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容应对武汉肺炎:德国没有危险,不必惊慌,专家发明检测武汉肺炎新方法

晋砚 德欧华商 2020-02-19
1月23日,武汉已经封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继续肆虐,感染和死亡的人数不断在增加。德国公共舆论和政界,都极为关注武汉的肺炎和中国的防治措施。
 
德国华人的微信群里,大部分内容都在讨论或者传递各种武汉肺炎的信息。有一些人也感到恐慌,甚至不想过年时与朋友聚会了。其实,这种恐惧是多余的。请看下面的报道。


官方的态度


据新华社报道,2020年1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约同德国总理默克尔通电话。默克尔向习近平和中国人民拜年,祝中国人民吉祥如意。习近平向默克尔和德国人民致以新年问候。习近平表示,今年中德、中欧有多项重要政治议程,双方有必要保持密切沟通,共同推动中德、中欧关系在新的一年取得新发展。

中德两国领导人
 
在通话中两个领导人也提到了武汉肺炎问题。默克尔表示,德方赞赏中方及时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保持公开透明,并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德方愿向中方提供支持和协助。习近平表示感谢,强调中方愿同包括德方及世界卫生组织在内的国际社会加强合作。
 
正在Davos出席世界经济论坛的德国卫生部长 Jens Spahn,22日在接受德国RTL电视台采访时说,尽管武汉肺炎已经引发了全球的关注和恐惧,但德国很安全,没有恐慌和惊慌失措的理由。德国政府与防治传染病的权威机构Robert Koch-Institut保持密切联系,德国著名的医院Charité也与中国和国际上有关机构联系紧密,并交流各种信息。

德国卫生部长 Jens Spahn接受电视记者采访
 
德国外交部至今没有对前往中国旅游发出警告。外交部一位女发言人说,现在没有发出预警的理由。德国旅行者进入武汉的旅行的风险被评估为“节制”。
 
来自德国卫生部的看法是,正在密切关注中国的疫情,但此次病毒比起2003年的萨斯病毒来说,危险程度要低很多。
 
德国卫生部长Jens Spahn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德国有完善的防治病毒体系,医务工作者也经常进行病毒防治演习,训练有素。所以他们已经做好准备,也很有把握应对这次冠状病毒的侵袭。

德意志广播电台的报道:没有对前往中国旅游发出警报
 

德国媒体的报道



《南德意志报》今天报道的大标题是:《中国再对两个城市实行管制》。文章报道说,除了武汉外,中国对鄂州和黄冈两市也实施了封城措施,公共交通停运,居民不能随意离开。

《南德意志报》的报道。照片是德国柏林Charité医院的首席病毒专家 Christian Drosten
 

3个被封城的城市:武汉、鄂州和黄冈
 

中国媒体的报道
 
欧洲发行量最大的德国《图片报》报道说,病毒研究所Robert-Koch-Institut的发言人Susanne Glasmacher对记者说:德国对于防治这种病毒有完备的设施,有一个健全的网络,将各地的有能力的对传染病熟悉的治疗机构联系在一起。目前武汉肺炎对德国居民的危险被视为微不足道。但是我们也要预计到,会有一些感染者进入德国。

德国《图片报》报道:面对中国病毒德国如此严阵以待
 
德国网络媒体《T-Online》22日采访了德国病毒学专家Prof. Dr. Melanie Brinkmann女士。她执教于Braunschweig工业大学,担任Helmholtz Zentrum für Infektionsforschung (Helmholtz传染病研究中心,是德国这方面最大的研究机构)里病毒免疫课题负责人。她对记者说:无论如何我们应该为新型冠状病毒传入欧洲和德国做好准备。毕竟如今人们在世界各地旅行是非常频繁的。2002和2003年SARS病毒也是这样传播的。

《T-Online》的报道
 
但她也表示,只要近期不做长途旅行,不与到过中国的人接触的话,被传染的几率还是很小的。

德国病毒学专家Prof. Dr. Melanie Brinkmann教授
 

德国《法兰克福汇报》的报道:武汉处在戒严状态

相对来讲,德国政界与媒体,对于中国此次在防治武汉肺炎方面的努力,均表示了赞赏的态度。他们甚至认为中国的做法有“榜样的意义”。
但是,了解情况更多的中国媒体和民众,对于此次武汉市政府在防治肺炎方面的拖延和信息不够透明的做法,提出不少批评。中国的官方“人民网”和《环球时报》,均对武汉市的防治措施提出了指责。

