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相及研究所

其他

在农村宴席卡车面前,变形金刚也得一边去

外地人对内蒙古总是怀有错误的认知,比如认为内蒙古的学生骑马上下学,吃饭喝酒都得坐在蒙古包里。殊不知,内蒙古的乡下已经先一步进入赛博世界了。在他们的大型流动宴席车面前,擎天柱和威震天也得站一边去。谁也没想到,中国最凶狠的改装车文化,竟然发生在内蒙古农村。谈到对改装车的理解,城里的飙车族可以跟你讨论发动机功率、扭力、转向调校、悬挂、空气动力、头文字D,头头是道,而内蒙古的玩家们关心的则是改完可以供多少人同时进餐。他们对改装有着截然不同的理解,那是一种实用主义至上驱使下的踏实。在当地,购买改装大卡车的主力军是农村大席的操办者,所以你会看到行驶的时候是平时常见的大卡车形态,一但车停下来展开就成了有门窗的酒楼。发明这东西的人很难说没有受到红色警戒基地车的启发。看着半挂式卡车缓缓地张开翅膀,有一种看见现实版哈尔移动城堡的错愕感。“谁能想到我在变形金刚的肚子里吃了一顿地道中国乡村酒席。”一位厨师如果想要在内蒙古农村酒席市场立足,不仅得有过硬的烹饪技法和过人的酒量,还需要精通货车改装。不管是东风还是解放,往那边一停,当地厨师都能一眼看出这车改一改展开能摆多少桌。酒席、厨房和车间堪称当地农村厨师的三大修罗场,都玩得转即可独霸一方。半挂式货车改装成大型流动宴席车,就像那达慕大会上飘扬的旗帜,在当地早已深入人心。对内蒙古一些农村地区的小孩来说,看见村子里开进一辆半挂式货车,喉结甚至会跟着发动机的震颤频率上下游动吞咽口水。他们不只是驾驶一辆大卡车那么简单,而是打造了一座移动的酒楼。上一个令人如此兴奋不已的杰作,是沉入海底的香港珍宝海鲜舫。货车带给人的想象,不只是公路的延伸,还有美食的慰藉。而在交通工具和大酒楼两种属性之间切换,只需要挑动几根金属杆。动动手指头,几十米长的庞然大物会先像猫一样伸个懒腰,接着像老鹰一样展开翅膀,然后又像穿山甲一样卷曲身体,最后定型成一套内部实用面积超过100平米的房子,其他B型、C型房车见了都得喊一声大哥大。经过改装的大型流动宴席车上,处处充斥着科技与狠活。你想听音乐,它就能装CD机;你想看电影,它就能装电子大屏;你想要空调,它可以给你装十台。在内蒙古炎热的夏季,跨步走进移动宴席车,你能体会什么是冰河世纪。改装的不只是车,还是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在移动宴席车的冲击下,传统蒙古包已经不吃香了。有些人现在甚至不太喜欢去蒙古包吃酒席了,觉得有点落伍。一位老哥感叹:“邻居家去年办了一场请了一辆宴席车,打开多气派,里头还有空调、电子大屏、KTV,轮到我我总不能办回以前的蒙古包吧,要敬酒还得串另一个包。”在内蒙古的农村,办酒席找大席师傅,最重要的不是看菜煮的好不好,而是看他的大卡车改装得怎么样。大卡车装修豪华程度,和主家的面子呈正相关。车侧板撑开的不仅是空间,更是主人的面子。上回村子里三户人家有喜事,分别找了三队人马,总共开了五辆大卡车进村,展开成五座酒楼,到了晚上霓虹灯把整个村子点缀得五光十色,从远处看还以为在录制《星光大道》。不可思议的是,在同一辆车吃过饭,甚至能成为寻找同类的标签。上回两个年轻人相亲,打不开话匣子,直到谈起了移动宴席车。“这么巧,我去年也在富豪大酒楼吃过我舅妈的婚宴。”这股改装文化甚至在西伯利亚高压的助推下,出现了南吹的迹象。根据检索,江苏和安徽的一些农村地区,也出现了宴席卡车的车辙。我找到了一家专门生产移动式宴席车厂家的网站,他们写到了自己产品有如下四点优势:1、经营场所灵活多变,可选性较强,哪里生意好开到哪里,2、不需要高额的店面租金,场地费用低、占地面积小,省去高额的转让费、租赁费、装等各项费用。3、车身外观吸引人,广告效应好,与众不同。4、多元化经营模式,无淡旺季、无风险经营。随着农村宴席市场的推广,越来越多的个体和酒店经营着看准这块市场,而改装宴席车厂家也在悄悄地进行着自己的农村包围城市计划。看这些宴席改装车画面,总让我想到了手工耿,真正靠手艺挣钱的匠人都值得尊敬。跟城市比起来,农村地区缺少人力物力,资源相对匮乏,但是却没有限制住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已经有人在货车改装领域探索,延展其他可能性。再过几年也许出现移动大澡堂或者在高速公路上飞速狂奔的水族馆也不会太奇怪。因为移动灵堂已经被开发出来了。
2022年11月20日
其他

油爆洋辣子,是东北黑土地上的乡愁

双鸭山的刺龙,葫芦岛的黄熊,指的都是同一种味道。那是黑土地上一项濒临失传的绝技,是东北人对鲁菜与粤湘系的无声反抗,如果再佐以宽油与葱姜,仅需30秒,就能品出东北独有的幽默。油爆洋辣子是一道东北狠菜,洋辣子并不是辣椒,它是挂在树上的残忍毒虫,一旦被它从皮肤上爬过,会有灼烧般痛感。肿痛多日不消,即使觉得再可爱,也切勿用手直接触碰。它浑身的芒刺,令人坐立不安,五彩斑斓的胴体宣示了毒性,理智的人,一般不会把它写入菜单,但东北人是它们的克星。事实上,这道菜是下酒菜,当东北岳父对湖南女婿说“要不要试试这个时”,大多数人都会从字面上轻敌,以为是入门前的考验,谁知是黄泉的传票。常能在街边的酒馆、烧烤摊或星级酒店的配菜大厅中端详到洋辣子的踪迹。和山东人爱吃的油炸全蝎、江苏连云港狠人善食豆丹类似,油爆洋辣子是再寻常不过的一道家常,烹饪全程没有任何技术含量,你在餐厅说来道洋辣子,服务员会问你是盐焗还是油爆,并会带你去选菜大堂观摩最为生猛的食材。从为害一方到造福百姓,洋辣子也在东北厨师的改造下日渐乖巧。东北人吃洋辣子从不会去刺,一是麻烦,二是觉得没刺了不够刺激。有经验的东北厨师还会裹上鸡蛋液和面包糠,直接用动物油祛除喧嚣,入口还能爆浆,就像酒心巧克力能让人沉湎于爱情。洋辣子有一个月生、两个月生,这指的是它的生长月份,基本没有三个月生,要知道洋辣子是完全变态的昆虫,它在个体发育过程中要经过变态发育,有卵、幼虫、蛹、成虫4个时期。常见的洋辣子就是幼虫阶段,到了成虫就变态发育成了扑棱蛾子,那东西就不能吃了,膈应人。地道的餐厅甚至还会根据洋辣子的捕捉地点进行区分,比如杏树辣子、桃树辣子、苹果树辣子,基本能满足你一天的水果摄取需求。其他地区对昆虫名称的定义,多局限于外型,但东北常指的是一种味道或体验。洋辣子就是这样,“辣”是一种酣畅淋漓的口感,一线喉,剌嗓子,冬天吃从里热乎到外,这可能是一种独特的御寒方式,配合老村长,常能看开生死。曾有个做销售的朋友,从东北地区出差半年回京后,就被提为了大区经理,他的独门方法,就是与地区代表保持紧密的关系,他最拿人的本事就是做一手地道的油炸洋辣子,搁一点大酱,整一点酸菜,渠道经理们都能吃出妈妈的味道。洋辣子下锅前得先泡泡水,吐吐脏东西,然后用小刀刀尖划开肚腩,取出脏腑,此时的毛毛虫还会蠕动,刺会变得硬挺。此时烘高油温,葱姜爆锅,彩椒切丁,刚冒烟时沿锅边下锅,一阵清脆的嚎叫从锅中传出,30秒即可出锅。摆盘随意,东北人大气,不会挑你理,但记得淋上盐汁,讲究的人也会用五香面、辣椒面和椒盐蘸着吃,一口洋辣子一口酒,冬天再冷都能扛得住,就算是怕虫的人,在野外遇到洋辣子也不用担心,把它吃了就行。洋辣子爬得很慢,经常在果树上蠕动,这多少给了厨师一些可乘之机。捕捉它们的月份多集中在夏秋之交,一队队虫师在果树下盘旋,像低空狩猎的苍鹰,洋辣子别说是爬出东北,就算是爬出小区都没戏。北方的洋辣子进食速度十分迅猛,一周不到,十几只洋辣子就能吃光整棵树的叶子,直接导致树木枯死,对于农副经济打击很大,这令东北人十分恼火,而对策也十分直白,即使是洋辣子自己也肯定没有想到。如果给人们一个期限,从泛滥干到濒危问题不大。东北人根治虫害的方式,诡异而决绝。而一旦这种方法形成了固有的民间记忆,那便有了薪火相传的必要。当然,并不是所有人的东北人都吃洋辣子,还有的更喜欢磕它们作茧时的形态--洋辣子罐。洋辣子罐再过几周就会变成各种刺蛾,人们不会放过任何一次可以灭绝它们的机会。市场上论堆卖,东西很贵,200多块一斤,会让人误以为是某种滋补某处的神秘药材。它经常被老板和干松茸、干木耳并在一块售卖,可以看出当地人对洋辣子罐的定位是山珍。最常见的做法就是带壳盐爆,蟹黄膏和盐爆洋辣子罐相比,就像张宗昌与李白的区别。我在黑龙江野游时,品尝过这种野味。有道行的厨师先在锅中倒水烧开,把洋辣子罐倒入开水中汆熟,捞出来沥干水,再在锅中倒油,烧至三、四成热后放入洋辣子罐,转成小火将它们慢炸熟透后捞出,再另起一锅,将洋辣子罐和圆葱、蒜蓉爆炒一下,撒上椒盐即可出锅,吃的时候得剥掉外壳。味道与口感都如鹅肝,入口即化,顺滑,回甘,你丝毫联想不到这是农田与果园中的妖孽残骸。甚至在洋辣子吧中,你也很少能见到被蛰后的处理问询,大多都是蛰伏关内各地的收购信息。曾有东北朋友告诉我,现在人们饲养的一些袖珍型宠物,比如蜜袋鼯、仓鼠、松鼠也爱吃洋辣子罐,其中富含高蛋白,算顶级食材了。她曾在网上买过一袋,最终还是没熬过自己的欲望,一袋子全给盐焗了。说这话的时候,是在一个夏秋之交的下午,当她抬头看到满树的洋辣子时,喉结突然涌动了那么一下,我知道,她想家了。
2022年11月11日
其他

