力受“一带一路”倡议的影响更为明显;“一带一路”倡议通过影响沿线国家经济规模和政府治理能力,进而影响其国家创新能力。本文的研究为“一带一路”倡议促进沿线国家发展提供了新的证据。关键词:“一带一路”倡议;国家创新能力;双重差分法;政府治理能力“一带一路”与我国教育对外开放作者:贺腾飞作者简介:贺腾飞,山西大同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职业教育学院教授。摘要:“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中国教育对外开放取得了非凡成就:开放总体布局不断优化,国际科技创新合作不断推进,中外合作办学蓬勃开展,人文交流格局不断完善,改革促开放力度不断加大,参与全球教育治理不断深化。在取得卓越成就的同时还面临着一些挑战: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质量参差不齐,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机制还需完善,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整体质量有待提升,来华留学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还需提高,参与全球教育治理能力有待加强。面向未来,我国教育对外开放需要优化出国留学工作布局,以智能化推动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以国际人才培养为核心,深化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加强中国建设经验的国际传播,为全球教育治理贡献中国方案。关键词:“一带一路”10周年;教育对外开放;成就;挑战;对策————————编辑:黄艺聪审校:孙启艳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上海交通大学主办的CSSCI来源期刊,综合性人文社科期刊,每月26号出版。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2023年12月29日
其他

喜报|《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再次入选北大核心期刊!

