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老疗愈型森林康养基地评价研究
适老疗愈型森林康养基地评价研究
江绪旺1,俞书涵1,2,李益辉3,詹丽玉1
( 1 .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州 350002;2.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福州 350007;3 . 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森林康养分会,北京 100714)
摘要:基于疗愈环境理论和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结合老年人特征,构建适老疗愈型森林康养基地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包括景观资源 、环境质量 、设施资源 、服务团队及技术 4 个一级指标,以及 23 个二级指标和 29 个 三级指标。采用专家咨询与层次分析法判断指标重要性 、确定权重,并划分评价等级。以比较典型的龙栖山森林康养基地 、格氏栲森林康养基地 、马岩森林康养基地为评价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对 3 个基地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构建的适老疗愈型森林康养基地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适用性;龙栖山 、格氏栲和马岩 3 个森林康养基地都处于 “较为适宜”等级。针对 3 个森林康养基地存在的不足,从政策引导 、健全评价标准 、提高林分质量 、加强人才培养 、完善适老化设施建设 5 个方面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旨在促进林业与养老服务业的融合发展。
关键词:森林康养;老年人;评价;层次分析法;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622(2023)03 -0071 -09
当前老年人口规模大、增长速度快[1],中老年慢 性病患病率高[2],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的现状与养老服务发展滞后、供给总量不足、无法满足老年人多层 次的健康养老需求[3] 形成矛盾。森林康养是伴随人口老龄化而出现的林业产业新业态[4],通过优质森林资源、景观资源与医学有机融合,开展保健养生、休 闲、养老等服务,促进人的身心健康[5] 。韩立红等[6] 提出将森林康养与养老产业融合发展,二者紧密结合可缓解社会养老压力,带动经济发展[7],但相关的研究成果较为匮乏。李松阳[8]和陈思清[9]从老年人需求角度,探索适老型森林康养基地规划设计策略。目前缺少基于老年人需求的森林康养基地评价研究,不利于该业态的可持续发展。
国内外关于森林康养基地建设和评价的研究已 取得一定成果,可以为基于老年人需求的森林康养基 地评价研究提供理论和方法借鉴。日本和韩国比中国更早进入老龄化社会,2001 年,日本林野厅发布 3 个适老性森林项目方案,提高老年人对森林保健功能的认知度[10] 。2006 年,日本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森林 康养基地与步道认证体系,该体系既对场地建设提出高要求,也涉及心理和生理的相关指标,更注重森林环境对人体身心健康的实证效果[11] 。2007 年,韩国 建设“疗愈林”项目,关注森林促进人体健康和疗愈的效果,并针对老年人开发特色课程,以满足他们的个性化需求[12] 。国内对森林康养基地评价的研究起 步较晚,在研究议题上,潘洋刘等[13] 从康养功能角度 研究森林资源评价体系,从森林洁净度、资源丰度、景 观美景度和气候适宜度对森林康养资源进行评价研 究[14];李济任等[15] 从森林康养的资源价值、环境价值和开发建设价值对森林康养旅游开发潜力进行评 价研究;郑洁玮等[16]基于森林康养产业发展路径,从 生态环境、基础设施以及康养文化、产品和服务进行 森林康养基地适宜性评价研究;晏琪等[17] 从森林空 间特征、环境特征、设施状态进行森林康养空间评价研究;唐晓红等[18] 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从人的 生理、安全、社会、尊重和自我实现需求角度,研究山 地型森林康养小镇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在指标的选取上,主要从森林资源、旅游资源、森林康养要素等方面,结合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标准和规范选取指标。