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丨东北财经大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案例分享
将课程思政育人元素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融入课程,是每一位老师的追求。小编共整理汇总了东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6个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案例,希望能够给予各位老师一些借鉴和帮助。
《自我认知与职业生涯规划》
01课程介绍
课程负责人:李文静
李文静,教授,管理学博士,现任东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系教授,案例教学与研究中心主任。辽宁省优秀教师、辽宁省本科教学名师、东北财经大学课程思政示范教师,并获得首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辽宁省首届高校教师教学大赛一等奖,东北财经大学课程思政案例竞赛一等奖。所负责的课程《绩效管理》为国家级线下一流本科课程,《自我认知与职业生涯规划》为省级线下一流本科课程。
课程概述:
本课程是一年级本科生的通识教育选修课,也是新生研讨课,同时又是本校职业发展教育体系的核心和起始环节。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基于自建慕课,借助慕课堂、雨课堂等智慧教学工具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课程以团队形式授课(另外两位团队成员是王慧老师和任博华老师)。
课程思政教学整体设计思路:
本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主要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职业发展观和择业观”。具体而言,即引导学生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来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确立高远的职业理想;以“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来强化自己对社会的使命感,进而确定明确的职业方向和职业目标;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来形成自己的职业道德,进而将个人的理想与国家、社会的理想加以有机结合。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课程思政的践行的六个着力点,将上述思政元素被融入课程模块的相应知识点,成为课程整体架构的有机组成部分。
02见微知著
课程思政案例设计
(本案例设计获得2021
东北财经大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竞赛一等奖)
案例类型:1个知识点+N个案例
所属章节: 第七讲 理论基础: “我”与社会II
所属知识点: 社会影响及个体与情境的匹配
本节课的思政目标: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个人、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明确个人的命运、个人的发展与国家的繁荣富强息息相关,进而激发爱国主义情怀。
案例的选取原则:本节课的案例选择遵循四个原则。
选取的具体案例:
根据上述原则,本节课选择了“孟晚舟回国”这一近期备受关注的话题,同时选取了“孟晚舟事件”“东芝事件”和“阿尔斯通事件”三个真实案例。这三个事件均与美国的“长臂管辖”有关,但结果却完全不同,并且卷入到事件中的个人命运也不一样。三个事件的涉及面也比较广,体量都足以支撑一节完整的案例研讨课。最为重要的是,案例事件体现的思政元素与本节课的课程思政目标高度契合。
案例设计思路:
基于“新生研讨课”这一课程定位,遵循“引导 — 发现 — 感悟”的路径,设计了多案例对比分析。
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实施的过程与方法:
结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融入课程思政目标,安排了“唤起情感共鸣”“案例对比分析”和“总结、思考、升华”三个主要环节,并运用启发式教学法、研讨式教学法,借助雨课堂智慧教学工具来开展课程思政案例教学。具体过程如下:
《管理学》
01课程介绍
课程负责人:王东波
王东波,管理学博士,讲师,东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企业管理系副主任。主讲《管理学》课程获评东北财经大学课程思政教学竞赛&示范教师一等奖(2020),东北财经大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竞赛一等奖(2021),主讲课程《项目管理》获评省级线下一流本科课程(2020)。
课组成员:郑文全、胡国栋、陈仕华、王磊、杨帅
课程概述:
《管理学》课程是管理类、经济类各本科专业的基础必修课,3学分。本课程让学生系统学习和全面地掌握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一般规律,培养学生的管理素质和管理能力,为构建学生全面知识框架和学习后续专业课打下良好的基础。本课程获批国家级精品课、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并于2020年10月在MOOC平台上线。
课程思政教学整体设计思路:
本课程结构体现系统性、专业性和前瞻性,强调案例教学、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合。案例教学侧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践行学校“博学济世”、学院“格物致用”的人才培养路线。课堂思政以“立德树人”作为教学的根本任务,设计思政素材共46个。
02见微知著
课程思政案例设计
(本案例设计获得2021
东北财经大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竞赛一等奖)
课程思政案例介绍:
案例题目:鞍钢宪法与中国特色的管理创新
案例类型:1个案例+N个知识点
知识点及所属章节:
(1)知识点:泰勒制的局限(2.1)
(2)知识点:民主型领导理论(9.2)
(3)知识点:后工业社会的企业制度结构创新(16.2)
思政教学目标:
本案例参考资料翔实,具备代表性、典型性,思政元素丰富,与相关知识点联系紧密。其思政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树立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思政教学路径:
本案例思政教学路径包括5个环节。
(1)讲案例:鞍钢宪法背景、内容、管理创新等案例资料。
(2)促思辩:《管理学》教材中为什么缺失中国元素?