喜报12月26日,接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编委会通知:依据文献计量学的原理和方法,经研究人员对相关文献的检索、统计和分析,以及学科专家评审,《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即第10版)之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类的核心期刊。《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将继续秉承“党委领导、学者办刊、专业运营、创新引领”的办刊宗旨,力争把学报办成新思想、新知识、新范式的生产、传播和交流平台,努力为上海市高校学报的繁荣发展不断做出新的贡献。
2023年12月27日
其他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0期目录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0期❖❖目录摘要一阶知识与二阶理解作者:陈嘉明作者简介:陈嘉明,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讲席教授;厦门大学知识论与认知科学研究中心首席专家。摘要:在过去十年左右,“理解”在知识论中成为一个焦点。论文从探究知识与理解的关系入手,把它们看作是“知其然”与“知其所以然”,即一阶与二阶的关系,进而探讨了被忽略的理解能力的构成问题,将它解释为包含了领悟、想象与判断力三个要素,尤其是强调了在产生“元宇宙”虚拟世界的高新科技时代,想象力在理解中的创造与把握意义的作用。领悟、想象与运用同时也构成了理解的基本特征。论文还回应了理解与认知运气的相容性问题,认为它们两者是不相容的。理解不应当且不可能得自于运气。可能会出现知道者并不知道自己所知的情况,也就是“KK原则”未必成立,但却不可能出现理解者不理解自己所理解的情况。关键词:知识;理解;想象力;判断力;运气“Z世代”概念的流行、误用及对我国青年世代文化价值观的重新阐释作者:徐剑、黄尤嘉作者简介:徐剑,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特聘教授;黄尤嘉,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博士生。摘要:“Z世代”标签连同其诠释体系目前越来越频繁地被用于描述我国青年世代,但该概念的本土适用性尚待商榷。本研究剖析了“Z世代”标签的流行原因,指出其包含了以新媒体为关键词的世代叙事模式。在全球媒体技术同步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这容易让人们产生“Z世代”全球同步的错觉。本研究通过对新闻的内容分析,揭示了“Z世代”标签在中国的使用情境局限:侧重于消费主义和生活方式叙事,带有西方和精英的偏见,且主要被应用于商业领域。继而,本研究进一步通过全国20个大城市的问卷调查,发现即便中国的“Z世代”青年在媒介接触和生活方式上与西方发达国家的青年具有一定的同步性,但他们在文化价值观上仍然体现出中国的在地性文化特征,例如集体主义、大政府偏好以及对全球合作的认同。这表明,针对中国青年的世代标签需要慎重定义,并重新建立多维和深度的本土化阐释。关键词:“Z世代”;青年;文化价值观;集体主义;个人主义教育语言学的核心概念与话语体系作者:严明作者简介:严明,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摘要:在外语教育国际化竞争的背景下,从教育现实语境出发,将纷杂的语言教学问题纳入统一适切的学科框架下意义重大。文章首次从教育语言学学科本质、理论基础、研究视角、研究方法、核心话题五个方面全面诠释了该学科的核心概念,归纳了包括语言教育、教育语言及其中间地带三个层面的探索领域;并且聚焦教育生态中的语言、人及环境三个维度归纳了教育语言学的话语体系。教育语言学的核心概念及话语体系彰显了该学科的独特内涵,回归了教育的现实语境,从而更贴近教师的思行世界,也更能引领当前的学科建设。厘清作为语言教师精神家园的教育语言学核心概念及话语体系,有助于理解其独特的学科内涵及现实使命,这对于教育语言学的本土发展及我国外语教育学科的正确定位、语言教师的学术发展乃至“双一流”高校、学科建设都有积极的意义。关键词:教育语言学;核心概念;话语体系;教育生态;语言教师青年用户传统节日的数字参与行为作者:童清艳、王熙作者简介:童清艳,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王熙,上海交通大学文物数字传播基地助理研究员。摘要:数字平台成为青年参与传统节日的全新拟像空间,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地。本研究运用仪式理论和沉浸理论提取数字平台节日仪式感、数字平台感知娱乐价值、数字平台感知内容价值三个影响维度,建构青年参与传统节日数字行为的理论模型。在问卷与统计分析后发现:数字平台节日仪式感是青年参与传统节日的直接吸引力;数字平台感知内容价值和感知娱乐价值是间接影响因素,主要通过节日文化观念和沉浸感的中介作用强化青年群体的参与行为。数字拟像中,有关传统节日观念的内容,以及传统节日沉浸感正向影响青年感知节日文化,中华文物借助数字传播走进青年群体;数字拟像的娱乐内容正向影响青年参与数字节日,进而促使青年产生对中华优秀文化的认同。关键词:青年;传统节日;数字行为;数字拟像社交媒体中女性“恐育”情绪的感染扩散与社会治理作者:万忆、周景怡作者简介:万忆,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周景怡,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摘要:新媒体时代,我国育龄女性的生育意愿不断走低,她们在社交媒体中“感染”的“恐育”情绪逐渐“扩散”为泛在的社会现象,与我国鼓励生育的社会需求和现行政策相违背。本研究尝试从情绪传播层面分析和解决问题——选取知乎问答社区中有关“恐育”话题讨论的数据资料建立语料库,综合运用文本内容分析、情感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进行文本挖掘,以探寻“恐育”情绪的议题分布情况、情感分布特征和传播网络结构。进而从平台、社群、内容、用户等方面厘清“恐育”情绪的感染机制与扩散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多主体社会治理”的疏导策略思路及后续研讨问题。关键词:社交媒体;生育恐惧;情绪传播;文本挖掘疫苗公平可及与知识产权全球治理:冲突调适与中国方案作者:夏玮作者简介:夏玮,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贸创新与治理研究院副教授。感谢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硕士研究生王梓霖的文献梳理和基础工作。摘要:疫苗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与市场激励的知识产权制度之间,存在明显的张力。为了促进疫苗的公平可及,世界卫生组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组织从数据开放共享、公共资金投入合作研发,以及知识产权豁免几个方面进行了知识产权政策调适。这些政策调整的背后体现了知识产权全球治理的价值冲突和路径分歧。我国应坚持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理念,将疫苗作为公共产品,在国际组织中主动参与知识产权全球治理话语权争夺,积极呼吁回归知识产权制度本源,推动知识产权全球治理向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关键词:疫苗;知识产权全球治理;知识产权豁免;公共健康知识产权停止侵害责任适用方式的类型化构造作者:杨淦作者简介:杨淦,东华大学人文学院讲师。摘要:受到乔丹姓名权案判决思路的启发,在商标性使用侵犯姓名权纠纷中,可以对停止侵害责任的适用方式类型化,并形成前提条件、区分标准及考量要素的构成要件。知识产权领域普遍存在的权利冲突现象、知识产权权利客体形式与实质的二分结构、侵权行为生成客体中价值来源的复杂性,使得知识产权侵权纠纷中对停止侵害责任适用方式类型化的借鉴具有必要性、正当性与可能性。从知识产权权利客体形式与实质的二分结构出发,可以将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界分为复制性再现与模仿性再现。对于模仿性再现行为,可以分别在著作权法、专利法及商标法语境下,基于制度宗旨、保护客体、侵权判定标准等方面的具体规定和司法共识,以侵权行为的方式、程度和后果为标准,结合侵权行为生成客体中被告的具体贡献,形成停止侵害责任适用方式的类型化构造。关键词:知识产权;姓名权;停止侵害责任;复制性再现;模仿性再现应用翻译批评标准再探作者:袁丽梅作者简介:袁丽梅,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摘要:当前,应用翻译在国际交往与国家建设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应用翻译研究的内涵与外延也不断扩大,在此背景下有必要对应用翻译批评的独特性进行专门探讨,以推动应用翻译批评话语构建。文章立足于应用翻译文体研究和应用型翻译问题研究对应用翻译批评标准展开相关讨论,认为应用翻译具有追求信息传递效果的目的指向与回应社会发展需求的现实维度;因此,应用翻译批评应遵循现实目的性标准,关注翻译活动中信息传递的实际效果,同时结合翻译目的之非个体性与非主观性两大特征对应用翻译行为进行综合考察和评价。关键词:应用翻译批评;标准;现实目的性宇文所安《文心雕龙》“文”的深度翻译以及对“文”译概念偏离的调适作者:岳曼曼、刘正光作者简介:岳曼曼,湖南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湖南省湖湘典籍翻译与传播研究基地研究员、博士后;刘正光,湖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摘要:“文”作为《文心雕龙》最关键的文论术语,语义内涵与范畴结构非常丰富,导致各种各样的翻译偏离。文章在分析《文心雕龙》“文”的概念内涵与范畴结构的叠合性的基础上,一方面考察深度翻译对宇文所安英译《文心雕龙》中“文”的概念偏离的调适作用,另一方面阐释宇文译本的深度翻译在文化经典外译中的认识论与方法论意义。关键词:深度翻译;“文”概念偏离;调适作用;认识论与方法论意义“连接”与“重构”:反思媒介社会学的议题、理论与方法作者:韩瑞霞作者简介:韩瑞霞,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副教授。摘要:不同于从传播学本位和社会学本位对媒介社会学学术脉络的梳理,文章主张从Web3.0以降媒介全面切入社会生活微观、中观和宏观全领域的语境背景出发,从研究议题、理论和方法三个角度,综合梳理媒介研究学术史中的各类关联理论和方法实践,并指出芝加哥学派的“媒介与社会”学术传统为当下媒介社会学研究开展提供了历史基础,而社会学三大宏观理论家和布洛维等学者的中观理论可成为社会理论“媒介化”实践基础,进而从方法层面指出“界面”研究正在实现对传统研究方式的统合,最终在梳理学术史中“连接”资源基础上,从“重构”角度提出“行动媒介结构”媒介社会学进路的可行性,并对其局限性进行了思考。关键词:媒介;社会学;连接;理论;方法————————编辑:黄艺聪审校:孙启艳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上海交通大学主办的CSSCI来源期刊,综合性人文社科期刊,每月26号出版。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2023年10月26日
其他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9期目录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9期❖❖目
2023年9月27日
其他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期目录

view”提出切合实际的新的界定,旨在通过这一新的界定帮助推进理论探讨的发展并促进跨学科研究,以便对叙事作品进行更好、更为全面的分析。关键词:point
2023年1月29日
其他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总目录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为中文双月刊,创刊于1979年,每逢双月26日出版,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CSSCI源刊,“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栏工程”期刊,“第七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2022年12月29日
其他