在研究方法上,常采用专家咨询法、层次分析法[13-15] 和 因子分析法[17] 。总而言之,国外的研究既对评价体系提出高要求,也重视身心疗愈效果。国内对森林康养基地评价的议题多元化研究已取得一定成果,但也存在不足。在研究议题上,较少从需求者角度考虑,还没有从老年人需求角度进行森林康养基地的评价 研究。在评价指标方面,多从森林资源、空气质量、设施、地理区位等供给侧考虑,较少从需求者角度考 虑[19],康养设施指标也较为匮乏。根据老年人的身体活动状况以及对护理的需 求,可以将其分为:自理老人、介助老人、介护老人[8];其中,自理老人能够自行照料自己的日常起居、饮食等,不需要他人的帮助,思维、判断、沟通等 能力正常;介助老人的 日常生活行为有一定障碍, 需要扶手、拐杖、轮椅、升降梯等设施辅助,思维、判 断、沟通等能力较好;介护老人的日常活动、衣食住行等完全或部分需要依赖他人的帮助,判断与沟通能力较弱。本研究以自理老人为特定人群,从老年人的疗愈需求出发,基于疗愈环境理论和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分析、推理、选择评价指标,采用专家咨询和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重要性及其权重,构建 一套科学、适用的适老疗愈型森林康养基地评价指标体系。以比较典型的龙栖山森林康养基地、格氏栲森林康养基地、马岩森林康养基地为评价对象, 开展实证评价研究,以期为森林康养基地发展适老疗愈服务提供理论参考。
1 森林康养对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影响
森林康养最早于 19 世纪 40 年代在德国兴起,随后流行于日本、美国、韩国等国家。日本于2004 年率先创立森林医学基本理论,为研究森林环境对人们身心健康的作用奠定了基础。截至目前,研究成果大多来自德国、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我国的研究成果较少[20] 。高血压是老年人发病率最高的慢性病,研究森林康养对高血压的作用也成为热点话题,研究表明,森林浴对老年人的高血压具有治疗作用[21-22] 。此外,森林康养对老年人身心健康的作用还包括改善慢性心力衰竭[23] 、降低皮质醇浓度[24] 、缓解压力和抑郁[25] 、提升积极情绪[26] 、预防阿尔茨海默病[27] 等。 森林环境促进人体健康是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树木挥发的植物精气和植物杀菌素、森林富含的负氧离子等都有益于人们的身体健康,森林景观、森林小气候也会让人感到愉悦和舒适,从而提升人们的积极情绪。总之,森林康养在促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这说明森林康养与养老产业融合是促进健康老龄化的一项有益举措。
2 适老疗愈型森林康养基地评价指标体系
构建适老疗愈型森林康养基地评价指标体系应注意以下四个方面。第一,从疗愈环境和老年人需求两个层面分析归纳评价指标;第二,依据科学性、全面性、代表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原则,构建适老疗愈型森林康养基地评价指标体系;第三,采用专家咨询和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第四,参考相关研究成果确定评分标准,划分评价等级。
2. 1 评价指标选取
本研究对疗愈环境和老年人疗愈需求进行分析,选取景观资源、环境质量、设施资源、服务团队及技术4个一级指标,以及相关的23个二级指标和 29 个三级指标,构建适老疗愈型森林康养基地评价 指标体系(表 1),划分评价等级,该体系具有科学性和适用性。
2.1.1 从疗愈环境分析
疗愈环境是指促进身心健康恢复的物理环境。目前,对疗愈环境的解释主要有两种观点。Ulrich [28] 提出的减压理论认为自然环境能吸引人的注意并诱发正向情绪,环境特征应具有适当的深度、复杂性、总体结构、特定聚焦点,包含丰富的植物、水景观等自然元素,没有危险物。Kaplan [29]提出注意力恢复理论,认为个体的注意力能在恢复性环境中得到深层修复,环境具有远离性、迷人性、延展性和兼容性特征。疗愈环境理论强调了森林资源、人文资源、水文资源、地文资源、天象资源等景观资源的重要性,在景观资源中,森林资源是建设森林康养基地的首要条件,森林中富含的负氧离子是促进身心健康的有益因子。森林具有固碳释氧、吸收烟粉尘等作用[30],对普遍存在心肺功能下降的老年人十分有益。丰富的植物种类具有观赏和保健等功效;林下中草药植物具有观赏和药用等价值,且有利于开展科普活动和康养课程;植物色彩的数量和对比度影响整体美景度,能促进人体身心健康[31];森林可以通过调节林内小气候,提高体感舒适度[32];森林中的天然声响、芳香物质、植物等,可通过人的听觉、嗅觉、触觉等感官通道提升人的积极情绪[33] 。基于上述分析,本研究从疗愈环境角度选取景观资源和环境质量两个一级指标,以及与其相关的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
