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名医到坐拥全球200万粉丝网红博主,来看她滚烫的30年移民奋斗史!

#100个移民故事 枫叶生活志 2022-05-10


MapleLife原创内容栏目#100个移民故事旨在以生活态度为核心,通过与不同行业、不同年龄、不同阅历移民人士进行深度访谈对话,从而展示真实的移民心路历程与纯粹的加拿大生活方式。



本期嘉宾:Kathy 张天渝
📍 Vancouver




此番我们采访的嘉宾有些特殊:60年代出生,80年代留学,90年代移民。在五六十年的人生历程里,她经历过太多人生浮沉,而细数头顶璀璨光环,却让人顶礼膜拜。


从研究院学者、全奖留学生,到世界眼科名中医、BC省企业家、坐拥全球200万粉丝的网红博主… 她的身份在多元领域不断跨界,即便年近花甲,也在书写人生华丽诗篇。

今天,就来听听 Kathy 张天渝 三十多年辗转四国最终定居温哥华的移民奋斗史。


🍁 = 枫叶之路
Q = Kathy张天渝



Part. 1

辗转四国的学者伉俪


🍁:向读者介绍一下你自己吧~


K:大家好,我是张天渝,可以叫我Kathy。97年和我先生(名医于卫东)全家移民加拿大,定居温哥华。现在和先生一起经营中医诊所——Wellspring Clinic天泉中医诊所,地址就在温西King Edward天车站旁边,二十多年都没搬过。



🍁:作为90代最优秀的一拨中医,当时为什么想要留学呢?


K:我和先生都是60年代人。从学校毕业后,我俩在中医研究院工作中结识,并于88年步入婚姻。80代有一波“出国潮”,身边有能力的、英语好的朋友都出国深造了,我们也很是心动。


那会,中国学者出去还是比较困难的,一是因为穷,没有学费和生活费;二是消息闭塞,对各国留学后的就业发展,都不甚了解。


▲ 左:张天渝


外加我两是学中医的,90年那会,中国传统医学在世界上的知名度和认可度都不高——我们就想着去读一个医学相关的学位。



🍁:为什么一开始选择了比利时?


‍‍‍‍K:一开始我们主要是申请美国的大学,但是签证很难批下来。大部分去美国的朋友,都是公派留学,或者有亲戚做经济担保,要么是万里挑一非常优秀,申请到了全奖

 

有个朋友说,你们为啥不去欧洲呢?



▲ 伉俪学者:于卫东&张天渝


我们就找到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当时世界卫生组织WHO赞助了一个项目,专门支持发展中国家的医生来进修公共卫生硕士(MPH),算是“自费公派”,全额奖学金。

 

我先生先考上,提前飞去比利时报道。结果奖学金要开学了才发,他不得不找亲戚在台湾换了400美金,一天只吃一顿饭,愣是熬了三个月到开学。‍‍‍‍



🍁:比利时毕业之后,是怎么来北美的呢?


‍‍‍K:其实我们先去了加拿大BC省的维多利亚。当时是在北京参加学术会议,我们认识了一个在加拿大的矿物学教授,想要跟我们一起研究“中药矿物”。于是我们作为“访问学者”,被邀请到加拿大访问研究


 左:于卫东


 左:张天渝


那会,北美签证都很难办,很多人被拒签。我先生比较“轴”,坚持要见加拿大大使。大使可能是觉得这个年轻人有点意思,毅力可嘉,就真的见了。

 

会见过程中,大使说“我不相信你们中国人,很多来了加拿大都黑在这里”。我先生拍着胸脯,承诺访问期一满立马回国,大丈夫说到做到。大使也乐了,手一抬,就批了旅游签。

 

当时确实有很多国内朋友,就地黑在了加拿大。我们也是考虑到对大使的承诺,做完研究,写完论文就回国了。



之后通过家里关系,找到了一个在美国加州的针灸师。那时候,中医刚在北美扎根,诊所都很难找到优秀的中医师。那位前辈表示愿意担保我们来美国工作,我们俩也抓住了这次机会。

 

也许也是因为加拿大的良好签证记录,美国工签很快就获批了。我们也就顺利到了加州。‍‍‍



🍁:之后为什么没有留在美国工作呢?