谢登科、赵航:论互联网法院在线诉讼“异步审理”模式

作者简介|PROFILE谢登科:吉林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司法数据应用研究中心研究员。赵航:吉林大学法学院诉讼法学博士研究生。视频版论文导读本文亮点本文《论互联网法院在线诉讼“异步审理”模式》从三大互联网法院“异步审理”相关规范和运行情况出发,概括了异步审理在互联网法院在线同步审理基础上,从“集中式”到“离散式”的程序变革,归纳了其兼具“外观书面主义”和“内在口头主义”的双重特征,得出直接言词原则在异步审理模式下仍然能够实现的结论。异步审理作为一种特殊的审理形式,既有别于完全的书面审理,也不同于完全的口头审理,在功能定位上应当是在线诉讼的例外形态,对其规则构建应当设置必要的限度。摘要:在线庭审在空间维度上使庭审从实体物理空间转换到虚拟网络空间,在线诉讼异步审理则在时间维度上改变了传统诉讼活动的实现样态。在“异步审理”模式下,法官与当事人诉讼活动的“非同步”性,使其诉讼信息交流方式呈现“离散”状态,诉讼时间线的延长使各审理环节失去紧密联系,法官心证的形成方式也发生重大变化。因其非同步性的审理外观,异步审理呈现出“书面外观+口头内在”的特征。但是,法官仍然需要亲历诉讼两造“留言式”的互动争讼,并以当事人主张的证据和争辩作为裁判形成的基础,因而其并未背离直接言词审理原则的基本精神。异步审理的特殊审理形态及其与传统同步审理的运行差异,决定了在对其规则构建时应当设置必要限度。关键词:互联网法院;异步审理;同步审理;在线诉讼内容简介自2007年福建省沙县高桥法庭首次利用QQ视频语音系统审理了一起跨国离婚诉讼案件,拉开我国远程视频庭审实践的序幕以来,在十余年间,电子诉讼庭审已历经了两次重大变革。第一次是从“线下”到“线上”的变革,体现为以“远程视频庭审”为表征,庭审场所在空间维度上从实体物理空间到虚拟网络空间的转换;第二次则是从“同步”到“异步”的变革,在时间维度上改变了传统诉讼活动的实现样态,即法官与当事人分别在不同时间完成诉讼活动。杭州互联网法院的“异步审理”、广州互联网法院的“在线交互式审理”与北京互联网法院的“非同时庭审”,均属于“异步审理”模式下的新型互联网案件审理方式。这种在线审理方式的再次创新,代表着当下信息技术嵌入司法以后对审理程序的最大形塑。本文从当前互联网法院异步审理程序规则切入,分析异步审理模式的基本特征,将其与同步审理模式进行比较分析,论证其正当性与合理性,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异步审理模式的未来规则建构。一、“异步审理”模式的面相与特征从三大互联网法院与最高人民法院的规范性文件中,可以总结出在线诉讼“异步审理”模式相对确定的面相与特征。(一)案件审理方式的异步性“异步审理”的审理活动呈现出“非同步性”“离散性”“非言词性”的特点:法官与当事人各自选择适宜的时间在诉讼平台上完成诉讼活动,不同诉讼环节之间允许存在一定的间隔性,各诉讼主体之间的信息交流主要是通过在线诉讼平台以语音或文字、电子文档的方式来进行诉讼信息的交流。(二)程序启动采取“申请+决定”的双重要件“异步审理”作为在线诉讼例外形态的定位,决定了其除了要符合互联网法院在线诉讼的一般适用条件之外,还会有其特定的适用要件。在程序启动上,异步审理模式应当同时满足“当事人申请+法院决定”的双重要件:当事人对“异步审理”模式的启动享有申请权,法院对“异步审理”模式的启动享有决定权、推送权。(三)适用案件范围的限定性“异步审理”模式作为在线诉讼例外形态的定位,决定了其会在涉网案件中进一步限缩案件适用范围。互联网法院能够审理的案件中仅有较少一部分能够适用异步审理模式,绝大部分案件仍然要适用线上同步审理模式。(四)案件审理程序的可转化性杭州、广州互联网法院均允许异步审理在符合法定条件下转化为同步审理,从而为异步审理提供了程序救济的制度空间。二、“异步审理”模式的程序变革与功能等值从同步审理到异步审理模式的升级,并非简单的“实时”与“错时”的时间维度差异,在异步审理模式下,当事人诉讼行为的外观表现与法院的审理形态都发生了重大改变。(一)异步审理从“集中式”到“离散式”的程序变革传统线下同步审理程序具有较为突出的“集中性”特征,异步审理模式则体现出与之截然不同的“异步性”或“离散性”特征。第一,异步审理下的诉讼信息交流方式的变革。异步审理中,当事人在一个非固定、松散的时间内,以非当场、非即时、非紧迫性的方式来完成举证质证、法庭辩论、最后陈述等诉讼行为。第二,异步审理下诉讼时间的间隔和延长引发各审理环节关系的变革。异步审理模式下,每一诉讼环节都被赋予了相对较长的完成时限,以便于各方当事人选取适宜的时间完成诉讼活动。第三,异步审理下法官心证形成方式的变革。异步审理中,裁判者心证主要建立在查阅各方提交的诉讼信息、互动信息基础之上,而并非建立在聆听当事人争辩与陈述基础之上。(二)“异步审理”与“同步审理”的功能比较第一,功能优化的表现。异步审理为当事人参与诉讼提供了时间和空间的双重便利条件,赋予原本存在起诉或应诉障碍的当事人以更为便捷、高效的参与诉讼的机会,保障了当事人诉讼的效率性、公正性、交涉性,使其在司法实践中占据了一席之地。第二,功能弱化的表现。异步审理难以实现庭审过程对社会公众的公开,社会公众知情权对审判权的外部监督功能难以发挥;其“人权对话”的外观形式使当事人难以直接感知法官和司法的威严,削弱了司法的仪式性;延长了法官在线审理的时间,个案的审理效率可能受到影响。三、“异步审理”模式的理论反思与回应自互联网法院诞生以来,其在线视频庭审的审理方式备受学界关注,学理讨论主要集中于直接言词原则的实现。有必要从直接言词原则的本质出发来分析互联网法院“异步审理”的逻辑基础与正当根基。(一)“异步审理”模式不会阻碍直接审理原则的实现第一,异步审理模式下法官的亲历性没有改变。在异步审理模式下,虽然审理方式呈现“离散”形态,但全部案件审理活动仍然是在主审法官的主持下进行,每一个程序都是在法官的指挥下完成和向前推进,法官仍然亲自查阅案件证据材料和诉讼材料,并以此为基础形成裁判,其亲历性并未发生根本上的改变。第二,异步审理模式下法官直观体验的削弱未损害法官心证。互联网法院审理的案件具有“涉网”共性,从司法实证数据显示的证据分布规律看,“涉网”案件以电子数据为主要证据形式,客观性较强的电子数据在证据组成结构中占比高于传统的非涉网案件,因此法官心证的形成对当事人陈述等庭审直观体验的依赖程度也相应降低。第三,异步审理模式下裁判的形成机制没有改变。法官通过互联网诉讼平台接收并查阅诉讼双方当事人的全部诉讼信息,其形成裁判也应以诉讼双方当事人主张的证据和争辩作为基础。(二)异步审理“书面的外观+言词的内在”审理样式对异步审理样态的准确分析还应透过其运行形式上的外观,深层次检视其运行是否具有言词审理的内在功能。第一,异步审理“留言式”的诉讼信息交流方式为诉讼两造提供了互动性争讼空间。一方面,异步审理的网上诉讼平台采取“留言式”信息交流方式,在动态性和互动性方面与言词交流并无本质不同。另一方面,异步审理下的诉讼行为应当在法定期限完成,当事人仍需在相对短暂的时间内连续攻防、争辩,确保了审理节奏的相对集中。第二,异步审理模式具有与书面审理秘密性相区别的半公开性。在异步审理模式下,法官和当事人由“在场”转换为“在线”,诉讼活动在不同诉讼主体之间依次展开,案件主要诉讼信息对不同诉讼主体而言均为公开、透明的,当事人可以随时了解诉讼程序的推进情况并作出回应。第三,异步审理模式兼具“外观书面主义”和“内在口头主义”的双重特征。异步审理程序是“不开庭”的审理机制,而非简单的争点形成或庭前准备程序,同时其非口头性、交互性的信息交流方式使其既具有书面审理的外观表现,又保留了口头审理的内在机理。四、“异步审理”模式的规则建构与限定异步审理模式在功能地位上应当是对传统审理形式的补充,其与传统同步审理的外在差异决定了对其规则构建时应当设置必要的限度。第一,进一步限定异步审理模式适用的案件类型。对于事实不清、权利义务关系复杂,需要较为充分的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才能够查明真相的案件,不适宜采用异步审理模式。第二,进一步明确以当事人明示合意作为程序启动的必要条件。异步审理模式应当以当事人同意对其程序性权利做出让渡作为前置条件。第三,适当强化法官在异步审理程序中的主导地位。赋予法官在庭前程序中整理和明确案件争点的职责,要求法官定时上线查阅诉讼信息,指挥和推进诉讼活动进展,发挥其程序控制和引导功能。第四,构建异步审理模式下的审判公开机制。可通过事后公开来弥补审判过程公开的先天不足。扫码阅读全文原文《论互联网法院在线诉讼“异步审理”模式》刊于《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1期(第78-88页),若下载原文请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或搜索下方网址:https://t.cnki.net/kcms/detail?v=rzZDr_UzYyAMhNkBptPoSOvX9j9-MjiZMD7s8g7tvOhMV1CNAqF1Njhc-eej5bMAv3gFmssTM5aHOnA2vH0TPRuwLvSXGqL7JhuSa5aAny8WmdzKdoR1W9lXAj2_jWIfE2VDujuaJ7U=&uniplatform=NZKPT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会议通知+征稿|数字·智能的世界:首届哲学社会科学青年科学家论坛一号通知及征稿启事

数字·智能的世界——首届哲学社会科学青年科学家论坛一号通知及征文启事2022年10月22日-23日上海交通大学“乾坤日月当依旧,昨夜今朝却异同。”智能工具的广泛应用,让人类步入了数据和算法驱动的智能时代,社会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在第五篇“加快数字化发展
其他

