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红船来稿 | 再谈《朱德的扁担》(上)

朱新春 红船融媒 2023-11-10




本来,围绕“朱德的扁担”的有与无、真与假的论战与斗争,已经于2013年4月,随着位于“朱德的扁担”的发源地的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在著名的井冈山会师85周年之际,遵照中央的指示,率先按照朱良才同志撰写的文章《朱德的扁担》,对“朱德的扁担”的展陈,做出了规范化的展陈,恢复了历史的本来面貌后,就宣告结束了。
可万万没想到的是:就在《英雄烈士保护法》已经正式颁发实施、全国正在掀起学习党史的大好形势下,又有人在网上发文,要重新“裁决”《朱德的扁担》。
对于该人的文章,实在不值得回应了。我就把当年在“朱德的扁担是真的还是假的?”“朱德的扁担上的几个字到底是谁写的?”“扁担上的字到底写的是什么?”……的论战中,我写的几篇文章重新整理成一篇文章发出,让对“朱德的扁担”的“来龙去脉”有兴趣的朋友们,再温习一遍党史;让想通过“朱德的扁担”再更深入地了解和学习我们革命领袖的伟大风范的同志们,送一份辅导材料。

我的父亲——开国上将朱良才,1900年出生在湖南省汝城县的一个书香门第之家。在上中学时,由于阅读了梁启超等人的进步书刊,开始萌生了爱国爱民、救国救民的思想。1925年,当大革命的风暴一刮到了湘南大地,已经当上了小学老师的他,就毅然决然地抛弃了衣食不愁的“小康”生活,参加了大革命。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许多意志不坚定的人纷纷退党、退会、退出革命,刚刚被从国民党监狱中营救出来的我父亲,则是冒着被砍头的危险,主动找到党组织,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8年参加湘南起义时,他任资兴县委组织部部长。4月底,他随朱德上了井冈山。很快,他就和谭政(开国大将)一起,被任命为刚刚成立的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即:红四军)军部(即:军长朱德、党代表毛泽东)的第一任文牍参谋(即:秘书)。在毛泽东、朱德的言传身教下,他很快地就由一个朴素的革命者,成长为一个自觉的革命者。


毛泽东“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的黄洋界保卫战,就是时任红31团1连党代表的我父亲指挥打的;毛泽东“命令昨颁,十万工农下吉安”的吉安,就是时任红103团团政治委员的我父亲亲率“敢死队”突破的;毛泽东“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的张辉瓒,就是时任红9师政治委员的我父亲,亲自带部队活捉的。


1933年8月1日,时任红15军政治委员的他,由于屡建战功,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一次庆祝“八一”建军节的大会上,荣获二等红星奖章。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保卫和建设新中国……为我们的祖国和人民,整整奋斗了一生。






《朱德的扁担》的诞生


我父亲是“秀才”出身,又是“朱、毛”的第一任秘书,可是,他这一生中,公开发表的文章,只有4篇。而这4篇文章,全是写的井冈山。原来,我父亲革命一生,参加的战斗无数,多处受伤,多次差点儿牺牲,常常感叹自己是一个“革命的幸存者”。因此,尽管位高权重,他却一生谦虚谨慎、低调稳重,从来不宣传自己,也从来不借宣传领袖的机会抬高自己。所以,他很少公开发表什么文章和作品。


可是,到了1956年7月,为迎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30周年,中央军委决定举行大的庆祝活动。为此,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正式下发了通知,面向全军、全国举行征文活动。聂荣臻、罗荣桓、叶剑英、徐向前、贺龙、刘伯承等530余位开国将帅和省部以上领导和数万官兵、转业军人、地方干部踊跃撰稿,共应征稿件3万余篇。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等中央领导同志亲自阅改征文稿件,毛泽东为征文丛书题写了“星火燎原”书名,朱德为该书作序。


