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苗瑞丹,方溢超 | 当代中国价值虚无主义的审视

苗瑞丹,方溢超 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
2024-09-04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当代中国价值虚无主义的审视


推荐语

文章基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剖析了价值虚无主义的当代表现及其产生的深层根源,并在文化自觉视域下,提出遏制价值虚无主义的逻辑进路,要在国家意识和国家战略层面,建设反映当代中国人精神面貌与价值追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精神文化,以文化自信激发主体精神力量,以制度改革规范价值秩序。这一研究有助于深化对价值虚无主义的理论分析和现实批判,有助于深化对“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重要论断的学理分析。  


作者简介

苗瑞丹,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近年在《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等重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基金等多项课题。


方溢超,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摘要:价值虚无主义是虚无主义在价值领域的反映与表现形态,终极价值虚无化、人的价值否定化、价值取向物质化是价值虚无主义的当代表现。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逻辑的浸染、多元社会思潮合流联动的消极影响以及现代性的扩张,是当代中国价值虚无主义的现实根源。文化自觉视域下,遏制价值虚无主义,要在国家意识和国家战略层面,建设反映当代中国人精神面貌与价值追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立足唯物史观的整体视角、主体视角和实践视角,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精神文化、夯实当代人精神世界的价值根基,以文化自信激发主体精神力量、丰盈当代人生命活动的价值意义,以制度改革规范价值秩序、引导当代人确立崇高的价值追求,是应对当代价值虚无主义的逻辑进路。

关键词:价值虚无主义;批判;文化自觉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作为社会消极心态的反映,价值虚无主义是虚无主义在价值领域的表征,是伴随现代性的发展而出现的新的社会隐忧,给当代人精神世界的丰富与充盈带来冲击与挑战。关于虚无主义的研究,目前学界对其子形态——当代中国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分析与批判成果较丰富,而对于价值虚无主义的关注与研究则相对薄弱,对于价值虚无主义的理论分析和现实批判仍然不够深入和系统。因而,深化研究当代中国价值虚无主义的表现与危害、形成根源及应对路径,既是当前虚无主义研究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课题,也是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内在要求。


一、价值虚无主义的当代表现

现代意义上的虚无主义起始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仍处于神圣罗马帝国时期的德国。关于虚无主义的含义,《西方哲学英汉对照辞典》解释为:“一种主张没有可信的东西和没有有意义的区分的理论。”尼采在《权力意志》中则指出:“虚无主义:没有目标;没有对‘为何之故’的回答。虚无主义意味着什么呢?——最高价值的自行贬黜。”所谓“最高价值的贬黜”,即人们心中的最高价值已经失去其统治人们心目中的最高价值的效力,失去了约束人们道德和伦理的力量。价值虚无主义则是虚无主义在价值领域的反映与表现形态。关于价值,依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价值是“一种事物或现象(包括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事物或现象)由于其具有的一定属性,能够满足一定主体的某种需要(物质需要、制度需要或精神需要),对主体具有积极的、肯定的意义,对于该主体就是有意义的即有价值的” 。价值反映了客体属性对于主体需要的满足程度,是体现主客体之间特定关系的范畴。由于失去了普遍性、永恒的、绝对的价值源泉和意义理性,价值虚无主义否认一切绝对价值,否定既定社会价值标准,进而否定个体生命与人本身,引发终极价值与意义世界的萎缩,“无家可归状态变成了世界的命运” 。在传统价值体系坍塌、最高价值失效境遇下,终极价值虚无化、人的价值否定化、价值取向物质化是当代价值虚无主义的主要表现。


(一)终极价值虚无化:人的精神世界呈现空虚和衰微态势


价值虚无主义产生于形而上学的衰败。在形而上学的发展历史中,无论是柏拉图的理念、基督教的上帝还是黑格尔的绝对精神,都是其终极价值的变化形式。这些终极价值虽然在表象上有所差异,但在本质上都是虚无的,都只存在于虚幻的“彼岸世界”,形而上学终极价值的消解必然导致虚无主义。海德格尔曾经指出:“虚无主义是一个过程,是最高价值贬黜、丧失价值的过程。” 遗忘了存在的形而上学,其虚无主义本质的最突出表现就是人们终极价值的虚无化、价值认知的相对主义、盲目反对传统和权威、同一性被瓦解、确定性丧失、人们的精神世界陷入困境。当代中国价值虚无主义呈现的终极价值虚无化,表现为以相对主义进行价值判断,怀疑真善美等传统价值,怀疑和否定理想、信仰,拒绝“崇高”,解构共产主义理想,消解主流意识形态,加剧社会信任的坍塌与信仰危机的蔓延。例如,价值虚无主义否定国家权威,挑战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在价值观层面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虚无化甚至妖魔化。通过对既有价值标准的瓦解,价值虚无主义侵入人们的精神世界,抽空人们精神信仰的神圣性,使得人们的精神世界面临着“无根性危机”与“断裂性迷茫”,呈现出信仰缺失、空虚和衰微态势,整个社会的精神根基逐步被腐蚀和解构。


