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红船听书丨《兰考长歌》第十九集:“红薯专家”张明常

红船融媒 红船融媒 2023-11-10


红船听书



作者:叶留阳

           张占亭

主播:王向明




兰考长歌

焦裕禄及其战友们的无愧人生


《兰考长歌》客观真实、生动感人地记录了在当时极其困难的条件下,焦裕禄、张钦礼及其战友们带领兰考人民同沙碱涝作斗争,造福百姓的峥嵘岁月和辉煌成果,讴歌了这支英雄群体不为名、不为利、不怕苦、不怕死,一心为革命、一心为人民的革命精神和可歌可泣的光辉事迹,诠释了焦裕禄精神诞生的风雨历程,和他们不忘初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价值观,回答了全国人民关注的焦裕禄遗愿是怎样实现的这一历史答案。


上集回顾


卓兴隆把焦裕禄精神和兰考好的工作经验带到商丘,大干三年,政绩显著。全国林业工作会议在商丘地区召开,卓兴隆在会上介绍了农桐间作和根除林木病虫害的经验。为改造好商丘地区的沙碱地,卓兴隆向商丘地委书记李景堂提出引黄河水到商丘的建议。李书记马上召开地、县生产指挥长会议,进行讨论商定。会议任命地委副书记张子英为河工指挥长,卓兴隆为副指挥长。如何少给兰考留下沙害,并把黄河淤泥好水送达商丘,这又牵扯到一个科学引水的问题,总之,卓兴隆决定打好前站,找时任兰考县委书记张钦礼等人商谈。
老友们相见,分外亲热。不用客套,直奔主题。张钦礼抽出时间专门陪卓兴隆勘察河渠流经的路线,每到一处,那可是利害讲明,好话说尽,既初步敲定了河渠流经的大体线路,又疏通了沿途干群对引水入商的思想障碍,解决了少数干部怕占地、顾虑毁青以及河渠沉沙积淀等具体问题。很快,商丘数万民工利用农闲时节,开赴兰考挖河、清淤。卓兴隆那是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他和民工们同吃同住同劳动。经过连年奋战,引水入商工程顺利竣工。



本集重点


张明常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靠父母租种地主的地维持生活。受风沙、盐碱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庄稼苗不是被风沙打死、吹跑,就是被碱死。基本上是种一葫芦打两瓢的望天收。一年下来,种的粮食交过租所剩无几,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张明常成年累月跟父母一块儿下地干活,对沙碱祸害庄稼深恶痛绝,发誓将来一定要治好它!一九四九年四月,十八岁的张明常毅然投身革命。不久,组织派张明常到解放军第四十二速成中学学习。毕业后,组织分配他到东明县(当时属河南管辖)人民武装部工作。后来,张明常调到兰考,焦裕禄到兰考时他是县委办公室副主任。焦裕禄去世后,他任县“重新安排兰考大地”办公室主任,肩负着根除沙、碱、涝的重任。为造福兰考人民,他和焦裕禄、张钦礼相识、相知、相随,在治理“三害”、改天换地的岁月中结下了深情厚谊。
一九七五年春节前,地委在新郑召开地、县、社三级干部会,会议主题是提倡大种红薯。会后,张钦礼认真贯彻会议精神,在全县大种红薯,并让张明常到张君墓万土山大队驻队搞种红薯的试点。张明常驻队一年多,和队里干部群众同甘共苦,共同努力种红薯,全大队试栽种红薯四千三百亩。这年,万土山红薯喜获大丰收。张明常他们大种红薯、解决群众吃饱饭的经验在全县得到了推广。为了更好学习外地种红薯的先进经验,张钦礼还带领县、社、队干部到山东日照学习埂栽、堆栽大红薯。


《兰考长歌》有声书点下面链接收听

第01集

 第02集

第03集

 第04集

第05集
第06集
第07集
第08集
第09集第10集
第11集第12集
第13集
第14集第15集第16集‍
第17集第18集

统筹:张喜斌

程序编辑:朱向锋


★推荐阅读★


“作始也简,将毕也钜”——董必武手迹展在武汉博物馆展出

红船专访丨叶挺孙女叶莲:爷爷不屈的精神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觉得内容还不错的话,给我点个“在看”吧

↓↓↓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