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张阿姨的时光相册——圆明园路115号

城市考古 客堂间KhekDhangKe
2024-09-07

年初的一天,城市考古团队与曾经住在圆明园公寓的张阿姨进行了一次促膝长谈,让我们跟着城考的讲述,打开张阿姨的时光相册:


“冬日里的圆明园路依旧是一副热闹的景象,从女青年会大楼向后眺望,沿着这些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西式建筑摆起了一长溜时髦的摊位。身边不时有举着相机的小年轻对着拿起咖啡的朋友一阵猛拍,拍得不满意时还要上前指导朋友如何拗造型。如今的圆明园路已是上海的一块名片,成了一处网红地,谁能想这里曾是上海城市现代化开始的地方。然而今天我们并非来这享受冬日午后的阳光,我们此行的目的是找到圆明园路115号——圆明园公寓,曾经的老居民张阿姨从小长大的地方,这一栋楼承载了她儿时满满的回忆。”


——采访者 城市考古

120/s   f1.4

ISO 100

圆明园公寓 摄影:苹果姐姐

难忘的旧时光

张阿姨生于1953年,她儿时居住的圆明园公寓,有着红色的砖墙、精美的砖雕,是典型的英国安妮女王复兴风格,建于1904年前后,由近代上海知名建筑师事务所爱尔德洋行设计,主体为四层砖木混合结构。这栋楼的306室曾是张阿姨的家,那时她家约有50平方米左右,原是过去来沪英商的办公室。在她的记忆里,房间挑高很高有足足四米。他们最初刚搬进306室的时候,屋子里还留着之前英商的文件柜、壁炉、柜台、写字台等家具。儿时的张阿姨住在朝西的小房间,有一扇直通大房间的门,她妈妈的大房间是当年的办公室柜台,屋里甚至还有玻璃制成的隔断。




青年张阿姨

在小房间的旧照


由于从小就在圆明园路长大,张阿姨幼年的生活半径就在这一区域,她一路从圆明园路上的虎丘小学,读到四川路上的浦光中学。小学时候班里有4位同学住在南苏州路79号新天安堂的教会公寓,张阿姨至今都记得这栋楼里的住宿条件在当时十分地令人羡慕,一层一户或者一层两户的房型,每一户都配有煤气、浴缸。她还记得同学家的客厅非常大,地板打着亮亮的蜡,透过窗户可以直接看到楼下静静流淌的苏州河,房子背后还可以看到英领馆郁郁葱葱的花园。顽皮的小朋友们还会爬到公寓楼顶的露天阳台,在那里嬉戏打闹,度过欢快的课后时光。


1970年4月9日,16岁的张阿姨去江西插队落户,这一去就是8年。回到上海后,她来到了北京东路山西路附近,上海钟厂的闹钟生产组工作,这一做又是近8年的时光。1984年张阿姨参加全国成人高考,顺利通过,最终去华师大念历史系政史专业的成人教育。她从小就有去文汇报大楼看报刊栏的习惯,没想到这个习惯最后改变了她之后的人生轨迹,就是在报刊栏的一份报纸上,她看到了机关公开招聘公务员的启示,那时的她一心想成为公务员,通过全市的统一考试,最终应聘,如愿去了机关工作直到退休。



亲切的老邻居

说起3楼的邻居们,张阿姨可谓是滔滔不绝,记忆的匣子被悄然打开,她仿佛又变成了儿时那个扎着辫子的小姑娘,在3楼的夹层小平台和小伙伴们报幕演出,一幕幕往事渐渐浮现起来。


301室曾经住着同济大学薛教授一家,薛教授同辈的5个兄弟姐妹都是大学生,这位教授的夫人曾留学于波兰。张阿姨记得每次他家门开着时,透过深色的百叶门,就可以看到客厅的打蜡地板、考究的红木太师椅、一尘不染的桌面。这户人家生活十分讲究,平时为了晚上烧什么菜,兄弟姐妹们总是吵吵闹闹,争着提出自己的菜谱,家常菜的摆盘也总要别出心裁,后来他家的小弟弟谈了女朋友,请来家里吃饭,张阿姨那天闻着饭菜香在走廊凑热闹,只看到他们一家人做好一桌菜后,去掉了围裙,把头发整理干净,一个接一个进去,充满了仪式感。


小时候张阿姨和302室的小朋友是很亲近的玩伴,她爸爸是无线电方面的专家。 “因为302一家是广东人,所以我和他们学着学着也会说广东话了。”张阿姨说道。那时他们广东亲戚来拜访,张阿姨还能用流利的广东话和他们聊天,不知道的还以为302家多了一位地道的广东小妹妹。他们家还有一位做帮佣的黄妈,后来一直在这里待到80多岁,他们家把她如亲人一般对待。


童年张阿姨(左)与小伙伴在圆明园公寓门前的合照


张阿姨家隔壁还有一户邻居,这户人家的大儿子就是后来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钱文忠,那时候钱文忠还刚读小学。长大后他去到北京大学成为了著名文学家、语言学家季羡林老先生的弟子。张阿姨感叹,当时插队落户回上海后,她自己有一阵子就赋闲在家,在一些不知情的外人眼里,兴许觉得张阿姨有点“游手好闲”,可是钱文忠的父母却从不这样看待年轻的张阿姨。钱爸爸时不时会送给张阿姨一些展览会票子,让她去参观展览、丰富眼界。等到钱家搬家时,张阿姨还为此难过得落泪。她感慨,在那个看似空闲、实则略感焦虑的情况下,钱家给了她平等的尊重,也给了她快乐的回忆。