(二)人的价值否定化:人的存在和终极意义呈现虚无态势


价值虚无主义根源于资本逻辑的扩张。伴随全球化进程的推进,资本逻辑呈现为商品拜物教和资本拜物教对人们精神世界的全面侵蚀。在资本逻辑主导下,包括人的价值在内的一切价值被资本化、货币化,“没有任何绝对的价值,因为对货币来说,价值本身是相对的”。资本逻辑催生人的异化,致使人的本质空虚化与人性尊严的丧失。“人的内在本质的这种充分发挥,表现为完全的空虚化;这种普遍的对象化过程,表现为全面的异化……凡是现代表现为自我满足的地方,它就是鄙俗的。” 在当代社会,由于资本逻辑的操纵与扩张,价值虚无主义表现为对人的价值的否定化。在资本逻辑主导下,体现人生命与意义的“活劳动”成为资本增值的工具,人日益成为片面化的工具化存在,成为物的奴役。物质化不断消解精神生活的存在空间,资本不断否定人的价值与生命意义,人的存在和终极意义呈现虚无态势。当代中国价值虚无主义呈现的人的价值否定化,表现为当代人犬儒主义的生存抉择。在现代思想启蒙运动的影响下,基于抽象理性的批判,当代犬儒主义在价值认识上采取怀疑一切、否定一切的绝对化认识,否定神圣,嘲讽严肃,“佛系”人生风靡盛行,以自嘲、颓废、麻木为特征的丧文化大行其道,以盲目追星为特征的“饭圈”文化在青少年群体中盛行。例如,“躺平文化”以亚文化的方式折射了部分青少年消极悲观的人生观,这种文化倾向游离于主导文化之外,挑战和解构社会主流价值。在互联网技术助力下,“饭圈”文化以风格化的方式抵抗主导文化,“打call”“应援”等“饭圈”文化热词在全社会流行,“震惊体”“标题党”等表达方式充斥于各种传播媒体。在这种充斥着颓废主义的意识形态的影响下,只有肉体的和经验的东西才是值得追求的,而一切精神和终极层面的东西都被认为是虚假的和需要被瓦解的,导致人们对自身价值认识的空洞与虚无,消解了人存在的现实价值与生命意义,造成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堕落主义。


(三)价值取向物质化:社会价值秩序呈现失序态势


价值虚无主义发展于个人主义的过分张扬和物化生存的负面影响。在提出“上帝死了”之后,尼采在《道德的谱系》中紧接着还有一个描述:“没有什么是真实的,任何事情都是被允许的。” 为上帝所规定的“真实性”及其决定的道德性的实存世界并不存在,真善美统一的基础终结了,由此展开的即功利主义下的单子式的个人主义及物化的时代。在物化世界中,金钱(物质资本)被视为衡量价值的最高标准,一切社会关系被简单化为物与物之间的关系。当代中国价值虚无主义是物化折射在价值领域的反映,其呈现的价值取向物质化表现为将功利价值视为至上的对象进行疯狂追逐,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置于价值系统的优先等级,否认规范价值的规范性和权威性。对世俗化名利地位的极端崇拜,对娱乐至死和感官愉悦的狂热追求,使终极价值从“神圣”走向“物化”。例如,近年来消费渐成为一种生活态度和价值观的表达,天猫“双十一”成交额年年刷新纪录、“网红带货”流行、部分群体在网络空间的炫富行为以及沉浸于刺激与暴力等感官体验等。上述现象表明,消费庸俗化、符号化、奢侈化、娱乐化的发展趋势不断凸显。而在可以直接感受的现实物质利益面前,无形的理想、信念、价值乃至道德变得更加虚幻,实用主义与功利主义泛滥、诚信危机与道德堕落频现、集体主义式微、公共精神丧失、个体价值观迷失甚至扭曲、社会主流价值与社会价值秩序被冲击。


