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关于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这些你知道吗?


1953年1月1日,我国开始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酝酿编制国民经济发展计划

1951年2月正值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中共中央已开始谋划大规模经济建设问题。2月14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了“三年准备,十年计划经济建设”的思想,首次明确提出了编制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的设想。会议决定,自1953年起实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并要求立即开始编制五年计划的准备工作。会议决定,由周恩来、陈云、薄一波、李富春、聂荣臻、宋邵文6人组成领导小组,负责这项工作。
编制五年计划,是学习苏联经验的做法。关于采取这种做法的目的,中共中央在《关于编制一九五三年计划及五年建设计划纲要的指示》中讲得清楚:“国家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业已开始。这一建设规模之大,投资之巨,在中国历史上都是空前的。为了加速国家建设,除应动员全国力量,集中全国人力和财力以赴外,必须加强国家建设的计划工作,使大规模建设能在正确的计划指导下进行,避免可能发生的盲目性。”

我国第一座无缝钢管厂——鞍钢无缝钢管厂大批新制好的无缝钢管正被吊运输送出厂。(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
然而,由于旧中国留下的统计资料很不齐全,国内资源状况不明,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部门都缺乏编制经济发展计划的经验,加上抗美援朝战争的影响,且苏联帮助中国建设的重点工程项目短时间内没有确定下来,“一五”计划只能采取边计划、边执行的办法,不断修订、调整、补充。

编制“一五”计划的经验

到1957年底,“一五”计划全面提前超额完成,工业、交通运输业和基本建设各条战线喜报频传。苏联援建的156个重点项目有135个项目已经施工建设,有68个项目建成或部分建成投入生产。我国迅速建立起前所未有的新兴工业部门,如飞机、汽车、重型机器、发电设备、冶金和矿山设备、精密仪表、新式机床、塑料、无线和有线电器材制造等。我国中部地区建立起一大批新的钢铁、煤炭、电力、机械、有色金属、化工和军工企业,构成我国工业布局的基本框架。“一五”期间,我国工业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可以说,“一五”计划为实现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1957年10月15日,中国第一座跨越长江的大桥——武汉长江大桥举行通车典礼,从此南北天堑变通途。武汉长江大桥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建设工程之一,正桥为铁路公路两用,长1155.5米,连同两端公路引桥总长1670.4米。这是1957年10月15日,中国第一座跨越长江的大桥——武汉长江大桥举行通车典礼。(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
“一五”计划的成功经验主要有六条:
一是注意从国情、国力出发,确定工农业生产增长指标既积极又稳妥;二是集中力量办大事,充分发挥公有制的优势;三是注意做好综合平衡,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同时,对国民经济各个部门进行统筹兼顾、全面安排;四是在经济发展布局上,努力改变历史形成的我国工业大多集中在沿海地区的不合理状况;五是注意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改善人民生活,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比较协调;六是既争取外援,又强调自力更生。
从“一五”计划到“十三五”规划,编制和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已成为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
在编制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十四五”规划时,我们没有忘记新中国走过的每一步,没有忘记在怎样的“家底”下迈出艰难的第一步。“一五”计划留下的许多宝贵经验,仍然值得认真总结和借鉴。



1.5米!这里的墙为什么这么厚?
记牢它!关键时刻能救命 |全国防灾减灾日
国际护士节 || 致敬最美逆行者
致敬!共和国第一碑!
百年党史上的七个重要关头!!
“两把菜刀闹革命”,他的家族,为革命牺牲数百人……
我的时光,你的白发!!
有种青春叫国家机密:76块墓碑,定格21岁


工程学院新媒体运营中心

来源/共产党员

图源/综合事务部

编辑/主任团

责任编辑/吴雄华

指导/刘勇

校对/任泰鸣

审核/龚世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