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局肉毒素,复星医药的医美梦想
公告显示,RT002为生物制品,拟用于美容适应症,如改善中度至重度皱眉纹,以及治疗适应症,如成人颈部肌张力障碍。
复星医药产业于2018年12月获美国Revance Therapeutics, Inc.(以下简称“Revance”)关于RT002在中国独家使用、进口、销售及其他商业化(不包括制造)等权利许可,Revance仍为这款新药在区域内的权利人。
2022年9月,RT002用于改善中度至重度皱眉纹的上市申请已获美国FDA(即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目前,RT002用于治疗成人颈部肌张力障碍的新适应症上市申请正在接受美国FDA的监管审查、于中国境内已完成III期临床试验。
截至2023年2月,复星医药方面现阶段针对RT002累计研发投入约为3.3201亿元(未经审计;包括许可费)。
复星医药在公告中指出, RT002在中国境内进行商业化前尚需(其中主要包括)获得药品注册批准等,本次获药品注册申请审评受理不会对公司现阶段业绩产生重大影响。由于医药产品的行业特点,药品具体销售情况可能受到(包括但不限于)用药需求、市场竞争、销售渠道等因素影响,具有较大不确定性。
据了解,中国境内尚无DaxibotulinumtoxinA型肉毒杆菌毒素的产品上市销售,已上市的其他类似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包括AbbVie Limited的保妥适、兰州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的衡力、Hugel, Inc.的乐提葆和Ipsen Limited的吉适。根据医药健康产业专业信息和战略咨询服务提供商IQVIA CHPA最新数据,2022年其他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在中国境内销售金额约为5.46亿元。
布局医美已久
作为一家在医药大健康领域面面俱到的企业,复星医药自然不会放过医美这块“肥肉”。
复星医药控股子公司复锐医疗科技(Sisram)是其医疗器械板块主要成员企业之一,设立于2013年,现已成为医美领域龙头企业。
复星医药2022年财报显示,复锐医疗科技实现营业收入3.54亿美元、净利润4008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0.5%、23.2%,其驱动因素为北美、亚太等核心区域业务的强势攀升,多维度产品线及渠道的拓展与协同,研发能力和基础设施升级,以及积极的人才管理战略。
2022年,复锐医疗科技在积极拓展原有能量源医美设备业务的同时,进行了美容牙科、注射填充、个人护理等战略赛道的业务布局并推动整合,推出首款光波能量的家用个人护理品牌LMNT及首款产品LMNT one,并在中国和意大利同步首发上市;在美国市场推出Alma TED及CBD+专业护理解决方案,进一步优化能量源医美产品组合;此外,复锐医疗科技还参与投资天津星丝奕,布局丝素蛋白透明质酸钠复合凝胶及面部埋线产品的研发、技术服务及生产。
此次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审评受理的RT002,早在2021年就由复锐医疗与复星医药订立再许可协议引进、使用、销售及商业化。
除了医美,复星医药现有细分赛道还包括小分子创新药、生物类似药、仿制药、授权引进药物、细胞治疗、高端医疗器械、民营医疗服务、呼吸健康、医药流通、药品零售等。
2022年,复星医药实现营业收入439.52亿元,同比增长12.6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7.31亿元,同比下降21.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8.73亿元,同比增长18.17%;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2.18亿元,同比增长7.1%。
市场前景可期
爱美是人的天性,也带动了医美市场的火爆。而近几年,包括注射在内的轻医美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爱美者的选择。据新氧《2021医美行业白皮书》数据,2021年医美项目中,轻医美市场规模占比为49.2%,与手术类项目差距不大。
在当下的注射针剂市场中,玻尿酸和肉毒素依旧是规模最大的两个品类。
据一位三甲医院的整形医生介绍,肉毒素主要是松弛肌肉淡化皱纹,玻尿酸可以达到填充效果,可以很好地使自身皮肤组织更加饱满细腻。肉毒素就是临床上开展比较普遍的瘦脸针,这种药物可以作用在神经肌肉接头处,可以很好地抑制神经递质的传递,使肌肉松弛,以达到软化肌肉,淡化皱纹的效果;玻尿酸是一种中分子量的透明质酸,这种物质可以注射到自身皮肤下层,达到填充效果,它具有一定的吸水性,因此在治疗之后可以使自身皮肤更加饱满、光滑、细腻。
CIC灼识咨询合伙人王文华表示,医美市场中94%的消费者是女性,轻医美项目“肉毒”和“玻尿酸”分别占女性医美消费项目比高达25%以及18%。
从近两年的数据来看,肉毒素的市场发展前景依然可期。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正规渠道肉毒素市场规模为48.6亿元,同比增长24%;中国肉毒素占非手术类医美项目的32.7%,远低于美国的76.1%,且肉毒素注射是中国轻医美用户最偏好的top5项目之一,发展潜力大。
不过,相较于玻尿酸,肉毒素技术壁垒和审批的门槛都更高,对医生技术手法要求也特别高,因此我国企业多以代理及股权投资方式切入肉毒素市场,目前,包括昊海生科、复星医药、爱美客、华东医药等在内的多家厂商,已经通过与来自韩国、美国、德国的肉毒素厂商签署合作协议。(企业官网、企业财报)
健康元,太太口服液的蜕变
登康口腔上市,“冷酸灵”独撑市值?
马应龙,失意转型
“断舍离”过后,康恩贝还剩什么?
从抗生素到合成生物,川宁生物能否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