在香山看见一群人爬行,以为捅了鳄鱼窝

众所周知,名川大山都有独霸一方的群体。比如说你不能惹祁连山的马和峨眉山的猴子,而在苏州张家港香山景区,掌控此地的是一群由人类仿生学爱好者组成的群体——鳄鱼团。他们摒弃了一般人类对前进方式的固有套路,开辟了新的爬行境界。由于他们都在苏州张家港香山景区活动,因此得名香山鳄鱼团。如果你有幸去过香山,并眷恋过那里的夕阳,也许你会目睹这样的画面。一群人趴在地上,模仿鳄鱼行走的姿态,从你脚边匍匐经过,他们靠爬行爬出了一种史诗级的美感。在当地最不能惹的群体就是鳄鱼团,游客看见鳄鱼团都得避着走,甚至连人类学家看了都会感到错愕。“人类通过几十万年进化达成直立行走的种族天赋就这么莫名其妙倒退回去了。”“看了香山鳄鱼团的阵势,总让我想起童年时看《人猿星球》五部曲时的震撼,恨不得重新翻阅达尔文的著作,也许人类的起源得重新推翻。”“自然进化让我们从四足行走变成了双足,香山鳄鱼团却反其道而行之,成为返祖现象的集大成者。”第一次碰见香山鳄鱼团,我还以为他们误入了什么传销团伙。他们的动作整齐划一,配合口号,看起来训练有素,鳄鱼似乎也有了番号和编队。“头一回在香山看见一群人爬行,还以为捅了鳄鱼窝。”“我感觉他们下一秒咬住某个物体立马会来个死亡翻滚。”组织者们把鳄鱼团爬行的视频发到网上,陆续引起互联网猎奇观察家们的注意。如果你没在各种平台见过鳄鱼团的视频,那也许说明大数据认为你没有爬行动物的基因。香山鳄鱼团和主流社会的声音产生了隔阂和误解。“运动种类那么多,他们为什么要效仿鳄鱼呢?”有人对他们抛去字典里所有的嘲讽词汇,有人从健康角度进行攻击,还有人认为他们不过是在炒作,为了流量趴在地上行走,每爬一步都是金钱入账的声音。他们对攻击和质疑的回应只有一个,就是默不作声,继续爬行。在当地的老登山客们眼里,鳄鱼团约等于香山草木的一部分,你会在结着露珠的清晨看见他们从蕨类植物旁边匍匐而过,也会在正午太阳灼烧大地的时候看见他们马不停蹄。没人知道他们从哪里来,也没人知道他们要去哪里。他们靠模仿鳄鱼爬行,成了香山一道谜一样的风景线,而答案不在风中飘,却在地上。香山有着独特的魅力,似乎有一张神秘的结界,进入到鳄鱼团地界,非常容易被整齐划一的动作和口号所感染。大多数鳄鱼团成员都有着相似的心路历程:第一次看见内心产生疑惑,第二次看见开始了解,第三次加入成为鳄鱼团的一部分。“我第一次见到鳄鱼团觉得搞笑,回家忍不住在客厅试着爬了几圈,发现还挺有健身效果的,第二天我就加入了阵营。”“第一次爬的时候差点儿跟不上,一个元老级前辈教我得像爬行动物一样收紧核心,注意呼吸的频率,我才摸到一点儿门道。”一个开着汽车到香山停车场的鳄鱼团成员,在下车之后,没多久就会开启完全体进化。对他们来说,用四肢行走不仅仅是一种锻炼方式,更是一种态度。两驱早已无法满足鳄鱼团跋山涉水的需求,他们把双手合理利用起来触摸土地,靠腰和胯收紧摆动,将能量传导到四肢。这种前进驱动方式,和越野汽车的四驱模式异曲同工。平时四体不勤的上班族三五步爬下来,心脏和肺都会爆发出最严厉的抗议。但是对鳄鱼团们来说,却轻轻松松,其中年纪最大的,已经70岁了。“上次看到一个白发苍苍的长者,穿着运动背心和短裤,爬着上台阶,比我用跑的还快。”
2022年9月26日
其他

四川有多少熊猫是人扮的?