思源湖畔专题|吴赟: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与翻译学发展的未来向度

作者简介|PROFILE吴赟: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特聘教授。本文亮点《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与翻译学发展的未来向度》一文剖析了翻译能力之于国际传播能力的建构性作用以及翻译与传播之间的联动关系,阐述了在“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时代命题之下,翻译学未来发展的四大向度。摘要:国际传播能力对于一国的国际话语权和国际形象具有柔性建构功能,是国家软实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国而言,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关乎中国国际话语权与影响力的提升。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这一命题的提出为翻译学的建设带来了重要机遇,同时也为这一学科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新兴的研究方向。文章在相关研究基础上廓清了国际传播能力的概念,剖析了翻译能力在国际传播能力中的重要角色,指出在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要求下,今后翻译学可在翻译研究的理论体系建构、翻译的多模态研究、翻译的受众及其接受效果研究以及翻译人才培养四个向度上着力拓展。关键词:国际传播能力;对外翻译;对外传播;翻译的多模态研究;接受效果内容简介国际传播能力作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构成,通过各种传播媒介,帮助一个国家向他国反映自身国家身份特性、立场观念与价值取向,以获取国际社会认同并形成影响力。对外翻译与对外传播之间的深刻联动,一方面使得国际传播能力建设需要翻译学研究的理论指引,另一方面也促进翻译学未来的变革与发展。
2022年3月7日
其他

