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当代中国”课例丨《高级中文读写教程》科技创新,造福人类
来自世界各地的他们,
带着梦想与好奇来到中国,
敦煌文化 北京冬奥
太空科技 京沪高铁
低碳减排 新型农村
一带一路 文明对话
这里,是他们与“中国梦”相识的地方
……
从中华文化传承与发展,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科技创新;从坚持绿色发展与全面乡村振兴,到开放共享与文明互鉴。在这里所体验的一切,让这些远道而来的外国面孔对这片历史与现代交融的东方大地有了更浓厚的兴趣。
为了促进国际中文教师对“理解当代中国”国际中文系列教材的理解与使用,从而帮助中文学习者围绕当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生态等方方面面,更深刻、透彻地读懂中国、理解中国,“理解当代中国”国际中文系列虚拟教研室精选优秀教学课例,希望能够促进教师教学经验交流、启发教学灵感,切实提升教材应用及教学效果。
课例展示
授课教师
张连跃,青岛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教授,《高级中文读写教程》编者之一,长期致力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一线教学与研究,曾赴美国任教,主要研究兴趣为汉语词汇研究与教学、教学法等。近年来在《世界汉语教学》《语言教学与研究》《汉语学习》《国际汉语教学与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多篇,涉及戏剧汉语教学、语篇教学、词语混淆、新手教师研究等;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教改项目多项;曾获第三届语言教学与研究英才奖、青岛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青岛大学优秀教师等奖项。
课程助教
管栩艺,《高级中文读写教程》课程助教,青岛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国际中文教育专业二年级硕士研究生。
教学内容
《高级中文读写教程》
第六单元
科技创新,造福人类
内容概述
本单元主题为“科技创新,造福人类”,内容主要包括:课文一阐释了创新对科技发展的重要性;课文二和课文三主要通过屠呦呦研制青蒿素以及“太空出差”中的新科技、新发明两个具体事例来说明“科技创新”对解决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面临的问题的意义。
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为本科汉语言专业三年级(13人)和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硕士一年级学生(12人),两个班单独授课,学生主要来自乌克兰、乌兹别克斯坦、喀麦隆、亚美尼亚、越南、泰国、日本7个国家,学生的中文水平均达到HSK6级。
两个班的学生均在中国生活一年以上,但对当代中国不同领域的国情缺乏深入了解。
教学目标
1
阅读层面
能够把握文章的主旨,根据逻辑关系以及衔接词划分篇章结构,掌握与科技话题有关的语言点及不同文体的谋篇布局特点。
2
写作层面
掌握科普文的写作结构,并进行模仿写作。
3
实践层面
参观青岛科技馆,结合本单元所学完成口语汇报。
教学重点及难点
1
教学重点
科技与创新的关系;创新的重要性
科技创新对解决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面临的问题的意义
2
教学难点
不同文体的篇章结构特点
科普文的写作
教学过程
点击查看大图
作业设计及学生反馈
1
写作作业
作业设计
本单元的专项写作为科普文(发展过程—形态功能—社会评价),依据所学内容我们设置了以下作业:
学生作文示例
作文一
5G网络——城乡同上一堂课
学生:王甜(泰国),汉语言专业本科三年级
作文二
ChatGPT——私人的J.A.R.V.I.S
学生:张坤林(泰国),汉语言专业本科三年级
2
实践作业
作业设计
基于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式教学理念,学完本单元后我们带领学生前往青岛科技馆参观,开展研究性学习。研学前,发放“青岛科技馆研学记录表”,要求学生用文字、图片或视频记录:最感兴趣的方面、学到的新知识、感想与体会。研学后,要求学生以PPT或视频形式进行口语汇报。具体要求如下:
如果选择制作PPT,需要介绍科技馆的总体情况,然后选择其中某一个部分进行重点介绍(参考科普文的写作方法),介绍个人感受与体会时可以联系本国情况,或者提供相关建议。PPT要求配图片,文字不能直接从网络摘抄,每人汇报时长不少于5分钟。(此部分视频在读写课课例中展示)
如果选择制作视频,目的是为“青岛科技馆”做一个宣传视频,向人们介绍青岛科技馆,以吸引更多中外游客来青岛科技馆参观。视频时长不少于2分钟。可以发布在个人视频号或抖音号等平台上。(此部分视频在听说课课例中展示)
学生汇报示例
作业一
青岛科技馆的“回溯之旅”
作业二
海“发光”:蓝眼泪
教学反思
01
输入要充分
阅读与写作密不可分,阅读能够为写作提供有关话题、结构、语言方面的知识,因此讲授课文时可结合本单元的写作任务,有意识地为学生输入有助于写作的相关内容。此外,对写作知识的讲解,也可以进一步强化阅读时的所学,并加深对写作的理论性知识的认识。
02
输出前有指引
无论是书面输出还是口头输出,在产出前对具体要求进行细致的讲解和说明并给出一定的框架指引都是有必要的。写作一直以来都是教学的重难点,学生对写作也常常抱有排斥的态度,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一定数量的学生是因为不明确写作要求而不知道要写什么,因此我们需要重视对写作要求的讲解,让学生在写作前明确要写什么、怎么写,以降低对写作的畏难情绪。而给出结构方面的框架让学生模拟练习,不仅能为学生习得搭建支架,也有助于产出更符合要求的成果。
03
输出后有反馈
输出后的反馈可为学生提供再次学习的机会。学生提交作文后,教师除了课下针对学生个人作文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批改,也要在课堂上就本次写作中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体点评,以进一步加深对科普文写作的认识。
”“理解当代中国”
国际中文系列课例征集
为促进教师交流教材教学方法,“理解当代中国”国际中文系列虚拟教研室面向广大国际中文教师发起课例征集,鼓励教师展示教学成果,共享教学资源,探索教学模式,共同提升课堂教学成效。
课例内容及投稿方式
选取《高级中文听说教程》或《高级中文读写教程》任一单元为教学内容,按照“课例征集模板”完成课例内容设计,并发送至lixue@fltrp.com,邮件及课例文档命名:课例-姓名-学校《高级中文听说教程》/《高级中文读写教程》
扫码下载课例征集模板
征集对象
“理解当代中国”国际中文系列教材授课教师
成果展示
优秀课例将在“外研社国际汉语”微信公众号署名发表,课例作者将获得电子证书。
投稿咨询
李老师
lixue@fltrp.com 010-88819480
“理解当代中国”
国际中文系列教材
高等学校“理解当代中国”国际中文系列教材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正式出版。国际中文系列教材包含和两册,面向中文水平较高、希望深入了解当代中国和进一步提高中文水平的学习者,适用于来华留学本科三、四年级学生或硕士研究生,也可用于非学历生高年级专题选修课教学。
国际中文系列教材围绕当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生态等主题建构话题,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中国国情和制度政策,直观感知当代中国的发展变化,读懂中国发展背后的深层逻辑,同时结合自身的文化背景与经历、见闻,从国际视角理解中国议题,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立场去分析和探讨相关问题;在内容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夯实中文基本功,提升中文听说读写能力,提高对时政话题类真实语料的理解能力,以及用中文进行有深度的沟通与表达的能力,促进思辨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等进一步提高。
往期精选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编辑 | 李雪
美术编辑 | 张明珠(实习)杨立梦
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来自微信订阅号:外研社国际汉语
欢迎分享与转发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教学资源网
教师发展课程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课例征集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