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 | 缅怀往者,激励生者,教育来者
真正的死亡是世界上再没有一个人记得你。
《寻梦环游记》
生命是一代代延续的。对逝者进行缅怀和追思,是人类共有的传统。墨西哥亡灵节以斑斓的色彩展现对生命和对死去亲人的敬爱。中国的清明节则既饱含了慎终追远的感伤情怀,又充满着清新明丽的春之气息。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一边泪下纷纷,一边花开灼灼,哀思与生机交织。
清明节是怎样形成的?
对于中国人而言,清明节意味着什么?
清明节与哪位古人有关?
在这样一个节日里,我们应该如何纪念先人?
“清明”一词有几重含义?
让我们一起寻找答案。
1
清明节溯源
清明节与古时“寒食节”相合而成,时间一般在冬至后第105天,正好是农历三月上旬,公历4月5日前后。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它是唯一同节气合一的节日。
“清明”一词的含义是天清气明。相传大禹治水之后,天下太平,万民以清明颂之。周武王伐纣,天下太平,故《诗经•大雅•大明》云:“肆伐大商,会朝清明。”
后制历律,定二十四节气,三月的第一个节气为清明,意为“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从外部环境来说,清明节正是生机勃发的春天,春意盎然、万物复苏。此时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是开始春耕春种的时候了,所以,清明节最初是个农耕节。
大约到唐代,清明节与寒食节已合二而一。
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描写了唐代的祭墓情景:“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离别处。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清明之时,除扫墓之外,人们还喜欢到郊外踏青,实则是今天的春游。这一活动唐代已盛,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写到他清明在城南踏青的一次“艳遇”,极富情节性,诗云:“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遵生八笺》载,南宋时,“清明前后十日,城中士女艳装秾饰,金翠琛缡,接踵联肩,翩翩游赏,画船箫鼓,终日不绝。”明清时代的北京人踏青,还折柳佩带,据说可免毒害,所以民间有“清明不带柳,来世变黄狗”的说法。
清明节的另一项活动是荡秋千。“秋千”本写作“鞦韆”,是春秋时期北方山戎族的一项习武活动,后传入中原,演变为娱乐活动。汉武帝于宫中祝寿,祈求千秋万岁,让宫女们荡之为嬉,为避讳,倒念为“秋千”。唐诗宋词中有许多关于荡秋千的描写,如苏轼《蝶恋花》云:“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以上内容节选自
《中国文化要略》第4版
作者:程裕祯
2
“清明”的四重含义
1. 生命清明
清明节是中华传统节日中最富有生命意识的节日。人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这是人类永恒的问题,是潜藏心底的人性本能的叩问。清明时节,当站在已逝亲人墓前或骨灰盒前时,这问题就油然浮现:原先那么亲近的活泼的生命到哪儿去了?人们一面感受“生死两茫茫”的悲怆,一面感念生我育我的恩泽,在生死的感悟中,灵魂震颤,受到洗礼和净化。
人们停下匆匆的人生脚步,伫立面对死亡,思考人生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清明节没有元宵节的喧闹,没有端午节的红火,清明节需要沉下心来,从清明节这本“书”中倾心领悟生命的意蕴和真谛。自己纪念先人,也希望后人纪念自己。当自己的生命画上句号后,留下什么值得后人纪念?
