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莫言:我眼中的项羽和刘邦

莫言 莫言 2022-08-29

司马迁《史记》的最伟大之处,

就在于他彻底粉碎了“成则王侯败则贼”这一思维的模式和铁打的定律。

以全新的角度,画出另一面—失败了的英雄的英雄本色




听我的老师说,司马迁所处的时代,是富有浪漫精神的大时代。

浪漫的时代才能产生浪漫的大性格。

回首楚汉相争时,代表着时代精神,具有浪漫气质、堪称伟大英雄的人物,非项羽莫属。

项羽的精神,引起了司马迁的强烈共鸣。

一篇《项羽本纪》,字字有深情。我们从中读出了项羽这位举世无双的青年英雄的天马行空的本色。


他少时学书不成改学剑,学剑不成改学兵,学兵不求甚解,草草罢休。

这应当是好事,因为任何太具体的知识都会成为束缚这匹天马的缰绳。

他身长八尺,力能扛鼎,是天生的英雄。

他临危不惧,英猛果断,是天生的战士。


少时我在高密,听到过许多传说,其中就有关于楚霸王项羽的。

我爷爷说:楚霸王能“气吹檐瓦”。

怎么算气吹檐瓦呢?就是说项羽站在房檐下,呼出的气流能把房檐上的瓦吹掉。


这已经非常玄乎了,但更玄乎的还在后边呢。

我爷爷说,楚霸王除了能气吹檐瓦外,还有“过顶之力”,何为过顶之力呢?

就是自己拔着自己的头发把自己拔离地面。楚霸王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能把自己提离地面的人。

这等神力,的确是匪夷所思了。

等到我读了《史记·项羽本纪》后,才猜测到,我爷爷所说的“力能过顶”,很可能是“力能扛鼎”之讹。

老百姓不大容易把“扛鼎”理解好。

于是,“力能扛鼎”便成了“力能过顶”,而“力能过顶”便成了自己提着自己的头发把自己提离地面。





我想,项羽在民间,之所以不是乱臣贼子面目,而是盖世英雄形象,实得力于文坛英雄司马迁的旷世杰作《史记·项羽本纪》。

读了项羽的本纪,我感到这家伙从没用心打过仗。

他打仗如同做游戏。这是一个童心活泼、童趣盎然的英雄。

每逢交战,他必身先士卒,不像个大元帅,就是个急先锋。不冲不杀不呐喊他就不痛快。

他斗勇斗力不斗智,让他搞点阴谋什么的他就头痛、心烦。

到了最后的时刻,他还对着美人和骏马唱歌。

惨败到只剩下二十八骑时还跟部下打赌,证明自己的神力。最后他孤身一人到了乌江边上,还把名马送给好汉,将头颅赠给旧友。

他不过江东,并不是不敢去见江东父老。

这家伙是打够了,打烦了,他不愿打了。不愿打了,就用刀抹了脖子,够干脆,够利索。

影视剧中乌江自刎场景

他其实从没十分认真地考虑过夺江山、做皇帝的事,那都是范增等人逼着他干的。他的兴趣不在这里。

他分封诸王、自封西楚霸王时其实也就是皇帝了,但他做得一塌糊涂。

听听他为自己起的封号吧,西楚霸王,孩子气十足,像一个用拳头打出了威风的好斗少年的心态。

他是为战斗而生的。英勇战斗就是他的最高境界、最大乐趣。

中国如果要选战神,非他莫属。不必为他惋惜,项羽只有一个。



当然,我们也要感谢刘邦。

在楚汉战争的广大历史舞台上,他使这台大戏丰富多彩,好看至极。

如果是两个刘邦或是两个项羽打起来,那这台戏就没有什么看头了。

从战争的角度看,刘邦胜利了,项羽失败了。

从人生的角度看,这哥俩都是成功者。

他们都做了自己想做的事,而且都做得很好。刘邦成功在结果,项羽成功在过程。

*文章节选自我的散文集《月光如水,马身如漆》。
此文是在北师大与鲁院合办研究生班学习时,听韩兆琦老师讲《史记》时的作业,作于1988年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