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获奖专著推荐:《农民自杀研究》

北京润生农村公益 润生基金会 2022-11-29

【精选内容:好书推荐】

新闻中心    


专著名称:《农民自杀研究》

著者:刘燕舞

著作者单位:武汉大学社会学系

出版社名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责任编辑:赵子光 刘 荣

出版时间:2014年8月


内容介绍


《农民自杀研究》探讨了中国农村发展过程中的重大民生问题——农民自杀问题及其治理。全书共六章。


第一章为导论,包括中国的自杀研究、经典理论、研究进路、理论框架四节。第二章、第三章和第四章分别为团结型社会的农民自杀、分裂型社会的农民自杀和分散型社会的农民自杀,这三章分别都从田野与概况、自杀的性别与年龄别、自杀的类型分布、自杀的年代别和自杀的机理五节。第五章为农民自杀空间化,分别从区域比较作为研究方法、农民自杀空间化的表征、数据说明、南方区域的农民自杀、北方区域的农民自杀、中部区域的农民自杀、农民自杀空间化的机理七节讨论了我国自杀问题的时空分布。第六章为余论。


本书主要有如下发现:一是从经验层面来看,本书发现了农民自杀现象的类型化与空间化的特征;二是从理论层面来看,本书发现了自杀并非是单一的结构决定或行动决定的,而是社会结构与自杀行动两者互构的产物;三是从实践层面来看,本书发现了当前十多年以来以及未来十至二十年内,农村将主要面临老年人自杀潮的出现、持续乃至加剧的问题。本书还探讨了如何干预农村老年人自杀危机的问题。



本书的主要创新点有,第一,从方法论上,本书结合了实证主义社会学与人文主义社会学两套研究路径的长处,既收集较大样本量的质性数据,以便于做一定的量化分析,又强调实地调查,从而收集扎实的一手田野材料,因此,本书既借助自杀率这一整体单位把握各种自杀特征的分布状态,又借助对自杀行动的大量案例的理解来把握自杀特征分布的理论逻辑。


第二,从理论上,本书结合了社会结构与自杀行动两个方面同时对自杀行为的形塑作用的机制,构建了:“结构—行动论”这一理论框架,用以理解我国农民自杀的差异性分布状况,克服既有研究要么侧重结构分析,要么侧重行动分析的单一性缺陷。


第三,本书对农民自杀率在不通过群体中的分布状况的把握具有创新,特别是本书发现,青年妇女自杀率持续下降与老年人自杀率持续上升这一非常重要的经验现象并对之进行了合理的解释。


第四,本书强调考察农民自杀的空间差异,认为我国农民自杀并非一个整体意义上的自杀,而是在社会结构不同的区域和村庄中存在着巨大差异


本书的学术价值表现在,从理论的角度来说,自杀问题历来是个体与整体、行动与结构等社会学史上二元对立的传统题域,本研究认为自杀是个体与整体、行动与结构共同互构的产物,其理论意义在于,通过对农民自杀的差异性特征分布的理解,建构合适的理论框架,以弥合自杀研究领域长期以来的结构与行动二元对立论的分裂性困境。


本书的现实价值表现在,从现实的角度来说,在近30 年内,本书发现,尽管数据显示农村妇女自杀率已经显著下降,但数据同样显示出,当前农村老年人自杀却呈急剧上升态势,因此,研究农民自杀既可以从理论上为老年人自杀危机干预提供理论指导,亦可以根据老年人自杀的复杂分布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现实政策建议,从而降低老年人的自杀率,提高老年人的晚年福利。


本书目录


序一 一部接“地气”的著作 郑杭生

序二 自杀研究的新高度 贺雪峰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中国的自杀研究

第二节 经典理论

第三节 研究进路

第四节 理论框架

第二章 团结型社会的农民自杀

第一节 田野与概况

第二节 自杀的性别与年龄别

第三节 自杀的类型

第四节 自杀的年代别

第五节 自杀的机理

第三章 分裂型社会的农民自杀

第一节 田野与概况

第二节 自杀的性别与年龄别

第三节 自杀的类型

第四节 自杀的年代别

第五节 自杀的机理

第四章 分散型社会的农民自杀

第一节 田野与概况

第二节 自杀的性别与年龄别

第三节 自杀的类型

第四节 自杀的年代别

第五节 自杀的机理

第五章 农民自杀空间化

第一节 区域比较作为研究方法

第二节 农民自杀空间化的表征

第三节 数据说明

第四节 南方区域的农民自杀

第五节 北方区域的农民自杀

第六节 中部区域的农民自杀

第七节 农民自杀空间化的机理

第六章 余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索引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扫码进入网站,获取更多信息

网址|www.rsfrd.org

北京润生农村发展公益基金会


监       制:陈兆丰

责任编辑:卢望春

实习编辑:石  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