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正能量虚无主义”:3段独白看《灭亡》高级内核

霧風誌 霧風誌 2023-04-17




《某天,灭亡从我家玄关进来了》昨晚播出第9集,以2.5%的数据刷新了自身最低收视率。口碑也一路滑落,还有评论灭亡“是得了中二病黑化的鬼怪”······


上一篇文章:朴宝英、徐仁国《某天,灭亡从我家玄关进来了》,剧本硬伤?

我批评了《灭亡》的剧本情节匮乏,但导演拍摄很唯美、细节用心,显出巧思;演员徐仁国与朴宝英火花、默契十足,让这部剧依然有可看性。



它吸引我看到第9集的原因还有一点,是《灭亡》特有的,就是剧中的独白有一种特殊的美感。


除了两位演员声音、音调很好听之外,独白和画面、配乐融合在一起,可以更直接、深入地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


第9集出现了3段主要独白内容。分别出现在开头、中段28分左右、结尾。



如果前面的情节看得稀里糊涂也不影响,只要抓到这3段,就可以理解主旨;发现《灭亡》有一个高级的内核。


01

虚无地灭亡




“我也曾经想过融入他们。

像他们一样吃饭,

像他们一样睡觉;

像他们一样怜悯,

像他们一样相爱。

就算这样我还能融入他们吗?

他们总会离开,总有地方可去,

不像我。

当时我明白了,

无处可去的我,

人生没有尽头的我,

最终无法成为他们。

我的工作永远只是看着他们。”



独白结合前面的剧情,我开始理解这个人物的心理与情感动机。


灭亡,不仅是人的死亡,包含了一切事物的消逝。和少女神一样,是人类的意念创造出的神,像花园与园丁、蝴蝶的关系,如果没有人类,也就没有创生、死亡的神。


因此灭亡的存在本身是一种虚无。他不能掌控自己的生死,也无法改变别人的命运,他的行动只会给别人带来不幸。



他模仿别人在热闹的小店吃饭,某天发现那间店已经倒了。应该说,他只能看到事物正在消逝、或已经消失的消极面。


使他感觉活着非常虚无、悲观,所有事都没有意义。吃饭、睡觉那些对平凡人来说“真实的事情”,在他眼里的不真实的,很快就会消失了。



东景本来跟他眼中平凡的人一样,她得知只剩3个月生命时,发觉自己的生活竟一团糟,习惯忍着不哭,结果忍出病来,甚至想不出一个只为自己的愿望······


这样的人生是不是有点虚无?明明善良地、好好地活着;提前拍好了遗照,却希望死后不要被记住。



与其说灭亡找上门的原因,是两人有了同样的愿望“让世界灭亡吧”,不如说是两人同时感受到了“虚无的本质”,是这件事使两人有了互相吸引的契机。


同时间别人都在许愿“减肥成功”、“考试成功”之类的,因为他们认为这些事是有意义的。



但不是所有人都能找到意义,或坚信意义的存在。


比如,当代年轻人被内卷的时候,汲汲营营追求一个目标却身心疲惫到几乎枯竭的时候,不免会怀疑:“我做得这一切都意义吗?”“谁在乎、谁记得?”


有一派虚无主义,认为存在毫无意义、上帝已死。尼采就将虚无主义定义为:使世界,特别是人类生存没有意义、目标、可以理解的真相和本质价值。



回到灭亡,他长久以来感受到的这种虚无,造成了他一副厌世、很丧的样子。就像一些无法融入大众主流的人、对一切现象、所谓的真相感到虚无、不真实的人。


02

永远不能用在持续的

东西上


“很奇怪,

这一秒我仿佛感受到了永远。

我活着醒悟到了一点,

永远不能用在可持续的东西上。

永远爱你接近于不可能,

永远失去,却是一直都有可能。

但是我们总是因不是永远而活着,

比如梦想、回忆、迷恋,

爱情或人。

人和爱情很像,

我不能给你起这样的名字。”




