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都说德国工匠精神,只有著名媒体人张丹红讲得最清楚
编者按
提到“德国工匠精神”,人们会立即想到“德国制造”,这也是“高品质保障”标记。所以,国人无论是到德国出差还是旅游,行程单上必不可少的项目一定是“购物”,否则总感觉自己白白出国走一遭。
而托起“德国制造”这个金字招牌的,则是百年传承的“工匠精神”。但事实上,在德文中没有“工匠精神”这个专有名词,它其实是中国人总结出来的。很多中国人将这个词翻译成德文的“Handwerkergeist”,直译为中文是“手工业者精神”。这个说法在德国或许是陌生的。
那么,德国的“工匠精神”内涵到底是什么呢?德国之声资深记者张丹红为此专门进行了采访研究,写成了专文。本公众号现将此文转载如下。
小编发现,张丹红在考察过程中,不仅找到了“工匠精神”的真谛,同时也引出了另外一个德文词来描述工匠精神:Ingenieurgeist,直译为中文是“工程师精神”。这个结论又是如何得出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文章中是怎么说的吧:
德国工匠精神从何而来?
张丹红
一般认为,“德国制造”的秘诀是德国的工匠精神。而工匠精神的内涵是什么?它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吗?张丹红将为我们解密。
中国人津津乐道的“工匠精神”到底是什么?
(德国之声中文网)今年4月回北京休假期间结识了一位中国企业家。他说"请教你这个德国通一个问题 - 德国的工匠精神是怎么来的?"。我说德国资源匮乏,只能比拼发明创新;德国的冠军企业大多地处山沟儿,工程师晚上没有夜店可去,只能继续思考技术问题。那位企业家认为我说的都是细枝末节,没有触及核心。于是我答应他回到德国之后认真寻找答案。
回到德国之后,我马上给著名经济史学家Werner Abelshauser打电话。他有问必答:"工程师是德国科研大学的产物。而科研大学是普鲁士1807到1820年之间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师这个职业是19世纪下半叶产生的,是经济与科学的合成体。1865年成立的BASF(巴斯夫化学公司)是这个合成体的典型代表。巴斯夫的工程师把科研大学实验室里研制出的合成颜色投入市场,所谓新工业由此诞生 - 化学、机械制造、电子等等。其共同点是不依赖原材料。Abelshauser说:“德国人成功赶超第一工业国英国,但没有走英国式工业化的老路。”
聪明的普鲁士人在1871年统一德国几年之后,具体来说在1887年要求企业开设培训中心,使技术学徒一边上职业学校学习理论,一边在企业接触实际,这便是德国的双轨制教育。19世纪30年代,双轨体制被法律化。
从实验室到市场
"技术工人的文化使工程师成为新工业企业的脊梁,并将实验室的成果付诸市场。"对Abelshauser来说,从实验室到市场 - 这便是工匠精神的内涵。
在这位经济史学家看来,假如没有手工业的悠久传统,那么工程师与技术工人的珠联璧合便无从谈起:"这个传统可以追溯到11世纪的汉萨时代。手工业者组成的行会主宰了一个庞大的经济区:从弗兰德(位于今天的比利时)到俄罗斯,从斯堪的纳维亚到威斯特法伦,吕贝克是汉萨同盟的核心。这种城市手工业是一个极为成功的经济模式。"由于德国没有像法国和英国那样很早就形成了主权国家,没有巴黎和伦敦那样的中心城市,而是有很多的中心,因此手工业深入到德国各地的经济文化。
这一切听起来都顺理成章。不过我想用实践验证一下理论。而且我特别想结识一位地地道道的工程师。他是否在Fischertechnik(一种特别受到男孩子欢迎的设计组装玩具)的伴随下度过童年、长大后见机器就拆呢?他发明创造的灵感是否来自繁星的夜晚?
