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建军95周年·讲家风丨彭德怀侄外孙张峰:最美的伟人照
★
编
者
按
★
2021年,《习近平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一书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努力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把实现个人梦、家庭梦融入国家梦、民族梦之中。
老一辈革命家之所以伟大,不仅在于他们为共和国的创立鞠躬尽瘁,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呕心沥血,同样在于他们及其后人精心培育的良好家风。低调,清廉,普通,守法,自立,诚实,正直……
为纪念建军95周年,红船编辑部与雪松控股集团旗下雪松公益基金会共同推出“家风故事栏目”。雪松控股集团作为优秀民族企业代表,秉承“坚守实业兴中国,创造价值报社会”的初心理念,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并投身于公益事业。
“家风故事栏目”,邀请老一辈革命家及革命烈士的后人们,娓娓讲述那些令人动容、心生敬仰的老一辈革命家的家风故事,通过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多种方式以飨读者。
照片中,纱窗后面一个模糊身影,正看着院子里3个可爱的孩子在无忧无虑地玩耍。这个模糊的身影就是彭德怀元帅。
这是一张我们姐弟和外公彭德怀的合影,中间的小男孩就是我。照片拍摄于1963年初春,地点是北京西郊吴家花园的怀馨堂。提起这张照片,还得从1962年说起。
1962年1月11日至2月7日,因1958年以来“大跃进”运动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县委以上的各级党委主要负责人7000人,因此这次大会又称“七千人大会”。
会议分析了当时农业生产下降、市场紧张、物价高涨、通货膨胀和国家存在大量财政赤字的情况,对建国以来12年的工作,特别是“大跃进”以来的工作经验和教训进行了总结,会议前后还为“反右倾”中被错误批判的大多数同志进行甄别平反,虽然会上肯定了外公彭德怀在庐山会议的“万言书”没有错,但外公不但没有平反,反而还被强加上“里通外国”的罪名。
得知会议精神后,外公的心情非常沉重,回忆自己的一生,给党中央、毛主席写了一封八万字的长信,史称“八万言翻案书”。在信中,外公对若干历史问题做了详细的解释和说明,而且过于苛刻的做了自我批评,以证明自己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赤胆忠心。这封信送出后,外公经常在怀馨堂小院里背手踱步,嘴里念叨着只有他自己才能听清的话语,不时的翘首向门外望去,渴望能有回信或有什么人能来和他说些什么,身心上的压力和负担可想而知。
为了缓解外公的压力,减轻他的负担,每到周日和节假日,父母都会带着我和两个姐姐到吴家花园怀馨堂去看望他。1963年初春的一个周日,父母又带着我和两个姐姐来到外公家。看到我们来了,外公格外高兴,挨着个地逗,挨着个地抱,最后还把我们搂在一起。
父母在旁边看着,心里非常高兴,想把这温馨的场景记录下来,就提议说:“伯伯,跟三个孩子合个影吧?”外公高兴地答应着:“好呀,要多照几张!”当父亲准备好相机,母亲帮我们姐弟三人摆好姿势时,外公却突然皱了皱眉头,一言不发地转身走进屋里。
母亲喊:“伯伯你赶紧过来照相呀!”此时,却只听外公在房中隔着纱门说:“孩子们的表情都很好,你快照吧!我现在名声不好,孩子们还小,要让他们健康成长,不要给他们的身心留下阴影。”听了这话,父母顿时双眼模糊,但父亲还是按下快门,留下了那一刻(天)的宝贵瞬间。
1973年后,我家从朝阳门南小街搬到了呼家楼的新街大院,那是父母所在的北京汽车制造厂的职工宿舍区。知道我和外公的关系的人很多,街坊邻居和同学经常会问起外公的事情,当我问起父母的时候,他们才拿出这张冒着生命危险保存下来的照片。父亲深情地对我说:……“你们的妈妈很坚强,很小她父亲就被国民党杀害了,可年仅12岁的她依旧积极参加革命,一边背着2岁的弟弟砍柴做饭,一边还要照顾着精神恍惚的母亲,从没流过泪。但拍这张照片时,她却因为你们外公的一席话泫然欲泣,我还是第一次看见她眼含泪水……。”
统筹:张喜斌
程序编辑:朱向锋
★推荐阅读★
红船专访丨杨至成上将之子杨子江:对腐败官员的处理应该再重一些
觉得内容还不错的话,给我点个“在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