只有去过四川,才能体会熊猫与四川人在精神深层的串联。四川人仿佛找到了打入熊猫内部的尘世路径,用一缕阳光照亮了它们的心扉,又用一套盔甲,解决了不同生物间的有效融合。那里的“熊猫”带有明显的抽象意义,朴实的眼神,却像山洞中的那抹幽绿,令人不寒而栗,狭长的四肢延伸出了强行的善意,弯腰是爹,低头是爷。他们享有秦岭山涧的结社自由,是卧龙山的不明分子,如果不是一口地道的川音暴露了身份,人们也很难识别其中的玄机。这些诡异的图片如果传之大洋彼岸,很快便能解惑“熊猫是如何从濒危变成易危的?”,“都是四川人扮的!”“本来要去看熊猫,结果看到了几名工作人员在玩cosplay,在盼盼们的栖息地里冲我咧嘴,我至今能回忆起他们洁白的门齿上,闪耀着‘请相信我就是’的光芒。”“我见过用哈士奇扮狼的,用松狮扮狮子的,但直接上人扮熊猫,还是让人猝不及防,他们的眼神不容置疑,反倒是真熊猫对此非常淡定,看上去非常踏实。”据了解,在一些熊猫保护基地中,工作人员装扮熊猫并非个例,他们为了接触熊猫掩盖人类的真实身份,减少距离感,穿上了特制的熊猫装,“据说能让熊猫宾至如归”。不是每个四川人都见过熊猫,也不是每只熊猫都被熊猫人如此关怀过。有工作人员表示,有的熊猫头回遭遇熊猫人,也很诧异,刚喝完牛奶,嘴角还带着初乳的浮沫,一个个逐渐破裂,能感受到它们内心的波动。“但后来它们就习惯了,也理解了文明的不同,会衍生出生物的多元,我们只是会给它们喂食、称重、治病的远房亚种表亲。”熊猫是内心敏感的动物,外表的朴拙并不能遮盖它们的多愁善感。它们也具备某种程度的社交属性,并不是指人们如何谈论它们,而是它们如何讨论人们。“嘿,知道吗老兄,圆圆的二叔看上去不太好惹,芳芳的三姨就很温柔。”流传于世的图片,多少带着些鲜嫩的电子包浆,如同山间野竹的滴露,引发不同人群的啜饮。有人评价,仅从视觉上来看,这些“恐怖分子”很像在“围捕”熊猫。但更多人对熊猫本身产生了一种同情,“熊猫难道不害怕吗?”“会不会影响熊猫后天的审美?”在社交媒体上,忧心忡忡的人们甚至建设了一个同名的社交话题。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能人异士,在努力从各个角度分析熊猫心理的现状、成长和未来。事实上,这种一眼假的装扮,熊猫能明显分辨出来。科研人员实验发现,“让成年大熊猫来辨认熊猫图案,哪怕改动一个耳朵、一只眼睛的位置,它都能明显区分出来,不过大熊猫幼崽是否可同样分辨,迄今为止,还没有人做过相关研究。”至于为何一些成年的熊猫看破却不说破,那看来只能理解为“逗你玩”。这种装扮成动物的外形,来与动物进行亲密接触的神奇做法,并不是首创。曾有法国纪录片导演,为拍摄候鸟迁徙,而自制了鸟类外形的航拍器,经过长时间“互动”,鸟类领袖勉为其难地接受了它。在非洲草原,还曾有日本男子装扮成英俊的雄狮,近距离观察雌狮带崽,结果被激情如火的雌狮“看上”,百米12秒7。在动物行为学中,幼崽会把出生后看到的第一眼活动的物体,当成自己的父母,尤其是鸟类,在哺乳类动物中也存在类似的“印痕行为”。一些熊猫幼崽长年累月跟着人类混,会在自我意识中认为自己也是人类,养过猫狗的朋友可能也会有更深的体会。而熊猫服,是至始至终都让熊猫幼崽认为自己是在和同类接触,为了效果更加逼真,工作人员还会在外套外面抹上熊猫的粪便和尿液,同时在现场保持静默状态,“让熊猫在野化放生后,对人类声音出现天然回避状态,而非亲近”。当气郁芬芳的熊猫“母亲”接棒过一只只幼崽,在精心照料后,又一只只引入野外,这是四川人养育熊猫的秘密之一。“尽管这项工作刚开始起步,但它无疑代表着某种创造性,和某种魔性...”“当‘驱赶’熊猫到野外时,发现它们并没有依依不舍,而是转身迅速离开,这是这项工作最重要的圆满,虽然有些伤感。”四川人的幽默和四川的熊猫一样,是天然的瑰宝,它时不时闪烁出智慧的光线,在青竹绿草之间和山林溪流之畔回旋。而当这种回旋飘荡于异国,你甚至能品味出一种改良菜的诡魅风味。在海外,“熊猫是假的”是一种典型的“阴谋论”,它旨在通过街头采样的只言片语,来否定熊猫对于国宝的指导性地位。这种论调,来自一个多疑的下午,一位大洋彼岸的博主,在屏幕的那头,发现了熊猫腹部的“线头”。“如果你留意,会发现每位来自中国的熊猫腹部,都有拉链(其实是腹肌挤压所致)。”“很明显是为了方便工作人员进出,尽管这些熊猫看上去憨态可掬,有理由相信都是人类假扮的。”虽然真的有人会信,但这种起源于愚人节笑话时光的段子,还是让很多海内外的熊猫迷们会心一笑,甚至熊猫保护基地和iPanda熊猫频道,也纷纷加入到造梗队列。曾有位四川朋友告诉我,他一生中最卑微的时刻,是和女友漫步于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大熊猫别墅外,看着熊猫如此恩爱,他终于同意了女友的建议,“好吧,一会鸳鸯锅就鸳鸯锅。”没有什么比熊猫更懂包容,那是川蜀大地上最乐观的底色。资料参考:中国蓝新闻:工作人员突然穿上熊猫装,熊猫懵了:这是“自己人”?人民日报:熊猫能分辨出穿熊猫服的人类吗?部分图片来自:微博@吃不胖的小5、iPanda熊猫频道、深圳野生动物园、熊猫家园康养汶川、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百度、微博
2022年9月10日
其他

假如有乌托邦,我想应该是足疗店的模样

如今去感受一家足疗店好不好,不再只是通过脚这个维度,而是要用嘴去品鉴。人们优先考虑的不再是技师能不能把脚部穴位摁出北斗七星的图案,而是店里的菜品做得怎么样。足疗店的争夺战已经进入白热化,他们开始向餐饮界吹响进攻的号角。“之前都在说海底捞的服务好,我心想你是没去过搞餐饮的足疗店。”“我们这儿的足疗店都开始去五星级酒店挖厨师了。”走进一家足疗店,菜单上的选择比他们提供的按摩服务选项还多。从茶品点心到西式快餐,再到中国八大菜系,会让你遗忘踏进这家足疗店的初心,不仅要挽起裤管伸进足浴桶,还要撸起袖子端筷碗。这几年,全国各地的足疗店早就嗅到了春风,积极谋求转型,成为真正的一站式综合体。如果要举办世界跨界经营论坛大会,遍布全国各地的足疗店老板们绝对有话语权。足疗店真正做到了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看一个长沙博主去足疗店探店,技师按得好不好她一句没说,光看着她吃了一碗长沙牛肉米粉、一碗馄炖,还有泡椒鸡爪,一瓶老酸奶,以及水果拼盘,大姐一边给她料理脚趾头,她一边吃得津津有味。最后结账的时候,只收了她足疗的费用,所有吃的都免费。服务收费,吃饭免费,基本上成了整个足疗行业的共识。导致了很多人夜里肚子一咕噜,就先想到足疗店。俗话说要想抓住一个人,得先抓住他的胃,足疗店的经理人深谙此道。夜市油烟太大,大排档太吵闹,网红店人太多,酒店消费太贵,但是足疗店,人均一百,独立包厢,舒适大沙发,能捏个脚还能免费吃个饱。不用找什么精算师,延边刺客来了都知道如何做选择。足疗店的美食也根据地域不同,呈现差异化,再这么发展下去,预计未来美食探店博主都得转战足疗店。“想不到我们这里最好吃的粤菜不在粤菜餐厅里,而是在足疗店。”“我们那的足浴店也是,以前特喜欢去那里喝炖汤。捏完脚,来一盅,既洗涤双脚,又温暖肠胃。”一位南京的朋友更是在足疗店里吃到了她认为全南京最好吃的猪蹄。标题足疗,标签光盘行动,不禁让人遐想连篇现在说一家足疗店不正规,不再是专指它搞黄色,还可能是说它餐饮做得比足疗本业好。本来以为就是简单的足疗探店,看了一会儿才明白,这是去吃饭了。一位石家庄同事说他不仅在石家庄的足疗店吃到驴肉火烧,还喝过甲鱼汤。之后这家足疗店成了他的待客秘籍,外地朋友到访,先带去体验一下华北平原的宏大叙事想象力。什么是深夜食堂,十二点泡个脚还能免费续甲鱼炖盅才是深夜食堂。最狠的是那家足疗店还有KTV系统,不仅抢饭店生意,还把KTV的客源也抢了,堪称万能青年足疗店。K着歌,喝着厨师熬的甲鱼汤,脚底的血液循环比高速公路的车流还快。有经验的大保健爱好者会提醒你,还是先做足疗再吃饭比较好,因为吃饱了之后趴着按摩背上会不舒服甚至反胃。之前有一个朋友就是去足疗店吃自助餐,吃得走不动,最后直接在那里面过夜。还有专门招待朋友的,不开酒店,外地朋友来了直奔足疗。外面玩一天,回来之后还有按摩,屋里有电视投影。“当时大姐说有大通铺的房间,可以住五六个人,200块钱不到。有很多人自己买酒,买吃的,就在里面聚会。”“玩累了就叫个足疗,捏完睡一觉。起来在玩,住一个星期,大姐说去什么剧本杀,来我们这儿多好,还管饭。”一个同行公众号编辑有次喝多了偷偷告诉我,足疗店不仅是他的食堂,还是他的选题库。他有一半选题都是跟足疗店的技师聊天聊出来的,大姐还让熟客们都关注他的公众号,直接提供专属一对一地推服务。有一回大姐一边按摩一边跟他聊股市,他完全不懂,大姐却头头是道。“大姐爱看教父,也能聊美妆养狗,对中医保健和东亚局势略知一二,简直就是捏脚百晓生,还说你们年轻人压力大,不要过于劳累,说完又让服务员给我上了碗猪心汤。”上周朋友带我去了一趟,走在走廊能从门缝里瞄到包间里面洗脚和吃喝玩乐的画面,突然想起“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那种醉生梦死的感觉。假如有乌托邦,我想应该是足疗店的模样。
2022年8月15日
其他

