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养成记·学术传承篇|陆扬:普林斯顿的娜塔莉·戴维斯
【相关阅读】
笔谈 | 陆扬:“唐宋变革论”与唐宋变革——一个史学命题的方法论问题
陆扬、张泰苏:从《碟中谍》与“芭本海默”看国际格局与美国的“左”与“右”
跨界·云中君札记|陆扬教授眼中的奥本海默、哥德尔、爱因斯坦与普林斯顿气质
【学者养成记】系列
【学者养成记】专题之【研究方法·前贤论】(一) | 蒙文通:观史须从波澜壮阔处着眼
【学者养成记】·研究方法·前辈谈(一) | 王汎森:学者的责任感与罪恶感
【学者养成记】专题之【研究方法·青年说】(一) | 王裕华:什么叫有意思的研究?
【学者养成记·上下求索篇】专访罗文大学历史系王晴佳教授(Prof. Q. Edward Wang)
普林斯顿的娜塔莉·戴维斯
陆扬
(标题为编者所加)
昨晚看到朋友转发才知道 Natalie Davis 去世了,一想她也95高龄 了。我1991 年秋天到普大,她好像刚退休,但依旧非常活跃,会参加历史系和学校的各类活动。去普大之前我根本不知道她,但很快就知道她了。入校前就接到历史系通知,要求我们订购并阅读Peter Novick 的 That Noble Dream,这是训练历史系博士生的第一课 History 500 的教材。我当时对美国当代史学没啥了解,而且这本书巨厚。当时还是读了,最早注意到 Natalie应该就是通过那本书,里面提到了麦卡锡时代对她先生和她的迫害。入校以后就很快熟悉她了,因为History 500 课堂阅读里选了她的著作。可惜我进普大稍晚,才不过两年前500 还是 Natalie 教的,学长林富士就在那门课上,我听他说起过。
从1991 年秋到1998 还是1999,几乎三天两头有机会见到她,并且聆听她的发言。一般学校重要的人文讲座她都会来,而且通常都坐在第一排。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哈佛非常有名的政治哲学家 Robert Nozick 1991 年秋来做 Tanner Lecture,在 Marquand 讲堂,座无虚席。我那时也是凑热闹去听,记得当时第一个站起来问问题的就是 Natalie。她几乎每天都会见人或者和学生午餐谈话,中午在 East Pyne 的食堂里常可以见到她。历史系每年的戴维斯讲座她也照例一定会出席。
另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场景是历史系举办的纪念 Lawrence Stone 的活动,当时的普大历史系的名家都出场了。Natalie 也做了很感人的发言。让人想不到的是 Lawrence Stone 是以严苛的实证社会史路径称霸美国史坛的人物,但恰恰是在 Stone 当系主任时聘用了和他路数截然相反的 Natalie。Natalie 说 Stone 从不苟言笑,但有一天在系走廊突然称赞了 Natalie 的文章。Natalie 说作为青椒的她,发现连 Stone 都欣赏她,心中别提多激动了。接着她发言的好像就是 Robert Darnton。Darnton 是当场落泪的。美国掀起新文化史运动,主要就是靠着这两位的努力,而这两位都是 Stone 当政时聘的,可见 Stone 心胸之宽广。Stone 晚年写那篇有名的论文,讲史学叙事的回归,表示出强烈的拥抱新史学的意愿,我估计就是和这两位整天在他身边捣鼓有关。
Natalie 为人随和,和 Peter Brown 一样,她总是鼓励人的,说赞扬的话居多。她当时虽然退休,但身体看起来非常好。我记得她住在 Mercer Street 上的一栋白色小房子里,每天带着头盔骑着车来来往往。那时她已经名扬天下,但你想见她随时都可以。好像是 1998 还是1999 她去了多伦多大学担任 Northrop Frye 讲座教授。这大概是新设立的讲座,Northrop 虽然是文学批评家,但其理论其实对史学影响颇大。Natalie 本来就是加拿大人,她先生是数学家,在多伦多大学教书多年,让她担任这一讲席是水到渠成,也是另一种文史不分家。
我阅读的 Natalie 的著作不算很多,最后一本大概是 Trickster Travels,对我影响最大的还是论文集Society and Culture in Early Modern France。对她学术成就的评价也并非都是一味称赞。余先生和她关系很融洽,余先生也很欣赏她写的《档案中的虚构》。不过我也有很厉害的学长认为她成就不如她之前的几位法国史大家。顺便说一句,Natalie 虽然没有涉及中国史,但她有一个贡献,那就是对黄仁宇《万历十五年》的推崇。当时美国明史学界其实是不怎么看重这本书的,因为路数太不同了,反而是圈子外面的人能慧眼识英雄。我亲爱的老师 Willard Peterson 带我读书时和 Natalie 是邻居,又是历史系同事,也是明代思想史专家。Willard 上本科中国通史课,这本是必读书,我不清楚他是否受到 Natalie 的影响,改天我可以问问。
The END
更多阅读:
【全球研究论坛】组织的【跨学科人文与社科】活动
回顾 | 全球学术前沿:人文与社会科学的范式突破与再理论化(2023)——“未来记忆”国际青年学者讲座系列·特别专场
Events | Global Session@Future Memory Series 2023
回顾 | 3月28日·「未来记忆」特别专场(一):人文与社科的轻与重:如何用政治学、经济学、哲学打开历史
Sign up: Levitas and Gravitas in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回顾 | 4月1日·「未来记忆」特别专场(二):“思想VS理论:文学、诗学、史学之镜”
回顾 | 4月2日·「未来记忆」特别专场(三):“朝向未来的理论与实践:政治哲学 & 政治科学 & 古典学 & 全球(思想)史”
▶ 声明 ◀
—————————————————————————
“全球研究论坛” 所发布、转载、组织的文章、演讲、发言,所有内容与看法仅属于
原作者与原讲者,不代表“全球研究论坛”的立场和观点。
“全球研究论坛”所组织的讲座/活动之影像文字、视频音频等资料版权,归演讲嘉宾及“全球研究论坛”所有。欢迎听众参会,但未经许可,请勿私自录音、录像、编辑、传播。
媒体合作,敬请联系
globalstudiesforumofficial@gmail.com
—————————————————————————
——全球研究论坛——
Global Studies Forum—————————————————————————
▶ 联系方式 ◀
网站中文版:https://www.globalstudiesforum.com/zh
网站英文版:https://www.globalstudiesforum.com/
邮箱:globalstudiesforumofficial@gmail.com
B站官方频道:全球研究论坛:https://space.bilibili.com/3493291622402783
微博:全球研究论坛GlobalStudiesForum:https://www.weibo.com/u/7838557265
Twitter:"Global Studies Forum" @GlobalstudiesGS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globalstudiesforum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91091445253
—————————————————————————
▼
敬请关注本公众号并加星标
也请多多一键三连:转发、点赞、在看
感谢。
▲
本篇编辑:陈丹丹
微信编辑:何元博、李傲雪、张芊芊、刘姗姗
微信平台推广:何元博
其他平台统筹:李傲雪
"全球研究论坛"(Global Studies Forum)全球学术平台 创始人
----陈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