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孟令鹏 田萃 许维胜 | 人工智能赋能城市社区治理的共融模式及其实施路径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引用格式:孟令鹏,田萃,许维胜.人工智能赋能城市社区治理的共融模式及其实施路径[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21,22(02):83-90.


摘 要:随着城市社会复杂性、脆弱性和敏感性急剧增加,推进人工智能赋能的城市社区治理和服务,成为实现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人工智能技术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中坚力量”,正在颠覆传统的思维逻辑、决策方式和管理模式,但人工智能技术赋能社区治理的潜力尚未完全发掘,多数实践忽视了体制机制流程优化和社区的人文关怀。基于多主体共同参与的组织回路与信息感知、传输、处理、反馈的技术回路紧密联系、相互反馈的思想,提出人工智能赋能城市社区治理的共融模式,并顶层设计共融模式的科技支撑方案,可有效助力城市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关键词:人工智能;社区治理;模式创新;赋能


作者:

孟令鹏 男 (1984- )上海海事大学中国(上海)自贸区供应链研究院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田 萃 女 (1986- )上海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

许维胜 男 (1966- )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引言

人工智能正成为撬动新一轮技术和产业变革的重要力量,颠覆传统的思维逻辑、决策方式和管理模式,解构着既有的信息传播方式、主体行为习惯、社会利益格局等,重塑政府、市场和社会及其关系,犁耕形成新的政府治理生态,推动人类社会迈入网络化、社会化和智慧化的新时代,开辟社会治理新格局。推进人工智能赋能社区治理,既是新时代中国城市内涵式发展的时代性要求和可持续发展的结构性支撑,也是实现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城市社区治理能够超越传统粗放式、经验化管理模式,克服社区管理带来的城市创新活力和创新能力难以在更高层次和更大范围上跃升的不足,打破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行政边界,以及公共部门之间、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的工作边界,建立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基层群众共同参与的多主体治理机制。当前,人工智能正从典型的技术驱动转向应用与技术双轮驱动,实践应用方兴未艾,为经济安全、社会治理、生态保护等领域提供应对挑战的新抓手和新手段,为社会治理尤其智慧社区治理带来新机遇,助力政府不断创造“新治理”“新服务”。同时,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及对城市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的要求,也为推进人工智能技术与社区治理的深度融合提供了现实动力。


2019年5月25日,上海启动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标志着上海人工智能将向更高标准、更高水平、更高质量跃升。作为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的三大领域之一,上海市智慧社区建设相关试点工作有序开展,基本建立城市大数据平台,相关数据获取与分析工作已启动,政务智能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在智慧交通、智慧安防部分民生领域的智能化治理水平已达国内领先,具备了开展人工智能赋能社区治理创新应用,形成相关创新产品、服务模式及技术标准的基础条件。


然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尚处初级阶段,甚至很多停留于“蹭热点”而没有实际应用,存在原生性创新不足、数据感知不充分、体制机制不顺畅等短板。深入理解和系统把握新时代城市社区治理体系及技术应用的现状及问题,重构人工智能赋能城市社区治理的模式,一方面有助于政府深入把握居民实际需求,精准掌握社区动态信息,为市民提供个性化、差异化和智能化的公共服务,提升政府的社会治理能力,另一方面有助于推进人工智能技术与社区治理的深度融合,形成人工智能赋能社区治理的整体设计方案及应用技术体系,对推进我国城市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世界人工智能赋能社区治理贡献“中国方案”意义重大。

人工智能:提升城市社区治理能力的重要契机

几乎每一次重要的管理创新都源于技术上的重大突破。人工智能技术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中坚力量”,正在颠覆传统的思维逻辑、决策方式和管理模式,成为管理创新的源泉和驱动力,推动人类社会迈入网络化、社会化和智慧化的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超级计算、传感网、脑科学等新理论新技术的驱动下,人工智能加速发展,呈现出深度学习、跨界融合、人机协同、群智开放、自主操控等新特征,正在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等方面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在全球范围内,从政策支持、科技人才储备到产业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均凸显引领未来的战略性地位。