二、价值虚无主义的现实根源

价值虚无主义源于“事实”与“价值”的深度分离。在《实践理性批判》中,康德就提出实践理性优越于理论理性的问题。文德尔班、李凯尔特等新康德主义的代表人物发展了上述观点,提出了“事实世界”与“价值世界”的区分,强调必须把实在与价值区分开,并形而上学地把二者割裂与对立起来。事实与价值的二分,导致价值判断问题无法通过事实层面上的“客观标准”加以验证,使人们放弃了对人文理性和价值追求的渴望,进而对人自身的主体性与存在价值产生了忧虑与怀疑,陷入了虚无主义的困境。对于虚无主义的批判,要基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在社会历史领域探寻虚无主义的病理基础与产生根源。在当代中国,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逻辑的浸染、多元社会思潮合流联动的消极影响以及现代性扩张下人的精神世界困境,是价值虚无主义的现实根源。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逻辑的浸染


所谓资本逻辑,是指资本在生产关系与经济活动中处于支配地位,由此而呈现的经济活动历程具有的内在联系、运动轨迹的发展规律。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资本通过它的各个不同环节,因此资本表现为处于流动中的,流动着的东西。在每个环节上连续性可能中断,每个环节可能固定下来不向下一阶段过渡,就这一点来说,资本在这里同样也表现为被固定在各种不同的关系中。” 资本逻辑生成了迅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与此同时,资本逻辑亦导致资本扩张悖论,表现为资本在否定性运动过程中所具有的必然性。一方面,其表现为资本对价值和价值秩序的破坏性,资本的世俗化、去神圣化带来的终极价值的瓦解。“没有任何东西是高尚的、神圣的等等,因为一切东西都可以通过货币而占有。” 资本将一切价值都量化为“市场价格”,货币“把坚贞变成背叛,把爱变成恨,把恨变成爱,把德行变成恶行,把恶行变成德行,把奴隶变成主人,把主人变成奴隶……(货币)把一切事物都混淆和替换了” ,真善美等真正价值被市场价格取代而失去其存在的意义,价值标准和价值秩序呈现混乱和颠覆态势。另一方面,其表现为资本不断增殖和扩张的本性消解了一切确定性,将一切稳定的价值和信念变得不确定了。资本增殖和扩张的前提是不断毁灭自己的创造物,以破坏和毁灭自己的创造物来实现新的创造,其充满内在悖论的运动方式,展现了资本的反价值、反文明的非理性逻辑。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逻辑是指资本在市场经济中的运作逻辑。当代中国,在需要利用和发展资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人们的思想价值与精神世界一定程度上受到资本逻辑的浸染。资本统一性逻辑将市场价值作为衡量一切价值的标准,对商品、货币与资本的膜拜遮盖了人们对自己内心世界的关注,人与人之间愈来愈趋向淡漠、人与社会之间愈来愈趋向分化、人与自然之间愈来愈趋向矛盾与冲突,使人们陷入否定自身价值与终极意义的虚无困境。人们思想观念领域内的问题,必须回到现实实践中寻找答案。价值虚无主义源于资本逻辑对于人的存在方式的消极影响,其关于终极价值虚无化、人的价值否定化、价值取向物质化的表征,根源于资本逻辑的扩张。


(二)多元社会思潮合流联动的消极影响


面对国际国内深刻变化的发展态势,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日趋复杂激烈,人们的思想认识与价值观念受到多元社会思潮的影响和冲击。多元社会思潮在性质上多元共生,在内容上多样共存,在形态上因时而变,在传播上多媒体化,在观点表达上更加注重与现实利益问题的结合。当代中国社会思潮呈现的这种多样共存的态势,既相互排斥竞争,又相互影响吸引,表现为多元社会思潮合流联动之势。特别是在全媒体传播的背景下,借助网络信息技术媒介,多元社会思潮合流联动的态势愈加明显。所谓全媒体传播,是指媒介信息采用多种媒体手段、利用不同媒介形态进行传播,最终实现任何人可以在任何时间、地点以电视、电脑、手机等多种终端完成信息的融合接收。全媒体背景下,媒体传播力和影响力日益增强,舆论环境和舆论场域呈现“多场所、多维度”的局面,社会思潮的传播方式更为多样,传播空间更加多维。借助立体传播媒介体系,影响较大的社会思潮会利用网络赋能与其他社会思潮合流,争夺话语阵地,壮大自身的影响力。多元社会思潮合流联动的消极影响,助长了价值虚无主义的发展与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虚无主义与拜金主义、个人主义、泛娱乐主义和消费主义等社会思潮相互聚合,在与其他社会思潮的合流联动中不断发展演进。从群体心态和精神实质来分析,拜金主义、个人主义、泛娱乐主义和消费主义等思潮的症结就是虚无主义,是虚无主义在人生观、消费观、价值观上的反映。价值虚无主义的产生是存在性的虚无泛化,其实质是虚无主义与拜金主义、个人主义、泛娱乐主义和消费主义等思潮聚合的结果。价值虚无主义与其他社会思潮的合流联动,助长了其对终极价值虚无化、人的价值否定化、价值取向物质化的消极影响。


