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柳州人那么爱在家里摆棺材?
走进一位足够old school的柳州人家里,你总有机会在某个位置上发现棺材。
虽然乍一看像是个木质枕头,但雕龙画凤的图案加上可以滑盖打开的经典设计,都在提醒你它确实是个棺材。
这种棺材往往用料上乘,以工艺品的水准手工打造,功能性上一应俱全,类似缩小的棺材复刻版。
第一次见到的人很容易以为这是给宠物用的,但在柳州,它就是个装饰品。
“如果摆在家里,应该没什么东西比这个更能镇宅了。”
不同于其他地方对于棺材的忌讳,柳州人民显然已经取得了一种唯物主义胜利。
远方来的客人除了会生起一股莫名的敬畏感,难免开始重新思考柳州老表心中“文玩”的范围。
盘棺材肯定比盘手串的段位高多了。
哪怕你只是坐上一位柳州朋友的车,都可能会在接下来的旅程中开启一段无神论的领悟之旅。
在其他地方还在挂佛牌菩萨保平安的时候,他们早就明白了如何有效保证行车安全。
当你在车里抬头就能看到一口虚掩的棺材,二十年的路怒症也会不治而愈了。
没人知道他们还会把棺材摆在哪,在柳州朋友的眼中,棺材也得享受平等待遇。
据柳州本地朋友的说法,有人买回去是为了装东西,比如装珠宝或者名贵茶叶,一些女性朋友会在里面装口红,必要时也可以用来装水果。
但这种实用性功能只是附加赠送。
当你看到给摩托车尾部加装棺材代替尾箱的柳州大哥,就会明白民间智慧是不会允许传统工艺消亡的,并开始确信目前4S店的服务仍有很大进步空间。
图片来源:南国今报
如果说酸笋的气味是柳州欢迎你的第一道仪式,那么棺材可能是第二个。
你很难想象柳州人对于棺材这种丧葬用品的接受程度,从谷埠街商业城到工贸地下街再到旅游景点,几乎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有几次飞机经停柳州,下飞机一看,机场超市里都有卖棺材的。”
可以说柳州人民已经把棺材拉进了礼品范畴,在游客的疑惑中成功为其开辟了活人市场。
当然要是有柳州朋友送你一口棺材,你也别介意,作为一种柳州最高礼遇,他在真诚祝福你“升官发财”。
常有热情的柳州老表把这种融入谐音梗里的朴素愿望送给朋友,但收到的反馈基本都是“心领了”。
毕竟用棺材做纪念品,不管寓意是什么,还是超过了很多外地朋友的承受范围。
试想当你给一个柳州朋友打电话想让他带点螺蛳粉之外的特产,结果他问你要不要棺材,听到的时候估计连螺蛳粉都不想要了。
“我在柳州读书,买了棺材给我弟,还专门听老板的话往里面放了小纸条。”
“那是我第一次尝到花钱不讨好的滋味。”
在柳州朋友分享出来的送礼经历中,你经常能读到某种委屈感。
“之前给山西男朋友送过一对特别精致的工艺小棺材,他爸看到拿回家的棺材都快气炸了。
后来嫁进他家就没再见过,估计是公公婆婆偷偷扔了,殊不知买的时候花了我六七百块钱。”
只有深入这种语境的精柳人士才懂得柳州棺材的魅力。他们会告诉你柳州人是真正把谐音梗贯彻到生活中,又把美好愿望融进谐音梗里的大师。
跟着酸笋味能找到螺蛳粉,认识柳州人能升官发财,这是一位娶到广西老婆的朋友分享给我的秘诀。
“除了这你再也找不到能自己选字刻上去,还能挂在钥匙上的棺材了。”
在公开资料的显示中,柳州棺材自古就是爆款,走的是文化输出路线。只要是跟棺材有关的故事,几乎都离不开柳州。
在金庸的小说《鹿鼎记》第三十三回中,曾直接写道:“柳州盛产木材,柳州棺材,天下驰名。是以有‘住在苏州,玩在杭州,吃在广州,死在柳州’之谚。”
而这一切都要追溯到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据说当年柳宗元客死他乡,柳州百姓为了纪念他特意定制了一口棺材,保持遗体在运输了几个月之后还栩栩如生。
自此柳州就成了棺材行业的天花板。
虽然这个故事现在听起来有些科幻,但还是从某种程度上证明了柳州棺材的品质。
“高中老师说柳宗元被贬到柳州后不久就死了,不过幸好,柳州自古以来就是盛产棺材的地方。”
即便到今天,柳州仍有传承几百年的棺材制作家族存在。
火葬开始推行之后,为了保留传统技艺,从明末就主营棺材的他们不得不在1979年开始转入工艺品领域,开发出了微缩复刻版棺材。
发明人王菊女士说灵感来自当时想要买走柳州棺材做纪念的香港商人,发明它的目的就是为了便于携带。
鼎盛时期工厂每月制作上万口工艺棺材,但在2018年中国新闻网对她的采访中,她表示由于手工制作销路不好,整个工厂只剩下自己一个人了。
“机器做不出来手工的品质,因为没法在弯曲的棺材表面雕刻,这个东西又赚不了大钱,工人们都另谋出路了。”
“我只是想把这种技艺永远传承下去,但我不知道能不能做到。”
棺材在柳州从来都不是忌讳,而当某种认识成为一个群体的共识,也就被赋予了更多意义。
柳州棺材因此进入了一种突破功能限制的状态,开始向更高层面的人文关怀延展。
它的名头比螺蛳粉响亮的更早也更值得玩味,“死在柳州”至今依然是很多人心里的经典传统智慧。
甚至曾有狂热的柳州棺材粉丝建议,应该把柳州地标也改成棺材。
外地朋友通常喜欢用螺蛳粉的味道概括柳州,但柳州远不是一碗螺蛳粉能说完的。
都说柳州人直爽,性格也像他们的口味一样火辣,即便棺材也没法让他们的热情降温。
希望有机会去柳州,我也能在棺材边上吃碗螺蛳粉。
-
资料参考:
棺材造型车尾箱网友称赞有创意——南国今报
柳州棺材:从“死在柳州”到工艺品——南国早报
柳州工艺品棺材曾蜚声海外 如今只靠7旬老人苦撑——中国新闻网
微博 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