在中华文化里,“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人是祖宗一代一代传下来的。华人特别感恩父母和祖先,所谓“慎终追远”的“追远”,就是一代一代追寻上去,追本溯源,寻根问祖,认祖归宗。这就是寻根意识,敬祖意识,“祖宗崇拜”。在纪念祖先时,古与今,阴与阳,祖先与子孙,精神相融贯,加深了代与代之间相生相养的伦理亲情。
中国人不把生命看作孤立的个体,而是生生不息的生命长链,个体生命上承列祖列宗,下接子子孙孙。“子子孙孙无穷尽也”,所以愚公从不感到生命渺小短促。清明节正是“春生”的生命季节,所以要举行仪式感念赐予生命的先人和已故亲人。不仅是血脉相传,而且是精神相承。
物质生命有限而无法久存,精神生命却无限可以久传。死后传留物质不如传留精神。前者易腐,后者恒久。生命之火如何延续?我们的祖先讲究“雁过留声,人过留名”。什么样的人生精神能够流芳千古永垂不朽?古人的回答是“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其中立德处于“太上”的地位。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达了中华民族的人生价值取向。“汗青”就是史书,青史留名就是对人生价值的最大肯定。清明节可以强化这样的生命意识。我们祖先每朝每代都修史,创造了堪称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史系列,记录人的懿行嘉言,留名传后,发扬优秀精神传统,成为“三不朽”最好的载体。这种“三不朽”的意念激励人提升生命价值,延伸精神生命。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立功、立言,而立德是每个人都可以做的,古人把它置于“三不朽”的首位,就从这方面说也是有道理的。通过清明节的缅怀,获得生死情感的宣泄和道德生命的传承。
2. 家风清明
重视人伦情感,是中华文化对人类文明最突出的贡献之一。清明节就是凸显华人人伦情怀的节日。
我们华人没有普遍信仰的宗教,但我们有崇奉祖先和天地的敬天法祖意识。在中华文化里,人是祖宗一代一代传下来的,而死后如果有魂灵的话,也不离开家庭,至少逢年过节必回家与子孙团聚、接受子孙的供奉。所以传统家庭家里都设祖宗的牌位,让祖宗有个位置,至少反映自己心里有先人的位置;逢年过节要上供,至少是反映自己不忘先人。我到台湾看到三个亲戚家里都有祖宗牌位,令我十分感动。大陆农村家庭,过去常设有“天地君亲师”的牌位,近来趋向于更新为“天地国亲师”的牌位。许多家庭把先人遗像挂在家中的固定位置,代替传统的牌位,表达敬天法祖的观念和对先人的哀思孝心。
二战之前,欧洲学者曾经探讨,世界四大古文明为何只有中华文明屹立至今?结论“可能是中国人特别重视家教”。确实,中华民族的家教文化非常发达,家训、家诫、家规、家范、家诰、家书、弟子规、诫子书、治家格言,等等,载体繁多,需用心梳理总结,这里我先讲一下家谱。
国史的容量毕竟有限,于是又创造了史乘文化系列:大者有国家的正史、断代史;中者有府、州、县各级的地方志书;小者到了社会的细胞家庭,有族谱、家谱,还有个人传记、行状、墓志,都记录人的懿行嘉言,留名传后。一般人进不了国史、方志,也可以在自己家族文化中留下道德精神,积淀成家风祖德,与血统一起传留后代子子孙孙,绵延不断。传统的家谱、行第谱,经过改造是个容量很大的载体,可以满足每家每户的需要,可以记载每个平民百姓的懿行嘉言,使之流芳后代,成为家庭的文化传统,借以激励生人,教育子孙。许多老同志写下回忆录,也起同样作用。
像过年、清明节这样的传统节日,正是进行家庭文化建设的契机。借家谱这个载体,人们可以把个体生命置于祖辈代代相传的生命长链之中,作为长链的一环而找到自己的位置,也找到精神安顿。缅怀往者,激励生者,教育来者。纪念先人同时也是希望后人不忘自己、纪念自己,这种意念也就会激励自己,提升生命价值,延伸精神生命。
清明节的仪式、载体、方式方法正与时俱进地发展着,而其核心内涵和情感本体始终是缅怀和感恩。西方的感恩节宗教色彩很浓,感恩主、感恩神。中华清明节也有感恩情怀:感恩赐予我们生命的先人和居于生命链条上游的列祖列宗以及为民族造福的先烈先贤,感恩养育人类的天地大自然。在感恩情怀中追求生与死的精神沟通、天与人的和谐。
3. 政治清明
绵山介子推母子雕像
中国的传统节日,绝大部分都是:感自然节律而设,孕人文精神而丰。最早的起源都是感受自然的节律,顺天应时而设。在流传的过程中,不断孕育了人文精神而丰富起来。这种人文内涵常常以人物故事为载体而获得广泛传播。介子推和屈原是典型:一个代表寒食清明,一个代表端午;一个在北方,一个在南方;一个在山,一个在水;一个死于火,一个死于水。介子推跟寒食清明的关系,很值得我们了解:
相传春秋时,晋献公和妃子骊姬为了让小儿子奚齐继位,就设计逼太子申生自杀。公子重耳,为避害而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只剩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重耳在流亡危难之时,他把自己腿上的肉割下来煮熟给重耳吃,救重耳一命,据传重耳感动地说:“我定要好好报答你。”介子推坦然回答:“我不求任何报答,只希望你日后成为一位清明的国君。”