(三)现代性扩张下人的精神世界困境


现代性是社会发展进程由传统向现代转型所呈现的重要特征。世俗化与理性化是现代性的两个突出特点。一方面,世俗化的背景下,先验基础或超验基础的永恒绝对价值被摧毁,普遍性的、绝对的价值失去了牢固的根基,真理、善行和正义等神圣的理念不再神圣,“躲避崇高”“渴望堕落”成为价值世俗化的普遍反映。价值虚无主义是社会世俗化发展的产物,揭示了当代人的生存境况,反映了当代人的精神危机。世俗化社会的发展,传统信仰与社会秩序被打破,同一性彻底祛魅,个体的原子化发展,使原本神圣、高尚和严肃的价值理念被娱乐化心态影响和解构,当代人生存的意义被忽视,随之产生的是人们精神世界的空虚与萎缩,陷入虚无的深渊。另一方面,理性化发展的背景下,批判成为理性的代名词,在“现代性”的批判精神名义下,一切传统观念与传统秩序都可以成为理性批判的对象。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理性成为批判一切的武器,不确定性、无根性、否定性的加剧,方向感和意义感的缺乏,致使当代人处于一种不确定性的生存状态之中,进而陷入一种无根和虚无的精神困境。现代性扩张的后果,表现为工具理性泛滥、功利主义盛行、人文价值失落。这种消极后果折射在人的价值观上,必然导致个人主义价值观的泛滥。在现代性的世俗化与理性化的影响下,价值理性被工具理性遮蔽,一切价值都可以用经济价值衡量,一切传统秩序与神圣价值都可以挑战。人们崇尚个人利益至上原则,只关注自身拥有的经济价值,漠视伦理价值,由此产生极端的个人崇拜、物质崇拜。价值虚无主义的产生,是现代性扩张引发的个人主义价值观泛滥与公共精神的式微。


三、文化自觉视域下应对价值虚无主义的逻辑进路

作为精神文化层面的顽疾,价值虚无主义不只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根源于人类感性活动本身之中,因而克服价值虚无主义的根本路径在于通过人类的实践活动加以解决,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根本立场。与此同时,任何思想文化的发展都有其相对独立性与特殊性,基于文化自觉的现代精神文化反思与当代人精神世界的构建,是遏制价值虚无主义的重要着力点。关于“文化自觉”,费孝通先生认为:“其意义在于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的趋向,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 文化自觉视域下对价值虚无主义的遏制,要在国家意识和国家战略层面建设反映当代中国人精神面貌与价值追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当然,对价值虚无主义的遏制,绝不是通过个人精神世界的自我充裕或者单纯理论的肃清能够彻底解决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是既定前提的假设,而是建立在历史实践基础上的。因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立足唯物史观的整体视角、主体视角和实践视角,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精神文化夯实当代人精神世界的价值根基,以文化自信激发主体精神力量丰盈当代人生命活动的价值意义,以制度改革规范价值秩序引导当代人确立崇高的价值追求。


(一)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精神文化,夯实当代人精神世界的价值根基


价值虚无主义是物化世界现代性与传统断裂的产物。由于物化逻辑和工具理性的过分张扬,传统式微与现代性的拓展双向互动,使得传统与现代在精神上断裂开来。其具体表现为:传统逐渐式微,中华传统文化尚未完成文化自觉与现代转化,维系人们精神心灵的来自于民族性方面的凝聚力逐渐减退、削弱;现代性的拓展与不断延异,拜物教、技术化、工具理性对人进行新的奴役与支配,民族性的精神力量逐步让位于现代性的物化力量,并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愈演愈烈。处于“断裂期”的当代中国精神文化极易受西方文化与后现代虚无主义的消极影响,从而催生了当代人终极价值的虚无化与精神处境的空心化。因此,遏制价值虚无主义对终极价值虚无化的消极影响,要立足唯物史观的整体性原则,在当今世界文化发展的大势之中把握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深刻认识全球化背景下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境遇,坚持民族性与开放性相统一,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精神文化,增强当代中国人的民族文化认同,夯实当代中国人精神世界的价值根基。