一到鬼节,每只鸭子都后悔来到广西

每只鸭子都会在人的努力中得到升华,同时它们会有新名字,其中包括且不限于白斩鸭、啤酒鸭、柠檬鸭、嫩姜鸭、醋血鸭,以及烧鸭、荷叶鸭、老鸭汤等等。
2022年8月12日
其他

新疆最大的鬼屋,其实是博物馆

(友情提醒:有干尸图片,如有不适赶紧退出。)八年前在新疆搭顺风车旅行,坐上一个吐鲁番维吾尔族大哥的车,车窗外温度逼近40度,他却突然谈起阴冷的话题。“喂,小孩,你知道新疆最大的鬼屋在哪里吗?”我摇摇头,他比刚才更来劲:“在博物馆里头,都是干的尸体,你必须去看看。我带我女儿去看,她都被吓哭了。”之后我的行程便和博物馆深度捆绑,这么多年过去了,每当和朋友聊起新疆的土特产,我脑海里最先浮现的不是吐鲁番的葡萄,也不是鄯善的哈密瓜,而是遍布新疆各个地区博物馆里头的干尸。因为放眼全国,你也找不到一个博物馆,能够像新疆的博物馆那样,收藏古代干尸多到足够专门开一个主题性陈列的地步。市面上的密室逃脱,在新疆博物馆的干尸展面前都是弟弟。那些不过是假把式,而新疆的干尸是真家伙。“在新疆最神奇的经历,就是在走丝绸之路沿线的时候,遇到博物馆停电,工作人员就给我一个手电,让我一个人在漆黑的展厅的参观,然后猝不及防地在展厅的转角看到两具2000多年的干尸,刺激得不行。”新疆朋友建议我去当地的博物馆最好穿件外套,因为将收获背脊发凉的观展体验。“夏天的吐鲁番,气温高达40度,但你只要踏进吐鲁番博物馆的三楼,都不用开空调,就会感到一股寒气从脚底冲到脑门。”为了抵消恐惧,有的游客会站在展厅门口,等人多的时候再一起进。逛其他地方的博物馆恨不得人少一些,看新疆的干尸展则恨不得碰上几个大旅行团。“我当初在乌鲁木齐博物馆,在干尸展厅的门口不敢进去,因为里面没有人。等来了一队武警(来参观博物馆的),阳气十足,我才跟着进去了。”一方面想开开眼界,另一方面又胆战心惊,导致很多游客在新疆的博物馆留下超出预期的游览印象。多年以后,可能会忘记喀纳斯的湖水、那拉提的草原和巴音布鲁克的九曲十八弯,但绝对不会忘记自己错把“干尸通史陈列”看成“干尸通铺陈列”的惊悚感。为了让游客体验真正的博物馆奇妙夜,吐鲁番博物馆曾搞过在干尸馆扎帐篷过夜的活动。和干尸共度一宿,据说有几个香港的林正英电影爱好者得知这个活动,当天就在看机票。假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巴州博物馆,吐鲁番博物馆,和田地区博物馆,若羌县博物馆,楼兰博物馆的干尸都无法让你看过瘾。还可以去且末县的扎滚鲁克墓地,那里的展馆直接建在墓地原址上,一个墓里头有20多具干尸。关于能不能拍摄干尸的话题,在多个摄影论坛曾引发过讨论,有人坚决反对,认为给干尸拍照是不尊重死者的行为。也有人从玄学角度分析,认为新疆的干尸动不动都是两三千年前的,魂魄早就轮回转世多少次了,把他当作一具人形物品即可,不必太害怕。最后激烈的争论止步于一张被手机镜头智能识别的干尸照片,系统识别的标签是美食。一些博物馆爱好者,平时选择旅游目的地,都是优先看这座城市有什么博物馆值得一看,在他们眼中,新疆博物馆跟新疆的饭菜一样实在,不整虚的。“湖南省博物馆所藏马王堆汉墓的辛追女尸,够牛了吧,但尸体被博物馆层层保护,你只能隔着好几米远远观看,一些尸体的细节,完全看不到。新疆博物馆,好嘛,不整那些虚的,你只需要隔着玻璃展柜,什么干尸的眉毛、指甲,细节看得一清二楚。”吐鲁番博物馆,干尸手上的刺青“记得新疆博物馆二楼全是干尸,有小河公主,还有楼兰美女,一位将军,两对夫妻,印象最深刻的是手指甲上还保存有当时类似于指甲油一样的色彩。”和埃及木乃伊人工制作保存的尸体不同,新疆的干尸主要仰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最震撼的是除了成年人,也有婴儿干尸。出土于且末扎滚鲁克古墓群的一具干尸,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婴儿干尸。根据研究,这具干尸距今约2800年,死亡时大概只有8-10个月。
2022年7月20日
其他

有多少空调是极限攀岩选手安装的

这就像之前那位安装空调的师傅所说,最初没人不害怕,装完下来也会腿软,但还是得咬着牙硬上。也许将来这种情况会改变,空调会继续进化,安装位置也会更合理。他现在仍然期待再次迎来进步的那一天。
2022年7月9日
其他

10年了,终于有人发现中文维基百科的俄罗斯历史是胡编的了

你在中文维基百科上看到的古俄罗斯历史很可能是虚构的。一个中国人写了上百万字,修改4800多次,总计206个词条,骗过了无数教授和学生,在维基百科上“创作”了浩瀚而自洽的古俄罗斯历史。她把维基百科写成了幻想小说,10年都没有被人发现。10年来,伊凡是第一个发现中文维基里的古俄罗斯史不对劲的人。伊凡正在网上连载《穿越世界的君士坦丁堡》,一本设定在欧洲和东罗马帝国的奇幻小说。6月份,为了写小说,他在维基百科上搜索资料,查到一座“卡申银矿”。它于1344年被发现,是特维尔大公国的重要资金来源。卡申银矿里有一万名自由民和三万名奴隶在工作,相当于一座小型的城市。但这么大的银矿,竟然别的地方都没有记载。秉着求实精神,伊凡把卡申银矿发给了朋友确证,但他们在外网上找不到卡申银矿的一点影子。接着他拜托在俄罗斯的留学生用俄语查了卡申银矿,结果从莫斯科到基辅,从南极到北极,都找不到这座卡申银矿。最离谱的是,这条维基百科里的参考文献是2005年出版的论文“Mineframe系统中的矿石和底层矿床进行建模”。也就是说,1344年被开采的卡申银矿,用的是21世纪最先进的全自动采矿系统。要么维基百科是假的,要么伊凡穿越到了平行时空。连写奇幻小说的伊凡都认为第一个原因更靠谱。第二条参考文献是一个自动化采矿系统编辑“卡申银矿”的维基用户叫折毛。伊凡等人核查了折毛的记录,发现她不是虚构了卡申银矿,而是虚构了半部俄罗斯古代史。维基百科另一个词条显示,为了抢占卡申银矿的所有权,一场特维尔-莫斯科战争足足打了180年。但这场战争完全是为了证明卡申银矿的存在才被折毛编出来的,并且有近百个历史人物在这场战争中登场又谢幕。顺着这条线索摸下去,伊万发现了这座谎言“矿坑”下面的别有洞天,简直就是一个巨型谎言矩阵:200多个维基百科的古俄罗斯史词条全是折毛胡编的。托扬之子忽滩不存在,俄国混乱时期的喀山战役不存在,鞑靼大起义不存在,1598年全俄缙绅会议不存在……折毛显然在维基百科里上演创世纪,而她则是折毛版俄罗斯宇宙的上帝。折毛的宇宙环环相扣。在鞑靼人大起义中,折毛创造了上百个俄罗斯人名,涉及十来个势力。有的人是真实存在的,有的人是完全虚构的,折毛给她虚构的人物也创建了维基词条。鞑靼人大起义前,俄罗斯人和鞑靼人壁垒分明,“非必要不接触”。这个表述,一看就是疫情时代的人写的。一开始的战局对俄罗斯当局极为不利,鞑靼叛乱军的总数高达80000到120000人
2022年6月22日
其他

