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蕴岭:国际区域学思考(一)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世界知识 Author 张蕴岭
近年,国家开始重视区域国别研究,一时间,全国建立了众多研究机构,有关区域国别研究的学科设置问题也开始引起关注。
在我国,区域国别研究一直是居于重要地位的,我所在的中国社科院就有多个专门研究区域国别的研究所。但是,由于学科分类是按专业门类划定的,大学教育系统要进行学科评估就找不到它的位置,学位授予也无法进行,最后只好把成果分散到各个专业门类,学位也是如此。所以,大学的区域国别研究机构,大都挂在外语教学机构之下,设立的研究生学位也大多是语言文学。
区域国别研究是一门交叉学科,不仅涉及人文社科,还涵盖不少自然科学的专业。就前者而言,涉及语言、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其实,就名称而言,可以统称为国际区域研究(有别于国内区域研究),既包括区域综合研究,也包括国别研究,作为一门学问,可称之为“国际区域学”,简称为“区域研究”或“区域学”。
区域是国别的第一层对外关系,是国家与世界之间的中位链接。在地理大发现之前,区域是国家外部世界的全部,所及地区便是天下,所形成的认知便是“天下观”。地理大发现之后,“天下”不再是一个,而是多个,即世界是由不同的区域构成的。在现代国家体系确立之前,区域作为国家地缘载体具有特殊的性质,往往形成特殊关系和秩序。现代国家体系确立后,国家的边界具有了法定的性质,区域架构与关系性质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但是,基于地缘与利益链接的原因,区域的重要性并没有降低。
地缘是区域的定位基础,有不同的层次:大区域,以洲为界;次区域,在大洲之内以近地缘为基础的区域;小区域,在次区域之内,还有基于地缘链接的各类区域。尽管不同的区域在链接方式、关系结构、治理形式等方面很不相同,但是,作为一种民族国家依托载体,在基本定位、结构组成、利益链接、关系结构等方面还是有着很强的通用性特征的。因此,从国际区域学视阈的角度,区域是一个整体,是一个多国共处的空间。区域关系既包括国家间的关系,也包括区域的关系,既有区域内关系,也有区域间关系,既有国家主权下的治理,也有区域层次的治理。
基于洲际区划的大区域,并非只是一个地理概念,也有着特殊的内在联系与利益基础,构建了不同形式的区域组织或机制,对区域事务进行管理与治理。欧洲建立了欧盟,显现了区域的高度联合,对区域事务行使管理职能;非洲建立了非盟,构建了自贸区,对于区域事务进行一定的干预和治理;在美洲、亚洲、大洋洲也都不同程度地建立了区域性治理机制。
次区域的地缘链接更紧密,区域性特征更强,大多建立了区域组织或者合作机制,对区域进行更有深度的管理和治理。比如,东南亚地区建立了东盟,目标是建成经济、安全与社会合作为基础的东盟共同体;在东亚地区,建立起了多层次的合作机制,有东盟国家与中日韩三国(10+3)、东亚峰会,还有基于领域的货币金融合作机制(清迈倡议)、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等。
还有一些是具有区域特征的各种形式合作与治理机制,比如,基于区域的地区开发银行;既有地缘链接,又有族群和政治特征的阿拉伯联盟、海湾阿拉伯合作委员会等;还有些是基于共同利益的认定,组成了多种形式的期待有区域性特点的功能性合作机制。
二战以后,世界的一个重大发展是多边组织和机制构建,旨在应对和管理全球性的问题,这是人类社会的一大进步。但是,多边主义运行复杂,在诸多方面都有很多制约,在管理与治理上也有很大的局限性。这使得区域性组织和机制的作用得到认同、重视和发扬。从实际需要与发展来看,基于区域的关系构建和功能治理与多边关系和治理并不是相互替代与对立的,而是相互补充与协同的。特别是在多边组织和机制的发展面临困难的时候,或者对许多问题难以应对和处理的时候,区域组织和机制可能更容易获得进展。研究表明,区域管理和治理对于国家也不是削弱的,而是起到补充和加强的作用。
(待续)
作者张蕴岭,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山东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
转自:世界知识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