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柳树2024——夏至 ▏蝉迎夏至

全体柳树组成员 茶路心语
2024-09-05


 




夏至



民谚说:“冬至饺子,夏至面。”


就芒种物候而言,黄河流域宿麦既登,芒种三日见麦茬。夏至时节恰好可以喜尝新麦,极有耕耘之后的成就感,看来“夏至面”还是有来由的。


夏至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


夏至前后,鹿角开始自然脱落,知了开始鸣叫,半夏生,黄河流域不知道是不是晚一点,半夏刚生长发育,江南半夏生的可以理解成半夏块状茎生长很好。




 


趁着梅雨季雨后的风凉,傍晚出门拍柳。

柳树长发披肩,杨柳蓊郁葳蕤,好不亲热的样子,果然是杨柳一家亲,杨树如哥哥一样护着柳树妹妹。


夏至未至时,晚上杨柳树下捉蝉的人一波又一波,我混迹其中。当然,我找蝉的眼力自惭不如,人家看到的是活动的蝉,我看到的是静止的蝉壳。


夏至一到,蝉蛙鸣,盛夏启,出洞的蝉明显多起来,这是我夏至看到的第一只活动的蝉。↑


明明知道它无能力伤害我,碰到它软软的腹部,免不了还是有一丝害怕,心里咯噔一下 。我知道,我的表现是小时候没有亲近过大自然的后遗症。


偶遇一位抓蝉的河南女伙伴(听口音像),她没带容器,手掌心护着11个挣扎的蝉在胸口(真的捂在胸口),宝贝的不得了,小时候接触大自然多重要,蝉已然是她儿时的伙伴。


我从另一个抓蝉的陌生朋友那讨要了一个矿泉水瓶给她,然后,她继续寻找她的蝉,我继续观察我的昆虫。




新鲜出炉的蝉洞,深度5厘米左右↑


↑我现场找到3个蝉,雌雄比例是2:1



白天路过一个小区随手顺回来的蝉蜕壳雌雄比例5:1。↑


看来,雌蝉个数明显比雄蝉多呀。

由此,我推测一只雄蝉会交配多个雌蝉,大自然每个生物为了种族的繁衍遵循能量最大化,不会轻易浪费生存资源。




杨扁角叶蜂幼虫



再来看看垂柳哥哥加杨吧。


自从观察到杨树叶上有叶蜂幼虫后,几乎每天晚上我都会来看看它,碉堡上的丝柱是怎么搭建的?这个困惑一直牵着我的心。


天道酬勤,哈哈,今天非常幸运,我获得了一张大自然直播现场的门票。


↑上图视频是叶蜂幼虫搭建的完整过程。


碉堡空间面积:叶蜂幼虫以尾部为圆心,以身体上半身长度为半径搭建丝桩。


碉堡的水泥柱:先嘴巴吐丝状物在叶片正面,然后嘴巴慢慢网上拉,拉到一定高度后收尾折断。



正面完工后,迅速移动到反面搭建碉堡。↑
同样以尾部为圆点,搭建一个平面为圆的一个个丝桩,每个丝桩的间隔距离相同 。
这是多么精致而又智慧的设计呀,虽然我没怎么看懂,我折服于小精灵有条不紊的建设,现代科技许多灵感不就是从昆虫身上获取的吗!


保护措施做好后,叶蜂宝宝开始干饭啦,吃饱了才有力气干活。

↑↑↑总结:昆虫的智慧
叶片正反面都有这样的屏障:
在叶柄通道上吐丝,
阻拦别的昆虫进入自己的领地
哈哈,这是领域标志

在干饭的周围吐丝围起来,
不让别的昆虫进来
领域和保护双重作用

丝状咬痕上的泡沫还有两种作用:

1.捂住叶片伤口的嘴巴,
不让它分泌挥发性物质,
从而不能招呼特定的寄生蜂来

2.咬痕丝桩剩余的叶肉和幼虫形状相似
丝桩拟态幼虫半透明雄足和腹足
转移天敌的视线

以上是加杨树上的叶蜂幼虫的杰作。

再来看看叶蜂幼虫模特本尊↓


叶蜂幼虫可会摆造型:前凸后翘典型的S状

↓下面再来认识一下叶蜂幼虫爱吃的加杨叶。


梅雨天的雨说来就来,说走就走。

地上横卧着一枝刚被大雨折断的杨枝,有没有注意到叶片正反面都是绿色。我们知道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杨树叶片正反面都能光合作用,或许这正是杨树成为速生树种的其中一个有利因素吧。



↓杨树是北半球温带和寒温带十分普遍的树种之一,叶柄不走常路,演化成扁平状 ,这又有什么机理?大自然好多现象不是无缘无故的存在,杨树家族的密码不会轻易吐露给陌生人。






柳树的邻居

 



 

柳树树桩上的苔:某地钱↑



图片来自网络



柳树树桩上旁边的地皮菜专业名字是原核生物:念珠蓝细菌

网上说地皮菜属于蓝藻纲念珠藻科念珠藻属,是一种肉眼可见的大型蓝绿藻。自从知道它是原核生物,我再不敢,也不想吃它了。


地皮菜性喜潮湿,多生长在雨后低矮的草丛、荒坡和地头;在淡水水域、陆地、热带以及南北两极地区都有分布。




地皮菜藻体坚固、胶质,最初为球形,后扩展为扁平,直径几个厘米,为常有穿孔的膜状物或革状物。
藻体由许多屈曲盘绕的藻丝组成,藻丝则由多个球形细胞连接而成,其胶质鞘分层不明显,无色透明。
念珠藻在显微镜里,细胞排成一串念珠的形状而得名。图片来自网络
藻丝一般不分枝,长4.5-6微米。
下面知识来自网络:
普通念珠藻虽然由单个细胞构成藻丝,但因其是由多个这样的细胞连接而成的丝状体,并且这些细胞通常包裹在公共的胶质被(即胶鞘)内,形成一个复合群体。那么问题来了,群体是否算是整体?若算是整体,我们认为属于多细胞生物,而如果不算整体,那么就只能算是单一藻类种群的集群分布。
在生物学分类上,念珠藻属于原核生物中的蓝藻门,其细胞不具备核膜包裹的细胞核,但它所表现出来的多细胞特征使其在某种程度上区别于典型的单细胞蓝藻。所以,从群体结构的角度来看,可以认为普通念珠藻是多细胞生物的一个例子。
我个人认为,这其实应该是单细胞生物向多细胞生物演化的一个中间状态,严格意义上来讲普通念珠藻就是单细胞生物。
地皮菜不是地衣,详见一席有关地衣的演讲下面链接↓

搞我们这个专业,最大的幸福就是你可以亲眼看到这些美丽的生物 | 王立松 一席第953位讲者


夏至观察就写到这里~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茶路心语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