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英霞 | 汉语常见“难音”的教学方法和技巧
汉语语音教学方法有领读、学生练习等,这个不难。难在哪儿呢?比如说,当学生发错了这个音,或者不会发的时候,怎么办?
我们有老师这么教:“请跟我读p(o)”,学生读成了“b(o)”。老师就让学生反复跟老师读,一遍一遍地纠音,你来我往,像在吵架一样。老师有纠音意识,这很好,但是方法不太得当。我们知道,对学生来说,有两类音最难发:一种是母语中没有的音,比如韩语中没有f,韩国学生发f就有困难;另一种是与母语近似的音。
学生发音不准确时,老师应该怎么纠正呢?首先,老师一定要知道这个音是怎么发出来的。有的老师只是自己会发,但不清楚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学生发音错了,没办法告诉学生这个音如何发,只好一遍一遍示范、纠音。这样做,老师和学生都挺累,但是效果不佳。所以,老师要有关于语音的相关知识。另外,还要掌握一些教学技巧。不同母语背景的学生发音难点不同,今天我们只介绍一些外国人学汉语时普遍觉得难的语音的教学方法和技巧。
作者简介
苏英霞,女,北京语言大学汉语速成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汉语教学工作近三十年。教学课型包括综合课和听、说、读、写技能训练课。曾担任日本东京外国语大学客座副教授、韩国启明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并作为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教师培训专家在多个国家进行汉语教师培训。参与编写了多部汉语教材,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汉语口语速成:入门篇》第一作者。主持和参与多项科研项目,主编北京语言大学国际汉语教学研究基地重点项目成果丛书《国际汉语教学词汇教学方法与技巧》《国际汉语教学语法教学方法与技巧》《国际汉语教学汉字教学方法与技巧》。
01
声母
01
送气音与不送气音
伯伯 婆婆 个人 客人
练习方法
①
吹纸法
②
b+h+ɑ→pɑ
d+h+ɑ→tɑ
g+h+ɑ→kɑ
有的语言中没有送气音,怎么让学生理解“送气”呢?比较普遍的方法是吹纸法。用一张薄纸,注意一定要薄,厚纸吹不动。发送气音的时候要让纸动起来。还有一种是在b和ɑ之间加一个h的音,但是这个音不要发出来,只是形成一个阻碍。
02
舌尖前音、舌面音、舌尖后音
舌尖前音:z、c、s
舌面音:j、q、x
舌尖后音:zh、ch、sh、r
练习方法
①带音法
s→z、c
s→sh
sh→r
②交替法
i→ji→qi→xi
j—z—zh
再看z、c、j、q、zh、ch、sh、r,这些是外国人学汉语时普遍觉得难的音。有一种方法是找一个音来带一下。比如,z、c、s这组音,s是学生比较容易发准的音,我们就用s来带,先发s,然后舌尖抵住上齿背,再发z,然后送气发c。
再比如,用s带sh。各位同学先读一下s,感受一下你发s音时舌尖是在上边还是下边。舌尖冲上冲下都能发出这个音。教sh的时候,如果学生的发音习惯是舌尖冲上,那么他发sh的时候,你告诉他舌尖往后缩。如果学生的发音习惯是舌尖冲下,那么就要告诉他舌尖上抬。很多人没有注意过这个问题。我记得以前在国外有一位老师问我发s的时候舌尖是冲上还是冲下,我说我的习惯是冲上,他说他的习惯是冲下。
我们还可以用sh带r,这个方法很有效。我们可以先发sh这个音,然后用手轻触喉部,声带振动,发r这个音。手能感觉到振动就对了。有的同学r音发不好是因为舌头颤动。我们发r时,舌头不颤动,声带振动。
除了带音的方法,还有一种有效的练习方法是交替法。比如j、q、x,各位按照我的速度读五遍j—z—zh,能感觉到什么?舌头不断往上抬?对!我们可以通过这样的练习,让学生感觉一下发这三个音时舌位的变化。
02
韵母
01
u、ü
①带音法:i→ü
②交替对比法:i—ü—u
我们一般用i带ü。发完i之后,舌位不变,嘴唇变圆,发ü;发完ü,唇形不变,舌头后缩,发u,发u时像吹蜡烛的样子,嘴要使劲向前努。
02
前鼻音与后鼻音
-n、-ng
可以用-n、-ng交替对比的方法。前鼻音韵母发音结束时,用牙齿轻轻咬住自己的舌尖,迫使舌头前伸。实际上不是真的咬,是为了让舌头往前。发ɑng时,肯定咬不到舌尖。不会发后鼻音的人,可以把嘴微微张开,使舌头后缩,向后仰。