《社会保障概论》
01课程介绍
课程负责人:王晓莉
王晓莉,副教授,管理学博士,现任东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系副主任。东北财经大学课程思政示范教师,东北财经大学2019年、2020年教学优秀奖三等奖,东北财经大学课程思政案例竞赛一等奖。
课程概述:
《社会保障概论》课程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旨在讲授社会保障制度的理论基础、发展历程、制度框架、保障项目及设计与运行机理。学生在掌握上述核心知识内容的基础上,应熟悉以社会保险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了解我国完善民生福祉的相关实践探索与政策法规,深入理解当下社会改革事业的发展方向、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课程思政教学整体设计思路:
《社会保障概论》课程旨在成为一门“小而精”的专业课,充分挖掘课程自身的“思政体质”,讲好中国故事、提升使命担当、建立“四个自信”;让学生通过深度参与式学习全面系统地理解和掌握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演进探索、制度设计、项目实施等内容。
02见微知著
课程思政案例设计
(本案例设计获得2021
东北财经大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竞赛一等奖)
《创新创业基础》
01课程介绍
课程负责人:林菁菁
林菁菁,讲师,管理学博士,现为东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创新创业系教师。主讲课程有《中级管理学》《创新创业基础》《创新管理》,其中所负责的课程《创新创业基础》为省级线下上线混合类一流课程。
课程概述:
《创新创业基础》是一门创新创业教育类综合素养课。课程聚焦学生创新创业知识学习、思维培养以及能力训练,集课、训、赛为一体,是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的必修课程。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基于自建慕课,借助慕课堂、雨课堂等智慧教学工具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课程思政教学整体设计思路:
本课程的教学理念在于“将创新精神根植到学生头脑中,将创业种子播种到学生心田里,将创富素养灌溉到学生血脉中”。因此本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主要是培养同学们以经世济民精神和学以致用的态度,提升自身财商素养的同时,综合运用自身的商科专业知识,践行“有创新的创业”,实现个人价值、企业价值以及社会价值的多元共创。
02见微知著
课程思政案例设计
(本案例设计获得2021
东北财经大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竞赛二等奖)
课程思政案例介绍:
案例类型:1个案例+N个知识点
所属章节: 商业机会识别、创业资源管理、社会型创业
所属知识点:
知识点1: 创业机会识别与评价过程、方法
知识点2: 社会型创业内涵
知识点3:创业资源拼凑、创业资源行动演化
本节课的思政目标:
1.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观与发展观
2.从社会责任承担角度引导学生具备社会责任意识
3.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个人发展与国家和社会需求之间相互契合的关系,努力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共赢
4.引导学生理解并且能够树立敢于尝试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
5.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模拟结合,引导学生做到“知行合一”
选取的具体案例:
结合《创新创业基础》课程需要,本课程选取了内蒙古蒙草生态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简称蒙草)这一典型的创业企业作为教学案例。蒙草成立于2001年,2012年上市,创始人为王召明。蒙草是国内首家专注生态环境修复的科技企业,其依托于内蒙古独特的地理优势,通过草原乡土植物的驯养和繁育对沙化、荒漠化以及矿山等生态破坏区域进行科学的生态修复。蒙草目前业务领域以生态修复、草种业为核心,布局节水抗旱、生态修复、种业科技等领域,覆盖了“草、草原、草产业”三大主要业务经营单元。
本案例重点回顾了王召明创业过程以及蒙草如何从一家普通的园林绿化企业转变为一家聚焦“节约型生态修复”的科技企业。本案例希望通过对蒙草聚焦生态修复这一创业过程不同视角的解析,引导学生学会系统思考创业机会识别、创业资源行动过程、社会型创业等相关知识。
案例设计思路:
本案例的具体设计遵循了“案例行动学习”的一般范式,结合案例及对应知识点及知识点背后思政元素的深入挖掘,对案例正文进行适当的再组织,针对不同的教学知识点进行相应的案例思考题设置引发学生自主思考与讨论,教师通过适当的追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结合知识点进行课堂实践。
程思政教学案例实施的过程与方法:
针对课堂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结合课堂线上线下混合的教学安排以及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要求,融入课程思政目标,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环节完成,其中课中主要通过“理论回顾”“案例引入”“课堂讨论”“追问引导”“实践演练”等环节的设置,综合运用角色扮演、情境设置、案例研讨等具体教学方法,借助线上及线下智慧教学工具来开展课程思政案例教学。具体过程如下:
《组织行为学》
01课程介绍
课程负责人:陈文婷
陈文婷,教授,管理学博士,现任东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长期致力于家族企业治理、创业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的教学与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3项,辽宁省教育厅重点科研项目、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等课题多项。曾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辽宁省省政府奖、东北财经大学“毕业生心目中最有影响力的恩师”、课程思政示范教师、教书育人先进工作者、优秀创新创业导师等奖励。省级一流本科课程《SYB创新创业训练》负责人,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组织行为学》负责人。
课程概述:
组织行为学是研究一定类型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顺利实现组织预期目标和提高组织成员个人满意度的科学。作为工商管理类专业基础课,具有一定的通识性、综合性、交叉应用性。组织行为学课程综合运用了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等多门学科的知识,研究组织情境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深入地理解和把握西方和中国组织情境中个体、群体、组织、领导的心理和行为的特点、规律性及异同,树立正确的组织生态观、发展观,实现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学会运用心理学、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有效地激励人的行为,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和提高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创新和组织管理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弘扬时代精神。课程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的形式展开。
课程思政教学整体设计思路:
本课程的课程思政从两方面展开:一方面将传统文化纳入到组织行为的比较分析框架,如在组织部分深入对比不同文化下现代组织管理理论的发展,对中国本土家长式领导理论与西方领导-成员交换理论的比较等,不仅传授管理知识,更让同学们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与魅力,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另一方面,价值观及组织公民行为塑造本身就是组织行为学的重点内容,结合课程所采用的马工程教材,开展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深化认识、提升感悟、锻炼成长,把健康身心、开拓创新、自由平等、自强合作作为重点内容,教育引导学生把远大抱负落实到个体、组织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理念与行动中,提升学生的政治认同、国家意识、文化自信与公民人格。
02见微知著
课程思政案例设计
(本案例设计获得2021
东北财经大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竞赛二等奖)
案例类型:1个知识点+N个案例
所属章节: 领导理论
所属知识点: 变革型领导及其中国情境下的发展
本节课的思政目标:
本知识点选取的案例遵循着由古到今、由政到商的内在逻辑:纵向涵盖历史-现代,体现变革型领导理论的演化发展;横向涵盖企业-非企业组织,体现变革型领导的组织影响力。通过认识世界与中国领导理论的发展比较、历史使命与时代责任的比较、经济组织与非经济组织的领导力比较,实现课程思政目标。知识点案例:
案例设计思路:
案例1《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刚柔并济的领导哲学》是本知识点的引导案例。作为3个案例中最具历史感的案例,通过该案例让学生回顾中国具有以儒家学说为中心的、儒法道释兵各展所长的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学生意识到,诸多先贤对于领导实践具有精彩的论述。刚柔并济,带好队伍,总会遇到一个领导的平衡和艺术问题。赏罚得当(交易型领导与变革型领导的综合使用)属于“术”的范畴,在“道”的层次,在大局观上,始终把“人和”放在关键位置。学习传统文化下的领导思想实践,传承优秀中华文化和育人实践。
案例2和案例3通过对企业组织与非企业组织(经济逻辑与非经济逻辑下)变革型领导的差异来使学生深刻理解变革型领导知识点在不同组织情境下的作用异同。领导活动作为以领导者效应的发挥为轴心,以组织绩效提升为出发点和逻辑归宿的多元主体互动的社会现象,具有重要的本土化特征。中国情境下的领导时间如何推动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和综合国力的快速提升,需要从领导理论的本土化发展实践过程中了解传统性与创新性的平衡与碰撞
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实施的过程与方法:
本知识点案例实施分为线上、线下两个部分混合展开。案例1为引导案例,案例2、3为研讨案例。案例的教学实施流程如图所示,案例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切入点,以个人思考和小组任务相结合的启发式、研讨式教学方式展开,并借助智慧教学工具来开展课程思政案例教学。致力于学生在创新意识、沟通能力和管理素质的提升。具体过程如下:
《管理经济学》
01课程介绍
课程负责人:李颖
