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荷兰中餐馆被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 华人历史基石获肯定

本号讯 德欧华商 2021-05-07


夯实当地华人历史基石

荷兰中印(尼)餐馆正式成为荷兰非物质文化遗产

荷兰  张卓辉 (文 / 图)

    

今年一季度期间,荷兰的中印(尼)餐馆(Chinees-Indische restaurants)正式成为了荷兰非物质文化遗产,荷兰华人社会为之振奋。
赖以生存与发展社会经济支柱
今年为华人抵达荷兰110周年(1911—2021)。探本溯源:1911年,英国的船东雇用了中国水手,以打破鹿特丹和阿姆斯特丹港口的罢工。后来,这些水手中有许多人留在了荷兰,并开设了东方餐馆。
迄今为止,唯一巨幅竖屏中国壁画依然镶嵌在欧洲的门户——荷兰鹿特丹Rotterdam卡顿德莱斯区Katendrecht一幢大厦外墙壁上,与荷兰当代画坛巨匠们的作品同街并立,交相辉映。



在这个区史历逾百年的(广东)省(香)港海员大客栈遗址,当时公称“中国水手馆”,见证了一个世纪前华人最早登陆的欧洲地点。40年代中叶,印度尼西亚独立,有20多万在印尼的荷兰人回到荷兰,他们习惯了印尼菜的风味。这些印尼菜实际上受中国菜的启发,印尼厨师加入了自己的香料,以适应荷兰人不喜太辣的口味,形成独特的菜系,很受荷兰人欢迎。这是三种文化融合以及移民对社会贡献的很好确认。
有别于其他西欧诸国的同行,荷兰中餐业至今都多以中印食谱系列并行,或烙其胎痣。从早期印尼餐主导荷兰的亚洲餐饮市场,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艰难成长历程,发展到今天包括中印(尼)在内的2000多家中餐馆,及2000多间华资(含薯条外卖)快餐店在荷兰星罗棋布,其占全荷兰四万多家饮食企业的比例超过十分之一,进而成为占荷兰百万外侨10%15万华人(含流动人口)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社会经济支柱。



而作为欧洲中餐业发展的领头羊,荷兰中餐业一直以来都是西班牙和英国等西欧各国中餐业学习的对象。
创立基金会申请非遗身份地位
不仅因为其独特的荷式中餐babi pangang(火肉),涉及整个行业以及随之而产生的文化:俗称老虎头的滑动窗口、水族箱、通胜(俗称:老黄历)日历,当然还有众所周知的口头禅“sambal bij?”(要辣椒吗?)



荷兰整整一代人都对当地称为Gouden Muur或Kota Radja的中印(尼)餐馆怀有记忆,荷兰人往往在周日晚上电视体育节目Studio Sport开始之前,迅速来到中餐馆买外卖,到达后才注意到等候外卖的地方挤满了人。
每到这时,荷兰人紧张地凝视着时钟,担心错过了体育节目。在荷兰拍摄关于“babi pangang”记录片的华裔导演、41岁的Julie Ng描述了这样的画面,这也是我们从自己附近中餐馆那里了解的典型画面的一部分。
荷兰华人中餐业组织中饮公会VCHO经理,籍贯上海的林丽萍自豪对来访者犹新记忆道,“在世界其他任何地方都找不到这样的烹饪。我从中国赴荷兰留学时,同学们曾经请过我去吃‘火肉’和‘芙蓉蟹’(foeyonghai,一种鸡蛋和各种菜肴混合的荷式中餐)。我不仅要习惯甜味,而且我还从来没有听过这些食品名字。”    

荷兰华人中餐业组织中饮公会VCHO经理林丽萍(右1),中饮公会现任会长俞斌(左3)


Julie Ng作为中国人的女儿,于2018年和同道创立了“Meerdan Babi Pangang”基金会,该基金会申请了中印(尼)餐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身份地位。需要有理论和思想保护餐饮行业未来的发展,因为那是很重要的。


Julie Ng作为中国人的女儿,于2018年和同道创立了Meerdan Babi Pangang基金会,该基金会申请了中印(尼)餐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身份地位。


选择了电影行业而不是走父母路子的她说:“许多孩子不想接过父母的生意,一些孩子则想做更精致的烹饪。我们相信后者是可能的,babi pangang 也需要创新。但是,中印餐馆在我们饮食文化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经过18个月的研究和撰写,终于取得了成功:荷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证书将在农历新年,恰好于周五在鹿特丹签署。荷兰非物质遗产知识中心主任Marco van Baalen对荷兰文化遗产的传承有了新的内容感到很高兴:“中印(尼)餐馆在我们饮食文化的发展中的确发挥了重要作用。60年代和70年代,许多人第一次去那里吃晚饭或点外卖。您有Van der Valk(荷兰知名大型餐饮集团),也有当地华人以及他那带有水族箱的餐馆、免费的辣椒和神秘的‘老虎头’,最重要的是价格实惠。”
让新立遗产继续发扬光大
现时,荷兰唯一荣膺“中国烹饪大师”,历任荷兰中厨协会副会长、技术总顾问的陈惠荣先生曾担任了世界中餐业联合会(简称为世界中餐联World Federation of Chinese Catering Industry  缩写为WFCCI)国际评委,曾带领荷兰代表队参加北京、新疆、昆明、广州等地多次国际烹饪大赛取得优异成绩,他亦应邀在这些大赛中担任评委。


曾获国家级烹饪大师,香港国际厨艺交流协会国际荣誉顾问,中国烹饪协会烹饪大师等荣誉称号


他最近表示,明年是荷兰中厨协会35周年(1987-2022)。协会热烈欢迎中印(尼)餐馆获得荷兰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与全体同仁一道携手,致力让新立遗产的继续发扬光大。为其在现代餐饮业百家争鸣中,依然保留一席重要地位。     

世烹联会大赛评委,荷兰中厨协会旅荷中国烹饪大师陈惠荣(左)、世界中国烹饪联合会秘书长尚哈玲女士(中)、荷兰中饮公会主席俞斌合影


荷兰中厨协会名誉会长,中餐大厨胡绍明的父母于1973年在莱顿开办了中国特色餐厅亚洲楼Azië,他自己在1988年也开设了著名的亚洲宫Asian Palace。已故的伯恩哈德亲王是这位开朗的厨师餐馆的常客,他自己也在广州举办的(2004)第五届中国烹饪世界大赛 中国烹饪世界杯上获得了几枚奖牌。


荷兰中厨协会名誉会长,中餐大厨胡绍明的父母于1973年在莱顿开办了中国特色餐厅亚洲楼Azië,他自己在1988年也开设了著名的亚洲宫Asian Palace。


胡绍明对于获得的遗产地位也感到十分光荣,但是,我目前只希望餐馆被允许再次打开大门营业。疫情中的封锁是一场灾难,这会让崭新的遗产立即被破坏掉的。胡绍明抱怨说。


「李锦记青年厨师中餐国际大赛2018」评审团,代表中国烹饪大师陈惠荣(右1)






图片来源于网络



注:本文版权属于德国《华商报》,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需与本公众号联系,并注明来源:微信公众号 “德欧华商”。

听说转发文章

会给你带来好运

你点的每个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