1.政策支持方面,世界各国都将人工智能作为科技发展的重要支撑


2016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场规模达1971亿元人民币,预计2020年达到6800亿元人民币。中国、美国、俄罗斯、欧盟、日本等国家和地区都纷纷出台了人工智能战略和政策。日本于2016年1月提出《第五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2016-2020)》,推进“超智能社会5.0”。英国更注重基础性研究,制定超过9亿英镑的一揽子人工智能扶持计划。美国于2019年2月启动《美国人工智能倡议》,重视人工智能对经济发展、科技领先和国家安全方面的影响,旨在从国家战略层面调动更多联邦资金和资源用于人工智能研发,以应对“战略竞争者和外国对手”的挑战。俄罗斯重点关注人工智能在国防科研中的应用,大力发展无人武器装备。为推动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提升我国人工智能科技创新能力,我国在“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中新增“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聚焦于实现人工智能领域的产业化,助力中国的制造强国和智慧社会战略。


2.科学研究与产业应用方面,产业生态已基本成型,中国实力相对薄弱


学术研究聚焦个体智能的模仿与交互学习、群体智能的博弈与演进两方面,交互学习、自主协同、进化博弈等是学术研究前沿热点。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论文的全球占比从1997年的4.26%增长至2017年的27.68%,论文总量和高被引论文数量都跃居世界第一,但论文引文影响力指标(FWCI)相对落后。中国目前已成为人工智能专利布局最多的国家,数量领先于美国和日本,主要集中于语音识别、图像识别、机器人及机器学习等细分领域。截至2017年,中国人工智能人才拥有量达到18232人,占世界总量的8.9%,但按高H因子衡量的中国杰出人才仅977人,不及美国的五分之一。


产业应用上,人工智能基础产业层提供计算力,主要包含人工智能芯片、传感器、大数据及云计算等,由于该层具有极高的技术门槛,其主要贡献者是Nvidia、Mobileye和英特尔等国际科技巨头。技术产业层依托运算平台和数据资源进行海量识别训练和机器学习建模,开发面向不同领域的应用技术,包括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学习技术。科技巨头谷歌、IBM、亚马逊、苹果、阿里、百度都在该层级深度布局。中国人工智能技术层近年发展迅速,目前主要聚焦于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和语言技术处理领域。应用产业层将人工智能技术集成到产品和服务,从特定行业或场景切入(金融、安防、交通、医疗、制造、机器人等)。Facebook、苹果将重心集中在该层,先后在语音识别、图像识别、智能助理等领域进行布局。得益于人工智能的全球开源社区,该层门槛相对较低,我国企业在应用产业层的布局与发展势头良好,积累了大量的生产实践经验。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人工智能研究起步较晚,但是,随着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以及科技、制造等业界巨头的布局深入,人工智能产学研用规模将进一步扩大、优势将进一步明显。将人工智能技术深入应用于社区治理领域,契合党和国家推动智慧社会建设和大力发展人工智能技术的国家战略,符合现阶段中国城市建设的时代需求。人工智能技术将为探索智慧社区治理的新模式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也将成为中国社区治理模式变革的核心技术力量。


3.人工智能赋能城市社区治理的理论与实践尚存不足


作为国家或社会的基本单元,城市社区是实现现代社会治理体系建设的重要载体,也是体现社会治理能力的有效途径。社区治理指在接近居民生活的多层次复合社区内,依托政府部门、企业、社会组织和居民自治组织及居民个人等网络体系,为应对社区内的公共问题,共同完成和实现社区社会事务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过程。世界先进城市在长期的社区治理实践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社区治理模式,较好地满足了城市现代化管理的实际需求,演化出了不同的社区治理模式,包括以新加坡为代表的行政主导治理模式、以澳大利亚和日本为代表的混合治理模式、以加拿大和美国为代表的自治治理模式。