院士访谈观点精编|陈众议:资本、技术与人文危机反思

院士跨界高端访谈《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起推出“院士跨界高端访谈”栏目,围绕“面向未来的科技人文”的诸多方面,展开深入交流。本期访谈西班牙皇家科学院外籍通讯院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前所长陈众议研究员,围绕“资本、技术与人文危机反思”主题展开。访谈嘉宾介绍陈众议:西班牙皇家科学院外籍通讯院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前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特聘教授。主要从事西班牙语文学、文艺学研究。兼任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会长、中国翻译协会副会长。主要成果有《拉美当代小说流派》《西班牙文学黄金世纪研究》《亲爱的母语》《想象的边际》等。采访人彭青龙: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特聘教授。精彩观点01资本产生的文化条件适值文艺复兴运动晨光熹微,但人类的欲望已经被原始积累时期的资本所唤醒。嗣后,人文主义在铺天盖地的喜剧场上演了第一轮狂欢:用世俗人性取代宗教神学。人文主义是一把双刃剑,它在动摇宗教神学巍峨大厦的同时唤醒和助长了人性的弱点。18世纪,自由主义在启蒙的旗帜下扯下面具,并进一步为资本主义擂鼓呐喊,从而加速了资本主义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双向发力。而人性首先在英国等早期资本主义社会乘着贪欲顺坡而下,资本则踩着大多数人的肩膀和头颅强势登顶。这正是马克思恩格斯肯定资本主义和批判资本主义的出发点:剩余价值及其背后的剥削。02如何引导逐利的资本抑恶扬善但凡资本皆有逐利性和疯狂性。产业资本尚且导致了20世纪初叶的世界性危机和两次世界大战,那么随着虚拟经济的出现,资本的贪婪与疯狂就越发变本加厉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最好方法是回到原点,即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基本立场和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坚持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不仅需要共同富裕,而且还要致力于最终用资本消灭资本。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为世界提供了一个十分可期的未来。它有身后的文化基因,可以追溯到孔子的大同理想。孔子的大同理想与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有明显的相似之处。03全球化对民族文学与文化的解构如今,美西方内部矛盾重重,从信仰危机、信任危机到两极分化、种族撕裂,难以形成铁板一块,也难以完全脱离中国制造、中国参与,尤其在关涉气候、反恐、抗疫等重大国际事务方面。因此,只要资本的逐利性不改变,只要发展中国家捍卫基本的发展权,东西方新冷战局面就很难真正形成。倒是狭义文化方面比较令人焦虑。我们需要警醒的是包容并不意味着来者不拒、毫无选择,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亦非毫无原则的妥协或绥化。进而言之,作为我们民族文化根脉和认同基础的文学正日益面临被肢解和淹没的危险。04如何引导科技向善科技进步是人类社会所有进步中最具有革命性的,但是其对人类造成的威胁也越来越大,就像一枚钱币的两面。人文学者的天职便是竭尽全力棒喝无节制的资本主义和技术理性主义。正因为敬畏和好奇,人文学者可以从思辨和想象的角度提出问题。当我们实现了手机和网络实名制,当我们将个人隐私适当让渡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当然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利益,众志成城,该禁足禁足,该封城封城,不仅及时阻断了疫情蔓延,还为世界创造了难能可贵的抗疫窗口期时,美西方在做什么?甩锅、嫁祸、反对戴口罩、拒绝封锁和隔离等。这是集体主义文化与个人主义文化的鲜明区别。集体主义不仅体现在抗疫方面,它同样会对技术理性和资本产生强大的反作用力与积极的。05人文学科危机的本质中国文人古来崇尚“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向资本和技术理性卑躬屈膝显然不是人文学者应有的品格。但与此同时,如何在科技发展与人文守望之间找到一个相对合理的平衡点,恐怕是全社会迫切需要努力的。中国文化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和柔韧性,尤其是在今天,当我们的实力足以支撑起理想的天空,我们就会像太极拳师那样刚柔并济,使实力和虚力相得益彰。况且我国政府不仅并未减少对社科和人文学科的支持,而且不断随着GDP的增长而增加投入。倒是社科人文学者要有起码的紧迫感,以便在“三大体系”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重塑原理可能是各学科面临的首要任务。当然这离不开对学术史和学科史的梳理和辨析。访谈全文摘要:院士跨界高端访谈栏目旨在探索面向未来的科技人文问题。本期访谈西班牙皇家科学院外籍通讯院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前所长陈众议研究员,围绕资本、技术与人文危机反思等问题展开。陈众议研究员认为,人文主义是一把双刃剑,它在动摇宗教神学的同时唤醒和助长了人性的弱点,为资本的产生培育了土壤。随着资本主义向全球市场的扩张加剧,规范和制约资本不仅有其必要,而且迫切。对此,坚持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不仅需要共同富裕,还要致力于最终用资本消灭资本,回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基本立场和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中去。