最令张阿姨印象深刻是303室的音乐老师江老师。她是上海音乐学院毕业的女高音,在上海广播电台工作,每周教授听众唱歌,更是白毛女剧组的合唱团员,曾去朝鲜和日本交流演出。她还在家教学生唱歌,她的大女儿弹钢琴,小女儿学习小提琴,儿子则拉大提琴。那时的张阿姨和大女儿关系很好,常去江老师家里玩,她至今都记得江老师家咖啡色的钢琴,在午后的窗边听他们学习唱歌。这一儿时难忘的记忆一直留在心里,张阿姨退休后自己买了钢琴学习弹唱,特地挑选了同样的咖啡色钢琴。如今,她参加了老年大学的钢琴和声乐课程,她说自己这颗爱好文艺的种子,就是在江老师家种下的。



母亲的故事

张阿姨父母的结婚照


张阿姨的母亲出身优渥,曾是解放前霞飞路上皮鞋店老板的女儿。谈起母亲,她说直到自己年纪大了之后回想母亲的一生,才意识到母亲在颠簸坎坷的人生里做了好多好多事,才觉得母亲是一个不曾向生活低头的人:从一个优越富足、无忧无虑的皮鞋店小姐,成为了勤俭持家的妈妈,成为了开办居民食堂、运营托儿所、负责里委服务台事务的宋大姐。


张阿姨的妈妈老家是山东烟台。外公早年从老家离开,跟着当时闯关东的浪潮到海参崴当学徒,在那里和苏联人一起合伙做起了皮鞋生意。外公虽然不识字,却能说一口流利的俄语。在母亲4,5岁时,外公就带着家人来到上海霞飞路上开办了自己的皮鞋店。外公和外婆一起经营皮鞋店,名字叫做益佳罗皮鞋,店面就在如今淮海路国泰电影院的对面,外公外婆就住在附近的里弄,形成了前店后厂的格局。她还记得外公店里那些鞋子里外都是皮料的,质量非常好。张阿姨小时候也喜欢穿着妈妈的皮鞋在房间里走着玩,爸爸那时是外公店里的学徒,碰巧的是爷爷奶奶也是山东人,而且外婆和爷爷是一个村子的。圆明园公寓3楼的房子,就是在家庭富裕的时候,爷爷顶下来送给爸爸妈妈的。这套房子,自然也成了张阿姨一生回忆的起点。


1930年代的益佳罗皮鞋店(右侧白色建筑内)

但是时代的风云总会让生活产生变化,公私合营之后,外公的皮鞋店没了,爸爸转而去世界皮鞋店做经理。原本无忧无虑的母亲身上也挑起了照顾家里的大任,家里一共有4个孩子。50年代时候,母亲响应国家号召,在圆明园公寓的1楼办金针生产组;开办托儿所;还在腾凤里参与开办过居民食堂。后来母亲担任了社区服务站站长,在四川中路的里弄里开办服务台,以优惠的价格给社区居民做衣服、理发、修锅子。母亲是在优渥的条件下长大的,但她在艰辛的生活中不断学习新技能,学会了给4个孩子做衣服,还捎带上她姐姐家6个孩子的衣服也一并做了。


尽管物质条件贫乏,父母都是乐于分享的人。那时候如果家里偶尔改善伙食或者逢年过节,做点油炸豆腐丸子或者包点饺子吃,父母都会多做几份和邻居一起分享。张阿姨回忆道:“父母教育我们要诚实做人,耳濡目染,所以我们4个孩子从不会打架骂人,也不会撒谎,从不拿别人的东西。有一次,我在园明圆路上捡到一分钱,真的像儿歌唱的那样交给驻守在英国领事馆门前的警察。母亲经常激励我们要有志气,常要我们以301室5个大学生为榜样,先立业、后成家,兄妹四个都踏实工作,学有所长。”

回忆过去,张阿姨一次次在圆明园路、虎丘路、四川中路看到自己小小的身影。上午上完课,下午年幼的她就和小伙伴们一起做作业,然后在圆明园路上跳皮筋、跳房子、捉迷藏,和同学们看看苏州河;青年的她在这里看报、听江老师弹琴唱歌,心里埋下了音乐的种子;古稀之年的她回到这里和我们重温过往时,再次拼凑出了母亲的身影,让她不禁感慨道,自己最终意识到平凡的母亲曾拼尽全力为自己、为这个家、为这个社区打造了安稳的生活。


120/s   f1.4

ISO 100

圆明园路街景

摄影:球球,图片来源:ROCKBUND洛克外滩源

与其说这是张阿姨的故事,不如说也是圆明园路的故事。有许多像张阿姨一样从这里走出的普通人,活出了自己想要的生活。看似偶然的个人经历,其实和这条路上深厚的历史背景不无关系,一个悠久的社区会有它独特的时代印记、社会格局甚至明确的价值观。在上海的历史文化街区中,每个街区都有自己独特的社会性、地域性、人文性,凝结出丰富的人文价值,并给予这里的人们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城市历史的积淀。这样的价值积淀曾经充满着生命力,只是随着城市大规模的新旧交替,这片区域曾经的气质渐渐为人们所遗忘。新人群、新商业的涌入,会带来表面上的繁华,但独一无二的文化脉络、却很可能随之断裂,这个古老而优雅社区里的新主人们,能否建立起不负于前人的新文化呢?这考验着我们每个当代人的智慧。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客堂间KhekDhangKe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