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把元音跟末尾的鼻音读成一个整体,不要使元音与鼻音脱节;
(2)不要一开始就鼻化,不能用鼻化元音代替整个鼻韵母;
(3)"ɑn" 中的 "ɑ" 是前ɑ; "ɑng" 中的 "ɑ" 是后ɑ。
(4)"in" (i→n); “ing” ( [ɪəŋ] ) 经过央元音 [ə]。
以上介绍了一些语音教学的技巧。总之,老师要教好发音,首先要对每个音的发音部位与发音方法有清晰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才能想出一些有效的练习方法。我知道,有些老师会对着镜子,不停地发某个音,观察发音时的口型和舌位等。还有一些老师上课的时候会带上一些小物件,如镜子、牙签。一位老师说他让学生练“sh”音的时候,为了让学生体会翘舌的感觉,就让学生用牙签挡在舌背下面,告诉学生不能挨到牙签。真是各有各的招儿。我以前教过一位日本学生,他的发音特别标准。我问他怎么练出来的,他说他上课的时候就是带着镜子去,看自己发音时的口型跟老师的是不是一样。
03
声调
01
近似音引导
第二声
what↗
第三声
借助音乐“so(5)、mi(3)、do(1)”,以“do”为起点读第三声;用去声带上声,如“最好”“大雨”。
第四声
Yes↘
大家觉得哪一个声调最难?一般来说,大部分学生都觉得二声和三声更难。为什么呢?因为二声是35,起音比较高,要往上提;三声是214,起点很低。学生发二声和三声时的突出问题是,二声上不去,三声下不来,而且二声是“直上”的,不能拐弯,一拐弯就与三声混淆了。三声真正发完整的情况很少,比如“好”。我上课的时候举过这样的例子:“你嫁给我好吗?”“好。”这才是一个完整的三声。一般情况下很少发这么完整的三声。我经常跟学生开玩笑说,如果你跟别人见面说“你好!”时,说两个214,你还没说完呢,人家已经走了。我们再看一下四声。很多人觉得四声比较容易,其实也有难点。就像刚才有同学说的,一声比较高、比较平,四声是降下来,有的学生降不到底。
练习声调时,我们可以用母语当中的近似调来带。比如韩国人比较吃惊时会说“néi”,我们可以用这个音带二声,说英语的学生可用“what↗”带。三声借助音乐“so(5)、mi(3)、do(1)”,以“do”为起点读第三声。还可以用四声带,比如,“最好”。在座的外国同学学习汉语时有这样的感觉吧?如果一个词的第一个音节是三声,可能会比较难找准调,经常起高了,像二声。但是如果三声在第二个音节,特别是前一个音节是四声的话就容易发对。因为前面的声调已经到底了。四声也可以用“Yes↘”带。总之,找一些学生母语中跟汉语声调一致的音,要好玩的,我觉得每种语言里都有一些好玩的音,学生一下子就能记住。
02
定调音节
第一组:酸、甜、苦、辣
第二组:都听 都读 都写 都看
还听 还读 还写 还看
也听 也读 也写 也看
又听 又读 又写 又看
第三组:咖啡(一声+一声)
啤酒(二声+三声)
可乐(三声+四声)
我们北语老师用得比较多的是第二组。有的教室贴着这个表,老师上课之前先带着学生读,热热身。读生词的时候,如果学生读错了,老师先不纠正,指一下定调音节,学生一看就知道怎么读了。上面三组音节我们称为定调音节。其实我自己用得不多,我喜欢找一些又好玩又好记的词,比如,“咖啡”“可乐”什么的。教公司职员的时候,知道他们都爱喝酒,我就教他们“啤酒”,“二声+三声”的定调音节。我告诉他们,以后遇到二声、三声的词,就想想“啤酒”。
“酸、甜、苦、辣”是一位美国教授来我们学校做讲座的时候提到的。他说:“你们的汉语教材第一课都是‘妈、麻、马、骂’,这个没意思,我就教学生‘酸、甜、苦、辣’”。四种味道,四个声调,学生又学了声调,又记住了词。我比较喜欢这位美国教授的方法。在语音阶段,建议老师教发音时给学生一些有意义的词,让学生既练了发音,又记住了词。
北语非常重视学生的发音。实际上,关于对学生的发音要求问题,二语教学界的观点并不是非常一致。一种观点认为,语言是为了交际,只要彼此能听懂就可以了,发音不一定那么标准;另一种观点认为发音标准很重要,如果你在交流的过程中,发音不清晰,语音面貌不好,听的人会很辛苦,有时还会影响交流。我认为,在基础阶段,对学生的要求应该严一点。学生可能一开始很辛苦,但是学会以后就稳定了。如果一开始没打好语音基础,以后想改就难了。