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技术一旦与资本绑定,其结果只能是人类欲望的大爆炸,而集体主义对科技的向善有积极意义,人文学者的天职便是竭力棒喝无节制的资本主义和技术理性主义。面对人文学科的危机,重塑原理可能是各学科面临的首要任务,需要赋予人文学科以当代价值。人文学者也要积极参与国家建设,为年轻一代尽心竭力。关键词:资本;技术;人文危机;网络文学;Z世代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他的论断表明,源于西方的资本起源便充满着罪恶,沾满了鲜血,泯灭了良知,屡屡突破道德底线,致使人性不断扭曲,社会风气江河日下。进入跨国资本主义阶段后,资本与技术合谋,表面上造出了物质无限繁荣的景象,实质上已将人类拖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中。在资本的强力推动下,技术进步可谓日新月异、上天入地,彰显其无所不能之势。其中以人工智能、基因工程和量子工程为“三驾马车”的现代技术正在改变人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乃至生命样态和宇宙形态。人类社会追求高质量生命和高品质生活的愿望似乎正在实现。然而,高质量生命和高品质生活应该包括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一方面,我们应当承认高科技确实给人类社会带来便利,使人们生活得更加舒适;另一方面,高科技的迅猛发展也带来了社会危机和精神危机,而这些危机的背后是人性的堕落、情怀的丧失和责任感的缺乏。有情怀、有担当、有使命感,本应成为主流价值观,但在资本和技术的作用下,渐渐成为一种奢侈品,一种稀有之物。因此,当资本和技术的发展变得肆无忌惮时,我们应该为它们设置“护栏”,给予一定的规约和规范,并通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保护人类和我们生活的地球免遭灭顶之灾。科技人文从来都是一币两面,割裂两者并使其渐行渐远不是我们愿意看到的图景,应该大力提倡科技人文的融通融合,形成命运共同体。我们不奢望人文能够像技术那样形塑物质社会,但人文学者可以在精神和价值观的塑造方面展现作为。基于此,上海交通大学的学者率先提出了“科技人文命运共同体”的概念,试图通过一系列的学术研究和活动,探索打破学科壁垒、消解科技与人文“融通赤字”的有效路径。《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推出了“科技人文·院士跨界高端访谈”栏目,围绕“面向未来的科技人文”的诸多方面,开展深入交流。本期访谈西班牙皇家科学院外籍通讯院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前所长陈众议研究员,聚焦“资本、技术与人文危机反思”。彭青龙:首先非常感谢陈老师能够拨冗接受我们的访谈。我们这次访谈的内容主要围绕“资本、技术与人文危机反思”三个方面展开。首先我们从资本开始谈起。众所周知,资本伴随着私有制而产生,它既是历史的产物,也是社会的产物,对此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都有详述。尽管前文提及资本起源的“原罪”,其发展过程充满着“恶性”,但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也充分肯定了其历史作用。“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作为人文学者,我们更关心资本与文化的关系。可否请您以历史的眼光,回溯一下资本产生的文化条件?当时的资产阶级文化或者更早以前的工商文化是如何推动资本产生的?有哪些“学说”或者哪些文史哲的“思想”在此过程中发挥了论证资本“合法性”存在的作用?陈众议:就像您所说的那样,关于资本的“原罪”,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有过系统阐述,我就不复述了。联系到世界文坛,但丁可能是最早洞见资本“原罪”的作家之一,早在14世纪初,他就以独特的方式敏锐而富有诗意地对资本做出了评骘,譬如他把原始资本助推的市民文化比喻为狼、狮和豹。记得但丁的《神曲·地狱篇》篇首是这样说的:“在人生的中途,我发现自己已经迷失了正路,走进了一座幽暗的森林,要说明这座森林多么荒野、艰险、难行,是一件非常苦难的事……说不清我是怎样走进这座森林的,因为我在离弃真理之路的时刻,充满了强烈的睡意……”于是他看到了象征贪婪、傲慢和肉欲的三只猛兽。适值文艺复兴运动晨光熹微,但人类的欲望已经被原始积累时期的资本所唤醒。嗣后,人文主义在铺天盖地的喜剧场上演了第一轮狂欢:用世俗人性取代宗教神学。最开始是东学西渐,阿拉伯人经由伊比利亚半岛将相对轻松、世俗的东方文学和古希腊经典翻译成拉丁文。在众多作品中,要数夸张幽默的《卡里来和笛木乃》影响最大。狡猾的笛木乃、聪敏和愚钝的动物,以及农夫和农妇的逗笑故事不胫而走,广为流传,并如一股清风吹动了相对静滞的西方文坛。除却但丁,14世纪的另一位意大利作家萨凯蒂显然受到了《卡里来和笛木乃》的影响。他笔下的赫拉尔多老人古怪可笑,七旬高龄时居然心血来潮,要去为信仰而战,骑着瘦马从佛罗伦萨出发,结果被几个居心不良的家伙戏弄了一番(他们将一把铁兰草塞进其坐骑的尾巴,使那匹马突然狂奔起来还不时地弓背跳跃,直到回到佛罗伦萨才消停下来)。在所有人的哄笑声中,他妻子将这位被愚弄的老人接回家里,一边让他躺在床上给他治疗身上的挫伤,一边对他愚蠢的疯狂举动大加呵斥。这可能就是《堂吉诃德》的前身。到了15世纪,普尔契和博亚尔多也以玩笑的态度对待神圣和崇高。前者为骑士奥兰多(也即罗兰)的故事添加了不少民间笑料,后者则索性让奥兰多这样一位身经百战的骑士坠入情网后变成贻笑大方的傻瓜。这种调笑在阿里奥斯托和拉伯雷的笔下演化为“戏说”“大话”或“闹剧”,而在曼里克等人的喜剧中则已然发展为“恶搞”。这种比严格意义上的讽刺更为随意,但也更有感染力的调笑与文艺复兴运动早期蓬勃兴起的喜剧在资本的推动下成为强大的文化力量。与此同时,福伦戈在其长诗《巴尔杜斯》中则有意将意大利俗语,尤其是日常生活中带有戏谑和嬉闹功能的词汇和概念同一本正经的拉丁语杂糅起来,以便用前者颠覆后者。作品因此获得了强烈的喜剧效果。巴赫金认为拉伯雷的狂欢(《巨人传》)多少受到了《巴尔杜斯》的影响。狂欢之后是恶搞。这是宗教僧侣们始料未及(即使想见也难以阻止)的。在西班牙作家曼里克等人的喜剧中调笑和狂欢获得了新的维度。于是,约瑟变成了笑容可掬的老头儿,他甚至会说这样搞笑的话:呵,不幸的老头!命运是如此漆黑,做玛利亚的丈夫,被她糟践了名誉。我看她已经怀孕,却不知何时何如;听说是圣灵所为,而我却一无所知。
2022年3月2日
其他