中央军委为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30周年给中央的报告


面对着党的号召和领袖们的带头,我父亲就想了:作为从井冈山出来的老同志,又经历过很多重要的事件与战役战斗,当然也应该为党史、军史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可写什么,怎么写,他还真费了一番心思与周折。最后,经过慎重周密的考虑,在秉承他一贯不宣传自己和尽量能留给后人一部真实的历史,尤其是能正确地教育子孙后代的历史的前提下,他选出了《这座山,它革命》、《朱德的扁担》、《练兵与御寒》、《一根灯芯》4个题目。


我父亲为什么只写井冈山呢?因为,井冈山既是中国革命的转折点,也是中国革命胜利的起点。正是井冈山革命道路的选择,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才使中国革命找到了适合自己国情的成功之路。从此,中国革命才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新的胜利,直至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的新中国。同时,井冈山也是我父亲在毛泽东、朱德的直接教诲下,从一个朴素的革命者成长为一个自觉的革命者的转折之地。几十年来,他始终对井冈山充满了无法忘怀的深情和难以言状的景仰,所以,他选择了将井冈山的故事留给子孙后代的创作愿望。


井冈山斗争那么生动丰富,又那么多姿多彩,他为什么偏偏只选中这4个题目呢?


其中,《这座山,它革命》,讲的是领袖,讲当年时任红四军党代表的毛泽东,在井冈山上给红军讲解革命根据地重要性的故事,实质是在讲理想信念与方向道路和依靠人民群众;《朱德的扁担》,讲的也是领袖,讲的是当年时任红四军军长的朱德,和红军指战员一起挑粮的故事,实质是在讲红军官兵一致、讲革命榜样的作用、讲艰苦奋斗;《练兵与御寒》,讲的是基层连队与官兵,讲的是红军在极端艰苦、困难的条件下如何训练和与困难作斗争的故事,实质是在讲技能与精神;《一根灯芯》,讲的是部队和基层,讲身为军党代表的毛泽东,如何善于发现问题,如何善于抓住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如何亲自调查研究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规定团、营、连如何点油灯的故事,实质是在讲艰苦奋斗与团队管理和工作方式、方法。


这样,通过四个真实、生动的小故事,从领袖、团队、人民到士兵、基层、群众;从教育、训练、管理到以身作则、思想教育、作风培养,高屋建瓴,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入手,巧妙地把井冈山精神系统、全面、具体、形象地展现出来,使读者在看故事的同时,对井冈山精神,得到了一个比较完整、比较系统、比较深刻和比较形象的了解与印记。


那么,朱德的扁担的故事,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当年的井冈山地区,只有不足2千人口,年产谷还不到万担,连自己都养活不了。老百姓的生活很苦,苦到吃不饱穿不暖。湘南起义红军上井冈山后,几千人上了山(还有几千人在山下),都要吃饭。再加上敌人的封锁,红军的服装弹药、粮米油盐的供给都十分困难。


1980年代的井冈山茨坪


时间不长,白米就吃光了,只剩下当地产的红米。红米很粗,可是价钱便宜,吃了也很撑时候,所以大家倒爱吃红米了。可到后来,红米也不够了,部队只好煮南瓜吃,稍微放些盐也倒挺有滋味。但南瓜也有一条:“不革命”——吃了以后饿得快。吃的时候长了,还胀肚子。可是大家却劲头依然十足,还编了歌谣唱道:“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好香,每顿吃个净大光!”


后来,山上的红军困难到几天还吃不上一顿饱饭了。按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中》说的就是:“有时真是到了极度。”


所以,为了保障供给,部队决定到山外去挑粮。


军长朱德、党代表毛泽东不仅平时和大家一样地吃红米饭,喝南瓜汤,还带头和战士们一起下山去挑粮。


可挑粮,在当年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一是路不仅远,还不好走。当年的井冈山,由于是山区,很封闭,根本就没什么正儿八经的路,全是当地村民踩出来的羊肠小径。从山上的茨坪到山下的茅坪,弯弯曲曲,高高低低,足有五六十里路。而且是山高路险,坡陡林密,着实难走,连年轻的小伙子们都累得汗流浃背,腰酸腿软。可朱德、毛泽东和大家一样,不辞辛苦,天不亮就出发,翻山过坳,一去一回,直到天黑,整整走上一百来里路,才将粮食运回驻地。