在浙江吃藤壶,还以为吞了个鬼手

藤壶是一种海鲜,又不像是海鲜,至少,你和朋友在海边漫步,见到藤壶只想远离。它抱团,扎堆,终年以背面示人,在潮湿的礁石上低吟,它洞悉人类心智承受的极限,大海不是它的母亲,它是潮汐的孽子。>北方的藤壶圆融,像干涸的后庭,也像超市缺口的龙眼,深邃的孔洞藏着渤海湾的秘密。涨潮时会探出触手,落潮时纹丝不动,和大多数寄生生物一样淡定。图为北方常见的一种纹藤壶藤壶的威力在于集群,给人的视觉冲击过于强烈,不亚于投降前夕的柏林市民在防空警报中仰望天空。想象一下,一个静谧午后的野餐,雨后的阳光温柔,水洼中反射出彩虹,两只蝴蝶在月季上苟合,小区的浪漫止步于此。保安前来驱赶,业主正欲放犬,而他们的全身都停满了蝴蝶,翅膀上的眼睛不断张合,你正与克苏鲁邂逅。>我无法忘记第一次吃藤壶的窘相,一家温州人开的小餐馆,夜里出船,拂晓回港,海面被霞光映射,红色的渔灯带回近海的邪祟。在女同学的帮助下,我笨拙地从壳中撕扯出鬼爪,囫囵吞进了胃囊,我感觉它会蠕动。>我说它动了,她说我没动,我说它真的动了,她趴在我腹部,仿佛在听胎心,此后,胃的痉挛逐渐爬满了整个腹腔,藤壶乘坐着千岛湖啤酒激流勇进,她的头发很密,透了,又没完全透。印象中,我反刍时仍能感受到那种鲜甜,是荸荠沾满了青甘蔗的汁液,咀嚼生蚝后的口腔余香,藤壶没有腥味,也没有咸湿和油腻,阳光下的迷迭香蔓延在海南的椰林。但这无法根除可怕的视觉残留,此后,我去哪里都会见到它。除痔时头顶的聚光灯,打开快递时的透明气泡,拔完火罐的膀爷后身,甚至,动画片中的二郎神毫无征兆地打开了他的天眼。我试图反抗过,抵制它对我生活的入侵。可藤壶的阴影就像无处不在的螨虫,那用缂丝勾出的密集轮廓总在暗夜中闪烁,你很难不去注意它。直到近期,我的一位兽医朋友告诉我,这是一种心理疾病,也是一种密恐,她用被马蜂蛰过的土狗来举例,此后土狗每当见到蜂巢状的物体就会生理性颤栗。如今,你在搜索引擎中小心输入“藤壶”两个字,也会得到互联网的额外关怀。它是美食家口中“来自地狱的珍馐”,是在三里屯街头不小心和明星保镖对视后感到的腾腾杀气。>市面上能够买到的藤壶,大多产自东南沿海,尤其是浙江的藤壶,在外型上就很多元,各有各的邪门之处,一语道不尽的诡秘。舟山附近的水产市场,汇集了南来北往的渔民,对于藤壶的称呼也穷尽了各省鱼贩的想象:佛手贝、鬼爪螺、马齿、老婆牙、蚵沏仔。但浙江本地的食客,语言体系和行事风格一样简洁有力,对藤壶只唤一个字--“触”。图片来自豆瓣
2022年6月10日
其他

学会“厅局风”穿搭,才算掐住了潮流的脖子

还在研究潮牌的男孩,恐怕已经完蛋了。现实情况是,已经没有女孩在逛街时会对穿supreme之流的男孩侧目。在社交媒体乐此不疲PO出自己最自信的穿搭视频,在之前确实能收获数量可观的点赞,但也仅此而已。入夜之后,所有适婚青年的伤感文案总结起来就一个意思,“为什么我感觉良好,还是找不到对象。一次地铁的体制内怦然心动没有人能把滤镜带入生活。互联网上被夸“帅炸了”和现实里无人问津的惨痛遭遇,形成了巨大的落差。人们很容易将这种落差武断的归因于自己真实相貌难看,其实不必对自己这样残忍。把银行职员也当成了体制内,见多识广的姐妹赶忙纠正看看朋友圈那些在露营照片里其貌不扬的朋友,就知道根本不是长相和穿搭的事,也许他只比你多了一个身份:体制内。现实就是如此,给你帅气视频点赞的女孩,也许就在下一屏给那个“局里局气”的同城男孩,发去了私信。“厅局风”穿搭是最近两年才兴起的一个中国特色的潮流分支。要知道拥有一个局里局气的体制内男友,表面上体现的是稳定,成熟和告别内卷,但和任何潮流风格一样,而更深层次意义永远是炫耀。在如此严峻的经济形势下,依然能够风轻云淡,在社交媒体发布微微超出当地平均工资水平的生活照时,这就是轻奢。“体制内”三个字就代表着殷实家底和取之不尽的稳定。娱乐资本当然不会放过这种社会现象,偶像明星已经开始频繁在影视剧中扮演体制内工作人员。而在3年前他们还是有音乐梦想,努力唱跳的小奶狗。基本阐述了当代择偶理想型社会环境改变了社会审美,不得不说“局里局气”穿搭所透露的禁欲感。新冠的到来戳歪了不少人的性癖。“请你自重”的禁欲气质,竟然也开始性感起来。年轻时当然会喜欢叛逆和另类,喜欢与众不同。但是在以互相托付终身为目的婚恋市场,稳定成了审美的新标准。试想如果你所在的小区正在封控,而你刚好发烧害冷。你会选择求助“局里局气“的相亲对象,还是给和自己暧昧,刚做了黑人烫的半职业音乐人打电话?夹着公文包,简单几句就突破小区物业的防疫关卡,将感冒药送来的人,肯定和在台上演出的摇滚明星一样一样熠熠生辉。重新审视潮流,你会发现除了“局里局气”以外的其他穿搭,头上都笼罩着失业的焦虑。日潮的含蓄透露着刚被裁员的失落,嘻哈穿搭的张扬变成了朝不保夕的轻佻。厅局风的优势就在此刻显露出了他的价值。别以为“厅局风”就是老三样夹克,衬衫,西裤。认为只要把握住黑白2色的搭配原则,就能拿捏这种风格。看起来相同的穿搭,实际上内有乾坤。搭配细节才能体现出,你到底是乡镇科员,还是省直红人,亦或者是个事业编。乡镇科员一般刚进入体制内,时常表现出“给我活干”和“感谢提携“的上进心。所以他们一般会选择深色的运动鞋搭配西裤,方便开车或者听到召唤从工位弹起来。厅局风穿搭的高街元素就在于手中的物件,当你看到夹克,衬衫,西裤笔挺,拿着一个文件夹或者保温杯,那么大概率是专职司机,属于工勤岗事业编。而那些鬓角推短,提着文件袋的青年,他们才是婚恋市场的大杀器--省直红人。这个其貌不扬的文件袋内涵丰富,平铺可以放一沓A4纸材料,堆叠可以塞2条细烟。再配一副忙正事的表情,几乎可以确定他前途无量,被委以重任。夏天的厅局风才最能区别行政级别,公务员一般都是Polo衫,区别在于材质。一般领导喜欢穿真丝,竹炭等垂坠感比较强的单色POLO。基层科员则是纯棉的暗横条纹POLO,给事业编一件无人在意的圆领T,就能过完整个夏天。务必将衣服束进腰带,否则将会得到“不稳重”的刻板映像,想提拔得等到下任领导了。和体制内的工作思路一样,“厅局风”穿搭最重要的原则是不犯错。禁忌单品是带洞洞的皮凉鞋,千万不可以上身。不同于其他彰显自我的潮流风格,厅局风的核心在于尺度和火候,于暗中展示出20岁的人有30岁的能力,40岁的资源。在这种安全感下产生的爱情,才是真正的理智和经济,属于深思熟虑过的爱情,用另一种说法也叫功利。看起来厅局风潮流下的爱情,简直就像中学校园恋爱一样纯真,穿一样的制服,总觉得你最好看,我眼睛出毛病了,看不见别的追求者。“厅局风”潮流之所以能够异军突起,碾压日潮美潮等,都是年轻人在疫情的背景下和生活提取的最大公约数,是妥协的产物。当缺乏安全感时,人们就会趋向于保守,在安全和冒险的选择中,人们会不自觉的寻求安全,就连就连乐队的主唱,也找了一份安定工作,当了保安,没有什么可挣扎的。疫情淋漓不尽,导致很多年轻人失去了工作,往往要和父母住在一起,难免被催婚。这时“局里局气“的体制内对象,成了让双方搁置争议的选项,至少能保证半年内吃晚饭不吵架。无论是厅局风还是朋克风,只要是潮流,肯定会有过时的一天。
2022年6月8日
其他