2.1.2 从老年人疗愈需求分析
1943 年,马斯洛提出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划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感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基于该理论,老年人的需求主要包括:第 一,在生理需求方面,住宿和餐饮设施是生活的基础保障设施,康养木屋、有机食材种植基地是食宿设施的延伸,这些既对身体健康有益,也能满足老年人多层次需求 。第二,在安全需求方面,因老年人身体机能减退、行动能力降低、视觉功能退化,应配备完善的无障碍设施、导览标识 。第三,在更高级层次的需求方面,老年人容易产生孤独感,有交往、沟通的需求 。互联网设施有利于老年人与外界联系,文娱活动有利于老年人交流,基地解说系统有助于老年人了解基地、开展自助康养活动,良好的环境设计技术有助于开发适宜老年人的活动空间 。第四,在康养和医养需求方面,既需要有完善、专业、适老的森林康养空间、课程和服务团队,也需要健康检测、中医理疗、食疗、心理咨询等多样化服务 。基于上述分析,本研究从老年人疗愈需求角度选取设施资源、服务团队及技术两个一级指标,以及与其相关的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
2. 2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根据评价指标体系,依次构建B1-B4,C1-C5,C6-C 11,C 12-C 19,C20-C23,D1-D5,D6-D7,D8-D13,D14-D16,D17-D19,D20-D21,D22-D25,D26-D29 共 13 个判断矩阵,由专家从专业角度对 13 个判断矩阵的各指标元素的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并采用 9 级标度法[18] 进行赋值,采用方根法[34] 计算指标权重。本研究先由专家个体分别做出自己的判断,再将专家个体判断结果集合成专家群组决策结果,从而得出各指标权重。
2.2.1 专家信息
根据以往研究,专家人数一般为 20 ~ 30 人[35] 。本研究发送 35 份问卷,回收 32 份有效问卷,有效率 为 91.43% 。32 位专家来自北京、福建、陕西、浙江 等地,专家平均年龄为 47 . 09 岁,包括医生、林业管理部门工作人员、森林康养基地负责人,以及林学、医学、心理学、生态学和旅游管理等领域的研究学者。专家的学历为博士、硕士、本科,其占比分别为25 . 00%,25 . 00%和50. 00% 。专家群体中,具有处级及以上职级或高级职称的人员占比为 68 . 75% 。通常采用专家权威系数 Cr 判断专家评分结果的可信度,Cr包括对指标的熟悉程度Ca和判断依据 Cs,计算公式为 Cr= ( Ca+ Cs )/2 。Ca采用5 点式评分,由低至高分别为 0. 1,0. 3,0. 5,07,0. 9 分。指标的判断依据为理论分析、工作经验、向国内外同行了解和直觉判断,根据判断依据赋值表进行赋值和计算[36],Cr值越高,表明指标的预测精度高,当 Cr>0.7时,表示满足要求。研究结果显示, Ca均值为0. 74,Cs 均值为 0.94,Cr均值为 0. 84,表明专家评分结果可信。
2.2.2 评价指标的权重计算
根据每 一 位专家个体的判断矩阵,采用方根 法[34] 计算各指标权重,将第 i 位专家对第 j 个指标的权重值记为 Wij (i =1,2,3,…,m;j=1,2,3,…,n ) 。对每一个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根据相关研究 中的公式[34] 计算CR 值,当CR<0.1时,说明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可以接受。本研究的计算结果表明,判断矩阵皆符合 CR<0.1的要求。由于专家个体的研究方向、工作经验、对指标 的熟悉程度不同,因此,将专家个体判断结果集合成专家群决策结果时,每个专家的权重也不应相同,不能简单地将专家个体判断结果进行加权平均。假设 m 位专家参与评价,专家群决策指标权重 计算方法如下[34] 。根据每一个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比例CR 计算第 i 位专家的权重 Pi:
2. 3 评价指标的权重分析
由评价指标的权重计算结果(表 1) 可知,一级指标权重由高至低分别为:景观资源(B1) 、环境质量(B2) 、服务团队及技术(B4) 、设施资源(B3) 。具有疗愈环境属性的景观资源是老年人身心健康恢复的重要因素,开发建设适老疗愈型森林康养基地应着重考虑景观资源;虽然其他三个方面的权重相对较小,但适老疗愈型康养基地建设是一个整体过程,良好的环境质量、丰富的康养空间、专业的服务团队及技术也不可忽视,这些都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景观资源( B1) 的二级指标中,森林资源(C1)的权重最大,表明森林资源对于森林康养具有重要作用,是建设森林康养基地的首要条件。环境质量(B2)包含的具体指标中,空气洁净度(C6) 的权重最大。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心肺功能不断下降,70 岁时降低至 50%[37],说明洁净的空气对老年人非常重要。设施资源(B3)的二级指标中,紧急救护设施(C19)的权重最大,这是由于老年人平衡能力减弱、易跌倒,因此紧急救护设施能够为其生命安全提供保障。服务团队及技术(B4) 的二级指标中,环境设计技术(C21)的权重最大,专业的环境设计能更好地打造舒适、适老、健康的康养环境,也能更好地利用自然环境提升老年人的健康水平。
2. 4 评价方法和等级划分
本研究采用实地评价与物理测量评价结合的方法对森林康养基地进行评价。实地评价采用问卷调查法,由被调查者对康养基地的实际情况进行打分评价;参考相关文献[18,32],对景观资源,从多样性、自然性、典型性、稀有性进行评价;对环境质量,采用物理测量和问卷调查法进行评价;对设施资源,从数量、舒适度、空间尺寸、地理位置和完善性 等 5 个方面进行评价;对森林康养课程、团队、技术,从专业性和适老性方面进行评价。各指标评价总分为 100 分,划分为 5 个等级:非常好、很好、较好、一般和较差等,对应的数值分别为[90,100],[80,90),[70,80),[60,70)和[0,60) 。环境质量方面,通过测量 PM2. 5 浓度评价空气洁 净度,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 技术规定(试 行)》标准,用插值法[38] 计算 PM2. 5 的空气质量指数, 并将其划分为 5 个等级:非常好、很好、较好、一般 和较差,对应的数值分别为 [0,50),[50,100),[100,150),[150.200)和[200.+∞) 。体感舒适度受温度、湿度和风速气象等3个因子的影响,参考廖善刚[39] 分析福建省旅游气候资源时采用的公式计算体感舒适度,并将其划分为 5 个等级:非常好[0,4.55) .很好[4.55,5.75) .较好[5.75,6. 95) .一般[6.95,9.00) 、较差[9.00,+∞) 。
式中:S 为体感舒适度;T 为空气温度;RH 为相 对湿度;V为风速。负氧离子浓度采用便携式仪器直接测量,划分为 5 个等级:非常好、很好、较好、一般和较差,对应的数值为[3000,+∞)),[2000,3000),[1000,2000),[500,1000)和[0,500),负氧离子浓度的单位为“个/cm3 ”。根据上述评价方法对各项具体评价指标进行评分,再结合表1给出的各指标权重值,计算各指标 得分,再加权计算总分。综合实地评价和物理测量评价的总分,参考郑自君等[40]的研究,将适老疗愈型森林康养基地评价等级划分为 4 个等级(表 2) 。
3 适老疗愈型森林康养基地评价体系应用案例
3. 1 案例地概况
选取福建省三明市3个不同类型的森林康养基地作为实证研究地点:龙栖山森林康养基地、格氏栲森林康养基地、马岩森林康养基地。龙栖山森林康养基地地处龙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于中型的森林生态类型保护区,基地总面积约 6371hm2, 距离乐县城区约56km 。格氏栲森林康养基地位于三明格氏栲省级自然保护区,距离三明市区约20km,基地总面积约1125hm2,其中格氏栲天然林区面积约占80% 。龙栖山与格氏栲皆为国有企业运营管理。马岩森林康养基地毗邻沙县国有林场,林地面积约450hm2,基地开发利用55hm2,距离沙县城区约7km,距离三明市区约33km,为私企运营管理。
3. 2 数据来源
