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七夕谈经济|亚当·斯密专题(四) | 《当中国遇见〈国富论〉》线上研读会

推荐阅读:

亚当·斯密专题(一) | 玛利亚·皮亚·帕加内利:斯密与政治经济学的道德

亚当·斯密专题(二) | 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斯密研究书单

亚当·斯密专题(三) | 张正萍:格拉斯哥与亚当·斯密研究的兴起


本文转载自:


当中国遇见《国富论》:严复译介《原富》百年回眸

赖建诚 著

格致出版社20233月出版


会议主题:《当中国遇见〈国富论〉:严复译介〈原富〉百年回眸》研读会
会议时间:2023年8月22日 09:30-13:30 (GMT+08:00,中国北京标准时间)
主办方: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主讲人:赖建诚
参会方式:
点击以下链接即可参加,或添加至会议列表:
https://meeting.tencent.com/dm/uLfOdGcUgvSI
腾讯会议:996-209-515
会议密码:2203





相关阅读





当中国遇见《国富论》:严复译介《原富》百年回眸

赖建诚  著

格致出版社2023年3月出版

👆点击封面 即可购买

启蒙翻译家严复,如何理解和译介经济学开山之作《国富论》?

面对这一套陌生文化体系,近代中文读者又有怎样的扭曲和误解?

近代中国启蒙先贤严复所译介的西方学说,对清末知识界产生了广泛影响。而《国富论》在西洋经济思想史上,又有其绝对的开创性地位。本书即以严复译介《国富论》为研究案例,追问这部名著在中国近代思想启蒙的阶段,对当时知识界和政界的影响。

本书一方面从经济学角度,探讨所谓的“严复现象”,即西方思潮如何引入近代中国,中国对西方学说又如何响应;另一方面又以现代经济学的眼光,解析严复思想中的经济面向。本书的目标,是透过严复对斯密《国富论》的译介,来回答这样两个问题:西洋经济学说在中文词汇与概念尚不足够的情况下,是通过何种词语和“思想方式”传入的?从追求富强的角度来看,以提倡“自由放任”“反重商主义”“最小政府”为主旨的《国富论》,对清末的中国社会和积弱的经济,产生了哪些影响与作用?



作者简介



赖建诚

巴黎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博士,哈佛大学燕京学社访问学者,台湾清华大学经济系荣休教授,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特邀教授。

在经济史和经济思想史领域深耕多年,建树丰厚,著有:《近代中国的合作经济运动:1912—1949》《当中国遇见〈国富论〉:严复译介〈原富〉百年回眸》《梁启超的经济面向》《边镇粮饷:明代中后期的边防经费与国家财政危机,1531—1602》《王室与巨贾:格雷欣爵士与都铎王朝的外债筹措》以及《布罗代尔的史学解析》等。主编的文集Adam Smith across Nations: Translations and Reception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2000年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当中国遇见〈国富论〉》英文版2022年由施普林格出版社出版。

长期致力于经济史与经济思想史的推广,其半学术著作《经济史的趣味》《经济思想史的趣味》《教堂经济学:宗教史上的竞争策略》深受各层次读者喜爱。


全书目录


新版序:严复与《国富论》研究忆往


1. 综观概述

1.1 主题与架构

1.2 初期的介绍

1.3《原富》的诞生与修订

1.4 严复研究


2.《国富论》的传播

2.1 史密斯的经济思想

2.2《国富论》的内容

2.3 各国的翻译

2.4 各国的回应


3.《原富》的翻译和案语

3.1 翻译的动机

3.2 误译与扭曲

3.3 案语解析


4.严复对《国富论》的理解

4.1 对一般论点的理解

4.2 对史密斯的批评

4.3 对史密斯的赞许

4.4 余论


5. 严复的经济见解

5.1 中国经济的弊端

5.2 经济自由主义

5.3 其他经济见解


6. 结论

6.1 回应

6.2 评估

6.3 省思

6.4 后续研究


附录:西洋经济思想对晚清经济思潮的影响

1. 绪论

2. 晚清经济症候的历史根源

3. 经济思潮的类型

4. 西洋经济思想的影响

5. 结论与余论


参考书目





----The En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声明 ◀

—————————————————————————

“全球研究论坛” 所发布、转载、组织的文章、演讲、发言,所有内容与看法仅属于

原作者与原讲者,不代表“全球研究论坛”的立场和观点。

  “全球研究论坛”所组织的讲座/活动之影像文字、视频音频等资料版权,归演讲嘉宾及“全球研究论坛”所有。欢迎听众参会,但未经许可,请勿私自录音、录像、编辑、

传播。

 媒体合作,敬请联系 

globalstudiesforumofficial@gmail.com

—————————————————————————

——全球研究论坛——

Global Studies Forum
“全球研究论坛”(Global Studies Forum)是一个跨学科与全球研究的全球学术平台。研究领域包括:中国史、亚洲史、全球史;全球政经与社会;中外文学、世界文学;全球城市和城市研究;文化与媒介研究;中外哲学、世界哲学;女性研究与性别研究,等。

—————————————————————————


 ▶ 联系方式 ◀


网站中文版:https://www.globalstudiesforum.com/zh

网站英文版:https://www.globalstudiesforum.com/

邮箱:globalstudiesforumofficial@gmail.com

B站官方频道:全球研究论坛:https://space.bilibili.com/3493291622402783

微博:全球研究论坛GlobalStudiesForum:https://www.weibo.com/u/7838557265


Twitter:"Global Studies Forum" @GlobalstudiesGS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globalstudiesforum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91091445253


—————————————————————————


 ▼

敬请关注本公众号并加星标(现在关注公众号没有限额哦)

也请多多一键三连:转发、点赞、收藏

感谢。


本篇转载编辑:何元博

微信编辑:何元博、李傲雪、唐浙、张芊芊

微信平台推广:何元博

其他平台编辑:唐浙

其他平台统筹:唐浙、李傲雪

"全球研究论坛"(Global Studies Forum)全球学术平台 创始人

----陈丹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