国内对社区治理的学术研究最早可上溯至1990年左右,但当时以“社区管理”为主,带有明显的“问题—应对”倾向,到了2000年左右“社区治理”的概念逐渐成为主流,但仍未澄清“治理”与“管理”在基层社区的本质区别,只是将之作为单位管理的替代和社会管理的补充。与国外社区治理研究不同的是,国内研究强调城市社区首先是承担城市社会整合与社会控制功能的治理单元,其次才是培育市民社会、形成公共领域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国内社区治理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三种代表性治理模式,即以上海为代表的行政主导模式、以沈阳为代表的政府分权与社区自治模式、以深圳为代表的社区工作站模式。


人工智能技术将赋予社区治理方法、流程、工具等方面的“智慧化”革新,“智慧社区”的概念也应社区治理模式重构的时代需求和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科技战略而出现。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智慧社区治理模式的设计,无论是《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的预期目标,还是2015年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都明确表示要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可见,智慧城市已成为未来我国城市发展的方向,智慧社区作为智慧城市的缩影,智慧社区治理必将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抓手和重心。2014年5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专门发布《智慧社区建设指南》,明确了我国智慧社区建设的总体框架和实施细则。从实践层面而言,伴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北京、上海、浙江、江苏等正积极致力于智慧社区建设,可以归纳为三种治理模式,即以北京为代表的政府主导型模式,以上海为代表的市场化模式,以浙江、江苏为代表的政企合作型模式。


客观来看,社区间的高度差异导致治理理论缺乏普适性,实践中由于社区社会结构和资源获取的制约,难以有效推动改革创新。而人工智能技术及其应用的兴起时间较短,技术上存在一定瓶颈,应用路径还不完全清晰,导致智慧社区治理模式的研究和实践存在以下不足。


(1)社区治理理念尚未深入落实,社区治理手段相对单一。社区治理应强调人人尽责、人人享有,即共识共商共建共治共享,但现有的社区治理实践中,政府起着绝对主导作用,企业和社会组织的参与度不足,科层制的社区主体分层结构普遍存在,管理的意味依然较浓。受传统社会管理思想的制约,社区治理的方式多采用行政手段,辅之以说服教育来达到稳定社会的目的,忽视了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社会矛盾在浅层次得以压制和隐藏,但从根本上来说,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反而可能引起矛盾升级。


(2)人工智能发展倒逼社区治理模式改革,衍生出新的问题。人工智能技术为社区治理带来了全新的数据采集与分析手段,物联网技术终端设备与通信工具深度集成,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正在全面进入社会公众的日常生活。一方面,这能够帮助社区更好、更及时地了解成员动态,准确筛选和识别重要的公共价值需求,提供优质、个性化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另一方面,信息洪流的冲击消弭了不同城市社区间的差异,对于社会福利和公共产品均等化的呼声势必成为新的社会问题。人工智能技术如何赋能社区治理模式的升级,以满足社区居民更高的物质、精神需求,成为社区治理面临的全新挑战。


(3)人工智能技术赋能社区治理的潜力尚未完全发掘。人工智能技术在智慧社区治理中的应用往往是技术的堆砌,侧重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的数据处理、分析能力解放社区治理流程中各主体的劳动力,并没有从根本上实现社区治理模式的革新,仅仅实现了社区治理的“智能化”,并不能称之为“智慧化”。居民需求未充分挖掘,民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不够,技术应用场景不够具体,多数停留在为应用而应用的初级阶段。技术赋能的级配强度、时空尺度应由社区治理问题与管理提升需求共同决定,而不是靠零散的拍脑袋式突发奇想(企业驱动),当前探索性的应用场景不系统、不完备。


(4)多数实践忽视了体制机制流程优化和社区的人文关怀。信息技术的嵌入只能视为智慧社区治理的手段,而不能成为目的,只有回归治理本身,实现社区善治,增进居民互信,重塑社区共同体,实现社区居民的“安居乐业”,才是智慧社区治理的目的所在。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海量的、实时的、多维的社区治理数据需要被分析利用,以更好地支撑智慧社区治理的决策和模式重构。但多数实践聚焦技术层面的智慧化,侧重数字化社区服务平台建设等智能领域的开发,对基于以人民为中心的制度机制与优化考虑不足。