实证研究数据于2022年7月至10月期间,多次在龙栖山森林康养基地、格氏栲森林康养基地和马岩森林康养基地进行问卷调查获得,根据适老疗愈型森林康养基地评价指标体系中的44个具体指标,由游客对森林康养基地进行打分评价(百分制) 。44个指标中,空气洁净度、体感舒适度和负氧 离子浓度采用便携式仪器测量;此外,考虑到游客对部分指标的知晓率较低,通过采用深度访谈基地管理人员补充相关数据。3个基地各发放 400 份问卷,龙栖山森林康养基地回收有效问卷 377 份,有效率94.25%;格氏栲森林康养基地回收有效问卷366份,有效率91.50%;马岩森林康养基地回收有效问卷387份,有效率 96.75% 。统计有效问卷平均值(表3),结合指标权重值(表 1),计算得到适老疗愈 型森林康养基地评价总分:龙栖山森林康养基地得分为 89. 08,格氏栲森林康养基地得分为85.02,马岩森林康养基地得分为85.26,结果表明,3个森林康养基地都为“较为适宜”等级,较适合提供适老疗愈服务。
3. 3 结果分析
根据综合评价结果(表3),从景观资源、环境质量、设施资源、服务团队及技术4个方面评价龙栖山、格氏栲和马岩森林康养基地。
龙栖山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资源十分丰富,有南方红豆杉(Taxus wallichiana var. mairei)伯乐树(Bretschneidera.sinensis.Hemsl.)等16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黄腹角雉(Tragopan caboti)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等珍稀野生动物.保护区内种植水杉( Metasequoia.glyptostroboides)银杏( Ginkgo biloba L.)等植物,四季色彩变化明显。 由于依托良好的生态基底,龙栖山环境质量整体较好。近年来,龙栖山森林康养基地与北京林业大学合作,对基地进行总体规划设计和施工营造,完善了森林浴、森林冥想等森林康养空间的建设。2021年引入将乐县玉华文旅康养集团进行运营管理,完善了交通等配套设施,提升了森林康养服务能力。格氏栲是省级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丰富,维管束植物超 1000 种,野生脊椎动物超200种,人文资源也十分丰富,具有丰富的景观资源和良好的环境质量。近年来,虽然对住宿和餐饮设施进行了改善,也对部分员工进行森林康养培训,但在设施资源、服务团队和技术方面仍存在不足。马岩森林康养基地由私营企业经营管理,经过十余年运营,已建成较为完善的住宿和餐饮设施,具有专业的旅游度假服务团队。该基地毗邻沙县国有林场,林区种植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 lata (Lamb. ) Hook. ],近年来,沙县林业局对林分进行改造,套种了红豆树(Ormosia hosiei)等树种,林相有所改善,也建设了森林步道,但仍然存在植物种类数量少、树种较为单一、植物季相变化不明显、康养设施不完善等不足。通过对 3 个基地的总体评分结果、各指标得分和基地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 3 种不同森林康养基地在提供适老疗愈服务能力方面具有差异性,所构建的适老疗愈型森林康养基地评价指标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科学性和适用性。
4 结论与建议
4. 1 结论
从景观资源、环境质量、设施资源、服务团队及技术 4 个层面选取 23 个二级指标和 29 个三级指标构建适老疗愈型森林康养基地评价指标体系,划分评价等级,该体系具有科学性和适用性。以 3 个案例进行实证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龙栖山森林康养基地得分最高,格氏栲和马岩森林康养基地得分相近,但优势各异;既有自然资源优势,又有专业团队运营的森林康养基地更适宜提供适老疗愈服务。 评价指标体系和实证评价方法能够为森林康养基地发展适老化服务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4. 2 建议
针对龙栖山森林康养基地、格氏栲森林康养基地和马岩森林康养基地存在的不足,建议 3 个基地 都进一步完善无障碍设施建设,完善康养人才培养 和团队建设,丰富健康检测、心理咨询等健康服务。 此外,建议龙栖山森林康养基地与所在地的多个村落合作,建设并提供农耕体验场所、民俗文化体验场所,以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的康养需求;建议格氏栲森林康养基地进一步完善食宿设施,丰富老年人娱乐项目;建议马岩森林康养基地因地制宜 配置三明本土特色的植物,尤其是四季色彩变化明 显、有利于人体嗅觉和触觉等多感官体验的植物。