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分享: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技术简介
一、什么是嵌合抗原受体(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CAR)?
嵌合抗原受体是将多个不同受体的特定结构域合而为一、人为构建的可以识别特定抗原的跨膜受体。
根据CAR结构域的功能差异,可将CAR分成三个功能区域,即: 抗原识别区+跨膜区+胞内信号转导区
图注:scFv主要来源于已有的单克隆抗体,取其重链和轻链的可变区,通过一段linker连接形成,也可以是某些抗原的配体分子或者其他高亲和力分子;跨膜区可以来源于任意跨膜蛋白的跨膜区域,目前主流选择为CD8a、CD28等T细胞功能相关蛋白的原生跨膜区;胞内信号转导结构域负责将胞外信号传给T细胞,让T细胞发挥杀伤靶细胞的功能;
二、CAR-T发展历程及技术迭代
经过多年的发展,CAR-T领域涌现了大量的技术创新和机制研究。
CAR-T从1990年左右萌芽,到如今已经有将近30余年的历史 (图片来源:https://www.labiotech.eu/in-depth/car-t-therapy-cancer-review/)
CAR-T经历至少三代的技术迭代,主要差别在于胞内信号转导结构域的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地增加了T细胞共刺激结构域,增强了T细胞的杀伤功能和增殖活性,弥补了非MHC-I依赖性激活时缺少共刺激信号的问题。目前临床批准的CAR-T产品以第二代为主,部分三代CAR-T也已进入临床试验。
图注:一代CAR-T胞内部分仅包含CD3ζ的胞内信号转导结构域;二代CAR-T引入了一个T细胞的共刺激分子的胞内结构域,三代CAR-T同时包含两个共刺激分子的胞内信号转导结构域。
经过多年发展,CAR-T目前渐有雨后春笋的涌现态势,自2017年两款CAR-T产品获得FDA批准用于B细胞淋巴瘤治疗后,相继已有总计7款CAR-T产品获批上市,包括美国的5款和中国的2款引进产品。
三、为什么给T细胞装上CAR——T细胞的第三只眼
我们知道,CD8+ T细胞杀伤靶细胞依赖于T细胞受体(TCR)识别靶细胞上MHC-I递呈的特异性多肽。然而,实体肿瘤中MHC-I大多是下调的,这就导致T细胞看不见肿瘤细胞或者看起来模模糊糊的,不能充分杀伤肿瘤细胞。因此,额外给T细胞装上一双眼睛,让它们能看到肿瘤细胞就显得非常必要,这就是CAR的作用之一。CAR以不依赖于MHC-I的激活模式,给T细胞装上了第三只眼。
(图片来源: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12272-019-01136-x/figures/1,侵删)
四、CAR-T的未来
虽然CAR-T在白血病和淋巴瘤等血液癌症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效果,但其仍有许多技术难题仍待解决,包括细胞因子风暴、神经毒性、脱靶效应等。更重要是的,CAR-T在实体肿瘤中效果仍然不甚理想,还是一种“欺软怕硬”的治疗技术。
(图片来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71-019-0184-6)
另一方面,由于当前的CAR-T疗法主要采用患者自己的T细胞,也就每个患者都相对于享受了定制药服务,因此价格十分高昂,远超普通老百姓的接受范围。
(图片来源:https://blog.techspert.io/car-t-cell-therapy-present-future)
未来,CAR-T不仅要向实体肿瘤进军,也必须走上“现货化”、平民化的亲民路线。只有让尽可能多的人受益,才是这一伟大技术的最终归宿和最高荣耀。
欢迎关注BioMedAdv公众号。
获取科学前沿进展,
走上科研进步阶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