二呢,是好多人不会挑扁担。比如毛泽东,他是学生出身,没挑过扁担。他就和那些不会挑扁担的指战员一起,把裤腿扎紧,满满地装上两裤腿,往肩上一搭,当作口袋来背。而朱德呢,由于会挑扁担,所以,他每次都是穿着一双草鞋,戴顶竹编的斗笠,挑着扁担,从早上天亮出发,到晚上天黑后返回,越沟谷,翻陡坡,一路走来一路谈笑风生,还借休息的机会给大家讲鼓舞士气的故事。而且,朱德军长是天天参加挑粮。


朱德挑粮


到了晚上,别人都倒头睡大觉了,可累了一天的朱德军长,还要研究和计划作战的大事,往往是还没来得及躺下睡一会儿,又得赶紧起来洗把脸就去参加第二天的挑粮了。


看着已经是40多岁的朱德军长不仅天天去挑粮,晚上还要加班加点策划军机大事,作为秘书的我父亲,就深感心疼了,生怕朱军长把身体累垮了,就想方设法地做他的“工作”。可连着“劝”了几次,不仅没“劝”住他,反倒让朱军长把我父亲给说得“哑口无言”了。看看劝不动朱德军长,可又怕真的累坏了每天晚上、有时还是整夜加班研究军机大事的朱德军长,万般无奈的我父亲,就想出了一个“高招”。这天,晚上挑粮回来后,趁朱军长不注意之际,我父亲指挥小警卫员悄悄地把他放在门后的扁担给“偷”了出来,然后“藏”了起来。


第二天早上起来后,一见扁担没了,朱军长就到处询问:“我的扁担呢?我的扁担谁拿走了?”心知肚明的我父亲就故意装糊涂地说:“不知道呀!”还有意提醒他:“今天还有不少事情需要您亲自处理呢,军长是不是就别去挑粮了?”然而,朱军长并不理会我父亲的劝告和“提醒”,而是从屋檐下随手抓起一根扁担,就随着挑粮的部队出发了。


晚上,返回驻地的朱德,什么也不说,拿起砍刀就又削了一根扁担。削好后,还让我父亲把毛笔拿出来,借着豆油灯的灯光,亲自在扁担上写下了“朱德的扁担”5个字,写好后,将扁担向门后一放,就说了一句:“这下,你们就不能藏我的扁担了吧!”


从此,他的扁担再也没有人“藏”了,同志们挑粮的劲头也更高了。大家还编了一首歌子:“朱德挑谷上坳,粮食绝对可靠,大家齐心合力,粉碎敌人‘围剿’。”这首歌,不仅平时唱,挑粮的路上、挑粮中休息时,更是唱响在红军的挑粮队伍之中。


于是,我父亲在百忙之中,抓住点滴时间,亲自提笔写了起来。


可一动笔,他就发现:难题还真是不少。比如,《朱德的扁担》的初稿中,他根据自己的记忆与回忆,将有关人物、细节写得比较多、比较细、比较具体。可初稿出来后,为了慎重起见,他与也曾经是亲历其事的几个老战友,包括当年因工作的需要,跟朱德直接接触比较多的红四军军部特务连连长张宗逊(开国上将)、党代表赖传珠(开国上将)和直接负责保卫“朱毛”的警卫排排长肖新槐(开国中将)等几个老同志坐到一起一聊、一对证,竟然大家记得并不是完全一样。


比如出发地和到达地,比如朱德到底挑的是五六十斤还是一百来斤,比如毛泽东到底是用粮袋背还是用裤子背……是啊,终究是过去三十年的事啦!而且,朱德军长和大家一起挑粮,又不是一次两次、一天两天,再加上还要打仗、分田、建政权那么多大事要做,谁又会对在当时来说,对朱德军长挑粮已经“习惯”了,并且也算不上什么大事的朱德军长挑粮的“细节”,还记得那么精细、那么准确、那么清晰。