上段独白代表了灭亡一直以来的心境,这段独白则是东景认清“永远”与“活着”的本质,并且确认了自己与世界、与灭亡的关系。


永远不能用在可持续的东西上,比如长生不老、爱情···意思就是没有什么是永远的,除了失去这件事永远都在进行中。生命、爱情,总会有一天失去。



宇宙可能是永远的,但我们不会为了宇宙而活着。但会因为生命、爱情、梦想、回忆,这些不可能永远的东西而活着,因为这些才是对我们重要的。


东景比灭亡还要更早明白这些道理,明明是他活得更久啊。



虽然故事是灭亡拯救了她,多次出现东景蹲坐在地上,而灭亡是站着伸出手的场景,看似强势的一方拯救着弱势的一方。


实际上东景并不是傻白甜,她很清醒、有主见、是非分明,而且勇敢,剧中体现为“只有她能看到灭亡的真容”,只有她不害怕灭亡,还说要爱上他。



从两人的互动,灭亡常常观察东景出其不意的举动,比如在医院门前,本能地用弱小的身体去挡刀;看到万物灭亡时,没有犹豫地走向他时。



那些令人心动的场景,是东景做了一些事情,让灭亡被触动,从好奇、怜悯,到爱。可以说灭亡才是被拯救的那方。



东景并没有因为认识到虚无,而变得和灭亡一样丧,她到达了他的反面——发现自己无能为力后,反而觉得生命珍贵了起来。



这也是我想说的,《灭亡》的主旨有一点高级的哲学意味,我觉得可以称为“正能量虚无主义”。


这个词出自一篇我很喜欢的文章《正能量虚无主义:发现自己一无是处后,我觉得生命珍贵了起来》,作者是Wendy Syfret。


Wendy Syfret将自己形容为“我只是一块倚着巨石在宇宙中乱飞的肉”。



我引用几句文章中的观点,帮助理解:


“如果我们在世上不过一眨眼的功夫,如果常理是一切都无所谓,那么这感觉就像是手中握有全权,可以恣意狂野。去尝试很多事,去倾尽全力做一件事,因为可能性是如此之大,以至于一切都没有任何意义,以至于让我反而能自由自在地去尝试。”


“人生毫无意义这件事,并不是一个悲伤的理由。如果我们的生命是无用的,那么我们的唯一一项任务,就是厘清如何在我们转瞬即逝的意识中寻得幸福。”



简单地讲,对东景和灭亡来说,他们的步骤应该是:认清一切,放下包袱,尽情去爱。


带着这个思路再看一遍结尾处的独白。


03

“正能量虚无主义”



“我以为我能一直注视着那些消失的人们,

像他们一样吃饭,

像他们一样睡觉。

怜悯他们,爱着他们。

像他们一样去往某个地方,

是这样的吗?

我不害怕消失,

但我害怕再也见不到你。

我像傻瓜一样,现在才恍然大悟,

给我留下的时间不多的事。”




灭亡因为爱上了东景,怀疑并推翻了原有的观念,他现在没办法冷眼旁观这个人消失了,因为有爱,产生了对消失的恐惧。所以他决定要像东景一样,珍惜在一起的时光。


到这边两人都完成了成长、互相治愈,但由于编剧的剧本有架构上的问题,后面灭亡和东景会在甜、虐之间反复横跳······


一般这种二选一活下来的,最后都会活着。所以即使有冲突,也是观众能预知的冲突,缺乏新意。



架构上有一个大问题,就是主配角戏份分配不当,把可发展的矛盾冲突点,放在配角的三角恋上。让这部剧的情节、冲突更加“古早味”。



整体上,我喜欢这部剧的主旨内涵,关于虚无主义的一些思考,台词非常耐人寻味,有的台词可能要反复琢磨,哲理性很强。


有哲思一般会做成文艺片,例如我最爱的《半之半》,《灭亡》几乎犯了和《半半》一样的错,就是主配不分、推动情节的冲突点放在配角上。



但《半半》胜在定位明确,它一开始就瞄准的是文艺片的极小受众(韩国观众欣赏不来文艺片,导致收视惨淡、砍集)。


而《灭亡》披了奇幻片的皮,内核是文艺片,先吸引(骗)了大量奇幻浪漫剧的观众来,一看,这台词怎么故作高深······又像《鬼怪》,又没有《鬼怪》讲得明明白白。导致了收视率一路跌,剧情过半跌到2点几,基本和文艺片的收视率差不多。


《鬼怪》也有哲学内涵,但比较偏向“生死轮回”、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概念,让观众很好理解。


而《灭亡》虽有高级的主旨,却无漂亮、创新的情节支撑,后期剪辑也跟不上,让为奇幻爱情故事而来的观众大失所望,也无心去琢磨内容到底如何了,这点《灭亡》是完全吃了剧情设定的亏。




相关阅读(点击蓝字标题)

朴宝英、徐仁国《某天,灭亡从我家玄关进来了》,剧本硬伤?

还记得单恋的感觉吗?最适合冬天猫在被窝看的韩剧:丁海寅《半之半》



文、编 | Mona

图源网络 | 侵删

关注我,一个有情怀的小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