为更好地促进适老疗愈型森林康养基地建设, 还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促进林业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在健康老龄化的道路上,政府应积极推动森林康养与养老服务产业的融合发展,制定资金扶持政策,鼓励有条件的森林康养基地拓宽服务半径,积极发展适老疗愈服务,既有利于缓解养老服务供给不足的现状,也有利于森林康养企业打造自 身特色优势,避免同质化现象而导致的竞争白热化。第二,建立健全高质量评价体系,多方协作落实高标准评价要求。森林康养的目的是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应围绕这一目标制定评价体系。国内的森林康养评价仍处于初级阶段,应充分发挥政府引领作用,组织协会、高校、医疗单位、企业等参与评价标准的制定与执行,形成规范、高效的评价机制。 第三,提高森林质量,完善森林康养空间建设。森林资源是发展森林康养的基础,森林康养基地应加强林分抚育管理,提高林分质量。通过香化、果化、色化进行林相改造,优化植被配置,促进森林步道 和森林浴等康养空间的景观提升,进而提高森林康养疗愈效果。第四,加强人才培养,完善发展通道。人才队伍是森林康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人才队伍的建设需要多方共同努力,需要高校开设相关专业,培养专业化人才;需要政府、协会、企业、民间组织等开展技能培训,提高实操技术;森林康养基地在引进人才的基础上,应完善人才成长通道,才能留得住人才。第五,在提供适老疗愈服务方面, 森林康养基地应加强建设适老化饮食起居设施、道路设施、无障碍设施的建设,提供优质的医养、康养服务,为促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提供高质量服务。
参考文献:
[1]葛延风,王列军,冯文猛,等.我国健康老龄化的挑战与策略选 择[J].管理世界,2020,36(4):86 -95.
[2]刘贝贝,田庆丰,郭金玲.我国中老年人群慢性病患病现状及共 病模式分析[J].医学与社会,2022,35(8):58 -61.
[3]曹净植,王晓杰,陈亚平.发展森林康养产业的思考—一种新型 养老理念的探讨[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9,36(5):455-457.
[4]姚建勇,张文凤.贵州大生态背景下森林康养模式与路径探索[J].林业资源管理,2021(5):27-32.
[5] 李国辉,王心.美丽乡村建设视域下森林康养产业发展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2022(1):68-69.
[6]韩立红,田国双,高环.产业融合对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影响 [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1,49(8):100 -105.
[7] 李亚玲,罗敏,徐永艳,等.国内森林康养研究现状[J].西南林 业大学学报,2022,6(6):105 -110.
[8]李松阳.中老年群体需求视角下森林康养基地规划设计[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20.
[9]陈思清.适老性森林康养基地设计研究[ 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20.
[10] 侯英慧,丛丽.日本森林康养政策演变及启示[J].世界林业研究.2022.35(2):82 -87.
[11]王培严,胡楠,李雄.日本森林康养基地与康养步道认证体系 [J]中国城市林业.2021,19(4):42 -47.
[12]李祗辉.韩国森林疗愈服务体系建设及其对我国森林康养产 业发展的启示[J].林业调查规划,2021,46(5):59 -64.
[13]潘洋刘,刘苑秋,曾进,等.基于康养功能的森林资源评价指标 体系研究[J].林业经济,2018,40(8):53 -57.
[14]潘洋刘,曾进,刘苑秋,等.基于不同类型的森林康养资源评价 研究[J].林业经济问题,2018,38(6):83 -88.
[15]李济任,许东.基于AHP 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森林康养旅游 开发潜力评价—以辽东山区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 划,2018,39(8):135-142.
[16]郑洁玮,刘新科,陈莲好.基于发展路径的森林康养基地评价 体系探讨[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22,41(2):13 -16.
[17]晏琪,刘苑秋,文野,等.基于因子分析的森林康养空间评价指 标体系研究[J].中国园林,2020,36(1):81 -86.