果然,当公子重耳成为晋国国君后,介子推不但不捞官捞财,相反,功成不受赏,背了老母亲躲到绵山去。晋文公下令举火烧山,留一条路让介子推出山。烧了三天三夜,终不见介子推出来。火熄后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安葬遗体时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像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传说就是因为纪念他,以后此日不举火,大家都吃寒食,遂成寒食节。传说中的介子推遗诗,出自谁手已不可考,重要的是,它确实反映了历代人们的普遍愿望,短短八句就三呼“清明”,可以成为清明节的价值取向。犹如端午节推重屈原一样,清明节也应推重介子推。如果屈原定格为:高洁人格和爱国精神;那么,介子推可定格为:功不言禄和志在清明。政治清明,不仅是古代人的宿愿,而且是当代人的诉求,这也应当是清明文化的内涵。
4. 生态清明
虢国夫人游春图(局部)
清明是提醒农民春耕春种的节气。大量农谚在提醒甚至告诫人们:
“清明下种,谷雨栽秧”
“清明不撒种,哪有五谷生”
“种树造林,莫过清明”
“清明谷雨紧相连,浸种春耕莫迟延”
……
这表现了我国传统节日体系的特点和优点:与大自然的节律保持一致、与生态环境保持和谐。
清明的本义就在生态“清净明洁”。在天人和谐相应的宇宙观里,人们从自然万物的孕育生长,联系到人类族群生命的繁衍和个体人生的取向。“太和宇宙”是天人和谐的理想境界。上巳节踏青、祓禊(临河洗浴以祈福消灾),反映了人们欲与大自然亲近、感受生命和谐的心理需求,也表现了在大自然生机勃发之际对生命化机的尊重、张扬生命活力的愿望。
清明节是在精神上沟通生与死、阳与阴的一个虚拟文化平台,人们一方面要祭奠亡人以通“阴间”,另一方面也要迎春游乐以顺阳气。清明、上巳两节相邻,清明郊外上坟后顺便踏青,也就等于过了上巳节,这也是节哀自重转换心情的一种调节吧。于是从唐代开始,寒食、清明便日益与上巳融合在一起了,元稹《寒食日》“今年寒食好风流,此日一家同出游”和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各两句诗表现了这种情景。一些名画如隋代展子虔《游春图》、唐代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宋代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等都描绘了春游的盛况。这种亲近自然的节俗已为现在的郊游热所继承。
清明正值万物复苏、踏青郊游的大好春光,也是春耕春种、插柳戴柳的适宜季节。很自然的,清明插柳之风发展为植树造林之举。从2008年起,清明放假已被采纳,四月的第一个星期天已连进清明节中。
很多人将亲人的骨灰撒在树下,或者择址撒下骨灰再种上一棵树,在树旁立标志纪念已故亲人。当人们发现,在清明播下的希望种子,几度春秋后,郁郁葱葱的满目绿意弥漫过来时,会感到生命之树常青,那就是留住了春天,也留住了生命。
当有越来越多的人在清明时节参与植树、环保活动时,植树留春、环保护春的新节俗也就形成了。
以上内容整理自
汉语教师基本素养之中国传统文化十二讲
第九讲 中国传统节日
《李汉秋:清明文化“四重奏”》
(《中国纪检监察报》)
主讲人/作者:李汉秋
作者介绍:
程裕祯,国家最早专门培养的对外汉语教师之一。退休前为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主讲中国语言文化课程,曾任北京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国际交流学院院长兼海外汉学研究中心和国际汉语教学信息中心主任。
李汉秋,中国《儒林外史》学会会长,中国关汉卿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民协原节庆委员会主任,第七届至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致力于推进道德建设和建设中华节日体系。2004年起,以全国政协提案建议: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放假,教师节改在孔子诞辰日。
课程信息:
“汉语教师必备素养”系列课程选自中国国家图书馆举办的“文津读书沙龙”系列学术文化讲座,包括“中国传统文化”“成为世界公民”等子课程。
编辑 | 刘希
美术编辑 | 张敢当 刘希
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来自微信订阅号:外研社国际汉语
欢迎分享与转发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讲座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