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竹自述 | 在“长短”之间,摸索“恰到好处”的节奏感
近期,由新片场影业出品,知竹执导,漆培鑫、高凯主演的网络电影《男狐聊斋3》正式上映。
这是知竹的第一部长篇影视作品。
在此之前,从古风摄影师到短剧制作人,知竹可以说是短视频时代下的一名典型创作者。
自2015年凭借一组《夜樱图》出圈以来,知竹一步步组建了自己的「知竹工作室」,团队业务涉及短视频制作、摄影课程、汉服约拍等业务。以拍摄剧情向、颜值向古风短视频为主,知竹的短视频、自媒体账号也已积累700万+粉丝。
2021年12月,知竹开始着手创作《长公主在上》。兼具编剧、导演、灯光、后期等多个身份,由知竹操盘的《长公主在上》最终在快手春节档达3.4亿播放量。
《男狐聊斋3》事实上拍摄于两年前。自2016年首部《男狐聊斋》上映以来,这部由新片场影业打造的原创IP已走到了第三部。此次,由知竹操刀聊斋题材,《男狐聊斋3》在创作层面也在有意识的强化古风创作的风格调性。
谈及作为长片创作的处女作,知竹也坦言,创作的过程中,自己也会在短视频快节奏的创作逻辑与传统长片的娓娓道来之间做平衡。
不同于前两部作品,《男狐聊斋3》在故事层面更加强化了双男主的设定,而基于过往古风创作的经验,知竹也对主角间的人物关系与对手戏做了更为细腻的处理。
在短视频与长片之间,知竹也在摸索创作上“恰到好处”的节奏感。
知竹认为,即使是短视频的创作也不可仅局限于节奏上的走剧情。对于观众而言,故事的亮点永远在于人物的情感,而情感需要必然的铺垫与渲染。
“平台的用户基数已经很大了,用户对于好的内容都会有耐心与包容度。”
于知竹而言,故事永远需要观众,而作为创作者,受众分析之外,还是应当做好坚守,坚持创作喜欢的东西。需要留住观众,但也不可囿于完播率。
此次东西文娱|艺东西就网络电影、短剧、短视频创作对话了导演/制作人知竹,以下是知竹的自述。
在两年前,新片场影业的制片人神煜婧找到了我,她此前看过我的一些古风作品,我们一起沟通了这个项目。
这是我做的第一部长篇作品,影视创作逻辑与既往的短视频很不一样。在相对传统的影视作品中,起承转合的铺垫非常重要。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经典老片会花费10分钟乃至半个小时的时间去铺垫,渐渐展开。这是传统意义上的好作品,但在当下的网络环境中,我也会有一个焦虑的思考,我们到底是应该依据经典的好片逻辑去创作,还是依据短视频逻辑、适应网络环境去做长篇。
关于《男狐聊斋3》的定位,它还是一部非常典型的女频作品。《男狐聊斋》是新片场影业原创孵化的网大IP,早在2016年首部上线的时候就有所反响,当时“双男主”是比较创新的小众题材,这是一个比较大胆的尝试。
前两部作品的人物结构是经典的两男一女的情感纠葛,《男狐聊斋3》相比前两部作品,是一部更加纯粹的双男主作品,女性角色相对被弱化了。
初次看到剧本时,我最受触动的是白辰对云月的付出。这个故事是围绕男狐报恩展开,在最早的版本中,云月对白辰之间存在着更多人妖殊途的对立关系,他也曾几次想方设法去戳穿白辰的身份。
在剧本修改的过程中,我们希望处理的更讨喜一些,所以我们更多的去提高云月这个角色的主动性,在呈现上看起来会更加“双向奔赴”。
《男狐聊斋3》的角色有一个非常经典的搭配。高冷VS话痨,互补的人设在所有题材中都是非常经典的。在北京选角的时候高凯先试的戏,漆培鑫来了之后他们两人也一起对了一下,感觉很对。
拍摄期内漆培鑫给我的感觉是他很有灵气,整个人可以快速进入状态。我们的拍摄周期很紧,演员有大量的情感戏,他临场调整很快。在和高凯拍对手戏的过程中即使不是他的镜头,他也会情绪饱满地给搭档搭戏。
演员之间可以互相成就对方,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整体来说这是我第一次拍摄长篇作品,相比于过往短片自己操盘的流程,在网大的剧组我也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对于长视频而言,部门间的沟通协调更加重要,我也希望自己未来的作品中会有更加鲜明的风格化表达。