思源湖畔专题|李富成:中国优化营商环境向何处去。

作者简介|PROFILE李富成:司法部政府法制研究中心副主任本文亮点营商环境研究首先是一个实践性课题,首先要解决国家优化营商环境向何处去,即目标定位、基本取向问题。法治营商环境研究应当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对标国际先进规则,回应中国实践问题;立足法治,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突出实践导向,不能在概念或者指标里空转;突出综合视角,不能以学科或者部门划界。本文《论中国法治化营商环境的优化取向》就是这样一个初步尝新回答。摘要:中国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应当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坚持改革开放取向,确立营商环境改革的刻度标尺和目标任务;坚持国家战略导向,在国家战略实施中更加注重营商环境保障作用,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更加突出国家战略导向;坚持产业发展面向,遵循法治原则发展差异化营商环境;坚持美好生活方向,打造美好生活小微营商环境和平台经济生态化营商环境。关键词:法治化营商环境;国家战略;差异化;美好生活;平台经济内容简介优化营商环境是一个兼具高度实践品性和深刻理论内涵的课题,也是在新时代新背景治理能力大考中必须答好的大题。我国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应当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坚持改革开放取向、国家战略导向、产业发展面向和美好生活方向。一是要更好地借鉴具备专业化、公信力的改革评估理念方法,坚持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为我国改革开放配备科学量化的刻度标尺,更加精准有力地推进改革开放,全面提升我国营商环境实际水平。要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具体营商场景事项,研发更扎实的评估方法论和更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让评估的方法指标、数据结论充分用于“后半篇”的改进提升。二是要结合国家2035年远景目标和“十四五”规划目标,更鲜明地设定国家整体优化目标,更精准地体现地方区分度。可供参考的目标表述为:对标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标准,在“十四五”期间,龙头城市营商环境率先达到不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带动其他地区梯次优化营商环境;到2035年,龙头城市营商环境达到发达国家前列水平,各地区的营商环境大幅提升、均衡发展,我国整体营商环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形成具有高度竞争力的现代化营商法规制度体系。三是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要打造“六个一”创新链法治营商环境,把法治的规范引领和服务保障作用覆盖到创新链全链条,即:发布一份重大创新项目清单,创建一种创新转化综合体,打造一条创新转化制度链,建立一批创新转化基地,培育一套创新转化服务体系,形成一套创新链法治营商环境标准。四是在坚持普惠公平的基础上,适当突出营商环境的行业差异化,客观评估我国各行业的实际监管负担,研发行业监管负担指数,对标最优均衡监管负担,精准配置各行业的优质服务、均衡监管以及适度执法司法,助力各行业聚焦提升优势、轻量化发展。五是在符合法治原则的基础上,探索营商环境的企业差异化,将企业守信守法经营情况作为兑现高标准营商环境的基础条件,打造信用差异化高标准营商环境,为守信守法企业创造更优发展环境。六是针对小生意、小业主的营商痛点难点,在群众生活服务领域打造标准化“美好生活小微营商环境”,让小生意更好做,既满足消费者的美好生活需求,也支撑小业主及从业职工家庭的平凡美好生活。要提供有针对性的标准化管理服务,最大限度地提高营商便利度,降低营商成本,坚持公平公正招商,建立小微商户自助自律管理机制,并适当限制资本控制集中度。七是在我国平台经济产业条件和法治基础上,培育平台之间、平台与商户之间的良好治理关系、生态化产业链,打造平台经济生态化营商环境、全球最佳平台经济营商环境,为畅通国内大循环和贯通内外双循环提供法治保障。
2022年1月7日
其他