03
趣味语音练习法
① 绕口令
四是四,十是十;
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
吃葡萄不吐葡萄皮,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
发音训练很累,怎样能让它变得有趣呢?我们可以想一些有趣的办法。比如,让学生说绕口令。
老师可以自编绕口令,针对学生的发音难点编。比如,日本学生发“f”“h”比较困难,我们就可以编这样的绕口令:
红凤凰喜欢黄凤凰,黄凤凰喜欢灰凤凰。黄凤凰不喜欢红凤凰,灰凤凰不喜欢黄凤凰,灰凤凰喜欢粉凤凰。
② 诗词朗读
除了绕口令,还有浪漫的,可以教学生读诗。我在日本编写过一本汉语教材。每一课都有一首古诗,日本学生对中国古诗很感兴趣,学一课背一首,既练习了发音,又学会了一首高雅的古诗,一举两得。下面这首诗特别适合练习数字的发音: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注意,读诗时一定要带感情,要把诗的韵味读出来。如果教的是小孩子,他们的记忆力很强,一般念几遍就背下来了,回家的时候给妈妈背首诗,妈妈肯定也特别高兴,觉得这位老师真棒。
③ 找朋友:声母和韵母配对
教完声母和韵母以后,老师可以发给学生一些卡片,有些学生拿的是声母,有些拿的是韵母,还可以做出声调的卡片。老师说一个音节,比如,“héng”,谁应该起来呀?举什么卡片的?“h”“eng”和“二声”,他们需要站起来。如果有站错的,老师再说一遍,让学生判断谁该坐下。
④ 根据口型猜音
发音时口型很重要,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口型练习。比如,“u”,不要发出这个音,只做发这个音的口型。让学生猜是什么音。我在韩国教过高中生,有个学生不爱学习,但是唱歌跳舞都很好。所以做猜口型这样具有一定“表演性”的练习时,我就会把他叫起来,让他给大家展示发这个音时的口型是什么样的。如果他口型做错了,同学们猜不出来,他就得改变口型,直到大家猜出来。在这个过程中,他对发音方法的认识也更加明晰了。教语法时,有些句子也适合表演,比如,“他正在跳舞”。我就把他叫到前边,给他看写着这个句子的纸条,只给他看,让他看着句子做动作,让大家说句子。给他一些表现的机会,让他在上课时,既可以表现又可以学习,提高他的学习积极性。
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老师不要放弃学生。老师应该爱每一个学生。每个学生都有优点和长处,你给他机会表现。慢慢地,虽然他学得还不是特别好,但是至少愿意来上课,也喜欢老师。我觉得老师对学生的影响,可能我们自己没有意识到。如果你非常关心学生,很多年后你的学生可能会跟你说他当年的感觉。所以我们上课的时候,不仅教语言,还要让每一名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注,对他的爱。我觉得这个比教会他说几句话意义更大。
扩展阅读
陆俭明
崔希亮
白乐桑
彭志平
施正宇
本文内容选自:
彭志平,邢红兵,王瑞烽主编. 汉语进修教育名师演讲录.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8.
本书在汉语教学界创新运用了讲座录像和演讲录一体的学术出版形式。演讲者有北京语言大学从事汉语进修教学的一线名师,也有汉语教学的名家学者。他们均从教二三十年以上,本书是他们一线教学经验的精华总结。文字和录像相辅,可反复、对照研读观看:录像现场生动,名师仪态大方,透过讲座,可以领略他们课堂上的风采;演讲录则可作为文献供研读参考。讲座主题涉及汉语进修教育诸多主要方面,有理论,有经验,有资源,有互动。十几场讲座聆听学习下来,定收益颇丰。
登录“外研社国际汉语教学资源网”(www.fltrp-clt.com),免费观看现场讲座录像。
编辑:杨益 许杰然
美术编辑:黄渝婕
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来自微信订阅号:外研社国际汉语
欢迎分享与转发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图书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