在广西横县鱼生面前,日本刺身就是弟弟

在广西,敢于吃鱼生的人称得上是冒险家。民间有人总结了去广西旅行的三大危险行为,分别是洞穴探险、无保护攀岩和吃鱼生。区别在于,前两者出了事直接没命,最后一种则是慢性自杀。尽管有风险提醒,仍然阻挡不了本地和外来的挑战者。在广西横县,鱼生的主要修罗场,每天都有2000公斤鱼类食材,未经高温烹调,直接递进食客们的嘴里。只需在地图软件上搜索一下鱼生,就会看到密密麻麻的红点布满横县,基本上没有卖鱼生的餐馆很难在当地生存。2021年,南宁横县已经升级为横州市了,人们还是习惯把这道特色菜叫做横县鱼生。有人说中国鱼生的天花板在广西横县,在它面前,日本的刺身都黯然失色。不止一个认为日本刺身至上的老饕,去了一趟广西横县之后,彻底改变了看法。“在广西横县鱼生面前,日本刺身就是弟弟。”许多人吃了横县鱼生之后,开始重新思考烹饪的本质,甚至再也吃不来煮熟的鱼。极端鱼生分子认为,烹饪就是一种破坏,是对绝世美味的亵渎。发狠绝对不尝鱼生的人,到了横县,很容易会被精美的摆盘所折服。危险和美丽并存,横县鱼生开辟了自己的美学系统,让人对它的危险暂时性遗忘。“第一次去的时候,服务员端上来一盘颜色鲜艳的菜,仿佛一块画家的调色盘,直到我咽下去,才明白过来刚才吃的是什么。”当地切鱼生的师傅,可以称得上是艺术家,凭借一把锋利的菜刀,他们既能让鱼死掉,又能让鱼以另一种姿态在餐桌上复活。就像广西喀斯特地貌氤氲的水汽,充满灵动气息。一个网友说他吃了一口横县鱼生,甚至产生了迷幻作用,感觉自己就是一条生活在郁江的草鱼。“盈尺之鱼,出水欲飞,不得不佩服厨师的刀工。”横县鱼生讲究品相,精湛的刀工是决定鱼片口感的重要因素。鱼的肉身和厨师的浪漫相碰撞,于是有了横县鱼生别出心裁的摆盘。他们甚至用一把刀向梁山伯和祝英台致敬,三下五除二就片出一只蝴蝶。郁江的野生鲩鱼、花鱼、鲮鱼、青竹鱼,都是制作鱼生的上好食材,当地人一般不用池塘里的鱼制作鱼生。为了让片下的鱼肉薄如蝉翼、晶莹剔透,绝对不能缺少最关键的放血工序。“一条活蹦乱跳的河鱼,先用刀背把鱼拍晕,除腮斩尾去鳞。然后,将鱼头朝上、尾向下,挂在铁钩上3至5分钟,这时候鱼是晕,还没死,要放尽鱼血。”鱼血放尽,才开始取鱼肉和剥鱼皮。把鱼放在干燥的案板上,从鱼脊处下刀,把两侧的鱼肉割下来,剔鱼肉时绝对不可以破膛开肚,因为破肚鱼内脏会污染鱼肉。剥鱼皮也很讲究,一般从鱼尾处轻轻切开口子,然后抓住鱼皮用力一拉,整块鱼皮就剥下来了。鱼肉去皮后,用干净的纱纸包裹鱼肉数分钟,吸干鱼肉里渗出的水分和残血。这样鱼肉就会变得透亮,切下之后透过鱼片可以看到报纸上的字才算合格。去鳞、脱皮、起骨,游刃有余,一气呵成,整个过程不过3分钟。俗话说红花也要绿叶扶,上好的横县鱼生离不开精致的配料。细料有薄荷、鱼生草、假蒌、柠檬叶、辣了根、紫苏,粗料有酸柠檬、山黄皮、酸辣椒、酸荞头、酸姜等,光是听名字,就知道口味有多生猛独特。这是横县人对淡水鱼的最高礼遇,完美诠释了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当地人吃鱼生就跟北京人吃卤煮,上海人吃生煎一样平常,而初来乍到的外地人,通常会自带一剂保命措施。如果忘了买阿苯达唑也没关系,隔壁药店最显眼的位置一般都有。自带阿苯达唑的美食博主@无所尉吃什么鱼生,既是大自然对人类的奖赏,也是惩罚。很多人为了奖赏,甘愿承受惩罚。有些经常光顾鱼生店的食客,会自己定期吃打虫药,这在当地早已不是什么秘密。争议一直都存在,去搜过肝吸虫病相关资料的人,可能打死他都不会尝试。2012年,疾控部门在横县的8个乡镇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结果发现,男性的肝吸虫感染率达71.33%,女性为35.06%。“现在一看淡水鱼生,便想起陈登的吐虫三升。”但这道菜的诱惑力依然相当强,因为只有吃过才明白为什么要冒如此大的风险。“吃了广西横县鱼生,灵魂直往天上升”,原来这句话是双关。资料参考:《来横县吃鱼生吗?媲美日本刺身》中国新闻社
2022年5月21日
其他

老挝怎么就成了湖南人的第二故乡

前几年,在昆明的青旅遇到一个湖南背包客,他盘腿坐在十六人间的上铺,嚼着槟郎,像一个布道者将他游历东南亚的故事娓娓道来。在谈到老挝时,他尤其激动,眼里泛着光,就像二师兄思念高老庄,孔明回忆卧龙岗。“一个湖南人到老挝,感觉跟回家了似的。”这种亲切感来自老挝随处可见的湖南人,根据老挝湖南商会的披露,有十几万湖南人在老挝生活,其中又以邵东人为主力。“我去老挝玩了三四天,遇到的湖南老板比老挝老板还多。”“一点都不夸张,在老挝吃的邵东小吃,比在长沙吃的还正宗。”湖南邵东人盘踞老挝多年,不管什么行业,都活跃着邵东人的身影。他们并不像去其他国家的中国人一样,主要围绕城市行动,而是发扬了农村包围城市的传统思路,遍布老挝国土的神经末梢。在老挝甚至流传着平均每10公里的地方就有一个邵东人在做生意的传说。“有海水的地方就有潮汕人,有井水的地方就有湖南人”由于在老挝的湖南人实在是太多了,导致在国内的各大互联网平台上,关于人数多少一直存在各种说法。但只要去一趟老挝,就会发现真的到处都是湖南人。“如果你在老挝遇到了困难,随便走进一家五金店寻求帮助,比找大使馆还方便。”“之前在老挝的时候听说过一句话,在老挝任何一个村庄里,都有一个邵东人开的五金店。”知乎网友@工地保安灰小机说:“早些年的时候,国内十几块一条的摩托车锁链,在老挝能轻松卖到100元左右。”“很多国内稀松平常的物件,在没法自产的国家里都能获得几倍甚至是几十倍的利润。丰厚的利润吸引了商人,所以整个老挝迅速被邵东人开的各种小五金店占满了。”从五金店上赚到第一桶金的邵东先行者,启发了后来人。当他们带着生意经回到老家村子里时,一传十十传百,“去老挝”的口号诱惑力不亚于改革开放时期呼喊的“去深圳”。于是越来越多的邵东人带着小五金、摩托车、服装、箱包、手机等,涌入了老挝。在老挝首都万象,甚至形成了一条“湖南街”,一百多家店,老板和店员全都说邵东话。一位邵东朋友说,他曾牵线介绍两个同乡的朋友认识,因为都去老挝待过几年,后面聊着聊着,大家开始切磋老挝话。而随着邵东人进入老挝的各行各业,老挝人对中国的看法也发生了一丝变化。“原来中国菜不全是这么辣”,一位到蒙自留学的老挝学生在吃了东北的铁锅炖和广东的煲仔饭之后发了条朋友圈。来中国留学之前,他还经常上村口的五金店和湖南人练普通话口语。一些老挝人,逐渐掌握了湖南口音的普通话,甚至会讲流利的邵东话。这在邵东人眼里再正常不过,都是文化交流的产物。语言的碰撞发生在老挝的各种场合,也许乡下一个不起眼的加油站,都会出现中文标识。开车去那里加个油,加油站工作人员还会逮着机会跟你学习中文数字的发音。一个邵东老板开玩笑说,再这么发展下去,普通话可能会被老挝政府纳入官方语言。因为老挝人日常所需的生产生活用品,邵东人的店里头都有卖,邵东人就像是他们的多啦A梦。衣服破了,得找邵东人买针;家里的马桶坏了,得找邵东人买扳手;摩托车轮胎废了,得找邵东人买轮胎;想买油漆泼仇家门口,得找邵东人买油漆;甚至想找份工作,首先想到的还是问问村里开五金店消息灵通的邵东人。网上看过一个帖子,一个中国人在老挝旅游,穿越了深山老林坐船到了一个岛上,果不其然岛上有个邵东人开着一家杂货铺。这种感觉就跟唐僧费尽千辛万苦到达天竺,结果佛祖说话跟佟掌柜一个调。老挝某地湖南店分布图湖南人不仅解决了老挝友人的需求,就连自己人,他们也全方面照顾。除了湘菜馆在整个老挝遍地开花外,就连湘雅医院,也有人复制过去,还遭过正主的反对。邵东人走到哪,也就把爱恨情仇带到了哪。2018年8月12日上午,老挝首都万象,时年42岁的老挝湖南商会会长李朝鹏在家中遇害。经查,在老挝经商的湖南邵东籍人邓某林,因生意纠纷对同乡李朝鹏心怀不满,伙同唐某群,出资200万元回国雇请社会闲散人员将其杀害。侦探小说般的情节法国小说家阿尔贝·加缪在《鼠疫》里头写过,要熟悉一座城市,也许最简单的途径是了解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如何工作,如何相爱和死亡。有些人在那里发财,有些人在那里坚持,有些人把生命留在了那里,从这个角度看,湖南邵东人已经真正融入了老挝的土地。如今,十几万湖南人还靠着双手,在那里延续着各自的传奇和故事。这是属于他们的时代,应该不是最后一代。虽然他们从未站在历史的大舞台上熠熠生辉,但依旧是汇聚成历史洪流的一朵朵浪花。
2022年5月12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四川的这趟火车,猪鸭鹅才是真正的乘客