共融模式:人工智能赋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创新

以上海市为代表,当前我国的社区治理模式可归纳为“双回路耦合”,即多主体共同参与的组织回路,与信息感知、传输、处理、反馈的技术回路紧密联系、相互反馈,共同实现不同领域不同深度的社区治理。在人工智能技术的驱动下,“双回路”的耦合程度将进一步加深,社区治理的流程、机制、平台与应用等将进一步丰富和提升,倒逼智慧社区治理模式重构。在此基础上,实时感知、数据智能处理与干预行为高度集成,现实主体映射形成“虚拟主体”,实现现实主体间、虚拟主体间、现实主体与虚拟主体间相互作用,共同构成和谐共处的人机社会,实现“自主治理”或“无感知治理”,即人工智能赋能城市社区治理的共融模式。


1.城市社区治理要基于网络社会的时代背景

 

1991年,荷兰社会学家Dijk提出网络社会概念,随后Castells大量使用网络社会的概念描述当代社会的转型。所谓的网络,是拓扑学上由节点以及节点间的联结所组成的网络,如人际关系网络。这里的网络社会,不是赛博社会(cyber society),而是各种关系网络聚合成的社会系统,是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耦合而成的完整社会。从复杂网络角度看,网络社会是现实社会网络与其在虚拟空间的映射共同构成的超网络(supernetwork)。

 

虽然社会的网络形式早已存在,但传统社会中人们的交互限于特定的物理空间,社交网络的规模和密度均较小,不同网络相对独立,社会的网络化程度较低。而互联网创新信息传播与交换方式,提供了一种虚拟空间,使社会活动得以脱离时空限制和社会束缚。虚拟社会的信息传递与沟通交流模式具有开放性、多样性、实时性和互动性等特征,深刻影响现实社会的治理、权力运作、诉求表达、公众行为。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交互融合,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互动过程和生活形态,使社会主体间的互动更加频繁,网络化结构渗透遍布整个社会。

 

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通信、电力、油气储运、银行金融、交通运输、给排水、应急服务、政府服务等国家关键基础设施,向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大大提高了信息传递效率,促进着实体网络中物质和能量的传递,甚至取代部分传递。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扩散,促进了实体网络的系统整合,提高了社会运行效率。人际关系网络、资源网络及其他网络与虚拟网络相互关联、错综交叉,形成一个高于而又超于现存网络的网络(above and beyond existing networks),即超网络,或称网络之网络(network of networks)。

 

网络社会具有多属性、流量多维性和多层性等超网络特征。网络社会综合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中的各种关系网络,所形成的超网络包含很多不同质性的节点,不同节点联成的边有着不同的属性,节点间和网络间存在着物流、信息流、知识流和资金流等多维流量。每种关系网络都有着层次结构,层内和层间相互交叉,超网络嵌套着网络,有的节点本身就是一个网络,如不同的社区组成复杂网络,而社区节点本身就是一个网络结构。社会主体间的现实互动和脱离时空限制的虚拟互动,极大地增加了网络社会的复杂性。呈现去中心化、协同性、自组织性、不确定性、涌现性等复杂系统特征,而上述特征是人工智能赋能社区治理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2.人工智能赋能城市社区治理的“双回路模式”

 

社区治理,是一种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社会行为,单一主体不存在治理行为。社区治理中的多元主体相互作用,构成信息传递回路。传统社区治理模式中往往只包含治理主体和治理客体之间构成的单一信息传递回路。根据前述研究内容中人工智能的抽象,智能感知、智能分析处理、智能决策高度集成所形成智慧化的社区治理决策单元可作为社区治理网络模型中的新型主体,可使单一回路的传统治理逐步演化重构成为具有一定“自治理”能力的多回路人机共融治理。

 