短视频也需要慢节奏
从初中开始,我就是网文爱好者。我的接受范围很大。我不会去限制题材类型,好的网文都存在很多的亮点,它需要精巧的设计、角色设定与人物张力。
同样地,在做短视频制作的时候,我首先也会寻找一个自己比较喜欢的人设搭配,然后为他们找点。短视频重视短平快,在抖音、快手上观众通常只会给你3-5秒的时间,如果你没有办法在这个时间内留住他们,就会影响到作品的完播率,进而影响到你的视频是否能够进入到下一个流量池。
所以我们在创作的过程中不仅仅是依靠标题文案,第一场戏的设计能不能吸引观众,让他们继续看下去就很重要。
比如说我在去年曾经发不过去一个双女主的作品,标题是《我抢了师兄喜欢的姑娘》,这个标题并不文艺,但非常的直观,再加上第一场戏就是师兄叮嘱师妹自己要出一趟远门,大家就很想知道接下来的剧情走向。
从文案标题到第一场戏的设计我们需要考虑清楚这些,反而到了剧情中段的位置我认为心理节奏稍微慢一点是可接受的,因为通常观看超过一分钟的观众留存率就已经很高了。
我之前看过峰终定律的解释,如果一个体验的高潮与结尾是愉快的,那么整个体验过程就是愉快的。其实无论是做任何内容,在保证高潮点的同时,如果有个不错的结尾,评价就会很高,所以我通常会在视频的结尾去设计一个小的反转。
《男狐聊斋3》让我更加了解了一个工业化影视作品是怎么做出来的,也为我积累了很多的实战经验。在这之后我开始独立操盘自己的短剧作品《长公主在上》,我自己操盘了整个项目,包括摄影风格也由我把控。这部作品由我工作室的人掌机,多数情况下我也会选择自己掌机。在这个基础上,灯光与后期也是我自己处理,所以个人风格会更加鲜明。
短剧在剧情中段可以会有我所提到的“娓娓道来”与慢慢磨练,但其实整体的风格上还是会更偏短视频一些。因为在短视频平台播出,如果想要数据表现更好的话,观众的留存率非常重要,所以我们在开头会设计更多的噱头想要留住大家。
我对自己的创作要求是,前几集节奏需要很快,但到了中间部分节奏需要有意识的放慢一点。
所有的情感是需要渲染与铺垫的,如果只是一味的走剧情、求反转或者打脸,观众其实很难走进角色的内心。过度追求快节奏,必然会缺失掉观众最关心的部分——人物之间的情感。
平台给我的建议是单集控制在1分30秒,但有时候我的时长会超过这个范围,从数据上来看的确会影响完播率。但这本质上是一个取舍,我更希望高质量的观众可以留下,并且与我的作品、角色共情。
下半年我还会继续作为编剧写一写自己喜欢的东西,把它们拍成短剧。
我的工作室规模是十余人,通常自己的短视频视体量来定,多的时候是十几人的团队,少的时候几个人也有。
过去我认为不同平台的内容需求会有很大差异。例如B站会更倾向于中视频,抖音、快手则更短一些。但根据我们自己的数据来看,其实好的内容在几个平台的数据反馈都会很好,反响一般的内容可能是因为内容本身的亮点不突出,在各个平台都会反映平平。
作为创作者,有时候你会觉得会不会短视频观众看不进中视频,发布的时候预期一般,但实际上数据反馈很好。
其实观众都喜欢有趣的事物与好看的故事,或许大环境会让大家认为抖音、快手更适合十几秒的作品。但其实平台的技术用户只要够大,包容性就会很强,好的内容都会有它的受众。
我自己也会在抖音上看到一些科普、历史类的视频,其实能够看完的关键还是在于你对于这个东西是否感兴趣。
所以我后来意识到,其实不应该试图去分析观众喜欢什么,作为创作者,应该问自己喜欢什么。因为分析市场更多是一个理性动作,在这个过程中迸发火花的概率并没有那么高,所以更重要的是将自己擅长的拍到能力范围内的最好。
就我个人而言,过去的喜好也比较冷门。从16年开始拍摄短视频以来,我很早就尝试过一些相对而言十分小众冷门的题材,但发布之后发现其实也有很多的爱好者。
所以我和很多创作者都坚持这个理念。大家都是厨子,只要做自己最擅长的才都会有人来吃。观众的口味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是单一的,但你只要做好,就会有人愿意消费。
访谈/撰文 | 胡岚(上海)
审核|岳鸿 (上海)
支持|东西文娱影视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