在四川大凉山的山区里,每天都有一列火车,车上的主角不是人,而是动物。遇到一群猪是常有的事情,坐这趟火车得掌握猪上漂的行走技巧,才能游刃有余穿行其中。对初次到访此地的外地旅客来说,有一种走进乔治奥威尔笔下《动物庄园》的魔幻感,因为你的邻座很有可能是一头猪。当你试图分辨猪的哼哼噜噜声想表达什么内容时,列车员可能会提醒你前方到站,将上来一群羊。这种体验不像是坐火车,更像是踏进了一座移动的农贸市场。在成昆铁路上,这趟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普雄开往攀枝花南的5633/5634次列车,一直承担着运输农副产品的角色。有人说这趟列车很牛,是因为他确实在列车上碰见了牛。除了上述提到的牲畜,这趟列车的旅客,还包括鸡鸭鹅,而且它们都不用买票,免费搭乘。全程376公里的5633/5634次列车,共行驶11小时4分钟,沿途停靠26个站。几乎将大凉山彝族的几大山区聚集地都串联了起来,由于公路交通不便,从铁轨通车那一天起到现在,50年来当地彝族人一直仰赖这列火车和外界沟通。最良心的是火车票价最高25.5元,最低2元,已经30多年没有浮动过。为了方便当地人携带自己的农产品到其他地方去销售,这趟火车也是全国目前为止为数不多的几趟可以携带动物同行的火车。特地安排了一节动物专用车厢,用中文和彝族字标示了栓动物处,还设置了排泄孔,便于打扫。人性化程度相当高,一个网友说甚至比他家厕所还干净。一位乘坐十几年5633次列车的彝族羊倌,跟这趟列车的所有乘务员都快比亲兄弟姐妹还熟了,自从这趟绿皮慢车开放“牲口车厢”以来,他几乎每周都要跑上一趟,无论刮风下雨,从未间断。有人说他是在火车上牧羊,而他考虑的是他的羊怎么也想不到,能跟人一样享受到豪华宾馆式的乘车体验。由于每个站台的停站时间有限,经常会碰到一两只腿比较短的猪,爬不上列车的梯子,这时候猪们就能享受到众星捧月般的上车服务。和牲畜上火车的阵仗不一样,其他农产品的上车方式显得相当低调,它们通常会被装在竹筐或者化肥袋里。为了放置这些大件农产品,每节车厢特地拆掉了两排座椅,腾出空间。而这个空间,往往会成为火车上讨价还价最激烈的所在。一些经验老道的商贩,手持秤杆,在各节车厢游走,物色老乡手里的山货。有的农产品还没到站,命运就会被裁定,到底是卖到火车沿线上的哪个村,全看商贩的开价。恐怕没有哪个电商平台的农产品,比这里还贴近原产地,真正的农民自产自销。有时候甚至能碰到一些外地难以见着的山野狠货。几个人蹲在角落,围着对货指指点点,乍一看以为在搞什么非法交易,列车员却早就对这种景象感到习以为常。一些颇有营销思维的货主,甚至会在列车里吆喝开卖。由于有的彝族老乡不会说普通话,为了将货物卖给汉族顾客,就需要翻译服务,列车员有时候会担任起这个任务,场面和义乌的国际贸易差不多,虽然有时候翻译一大段话,最终只卖出了三个梨。在火车上待一会儿会有一种感觉,似乎没有人希望这列火车速度变快,慢悠悠才方便他们交流商品。同时这也是中国最有味道的一列火车,背着竹箩框的人,从过道经过,里头是当季采摘的鲜花椒,那股清香味能萦绕五分钟。有时候遇到鱼腥草的采摘期,对一些看到鱼腥草会恐惧的人来说,旅途体验就没有那么美妙。对彝族老乡们来说,掌握铁路沿线的物价律动,就是他们生意能否兴隆的秘密,股票和比特币的涨幅对他们来说,就像是冥王星之外的事情。一筐土豆,今天拿去哪一站卖,颇有讲究。如果情报掌握不准确,很有可能赔本回去还会挨媳妇骂。他们对外面世界正在发生什么似乎不太感兴趣,但是这趟火车的存在却一直吸引着外界的目光,其中不乏一些远道而来的国际友人。这趟从上世纪一直运行到本世纪的列车,好像发生过变化,又好像一直没有变。“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吧,因为经常假期回成都探亲,经常坐火车,成昆线,那时候是绿皮火车,一般都是坐硬座,火车一旦过了西昌,像冕宁普雄那些站,几乎是不敢开窗户的,站台上都是彝胞,一开窗就抢你东西,或者要乘车的就直接翻窗户上车。反正每次坐火车,所在车厢都有人因为没有关窗而被抢。可能那个年代全国都有车匪路霸,但这是我亲眼所见的。”如今你搜索列车始发站普雄二字,还会跳出“普雄现在乱吗”的关联搜索词。但车匪路霸已经不见了踪影,靠着这趟列车,年轻人出去工作,留下来的人把农产品运出来销售,当地的治安环境随着经济提升,也跟着增长。5633/5634次列车的却依然保持着过去的速度,吭哧吭哧,像一头匀速犁地的水牛,不紧不慢。甚至有人开始嫌弃它太慢了,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但当地彝族老乡却看得很清楚,什么才是人民列车为人民。
2022年4月20日
其他