‍‍‍‍‍‍K:美国的工签是绑定雇主的,没有绿卡就只能给一个老板打工。那时候,工作和生活压力都很大,没有办法静下心来钻研医术,有些限制我俩的发展。

 

我们第一份工作,在加州一个比较落后的区域。当时我们的大儿子刚出生,跟我们俩挤在租的储藏室里,条件很差。加州夏天特别热,开了一会空调,房东就摆脸色。后来换工作,搬到圣地亚哥才好了一些。不过工资不多,只能租得起一室一厅。我先生白天工作压力大,怕孩子半夜闹他,我就带着孩子睡客厅。

 

那时候,美国绿卡也是要排期的,也是老板帮忙申请,劳工部批了工签,移民部就开始排队。而且“中医师”不算高科技工种,排队特别慢,差不多要等3-8年,还得看政府心情给名额。

 

没有身份就心里不踏实,孩子也慢慢长大了,想要给他更好的环境。看到加拿大的移民公司广告,我俩转念一想,那为什么不去加拿大呢?





🍁:为什么最后定居在加拿大温哥华呢?
‍‍‍‍‍‍‍‍‍‍‍K:当时很少人从美国到加拿大的。那会信息也不是很发达,我们又在美国南面的加州,很多人都觉得加拿大跟北极一样,冰冻三尺,不毛之地。好在我俩去过维多利亚,对加拿大算是有点了解,印象也不错。
我记得最深一件事,当时路遇一个本地人老太太,听说我们在加拿大做研究,非常高兴,提出请我俩吃饭。我们那会还是穷学者,衣食住行都是省吃俭用的,从来没吃过这么高档的西餐。那顿饭我直接吃吐了出来,实在太丢人了。 在维多利亚的时候,还认识了很多老移民前辈,华人朋友,中加友好协会也帮了很多忙。实在是有太多美好的回忆了,所以我们最后也选择回到加拿大,重新奋斗。 加拿大当时的移民系统也和现在类似,需要打分,分数凑够后还要面试。面试要全家人一起参加,我们大儿子三岁,非常听话懂事;二女儿几个月大,还在吐奶。签证官看我抱着孩子特别可怜,跟我们简短聊了聊工作计划,就把签证给我们了,还鼓励我们要在加拿大好好生活。



Part. 2

在白人社会里闯出自己的中医路


🍁:来加拿大之后,是怎么开始创业做中医的?


‍‍‍‍‍K:我们是97年来的加拿大,3月份租了个卡车,愣是把家居从加州搬到了BC。当时主要是书太多,我们在哪都买书,这些年攒了好几箱。中医书籍比较小众,大部分都是中文书,很少能买到好书。所以我们只能从国内托朋友陆陆续续带过来,一些书现在也绝版了,实在舍不得丢。


▲ Wellspring Clinic天泉中医诊所内部


结果到了温哥华,发现这边有北京书店。我先生简直是书痴,兴奋得不行,一买买一箱,现在都放在我们在市中心的图书馆里,有时会过去翻翻。


3月份到了温哥华,10月份诊所就开张了。头三年真的非常困难,温哥华没人认识我们,只能大力打广告,慢慢攒自己的客源和口碑。


99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们帮一个病人治好了不治之症——视网膜色素变性(RP),一传十,十传百,名声一下子起来了,还接受了本地媒体的采访。来找我们的眼疾病人越来越多,从此我们也开始专攻中医眼科


直到现在,20年下来已经治疗了1000多例RP病患,以及几千例全科病患。


🍁:中医在加拿大需要执照吗?这边的中医都是从国内过来的吗?


‍‍‍K:需要的,中医在BC省一共是三种执照:针灸师、中药师、中医师(Dr. TCM)


我们俩来温哥华那会还没有,98年就成立了类似中医管理局的机构,开始立法和发牌照。我先生算是第一批“持照上岗”的中医。现在本地培养的年轻中医,大部分都是去中医学校学1-2年针灸,才能考执照。


▲ Wellspring Clinic天泉中医诊所内部 


本地的中医,一些是新移民,国内是医生或者护士,过来转行的;一些是通过配偶、家庭担保过来的。感觉很少是靠自己技术移民过来的。‍‍‍



🍁:在加拿大学中医,真的靠谱吗?


‍‍‍‍‍K:早年,我先生还经常去中医学校教课,这里的中医学校有中文和英文课。现在他也很忙,有讲座的时候去学校互动一下,自己是不带学生了。

 

英文的话,所有穴位都是标号了,不懂中文的也记不住穴位的名字,所以大部分都是考一个针灸师就算了;但也有些人,是真的会去研究、琢磨。

 

师傅领进门,修行看个人。在哪都有愿意研究的优秀中医,也有照本宣科的庸医。本地中医学校也是能培养出优秀中医师的。‍‍‍‍‍



🍁:老外对中医的认可度到底有多高?