[18]唐晓红,冯雪,魏璐璐,等.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山地型 森林康养小镇资源评价与实证分析[J].四川林业科技.2022.43(3):130 -137.
[19]陈梅,陶颖.森林康养基地指标体系评价研究[J].中国林业经济,2021,(6):103 -106.
[20]杨欢,陈志权,范金虎.森林医学发展历程和前景及其对疾病 的预防作用[J].世界林业研究,2019,32(4):29 -33.
[21]MaoGenxiang.CaoYongbao.LanXiaoguang.etal.Therapeutic effect of forest bathing on human hypertension in the elderly[ J].Journal of Cardiology,2012,60(6):495-502.
[22]雷海清,支英豪,张冰,等.森林康养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 相关因素的影响[J].西部林业科学,2020(1):46 -52.
[23]Mao.Genxiang.CaoYongbao.Wang.Bozhong.et.al.The.salutaryinfluence.of.forest.bathing.on.elderly.patients.with.chronic.heartfailure[J]International.Journal.of.Environmental.Researchand Public Health.2017.14(4):368.
[24]Sung.J.WooJ.M.KimW.et.al.The.effect.of.cognitive.behaviortherapybased.forest.therapy.program.onbloodpressuresalivarycortisol.leveland.quality.of.life.in.elderly.hypertensive.patient.[J]Clinical.and Experimental Hypertension.2012.34:1-7
[25]LeeHJ.Son.S.A.Psychological and physical effects of 10 weeks.urban forest therapy program on dementia prevention in low.income.elderlylivingalone[J]Journal.of.People.Plants.Environment.2018.21:557 -564.
[26]Elsadek.M.Shao.Yuhan.Liu.Binyi.Benefits of indirect contact.with.nature.on.the.physiopsychological.wellbeing.of.elderlypeople[J]Health Environments Research & Design Journal,2021,14:227-241.
[27]Lim.Y.S.KimJ.Khil.T.et.al.Effects of the forest healing programondepression.cognition.and the autonomic nervous system.in.the.elderly.with.cognitivedecline[J].Journal.of.People.Plants.Environment.2021,24:107-117.
[28]UlrichRS.View through a window mayinfluence recovery from surgery[J].Science,1984.224(4647):420 -421.
[29]KaplanS.The.restorative.benefits.of.nature.Toward.an.integrativeframework[J].Journal.ofEnvironmentalPsychology1995.15(3):169 -182.
[30]周海川.空气质量与公共健康:以森林吸收烟粉尘为例[J].林 业科学,2017,53(8):120-131.
[31]崔召阳,邓传远.景观季相变化对人心理建设方面的影响[J] 现代园艺,2021,44(15):154-158.
[32]古琳,王成,王艳英,等.惠山国家森林公园游憩林小气候与人体舒适度变化规律[J].林业科学,2019,55(6):150 -159.
[33]杨洁,王宗标,俞益武.森林康养基地规划中健康觉的形成途径— 以重庆四面山花小原项目为例[J].规划师,2021,37 (9):41-46.
[34]李郸,李海燕,马慧宇,等.基于群决策层次分析法的云产卷烟条、盒外观识别指标体系评价权重确定[J].计量与测试技术.2022,49(6):48 -50.
[35]潘洋刘,曾进,文野,等.森林康养基地建设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林业资源管理,2017(5):101-107.
[36]陈青山.王声盠.董晓梅,等.在 Excel 中完成 Delphi 法评价指 标的计算[J].数理医药学杂志,2004,17(1):73 -76.
[37]JacksonAS.Sui.Xuemei.HébertJR.etal.Role of lifestyle and aging on the.longitudinal.change.in.cardiorespiratory fitness [J]Archives.of.Internal.Medicine.2009.169(19).1781-1787.
[38] HJ 633 —2012,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 [S].
[39]廖善刚.福建省旅游气候资源分析[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1):96-100.
[40]郑自君,袁东升,房鹏,等.攀西地区森林康养指数综合分析[J]气象科技.2021.49(5):815-822.
期刊:林业资源管理2023 年 6 月第 3 期
特别声明:本公众号转载相关文章,仅用于传播森林与健康信息,不做商业用途。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