人工智能赋能的智慧化社区治理决策单元作为新型节点,增加社区治理网络中的信息传递回路,形成一系列潜在的新型网络拓扑。具体地,根据与智慧决策单元发生信息交互的主体类型,智慧社区治理网络模型可分为多种回路拓扑。感知治理客体信息,智能分析结果返回治理客体(智能服务回路);感知治理客体信息,智能分析结果返回治理主体(智能辅助决策回路);感知治理主体信息,智能分析结果返回治理客体(智能辅助监督回路);感知治理主体信息,智能分析结果返回治理主体(智能辅助纠偏回路);同时感知治理客体信息,智能分析结果返回治理客体(人为干预智能自治理回路)等。

 

具有多回路拓扑的智慧社区治理共融模式,要指导智慧社区建设,就需考虑实际场景和现有技术的约束,研究社区治理网络模型和实际场景的映射关系。特别是研究如何确保新型指挥决策单元能够与实际社区发生关联,如何确保现有成熟技术构成技术支撑体系可以将其实现。

 

实际上,“双回路模式”是“共融模式”的初级阶段。“双回路”即线下组织回路与线上技术回路,这两种回路理应同时并存,互相融合,相互反馈,共同实现不同领域不同深度的社区治理。目前,组织回路正在包容技术回路,但同时受到技术回路的影响而自身发生改变,技术回路在不断完善,但同时受到组织回路中机制割裂问题的阻碍,两种回路的融合处于相互张力下的“纠结”阶段。


科技支撑方案:“共融模式”的实施路径

社区是社会有机体的最基本内容,是宏观社会的缩影,人生命活动的绝大部分时间在社区中度过,各种生活和工作产生了大量数据。社区中的人、事、物将紧密耦合并组成一个全新的生命体,一个拥有数据大脑、自进化和人机物深度融合的开放生态系统,可以不断集成各类技术、产品、业务流程,增强社区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不管是“双回路模式”还是“共融模式”,其实施都要依托人工智能技术,以及大数据、5G、物联网、AR、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共同提供科技支撑方案。


从网络、数据和安全三个方面,设计智慧社区技术参考架构。网络是智慧社区的“血管”,通过物联网、互联网等技术实现社区内各类型系统、终端、传感器等的互连互通,超大带宽、超低延时、高可靠硬件支持保证数据充分流动和集成。数据为整个架构的核心,来自智慧社区中政务、医疗、物业、安防、养老传统应用,采集于支撑这些应用的底层软硬件系统。通过数据采集与交换、数据融合,结合规则和专家知识输送至智慧社区治理大脑中,通过反向控制物理系统、重组业务流程、优化人、机、物互联互通,最后达到社区治理“智商”的全面提升。


总体上,智慧社区建设技术架构,按层级关系分为感知层、基础服务层、关键支撑层及智慧应用层。


第一,感知层是智慧社区的基础,包含感知控制元器件、感知控制网关及传感网络,以实现对物理世界的感、知、控等功能,完成对环境以及感知对象的信息采集,将信息转换为规定的数据格式送达至网络层,按照约定规则,通过感知控制器件对物体实现智能控制。感知层为智慧社区增加视觉、听觉、触觉和交互能力。


第二,基础服务层中,各种类型的应用使用同一数据标准对外提供服务接口,这些服务来自智慧建筑、智慧家居、智慧城市公共数据等多方服务商。由于智慧社区组成模块众多并且业务繁杂,尚未形成一种统一的多系统协调机制与标准,各智慧社区模块之间相互隔离。可探索服务化机制的数据和应用集成方法,在不改动业务系统的情况下调用业务系统提供的内部服务,通过建立软件总线的方法支持服务热插拔,提供服务注册、服务发现和服务调用接口,为上层用户提供统一的服务入口并屏蔽底层软硬件差异。该方案可最大化集成不同厂商的服务,打通各应用数据孤岛。


第三,关键支撑层中,从平台架构、智能分析与“人在回路”三个方面进行顶层设计。首先在架构方面,综合使用离线计算与实时计算的方式,对历史数据与非实时决策需求业务采用定期计算的方式,减少设备投入,降低运行成本;对实时性高的业务如建筑物预防性维护,电能预测与智能节能则采用内存计算方式,加快处理速度。另外,建立社区知识库,对个人画像、设备信息、办事历史流程、设备日志等结构化与非结构化数据建立弹性搜索引擎,方便实时调用与汇总。