‍‍K:现在比起以前,中医知名度已经高很多了。这也亏了我们的RP(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因为我们主治的RP是遗传性、退行性眼疾。也就是说,得病的人出生是比较正常的视力,随着年龄增加,会逐渐失去视力——整个过程非常痛苦和绝望,很多人也是拖家带口来治疗。


▲ 中:张天渝


因为发病低,病友都很团结,经常在网上沟通病情和治疗。我们的治疗效果慢慢传开,全世界各地的RP病患也找上门来。很多人在这之前从来没听说过中医,但是觉得“西医让做手术,做了可能会瞎掉;中医就算没效果,也不会变坏”,就想试试。


▲ 当地中英文媒体的报道

 

因为RP在现代医学还是不治之症。很多人来的时候,几乎是完全不信任、不了解中医的,后来也逐渐看到了曙光。病人发现治疗有效果,就很好奇,经常跟我们聊中医学。

 

也有越来越多的病人受到影响,开始学中文、练太极、了解中国。


▲ 贴在诊所墙上、遍及全球的患者(红点)分布图




Part. 3

50岁跨行,二次创业


🍁:两位已经是名医了,为何要想到创业做健康食品呢?


K:我们是2018年成立SightSage健康食品公司的,当时第一款产品叫“视力营养饼干”,其实启发是我烘焙的“中药饼干”


我们病人上至耄耋老人,下至三岁幼儿。很多小病人都不爱吃中药,常常是一口中药一颗糖,爸妈也很苦恼。我就想,那把中药做到饼干里如何


于是我就烘焙了些“中药饼干”来哄小病人。没想到一推出之后,不仅小孩子,所有人都特别喜欢。病友口口相传,一下子都发邮件打电话,说要买“中药饼干”。


我先生看我忙不过来,说“不如我们成立一个公司,提供配方,让工厂帮我们生产”,于是这事儿就这么敲定了。


从“中药饼干”到“营养片”,从第一款产品到推出一整条产品线,再从加拿大卖向全世界,4年创业史中间也是诸多波折,就不细说了。



Part. 4

从中医到博主,疫情时代再度转型


🍁:已经是医生、企业家,为何又开始拍Tik Tok,做中国传统文化博主呢?


K:其实,中国文化、中医学和海外华人,名声地位都是息息相关的


早年因为中医名声不显,“老外”把我们当骗子,行医过程中,也遇到不少麻烦。我常想,要是大家都知道中医、了解中国文化,那当年也不会这么辛苦了。



后来行医,我们也影响了许多“老外”开始了解中国文化——其实,做博主也一样。


刚开始做Tik Tok的时候,我没有想太多。那会是2020年,年初疫情爆发,很多海外的客人来不了加拿大,我们诊所也闲了下来。


闲时在家,看小儿子在刷手机,我好奇问“这是什么”,他说“Tik Tok短视频”,那是我第一次听说Tik Tok。之后,助理小姑娘看我有空闲时间,就提议说“不如我们做Tik Tok吧?”她给我看了一个有100万粉丝的白人针灸师。我心想“那我也行啊”。


 诊所墙上的各种证书


于是2020年6月,我就注册了账号@kathyhealthtips,开始了第一个视频。刚开始录,也是摸索着前进,我也不懂什么点击率、主页访问、粉丝互动。


我就负责查好资料,做好内容;答疑解惑,免费帮大家解决亚健康问题,比如鼻炎、肥胖、失眠。顺带也宣传了中国文化,教大家一些太极、武术的锻炼方式,中国人的饮食、文化和生活智慧,毕竟传统文化都是相辅相成的。


Special thanks to Kathy


Editor / 小叶 & DsenT

医者仁心,感谢像 Kathy 这样在海外定居的名中医,几十年如一日,仍在孜孜不倦向国际输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下面就是 Kathy 在海外抖音 Tik Tok 的主账号,在全球各地已有无数追随者,欢迎关注!




Tik Tok账号@kathyhealthtips



❤️



Presented by MapleLife 

加拿大最具态度的移民生活杂志


移 民 咨 询 / 市 场 合 作 / 转 载 授 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