李颖,经济学博士,东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创新与创业系教师。东北财经大学课程思政示范教师,并获得首届东北财经大学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东北财经大学课程思政案例竞赛三等奖。由主讲课程《管理运筹学》衍生出的《经济批量模拟问题虚拟仿真实验》课程,获评2020年度辽宁省一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
课程概述:
本课程是工商管理专业三年级本科生的专业选修课,该课程是工商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中少有的运用经济学思维进行管理决策的应用型课程。稀缺性是企业经常要面对的问题,能够科学优化利用资源的企业将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多的优势。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将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应用于企业的管理决策之中,掌握资源配置相关的最优化决策方法和分析工具,以期成为在工商企业、政府部门及相关机构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课程思政教学整体设计思路:
本课程思政教学的整体思路主要围绕培养学生的“学思结合、知行合一”进行设计,以关键知识点为“圆心”,多种类型、多个数量的案例逐层展开,推进学生对知识点的学习、理解和运用,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辨识能力,科学合理、实事求是的决策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既学会了经济思维决策方法,又能体会到这种方法的实践方式,真正做到“学思结合、知行合一”。课程中引入管理目标的分析,使学生深入了解我国现阶段的发展现状、国家战略和方针政策,引导学生有能力、有热情地投身祖国建设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02见微知著
课程思政案例设计
(本案例设计获得2021
东北财经大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竞赛三等奖)
案例类型:1个知识点+N个案例
所属知识点:生产函数的特征及规律
所属章节:第4章生产决策分析第1-3节
思政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了解创新型国家战略、供给侧改革、精准扶贫等政策的科学性、合理性和重要性以及具体内容,同时通过案例的逐层深入展开,激发学生学有所用,自主投身到国家建设的热情、信心和动力,树立健康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案例选取原则:
本节课的案例选择遵循“聚焦”与“拓展”相结合的原则,聚焦于知识点的理解,拓展于现实问题的应用,基于以上原则,选取了以下五个案例。
选取的具体案例:
根据上述原则,本节课选取了以下五个案例,“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的变迁及农业经济的辉煌成就”(引入案例),“灭霸的理想与马尔萨斯陷阱”(知识点理解案例),“小而美的3D打印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知识点简单应用案例),“东北地区拉闸限电背景下发电行业的供给侧改革之路”(知识点研究拓展案例)以及“精准扶贫的经济学分析——以东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驻乡第一书记李勇老师的事迹为例” (知识点实践拓展案例)。通过以上案例的逐层展开,学生可以体会到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学思结合、辩证统一,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利用科学方法“精准决策”,由此引导学生将“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相结合,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在实践中增长智慧才干,在艰苦奋斗中锤炼意志品质,增强学生的家国责任感,激发学生以知识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
案例设计思路:
以“生产函数的特征及规律”为组织核心,通过“知识点引入”——“知识点理解”——“知识点简单应用”——“知识点研究型拓展应用”——“知识点实践型拓展应用”五个案例逐层推进展开。通过以上五个步骤,将“知识点应用”围绕“知识点原理”展开,多维度融入思政元素。
来源:东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转载:教学服务第一线
声明:本公众号所转载的文章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来源标注错误、侵权等问题,请留言,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联系人:詹罗刚 18611179010
长按二维码 关注微信公众号
获取更多教学资料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获取更多教学资料!
温馨提示:一直以来,高等教育会议中心免费为广大高校教师提供大量教学科研资料,中心部分公众号因故暂时不能为大家发布资料下载信息,所有资料信息将由“青教文化”发布。为及时掌握最新资料信息,请进行以下操作:
进入“青教文化”公众号→点击右上角的.…·菜单→选择「设为星标」。
点击:“阅读原文”,在线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