中国官媒对武汉市政府的批评声音
 

专家的看法和贡献



1月21日,德国哥廷根大学教授于晓华发布微博称:我做了一个简单SIR模型,用SARS参数模拟武汉肺炎传播途径。主要结论:从病毒爆发后的大概90天到达高峰。第一例发现在2019年12月8日,50天左右开始集中爆发(1月20日左右,比较吻合),90天左右达到高峰(预计在3月上旬),4个月左右接近尾声(四月上旬),5月上旬疫情结束。到目前看模型还是吻合的。叠加春运,接下来一个月可能会出现一个爆发高潮。
 
因为病毒的潜伏期最长可以达两周,且潜伏期也可能具有传染性。这会给防疫带来一定困难。所以,要呼吁大家春节期间减少走动,做好防护。
 
SARS和武汉病毒结构和传播机制比较接近:都属于高致病性冠状病毒,都通过吐沫和空气流动等传播。流行病的发生和季节有关。这可能是主要原因。
 
另据德国研究人员于1月16日宣布,已经研发出检测武汉肺炎新型冠状病毒(Coronavirus)的方法,可在短时间内确认患者是否已感染新病毒。
 
进行研发的是柏林洪堡大学夏利特医学院(Charité Universitätsmedizin)德国感染研究中心(DZIF)的一个科研小组,由病毒专家德罗斯滕(Dr. Christian Drosten)教授主导。

德罗斯滕(Dr. Christian Drosten)教授成为德国解读此次武汉肺炎的权威人士。德国电视一台ARD在1月21日和22日连续请他发表意见
 
德罗斯滕教授表示,这一检测方法“可以在短时间内帮助筛查可疑病例,并确定新病毒是否人传人。这是对抗新病毒的重要一步。”
 
目前,世卫组织已在网上公布了该检测方法,作为迄今为止首个诊断指南。使用这种方法可以快速确认疑似患者是否已感染新型病毒,可能有助于控制疫情。(网址:https://www.who.int/health-topics/coronavirus/laboratory-diagnostics-for-novel-coronavirus)
 
以往医生只能进行普通的病毒测试,对基因组进行分析定序,才能确认病毒的类型,过程费时费力,且要设备齐全,小型医疗机构都无法完成这样的检测过程。
 
据悉,在德罗斯滕教授的指导下,科学家们已经开发出新式Zika病毒检测方法以及全世界用于检测MERS病原体(中东呼吸综合症)的标准检测方法。2003年,柏林健康研究所(BIH)的教授还共同发现了SARS病原体(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并提供了针对该病毒的首个诊断测试。


如今,有关冠状病毒、武汉肺炎的讨论越来越多,一些人还把美国流感的状况与武汉肺炎情况作比较,得出结论,这次肺炎并不严重,因为美国的流感致死人数比非典还可怕。

对此,德国《华商报》“德国四顾”专栏作者顾强先生有话说:


近日,值“武汉肺炎”爆发之际,有不少朋友也谈到了流行性感冒,并将每年流行性感冒的死亡人数与目前“武汉肺炎”已知的死亡人数做对比。今日,接到一篇文章,说的是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enters for Die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简称CDC)官方网站关于2019-2020流感季的几个估值(Estimates)。


自2019年10月1日至2020年1月11日,感染流感的人数是1千3百万—1千8百万人次,死亡6600-17000人。根据这些估值,算出2019-2020年上述时期流感的死亡率大约为0.05 – 0.09%。截至北京时间2020年1月22日19时,确诊“武汉肺炎”感染人数是549例,死亡17例,死亡率暂为3.09% 。而发生于2003年的“非典”(SARS)据统计死亡率约为10% 。


以下就流感病毒和此次发现“武汉肺炎”的冠状病毒论述一番。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它是一种由流感病毒造成的传染性疾病。患者通常在接触病毒两天后发病,症状大多在一周左右解除,但如果有咳嗽,咳嗽则可能持续超过两周的时间。我们在德国看病会得出一个体会。如果你感觉自己感冒了,去看医生,医生先检查是否是细菌感染。例如拿一根长长的棉签棒在你的喉咙取样。如果确诊不是细菌感染就不会给你抗菌素等药物,而是建议你回家多多地喝水,放弃平时的体育活动,过几天病情自然好转。
        
由于流感而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包括病毒性肺炎、次级细菌性肺炎、鼻窦感染和造成其它身体内已有的疾病如气喘或心脏衰竭恶化。 
        
医学上称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或急性鼻咽炎的普通感冒则是另一种病毒性感染。流感在世界各地传播,其盛行时间为冬季。因此对于我们处于北半球的人来说,每年接种流感疫苗的时间为10月份。