一方面,要坚持民族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作为民族的灵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由各民族共同创造、共同发展、共同享有,凝聚着民族共同思想,是构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基础。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华传统文化集中展现了各个历史阶段人们的生产实践与生活实践,深深融入民众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塑造和诠释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性格与价值选择。“我们生而为中国人,最根本的是我们有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 ,“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 。中华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所积淀的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所诠释的中华民族最深厚的价值理念,是遏制当代中国人终极价值虚无化与精神处境的空心化的文化根基与价值支撑。因此,我们应当坚持民族性,从民族文化心理的维度遏制价值虚无主义,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当代人的精神文化,推动建设反映本民族特色的精神文化,传承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基因,形成当代中国人独特的民族身份认同与价值共识。

另一方面,要凸显开放性。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各种文化形态既相互竞争激荡,又相互借鉴融合。在这一背景下,当代中国人的精神文化建设既要具有独特的民族性,又要体现兼容并蓄的开放性,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开创未来,“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要积极顺应共同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发展潮流,基于我国民族文化的历史发展与独特特质,正确处理同一性与异质性之间的张力,既挖掘传统文化中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核心理念,又结合时代条件,对传统文化的内涵予以拓展、补充和完善,对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予以现代化的改造和创新,努力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发展。只有凸显开放性,从顺应世界文化发展趋势的整体维度遏制价值虚无主义,将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置于世界文化的总体格局之中,才能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建设既反映民族文化品格又体现世界文明发展潮流的中华优秀精神文化,以人类先进文明和现代文化意识充盈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二)以文化自信激发主体精神力量,丰盈当代人生命活动的价值意义


价值虚无主义是现代性境遇下资本逻辑奴役人、支配人并导致人的全面异化的产物。价值虚无主义对人的价值意义的否定化,是资本逻辑在人的自我认知与自我价值评价上的消极反映。摆脱资本逻辑的奴役与支配,需要“现实的个人”充分发挥“类存在物”的主体性与创造性。“只有当人认识到自身‘固有的力量’是社会力量,并把这种力量组织起来因而不再把社会力量以政治力量的形式同自身分离的时候,只有到了那个时候,人的解放才能完成。” 因此,遏制价值虚无主义对人的价值否定化的消极影响,要立足唯物史观的主体性原则,坚持自主性与创造性相统一,以文化自信激发主体精神力量,增强当代中国人对生命意义与自我价值的认同,丰盈当代人生命活动的价值意义。

一方面,要培育自主性。“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 在当前各种文化形态相互竞争的背景下,如果缺乏对本民族文化的自觉自信,缺少对本国文化建设的自主性,不加辨别地盲目接受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念,就会成为西方文化的“应声虫”,就不可能实现民族发展的独立性。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充分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培育当代人的自主意识,以文化自信激发当代人的精神力量,是遏制人对自身价值否定化的力量之源。马克思从“现实的个人”及其物质生产实践出发,认为要从人的生命活动理解人的本性。人的生命活动是有意识的自由自觉的活动,“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正是由于这一点,人才是类存在物” 。人的自主意识体现在,通过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主体的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主体的个体能力与价值不断展现,独立的、真正具有尊严的“人格意识”才能逐步确立。因此,只有培育自主性,从主体自信的维度遏制价值虚无主义,才能在文化自觉基础上坚定文化自信,以文化自信激发当代中国人的主体性,引导当代中国人在文化实践中增强对主体力量与自我价值的认同,提升当代中国人个体生命活动的获得感与尊严感。

另一方面,要发挥创造性。人是人自己的主体,人的精神世界的解放,要通过人自身创造精神文化和主导精神生活的方式去实现。所谓精神世界,是人的实践活动的结果而生成的属人世界,这一领域的主体是精神世界与精神生活的创造者——“现实的个人”。理解人的精神世界,必须从人的生命活动的实践性与创造性去理解。人的生命活动具有全面性和丰富性,“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固有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 。这种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体现了人的创造性与超越性。正是通过生存实践活动,人不断挑战和超越自身的有限性,不断实现自我创造和自我超越,丰富了人的生命活动,充盈了人的生命价值,才使人成为“具有人的本质的这种全部丰富性的人……具有丰富的、全面而深刻的感觉的人” 。只有充分发挥人的创造性,从主体力量的维度遏制价值虚无主义,才能将人民群众的无限创造活力转化为伟大的物质力量,引导当代中国人在个体生命活动中体验自身蕴涵的巨大创造活力,丰盈个体生命活动的价值意义。