在智能分析方面,首先确定业务需求,然后根据业务需求和数据特征建立分析特征集,通过监督学习、非监督学习、强化学习、超网络建模分析、混合增强智能、机器直觉推理、联想记忆模型与知识演化方法等方法,建立输入与输出之前的映射模型,形成人工智能引擎。在此过程中,充分考虑数据概念漂移、在线学习、输入特征变动因素,综合利用相同领域迁移学习、终身学习方式来解决模型渐进失效问题。智能分析模块本质上是社区治理的大脑,主要提供数据收集、存储、计算、分析的服务,并通过机器学习,沉淀出规则和知识,进化出判断、决策的能力。此外,引入“人在回路”的混合增强智能、人机共生的社区服务与治理理念,探索真实环境下社区情境理解及人机群组协同科技支撑方案,实现人机互增强、互补充及协同治理的高效模式。


第四,智慧应用层支撑智慧政务、智慧物业、智慧安防、智慧社区医疗与智慧社区养老等应用,与大数据分析及服务层紧密耦合,通过服务调用的方式建立一站式政务服务、物业管理、智慧家居、智慧医疗、智慧安防网站与APP,建立统一身份认证与统一安全机制,最大化用户体验,降低使用成本。另外,为支持人机共生共融治理,大数据服务与传统人治方法无缝集成,智慧应用积淀数据可反馈控制感知决策层物理装置,达到闭环控制目的。

结语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的城市治理,为解决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供给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匹配的问题,避免陷入政府管理过度或管理缺位的极端,提供了历史性机遇。传统的单一、粗放、孤立的社区信息化管理和应用模式已无法满足城市发展和民众需求多元化的要求,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为智慧社区治理提供了可能。在治国方略由管理走向治理,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应用方兴未艾的时代背景下,推进人工智能赋能城市社区治理,不仅是深化治理体系改革的当务之急,也是城市社区建设和管理中面临新矛盾和新问题的破解之道。本文提出人工智能赋能社区治理的共融模式及其科技支撑方案顶层设计,是针对当前城市和社会治理领域的剧烈环境变革,总结提炼过往经验并积极探寻治理模式创新的有效路径,可为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其他领域提供很好的经验借鉴。


当然,城市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也无法仅凭借技术实现,更重要的还是制度机制创新和流程再造。未来理论与实践就要注重突破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与实践应用面临的痛点难点问题,打通政府与城市各个要素、各个模块、各个物件以及民生需求各个方面之间的连接,提高对社区公共信息和变化脉络的深入理解和敏锐感知,推进控制流、信息流、知识流、价值流的协同优化,形成组织与信息空间的统一治理格局。此外,还要充分考虑隐私保护、信息安全与伦理问题。智慧社区治理的多元参与主体信息的共享能够极大提高便利与智慧化程度,但如何把控这种共享与融合的程度,哪些数据在何种系统以何种形式被分析以及向谁开放,也需要进行精细化设计。


注释:略

参考文献:略    

*本文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区域港口物理-信息耦合超网络韧性建模及时空治理策略”(71974122)、上海市科委重点项目子课题“人工智能赋能社区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研究”(19DZ1209202)、“超大型城市社会精细化治理模式重构及优化策略”(18DZ1206802)的阶段性成果。


往期链接:

李德国 甘巧婷 蔡晶晶 | 行为公共管理学的理论溯源、实践议题与本土展望

夏志强 陈佩娇 | 城市治理质量:概念建构与认识逻辑

吴新叶 江荣荣 | 大数据下的公共服务递送:技术禀赋及其不确定性的克服

何文盛 包睿男 | 后疫情时代地方政府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目标、特征与对策

何精华 | 政府职责动态配置的立论基础、实践逻辑与可行路径



来源:《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21年第2期

责任编辑:董幼鸿

排版:秦施爽

审核:周巍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上海市最佳学报
全国高校精品社科学报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政治学)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CSSCI)

“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

投稿邮箱:xzxyxb@sdx.sh.cn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