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语文研究》2022年第2期目录及摘要

语文研究编辑部 语文研究编辑部 2022-05-10











麦耘.  汉语舌齿音声母演化史所见否定之否定规律

 

刁晏斌.  社区词理论:已有进展及进一步研究的思考

 

储泽祥,申小阳.  状态形容词与程度副词组配的一致性和差异性

 

商怡,武建宇.  “掩映”词义演变中深层隐义素的核心作用

 

于赛男,李劲荣.  褒赞性构式“V+在+N地点”的形成动因与机制

 

叶芳,张磊.  从立法语言类指性“的”字短语的使用看语体与语法的互动

 

雷瑭洵.  先秦汉语的述谓形容词

 

胡波.  先秦两汉“打猎”义动词更替考——基于出土文献、传世文献与异文材料的综合考察

 

黑文婷,党怀兴,黑维强.  黄土高原地名中“坬”的音义及来源





汉语舌齿音声母演化史所见否定之否定规律

麦  耘

(江苏师范大学 语言科学与艺术学院,江苏 徐州 210019;

中国社会科学院 语言研究所,北京 100732)

 

摘  要:文章梳理了汉语语音史上“舌音”(舌冠爆发音)与“齿音”(舌冠咝音,含塞擦音和擦音)声母之间的关系,发现其从上古经中古前期和中古后期到近代和现代,一直处在协合/平衡与不协合/不平衡状态的相互交替中,是一种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并指出这一否定之否定的动力来自语音性或音系性的演化规则。文章认为用自然辩证法眼光审视语言现象,有利于了解语言、研究语言。

关键词:汉语语音史;舌齿音声母;协合/平衡与不协合/不平衡;否定之否定;演化规则

中图分类号:H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979(2022)02-0001-04

doi10.3969/j.issn.1000-2979.2022.02.001





社区词理论:已有进展及进一步研究的思考

刁晏斌

(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北京 100875)

 

摘  要社区词是中国学者提出的一个具有普通语言学意义与内涵的重要学术概念,文章总结并评价了此概念提出近30年来相关研究的进展及所取得的成绩,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目标与方向:一是建立多维度的层次观,二是处理好分类问题,三是进一步厘清社区词跟其他类词的关系,四是加强历时层面的动态研究,五是进行更加全面、多元的理论探索。

关键词:社区词;社会语言学;全球华语学

中图分类号:H13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979(2022)02-0005-05

doi10.3969/j.issn.1000-2979.2022.02.002





状态形容词与程度副词组配的一致性和差异性

储泽祥,申小阳

(中国社会科学院 语言研究所/辞书编纂研究中心,北京 100732)

 

摘  要:文章通过对《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所收录的375个状态形容词的逐一考察和数据统计,探讨状态形容词与程度副词组配的一致性和差异性问题。从一致性角度看,大多数状态形容词不能或很少受程度副词的修饰,能被程度副词修饰的状态形容词并未改变其基本性质。从差异性角度看,有些状态形容词的程度被固化或被抑制,不能跟程度副词组配;有些状态形容词在程度方面接近性质形容词,可以跟程度副词比较自由地组配;有些状态形容词介于前两者之间,可以有限地跟某些程度副词组配。影响状态形容词和程度副词组配的因素很多,主要是状态形容词的描摹功能、社会对状态形容词程度认定的差异以及程度副词表意功能的不同这三个因素。

关键词:状态形容词;程度副词;组配;一致性;差异性

中图分类号:H14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979(2022)02-0010-10

doi10.3969/j.issn.1000-2979.2022.02.003





“掩映”词义演变中深层隐义素的核心作用

商  怡12,武建宇1

(1.河北师范大学 文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24;

2.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81)

 

摘  要:深层隐义素是词语所含的体现指称事物内在特征的义素,能够体现词义的内部特征,在词义发展演变中起着核心作用,是词义发展演变的语言内部理据。对深层隐义素进行研究既可帮助解决词义演变能动力不足的问题,又可以为反义同词现象提供内部语义解释。文章通过深层隐义素对“掩映”词义演变的语言内部深层原因进行探析,认为“掩”的深层隐义素是“遮蔽”与“大”,“映”的深层隐义素是“周围衬托中央”。由于“掩”“映”深层隐义素的核心作用,“掩映”产生了“遮蔽,隐蔽”“遮盖而互相衬托”和“盖过,胜过”义。同样,“映”深层隐义素的核心作用使之可以表示具有辩证关系的“遮蔽,隐藏”义和“光明,照耀”义。

关键词:深层隐义素;掩映;掩;映;词义演变;核心作用

中图分类号:H14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979(2022)02-0020-07

doi10.3969/j.issn.1000-2979.2022.02.004





褒赞性构式“V+在+N地点”的形成动因与机制

于赛男,李劲荣

(上海师范大学 对外汉语学院,上海 200234)

 