(三)以制度改革规范价值秩序,引导当代人确立崇高的价值追求


价值虚无主义是抽象形而上学与现实资本相互勾连的产物。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抽象形而上学与现实资本共同编织现代社会的抽象统治之网。一方面,抽象形而上学为现实资本提供理论依据与运行原则,推动现实资本统治力量的扩张;另一方面,现实资本为抽象形而上学提供世俗土壤和栖息之地,推动抽象形而上学的实体化。在这种双重逻辑的统治下,主体尺度消解,工具理性过度张扬,造成了主体在重构自我价值尺度中的无力感,使人们陷入价值取向物质化与价值判断工具化的深渊。马克思指出:“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各种观念形态。” 因此,遏制价值虚无主义对价值取向物质化的消极影响,要立足唯物史观的实践性原则,坚持现实关照与终极关怀相统一,以制度改革规范价值秩序,遏制抽象形而上学和资本逻辑对价值秩序的颠覆,引导当代中国人确立崇高的价值追求。

一方面,要突出现实关照,通过制度改革驾驭资本来约束工具理性。针对中国社会转型期呈现的价值取向物质化、价值秩序失序的问题,必须以制度改革规范价值秩序,立足人民群众的现实物质利益,因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 。突出现实关照,以制度改革规范价值秩序,要正确处理资本逻辑与社会主义公平原则之间的张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适度发挥资本积极作用的同时,要合理约束资本逻辑的扩张。国家顶层设计层面,应当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为构建有序的社会价值秩序提供制度保障,将社会主义所倡导的公平正义理念落实到具体的社会治理与民生政策之中,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保障人民的基本权益,以制度改革贯彻共享发展的新理念,关注弱势群体,坚持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让人民群众在现实生活中感受到更多的“获得感”“尊严感”与“幸福感”。由此可见,突出现实关照,从制度改革的维度遏制价值虚无主义,才能以制度安排合理约束资本逻辑,顺应和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现实需求,尊重个体生命的独立性、全面性和丰富性,克服工具理性对价值理性的干扰和取代,引导当代中国人增强对社会主义主流价值的认同。

另一方面,要体现终极关怀,引导人民确立崇高价值追求。价值虚无主义批判与资本主义制度批判是同一个过程,克服价值虚无主义的根本路径在于摧毁整个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制度体系,并建立起新的社会形态即共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是建立在现实基础上的一种现实运动,通过扬弃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资本主义制度,共产主义彻底消灭了价值虚无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与制度根源。其一,共产主义彻底消灭了价值虚无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资本,“劳动的社会将科学地对待自己的不断发展的再生产过程,对待自己的越来越丰富的再生产过程,从而,人不再从事那种可以让物来替人从事的劳动——一旦到了那样的时候,资本的历史使命就完成了” 。其二,共产主义彻底消灭了价值虚无主义阐释的制度根源——私有制,“共产主义是作为否定的否定的肯定,因此,它是人的解放和复原的一个现实的、对下一段历史发展来说是必然的环节” 。共产主义社会充分肯定人的力量和价值,将每个人的解放作为社会解放的前提,人的世界得到充分发展,彻底扬弃了个人与他人的异化关系,实现了真正共同体的人的本质的解放。只有体现终极关怀,从价值理想的维度遏制价值虚无主义,注重人的主体维度,关怀人的终极价值,坚持个体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先决条件,才能引导当代中国人确立共产主义的崇高价值追求。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价值虚无主义是伴随现代性的发展而出现的新的社会隐忧,给当代人精神世界的丰富与充盈带来冲击与挑战。在文化自觉视域下遏制价值虚无主义,应当在国家意识和国家战略层面,立足唯物史观的整体视角、主体视角和实践视角,建设反映当代中国人精神面貌与价值追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夯实当代人精神世界的价值根基,丰盈当代人生命活动的价值意义,引导当代人确立崇高的价值追求,这是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内在要求。


原文刊发于《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2期《党的二十大精神阐释》专栏,第19—26页。因篇幅问题,注释删略。


相关文章:



欢迎关注“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微信公众号

投稿平台

https://xdxbs.xmu.edu.cn/

https://xmds.cbpt.cnki.net/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