每年的流感季都会造成约300万至500万的重病案例,其中有约25万至50万名患者死亡,致死的病例多半发生在小孩、老人或者长期患病的患者。流感为何总是在冬季爆发,至今还是一个未解之谜。一种解释是可能冬季气候干燥,使得黏膜水份减少,造成呼吸道无法有效排除病毒颗粒。并且病毒在低温的表面存活时间较久,干冷的环境可能是流感季节性传播的主要原因。另一种解释是罗伯特·爱德加·霍普-辛普森于1965年提出的。

他认为,如果人体中的维生素D较少的时候,人体对病毒的免疫力就会下降。人体中维生素D的产生需要紫外线照射到皮肤,冬季阳光少,人们待在室内的时间较长,体内维生素D的量也因此变少。
         
流感病毒属于正粘性病毒科,为RNA病毒的一种。流感病毒有甲、乙、丙、丁四种。甲型病毒估计每隔10-15年来一次;乙型病毒流行规模较小且有局限性;丙型一般为散发流行,病情较轻。虽然流感病毒易于变异,但世界卫生组织(WHO)每年都基于对下一个流行季节流感病毒流行株的预测结果提出下一轮流感疫苗株的推荐意见。

全世界各国的疫苗生产企业就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预测结果生产当年的流感疫苗,因此不同年度的流感疫苗针对的流感病毒株会有所差异。每年的流感疫苗接种被形象地比喻为“押题”,也许打了流感疫苗结果还是患了流感。这是因为流感病毒的特征是分阶段基因组,有多个片断,加上流感病毒还存在基因本身的突变,使得病毒基因组变化非常之快,导致疫苗没有防得住某一个病毒。
        
对于流感,有动物模型、有监测系统、有免疫标准、有预测体系,这些因素共同推动流感病毒同样疫苗的研制。
        
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诛,在发现之前,无疫苗;发现之后一时又无治疗药物。2003年SARS病毒爆发时,在全无经验的情况下,糖皮质激素被大量用于SARS的紧急治疗。诸多患者病愈后出现股骨头坏死症状,以及肺部功能障碍和其他药物副作用反应。骨坏死、肺纤维化、抑郁,几乎是非典后遗症患者的普遍状态。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介绍,现在发生的“武汉肺炎”是由一种新的冠状病毒引发。冠状病毒是一个大类病毒,有时只会引起较轻的疾病,如普通感冒;而有些则会导致严重的疾病,如2003年爆发的萨斯(SARS)和2012年爆发的中东呼吸综合症(MERS)。以上两种严重的流行疾病都是新型冠状病毒在全球不同地区的出现,也包括现在的“武汉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是以前从未在人体中发现的冠状病毒新毒株。新的冠状病毒致命率高,传染性强,可引发疫情。2003年的SARS死亡率为10%左右,目前“武汉肺炎”的致死率还没有SARS那么高。本次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与SARS和MERS冠状病毒虽同属于冠状病毒这一大家族,但基因进化分析显示,它们分属于不同的亚群分支,它不是SARS,也不是MERS病毒,它们的病毒基因序列差异比较大。世界卫生组织将此次发现的新病毒株命名为2019-nCoV。



发稿前,小编再次得到新消息,德国吕贝克医药专家已经带着新研发出来的防病毒药剂赶往中国。



另外,为了防止病毒传到德国,中文学校也已经开始行动了。易北中文学校发布紧急通知,告知探亲回来的同学或者家中有探亲回来的同胞的同学,在家观察两个星期再到学校。


甚至德国的春节演出也因为这次疫情而临时取消:


@所有人

紧急通知!!!

亲爱的各位同仁,朋友:

介于目前“新型冠状病毒”不容乐观的发展趋势,为消除一切危害生命健康的可能性,本着对所有演职人员,观众群体及其家人朋友的高度责任心,经上级部门的关心与建议:

现遗憾的决定,暂时取消即将于2020年1月26号在法兰克福举办的“2020 四海同春.华星闪耀 ”春节晚会!后续演出事宜会另行通知。请大家相互转告。

为了此次春晚的上演,大量的演职人员,服务人员,热心群众等付出了很多的准备工作和辛苦努力。在这里表示衷心的感谢和敬意!

并祝愿大家,新春吉祥,健康平安!

 

法兰克福华星艺术团

 

23.01.2020


注:本文版权属于德国《华商报》,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需与本公众号联系,并注明来源:微信公众号 “德欧华商”。

听说转发文章

会给你带来好运


你点的每个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