征稿|2022年《上海交大学报(哲社版)》十大重点选题及投稿须知

图:应有自明性,切忌与表及文字表达重复。图题中英文对照,英文首字母大写,其余小写(专用词除外)。图中内容的注释用中文直接注于图中。线条图必须清晰规范;照片图应有较强的黑白反差度,须标明放大倍数。6.
2021年7月15日
其他

刘建军:思维方式差异与中西文化的不同特性

作者简介|PROFILE刘建军: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特聘教授摘要:世界上多种文化体系基本可以划分为开放的和封闭的两大类型。思维模式作为文化的主要决定性因素,其不同的思维出发点和运行方式,是决定其文化体系不同的根本所在。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关系本质论和方法论(道)为思维模式出发点,在各种对立关系的联系、转化与相互运作过程中所形成的文化体系;而西方文化则是以概念本质论(逻各斯)为思维前提、以严密的逻辑自洽论证为特点所构成的文化现象。从本体论的意义上说,以关系本质和方法论为思维出发点及其所形成的运作方式,决定着中国文化体系具有吸纳性和开放性的功能;而以概念本体论和逻辑自洽演绎为思维方式的西方文化,则暗隐着排他性和与现实社会脱节的弊端。关键词:“道”与“逻各斯”;两种思维差异;中国文化开放性;西方文化封闭性
其他

杨德山、张冬冬:新时代高校党的建设学科发展现状调查及展望

杨德山,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当代政党研究平台研究员;张冬冬,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摘要:在高校设置独立的党的建设学科,是培养专业化党建人才队伍、提升党建教学与研究质量、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要举措。近四年来,高校党建学科在研讨学科发展、制定培养方案、招录研究生、扩充师资队伍、推动党建研究等方面已取得积极进展,但党建研究的整体质量和党建学科的发展思路有待进一步优化。要凸显高校办学特色,加强党建专业的基础性研究和规范化建设,形成马克思主义理论所属学科的集群优势和互补效应,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从而更好地发挥高校党的建设学科的政治功能和学术价值。关键词:党的建设学科;高校;人才培养;党建研究治国必先治党,治党需要专才。由于长期没有在高校设置独立的党的建设学科以提供教学科研支撑,党的建设研究与宣传、党建专业人才队伍的培养工作,与党领导亿万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历史重任相比,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全面从严治党的艰巨程度相比,与党组织、专兼职党务工作者、党员数量的百千万规模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严重制约党建质量和党的组织力、凝聚力、创造力的提升。2016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发〔2016〕31号文件),正式提出“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设置党的建设二级学科”。在单独设为学科以前,“党的建设”作为一门高校课程,发端于党1937年创办的第一所大学陕北公学;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大学和不少高校在开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理论课中安排有党的建设的内容,中国人民大学1958年创立中共党史系,开设党的建设课程;1960年中共党史系设立党的建设教研组,1961年开始编写教材。改革开放以后,国务院学位办1983年确定在法学类政治学一级学科下设置二级学科“中共党史(含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2014年更名为“党的建设与中共党史”。2017年,“党的建设”正式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的第七个二级学科。对于这个单独设立仅有四年而实际历史悠久的学科,本文拟从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科研成果等方面,系统分析其建设状况,再结合专家学者观点,展望学科未来发展的重点和思路。一、稳妥扩大招生规模,专门制定培养方案2017年7月,国务院学位办发文《关于推进部分学位授予单位设置“党的建设”二级学科的通知》,批准全国11所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率先招收“党的建设”专业博士、硕士研究生,不少“双一流”高校也开始自设该专业并招收研究生。第一批党建专业学生于2018年9月正式入学,党建专业目前共招收三届硕士、博士研究生。从第一批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建专业的招生规模(表1)来看,山东大学和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招生数量较多(南开第二年招生数量即回落),中国人民大学和武汉大学稳定增长,复旦大学于2019年开始招生,其他各校基本持平,“党的建设”专业的招生规模呈积极稳定发展趋势。可以比较的是,“党的建设”学科单独设立前,中共党史(含“党的学说”和“党的建设”)2015年底在全国共有19个博士点、86个硕士点,分布在67所高校、14所党校、2所社科院、3所部队院校,一年的毕业生不足800人,其中党的建设方向毕业生就更少。以9所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首批11所中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数据不明)第一年招收70名、第二年招收102名、第三年招收136名党建专业研究生的数量和增速来看,随着招生院校范围和招生规模的扩大,高校培养党建专业毕业生的数量将很快提升,有效缓解专业人才的短缺局面。据了解,上述重点马院党建专业研究生大部分来自中共党史学科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其余基本出身于历史学、国际政治和公共管理等专业。这些学科背景可以帮助学生在党建专业尽快“入门”和“上手”,但熟练掌握党建理论、深度进入党建研究状态当然还有待专业指导和自身努力。表1
其他

唐皇凤、梁新芳:中国共产党百年自我革命的基本经验

原文刊于《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第16-26页),图片来自网络,如有转载请标明出处。
其他

丁俊萍、王欣:中国共产党党性教育的百年历程及经验

改革开放新时期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开展的上述工作,都贯穿着党性教育这一红线,构成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可或缺的部分,为党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其他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

作者简介:丁俊萍,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党内法规研究中心研究员;王欣,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其他

冯刚、龚超:论《道德经》中的精神压力与道德人格的张力

冯刚,北京师范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院教授;龚超,广州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其他

林喜芬、王延延:论刑事速裁程序的模型定位与配套制度之改革

林喜芬,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延延,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