摘  要:文章认为“V+在+N地点”的核心构式义可概括为“N地点是活动V发生的最佳处所”,话语功能是褒赞性的主观评价。“V+在+N地点”构式要求“V”具有活动日常性,“N地点”具有空间专有性。构式是在焦点凸显原则与焦点居尾原则的共同促动下形成的,形成机制是重新分析、类推和语境吸收。

关键词:“V+在+N地点”构式;褒赞性;焦点凸显原则;焦点居尾原则;重新分析;类推;语境吸收

中图分类号H14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979(2022)02-0027-07

doi10.3969/j.issn.1000-2979.2022.02.005





从立法语言类指性“的”字短语的使用

看语体与语法的互动

叶  芳1,张  磊2

(1.武汉工程大学 法商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

2.华中师范大学 文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摘  要:文章在深入考察立法语言中类指性“的”字短语的基础上探讨了语体与语法的互动关系。研究发现,立法语言中类指性“的”字短语在结构形式、语义类型、表义特征与语用功能上均有显著特点:结构形式上,V型(主谓短语+“的”)的使用频次最高,其次是IV型(动词性短语+“的”),使用频次最低的是VI型(复句形式+“的”);语义类型上,可分为“实体类指”“行为类指”和“情形类指”三类;表义特征与语用功能上,分别具有消极性和话题性两个明显倾向。基于此,文章提出,语体与语法之间具有双向互动、双向影响的关系:一方面,语体对语法具有双重塑造的作用,具体表现为交际功能塑造语法、语体特征塑造语法;另一方面,语法对语体具有双重实现的功能,具体表现为语法实现语体特征、语法实现语体功能。
关键词:立法语言;“的”字短语;类指;消极性;话题性;语体语法
中图分类号H14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979(2022)02-0034-08
doi10.3969/j.issn.1000-2979.2022.02.006





先秦汉语的述谓形容词

雷瑭洵

(北京大学 中国语言文学系,北京 100871)

 

摘   要:述谓形容词是以事件或动作作为描述主体、主要描写谓词性成分的形容词,主要充当状语(A+VP)和述谓谓语(VP+A)。在先秦汉语阶段,述谓形容词与名词短语的联系较少,充当定语(A+NP)或述体谓语(NP+A)的能力受限。根据语义特点,这一阶段的述谓形容词可以分为速度、时间、频率、方式、程度、情态等类型,如“速”“久”“数(shuò)”“敬”“甚”“必”等。根据语言类型学的理论,先秦汉语作为柔性词类语言,形容词可以分担一部分修饰谓词短语的职能,因而具有一定的陈述和修饰谓词性短语的功能。随着语言的发展,述谓形容词在汉语的历史演变中逐渐式微。

关键词:先秦汉语;述谓形容词;形容词词类划分;语义类型;语言类型学

中图分类号H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979(2022)02-0042-09

doi10.3969/j.issn.1000-2979.2022.02.007




先秦两汉“打猎”义动词更替考


——基于出土文献、传世文献与异文材料的综合考察

胡  波

(西南大学 汉语言文献研究所/出土文献综合研究中心,重庆 北碚 400715)

 

摘  要:文章通过考察发现,“打猎”义动词在战国晚期以前主要用“田”,“狩”至晚在战国中期已被“田”取代,战国晚期主要用“猎”。综合秦简牍和战国晚期传世文献中“打猎”义动词的使用情况,并结合西汉早期异文材料中将“田”改为“猎”的现象,文章认为在战国晚期“猎”已经取代“田”成为“打猎”义动词的常用词,其原因当与“多义冲突”有关,也可能与秦“书同文字”的政策有关。文章通过实例说明,研究先秦两汉常用词的更替演变,应当结合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进行综合考察、相互印证,同时也要重视异文材料的佐证价值。

关键词:先秦两汉;“打猎”义动词;更替;出土文献;传世文献;异文材料

中图分类号:H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979(2022)02-0051-07

doi10.3969/j.issn.1000-2979.2022.02.008





黄土高原地名中“坬”的音义及来源

黑文婷,党怀兴,黑维强

(陕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陕西 西安 710119)

 

摘  要:黄土高原一些地名的通用部分多以地形为主,“坬”是其中之一。“坬”作为黄土高原地形的方言词,指有坡度、成片的地形。因不明其含义以及古代字书中未有专门的文字,地图、文献中出现了“坬、、窊、屲、洼、凹、畖”等写法。从地方历史文献看,“坬”表地形“坡”义不晚于五代时期。辞书中将“坬”释为方言字、词,并注音为阴平wā。文章认为,作为典型的方言字、词,根据“名从主人”的原则,“坬”应注音为去声wà,与“坬”同音类的字,中古韵书即有去声禡韵“乌化/㕦切”一读。

关键词:地名用字;坬;读音;词义;历史文献

中图分类号:H1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979(2022)02-0058-08

doi10.3969/j.issn.1000-2979.2022.02.009











铸造学术公器

共建学术公益

《语文研究》



长按二维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