Fischertechnik是德国男孩的经典玩具
我不假思索地选定了实地考察的地点:德国西南部巴登-符腾堡州的霍恩洛尔地区,那里是德国行业世界冠军最密集的地区。美中不足的是:我必须开350公裡的车,因为这些德国经济的珍珠像白雪公主一样藏匿在七座大山后面,附近既没有机场,也不通火车。我开啊,开啊,一离开高速路,目力所及全是浓密的绿色。我常常感觉直接开进世外桃源。
在穆尔芬根(Mulfingen),我见到了风扇大王ebm-papst的人事总监和公司创始人的儿子Ralf Sturm。他说他不能证实经济史学家有关科研大学的论断:"我爸爸是钳工。他以扎实的技术功底白手起家。就像我们公司的很多高管一样。上世纪60年代,他们当中的大多数没有读大学,而是金属和电子技术工人。"在他看来,那些中型企业和世界冠军是由手工业而来。几百年深厚的手工业造就了无数发明家。至少他证实了经济史学家理论的第二个部分。
不过欧洲其他国家和世界上的其他地区也曾有手工业的传统,为什么它在德国结出了最美丽的果实呢?Ralf Sturm这样解释:“德国保留了手工艺精细分工的体制。直到今天仍然如此。德国的工匠证书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独一无二的工匠资质体系
自然与技术的合成体
在巴登-符腾堡州这个发明家的乐园,另外的一个合成体也在不断发酵。"这个山清水秀的地区同时是德国最发达的经济区。大自然与技术,大自然与经济,这便是我们的霍恩洛尔地区", Ralf Sturm自豪地说。
大自然有助于激发工程师的灵感,ebm-papst研发部的负责人Thomas Heli对此百分之百地赞同:"很多对新产品的设想是我在森林中长跑时产生的。之后我把这些想法带到公司,和我的同事们讨论实施。"哪个老板不愿意有这样的员工呢?!
一位和蔼可亲的工程师
Thomas Heli就是我想象中的德国工程师。童年时代,他整天摆弄Fischertechnik,装装拆拆。中学毕业后选择了职业学校,学做机械师。"我对这门技术很喜欢。但我渐渐发现,这并非我想要的全部。我希望自己创造,就像Fischertechnik一样。"于是职业教育结束后,他前往卡尔斯鲁厄继续攻读机械制造 - 以设计为重点。
换句话说,Thomas Heli走的是高等教育的双轨道路。"德国的双轨制教育使不同起点的人都有机会更上层楼。"将企业和科学的视角结合起来,这使得工程师具备整体思维的能力。对Thomas Heli来说,这一思维方式是德国工匠精神的关键所在。
Thomas Heli 向记者介绍智能风扇
在过去25年里,这位ebm-papast的首席工程师为自己的公司研制出多台风扇,并对现有产品进行了无数改进。当他讲起自己产品的时候,声音里带着一丝温柔:"我们在这台电风扇里加了两个传感器,一个测湿度,一个测温度。风扇可根据周围环境的湿度和温度自动调节电量。"原来是一台智能风扇。在研制更加智慧的产品间隙,这位工程师喜欢听AC/DC的音乐,还爱好射箭 - 不用说,箭弓当然是他自己制作的。
回家的路上,我思考着德国和中国的企业文化差别。当马云及其他一些企业老板提倡996模式的时候,人事总监和公司股东 Ralf Sturm已经在憧憬着一天6小时工作制;德国工程师终生效忠同一家企业是稀松平常的事情,而中国的90后在一家公司供职的平均时间为一年;德国工程师耐心等待完美的解决方案,中国人则在实践中改进。由于这种种差别,我的谈话伙伴都认为,中国在技术上赶超德国是完全有可能的,但德国的工匠精神照搬不得。
此文献给水晶区块链科技有限公司(CRYSTO)董事长马铭泽先生。没有他的刨根问底,就没有这篇报导。他的公司将于7月上市。祝他成功!
(转载自德国之声中文网 2019年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