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八年移民路——加拿大的教育和我家的教育
英语不是我的强项,我本科读的是中文,决心出国的时候已经快35岁。凭着在中国教育体系里练出来的考试技巧,加上一点点好运,我一次就过了雅思6.5。但是,到了开始攻读教育学硕士的时候就知道,雅思6.5真的不够。我到加拿大5天以后就开学了。这5天时间我从家庭旅馆搬到了大学宿舍,这是大学分配给有孩子的学生住的,环境很好,就在大学边上,相当于双拼的别墅。木头的房子有些旧,一楼是书房,厨房和餐厅,客厅,二楼是两个卧室和一个浴室,一个月的租金才1050加元,比上海便宜得多。刚开始看到松鼠还挺兴奋的,后来发现这个就是日常我去买车、买家具,把一个空荡荡的家布置好以后,就去上学了。拿到阅读书单的第一天开始,我就努力读书,但无论我如何努力,我都无法完成所有的阅读作业,因为我的阅读速度太慢了。我的研究生同学,本地白人的阅读速度大约是一小时300页,我大约1小时10多页(不认识的词太多),而且我最多能读2个多小时,头痛欲裂,必须去睡觉。好在我住的学校宿舍就在图书馆不远处,步行10分钟,我每天一早去图书馆,读2-3小时书,就回家睡觉,睡了大约3个小时,头不痛了,就再去图书馆,如此循环,每天两点一线。不必管老公和孩子的好日子,都统统交给了读英语书了,我的大脑好像经历了一场重新的格式化、重启。等到写论文的时候,才知道“读”绝对是小菜,写才是正餐(这是后话,下文再说)幸好我生活在一个大花园,在被格式化得苦不堪言的时候,就出去走走,处处都是景。公园里的马车儿子小的时候,周末往往会去爷爷奶奶家住,呆上1个白天加一个夜晚。但这50天的分离,对他而言,是从未有过的,好在他已经上幼儿园中班,有很多好朋友一起玩,回家一直有外婆外公和爸爸照顾。我每天跟家人视频,儿子总是用脸使劲蹭着手机屏幕,那样子特别好玩、就像平时蹭着妈妈的脸,因为妈妈的脸就在手机屏幕上。50天转眼过去,到了我要去温哥华机场接丈夫和儿子的时候了。那时候我已经有车,但我的同学劝我不要开车去温哥华接,因为我的车技很一般,又是孤身一人上路、对情况不熟悉,英文也还说得不够好,恐怕有时反应不过来一不小心开到美国去,不安全。维多利亚是一个在温哥华岛上的城市,有国际机场,可以坐飞机去温哥华,也可以坐更快捷的水上飞机去温哥华(更贵,带行李需加很多费用,因为1架飞机只有12个乘客)。然而最常用的方式,是坐渡轮大约1.5小时就到,可以开车过渡轮,也可以坐公交车或打车到渡口、步行上渡轮。我选了一个人坐水上飞机,从维多利亚的市中心,直飞温哥华国际机场。从BC省首府维多利亚市中心起飞的水上飞机到了机场才等了一会儿,就看到高高大大的丈夫像牵着一只狗一样地牵着儿子出来,两只手推着六个大行李箱。儿子走在前面,在人群里找妈妈,我迎上去。儿子紧紧地搂住爸爸和妈妈,右手臂钩住爸爸的脖子,左手臂钩住妈妈的脖子,使得三个人的头紧紧地靠在一起,刚好有一位朋友不约而同地同一班飞机飞过来,他拍下这张合影照片。一家三口在机场团聚,儿子紧紧地搂着我们我想,还不到5岁的男孩心里,或许在妈妈不在身边的50个日夜里,他曾担心过妈妈走了、不要他和他爸爸了,因为他知道他有时候太调皮,不乖,没有他在身边,妈妈的日子要轻松得多。为了让他们休息一下,我事先预定了一个在温哥华市中心的旅馆过一夜,不忙着回维多利亚,而是在温哥华市中心美丽的海滩边走一走,吃一顿西餐。望着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