可是,几个坐在一起的老战友再仔细一回忆,再仔细一对证,这才发现——都对。为什么?别忘了,那是战争年代,驻地来回变,任务来回变,头一两天挑得多点,过两天挑得少点,都正常。别说当年,就是现在,当地的人,还能挑上百来斤,在当年的挑粮小道上,给来“重走挑粮小道”的全国各地的访客和“朝圣”者,送水、送西瓜。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挑粮小道休息之处听《朱德的扁担》的故事的全国各地参观者


于是,为了真实地还原历史,准确地宣传革命领袖,经得起历史的考证与推敲,我父亲经过深思熟虑后,毫不犹豫地将故事中的几个其他人物(包括我父亲这个在故事中的“2号人物”在内,全都毫不犹豫地给砍掉了,都用“大家”来代表)和细节省略、简化。最后,仅仅用六百多字,就将这个故事完整而精彩地写了出来。


而改得最多的,是《这座山,它革命》。由于讲的是毛泽东同志在井冈山上的一次讲话,所以,我父亲非常慎重。仅仅是以“原话”形式出现还是以“原意”形式出现,就费了好大一番功夫。最后,也是出于对历史负责、对领袖负责,也对子孙后代负责的原则,他采取了回忆的形式,将毛泽东同志有关井冈山是一座革命的山的论述的“原意”,留给了历史和我们子孙后代。


初稿完成后,我父亲又主动征求有关同志的意见,主动修改加工,直到初步满意后,才送《星火燎原》编辑部。


《星火燎原》编辑部初审通过后,将4篇文章打印成小样,又派专人送回我父亲处。收到小样的我父亲,就伏在台灯下,亲自在小样上逐行逐段的思索,逐字逐句地斟酌。然后,一会儿用毛笔涂画,一会儿用红钢笔圈点,一会儿用蓝钢笔修改……甚至,改到难以言尽之处,还亲自提笔给编辑部写信……就这样,我父亲改完一稿,编辑部校对重印一稿;编辑部重印一稿之后,又送我父亲再次修改。前前后后,反反复复,仅仅与编辑部之间,就往返修改了5稿。


本来,《练兵与御寒》里讲了时任红31团1连党代表的他自己,在黄洋界保卫战中与连长王良如何指挥打赢了黄洋界保卫战的具体故事,后来,为了突出主题和红军指战员的群体形象,他特意将这段删去了。


《这座山,它革命》修改稿第4稿和第5稿及朱良才给编辑部的亲笔信


最后,我父亲与编辑部都认为文章可以定稿后,又将文章送有关老同志征求意见。其中,《朱德的扁担》一文,还专门呈送朱德同志本人亲自审阅。朱德同志与有关老同志审阅通过后,编辑部才正式印成大16开大字的大样本,以“解放军三十年征文初选稿”为名,送各有关领导、老同志与相关组织共同审阅。同时,还特地在封面加上了“送审稿件请勿外传”8个字。与此同时,极为慎重的编辑部,还在有关领导、老同志与相关组织审阅之后,将此文刊登在内部刊物《红旗飘飘》上,以求更广泛地征询意见。


送审初选稿


这是《星火燎原》编辑部当年为朱良才建立的档案和往来公文


这一转,又是半年。直到有关的领导、老同志与组织都审阅完毕和广泛征求意见后,根据当时的历史背景,于1958年9月,以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名义,将《星火燎原》第一卷正式出版发行。也就是从那时起,《朱德的扁担》正式地诞生了。


 1958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第一版《星火燎原》中朱良才写的《朱德的扁担》、《一根灯芯》和《练兵与御寒》


至1963年,《星火燎原》共出版了8卷,相继用13种文字、8种版本发行国内外,共发行710余万册,创造了奇迹。这里面,有36篇文章,还被选入全国中小学语文课的课本之中。其中,这36篇文章中,就有我父亲撰写的《朱德的扁担》和《一根灯芯》两篇。


(未完待续) 

作者:朱新春

统筹:张喜斌

程序编辑:朱向锋

★推荐阅读★

“作始也简,将毕也钜”——董必武手迹展在武汉博物馆展出

红船专访丨叶挺孙女叶莲:爷爷不屈的精神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觉得内容还不错的话,给我点个“在看”吧

↓↓↓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