看了广东湛江的翻刺床,三天不敢上床

对很多湛江人来说,每年过年,他们最期待的不是春节联欢晚会,而是当地的年例。年例是属于湛江人的狂欢节,除了有舞龙舞狮表演,他们最期待的就是爬刀梯、穿令箭、放焰火和翻刺床。而翻刺床是当中最凶狠的节目之一。自古以来,床是用作休息睡觉的地方,很多人也是去了广东湛江一带,才见识了床的另一妙用。每年年例,当地人都会把带刺的树枝扎成一张床,绑在村子广场中央的八仙桌上,供比别人多一个胆的村民脱光衣服在刺床上翻滚。你以为是玫瑰花那种刺,那就把问题想得太简单了,当地的民风强悍,从来不会搞小把戏。他们挑选的是野生的牛头筋或者其他带硬刺的植物,刺跟筷子一样长,廉颇看了身上每个细胞都得发痒。而有的地方为了可持续发展,直接把刺条换成了木板,并在上面钉满铁钉,每年都能重复使用,只要你不怕破伤风。有的村子,可能是村长善待村民,只摆一张刺床稍微意思一下。而有的村子则不同,他们认为一张刺床那是娘炮的玩法,只有把刺床加长到五十米甚至一百米,才是试验勇敢者的游戏。爬上去翻滚一趟下来,基本上会被刺成人肉筛子。一些地方则不盲目追求刺床的数量多少,他们讲究规矩。一般取15张八仙桌,按3、6、3、3四排摆放,取其谐音为“生路生生”。翻得越多,你的人生路也就越走越宽,直接套上价值和意义,令信者难以拒绝。新闻报道说表演者躺上刺床后表情轻松,就好像贵州人跟你说这个不辣,女朋友和你说她没事一样,所有的外地游客都难以相信。“谁的床我都敢爬上去,唯独刺床不行,给我再多钱我也不爬。”也有一些当地人面对这种节日内卷积极选择躺平。但就是弥漫在这种疼痛恐惧之下,当地的勇士却个个像修炼过金钟罩铁布衫一样,拼了命往刺床上冲。跳越高,摔下来刺就扎得越深,在血和肉挤压的同时,现场的呼声也更大。一个学过厨师的朋友看了翻刺床后,手摸了摸下巴,站在完全不同的角度审视这场民俗活动:“把肉打上诸多细孔,是为了腌制的时候更方便入味。”也许那些勇士也是从另一个角度审视自己,他们的脸上没有一丝痛楚,有的甚至还挺享受和刺床粘连的时刻,像一条加拿大电鳗快乐地抖动身体。网上一个资深SM爱好者认为,湛江的翻刺床确实比较狠,他给翻刺床的视频打上了“多人、公开、猛男、穿刺、流血”的标签,并时常观摩。而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大爷,愣是把翻刺床玩出了花样,变成翻刺蹦蹦床。这项盛会每年都会吸引外地游客前往观看,甚至是外国友人。一位来自法国的老外曾去粤西旅游亲眼目睹了翻刺床的场面,他当场发了条推特,远在国外的朋友立马问他是不是在参观中国的特种兵训练营。至于观后的感想,每个人也都不一样。有人说看了翻刺床,治好了他睡懒觉的坏习惯。每天天亮,一想到翻刺床的画面,马上就从床上弹起来。更狠的是一个网友,说他看了之后留下了心理阴影,已经三天不敢上床睡觉。对翻刺床这项民俗的看法自然形成了两个阵营,一方主张这是糟粕得废除,另一方主张弘扬传统文化。到现在,仍然可以在互联网任意一个翻刺床的视频评论区,看到两种观点的交锋,谁也没说服谁。如果你只是把翻刺床当成一项杂技看待,那就没法深入洞悉其存在的理由。在当地的民间信仰体系里,相传要神明附身的人才能进行这项表演。翻滚者尽管常被刺得伤痕累累,但是依然要表现得若无其事,这种形象在世世代代村民们的心中很重要,体现一种人定胜天的精神所在,与他们所崇敬的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湛江的勇士们认为皮肉之苦根本不算什么,不止有一个翻过刺床的人说过相同的体验:“人在高度亢奋下不会感觉疼痛。”“跳上去的时候就什么也听不到啦,你的注意力全在自己身上。”“那一刻,我觉得自己在和神明共舞。”由于翻刺床的影响力,导致当地群众对带刺的东西始终有着不一样的看法。“以前读书的时候骑单车冲到刺灌木里面,旁边就是牌场,一堆人瞅着,我硬撑着一声不吭爬出来。然后起身准备接着骑,才发现疼的不行了,最后实在装不下去,才下来慢慢推着走。”“记忆中好像没有一个湛江人被带刺的东西弄哭过。”
2022年4月10日
其他

有多少科学实验是拿娃哈哈做的

比如经过一些极客的细腻观察,发现用娃哈哈的纯净水倒进水冷机箱里,能做到长时间不变色。要是做糖的时候用,也可以保证很大程度的减少杂质,拿来做菜也挺好吃的。
2021年11月26日
其他

男童粪便制成的金汁,过去是泉州的神药

假如全国高考语文试卷,结尾的作文题要求用“寺庙”、“粪便”、“儿童”、“药”这几个完全不搭边的词展开联想,写一篇800字的作文。那么来自福建泉州籍的考生,可能会恨不得写上2000字。因为在他们当中,有的在童年时期就留下被一种当地人称为“金汁”的神药入侵过喉管的噩梦经历。大多数人都会被金汁这两个字所迷惑,比如我曾跟一位石家庄朋友谈起金汁,他竟反问我是不是要请他品鉴什么刚上市的清香型铁观音。直到听我讲完金汁,他直接戒掉了拉屎之后再回头望一眼马桶的好习惯。这味流传于泉州民间的暗黑药方,就算在今天听来,也十分独特。在现代医学还没有普及的过去,有人生病,都会尝试询问各种民间偏方。而药方要是起效果,立马就会经过口口相传走俏。正是在嘴巴这种传播媒介的作用下,“退高烧,到花桥宫求金汁”成了泉州的一句街头暗语。花桥宫,位于泉州市区中山南路,全名花桥慈济宫,始建于宋绍兴年间。相传,名医吴真人“保生大帝”曾在此悬壶行医,济世惠民,后来就有“门徒”(即泉州民众)在这里建庙,焚香朝拜。到清光绪年间,泉州绅士及商民于花桥宫内倡设“泉郡施药局”,博采药源,广施民众,这习俗就延续了下来。直到今天,每周一到周六,花桥宫都会开门义诊赠药。金汁,就是免费赠药里头的一种,放在当下的语境,堪称花桥宫的爆款顶流神药。主事者说当年到花桥宫讨金汁的人可多了,每天义诊的门一拉开,门口都是人,场面堪比排队买茶颜悦色。“金汁是好东西啊,贫穷的人看不起病,这药最实惠!”实惠还体现在金汁的制作手法上,作为人中黄的冷萃发酵液体版,从取材上就有独到的讲究。首先是人,不是随便什么人的粪便都派得上用场,必须是十一二岁的健康童男的粪便,在人的选用上和浙江东阳的尿蛋如出一辙。“当年,老师傅们要做金汁,多是到小学收集。在学校里放了木制马桶,专供男童排放。还得是成形的,整块整块,不能拉稀。”同时,取材还得把握时机,深秋入冬之际为男童粪便的上上品。据说是因为这个季节不容易拉稀,还有粪便不那么臭,气温比较低,可以最大限度保持粪便采集新鲜程度。之后,就轮到制作金汁的老师傅们登场,他们先将收集起来的粪便倒入木桶,往里加水和土。根据记载,水,最好是上好的井水,土得是红土,然后用力搅拌,一遍遍淘洗,去除杂质。接着用细纱布过滤,最后剩下的粪水入陶瓮,用黄土加封,即可埋入土里。国外酿酒一般选择存放在酒窖,而花桥宫制作金汁则选择全城布址。通常会挑一块空旷的地方,学校的操场、荒郊野外和寺庙的院子都是老师傅们的理想阵地。而其中,寺庙是埋藏金汁的首选,因为花桥宫坚持的慈善义诊送药,与寺庙的慈悲为怀相一致。金汁要埋在潮湿的旷野中,入土深约两米。适合埋在龙眼树旁,因为龙眼树的根比较吸水,土不会干裂。接下去的工序就交给时间来催化,一壶优质的金汁,至少得存放二三十年以上。在泉州花桥宫已经工作二十多年的黄老师傅说,每一批金汁制作了多少罐,埋在哪里,都有文字记载。这时如果建立一个理论模型,一个人在他十岁的时候贡献了一泡粪便制成金汁,那么二十年后,他的孩子如果发高烧,求医无门,正好来到了花桥宫,那么就极有可能发生尝到自己父亲年轻时的味道。由于实在是太稀缺,每一次挖掘金汁的行为,都会引起全城轰动。
2021年11月18日
其他

猫头鹰怎么就成了东北派出所的常客

还有名声在外的东北虎,以及中国特有物种中华秋沙鸭,都是长白山这片土地的一部分。动物、植被、土壤和岩石等,共同构成了长白山保存完好、原始和健康的森林生态系统。
2021年10月10日
其他

见到东北的倒骑驴,就理解了什么是工业奇迹

在一位东北朋友的介绍中,正常三轮得花钱买,不然就要解决链条传动的问题,但是打造一辆倒骑驴只需换个车头,一般从单位找俩铁管就焊出来了。
2021年8月24日
其他

肯德基在供品领域到底是什么地位

在台湾清华大学的土地公庙,肯德基的炸鸡就是必备供品。民间相传土地公喜欢吃甜食,最有名的就是到交大土地公庙要带仙草蜜,但清大的土地公却曾托梦给学生,指定要吃肯德基的炸鸡,消息从此流传开来。
2021年8月8日
其他

为何锦鲤店的老板,大多是河南人?

这一观点和我一位东北的厨师朋友不谋而合,长江以北,鲤鱼的食用功能长期大于观赏,山东的黄河醋鲤、天津的罾蹦鲤鱼,侥幸活过山海关的,还有糖醋、烟熏、浇汁和油炸,他也吃过自己老板从前台鱼缸淘汰下来的锦鲤。
2021年7月2日
其他

油炸全蝎,是山东人酒局最后的堡垒

在山东,酒局一直扮演着朴素的话事功能。在三起三落的祝酒辞令之中,很多人都坚持不到最后一刻,而侥幸过了这一关,能不能加入圈子的前提,还得看看你对最后一道硬菜的理解,所有人都翘首企盼的--油炸全蝎。随着主陪意味深长的微笑,服务员揭开了金钟罩,带着锅气的蝎子已没了生猛的野性,浑身金黄酥脆。主陪夹起一只蝎子,先头后尾,咀嚼二三,再呷口酱香,意味深长地拍了拍主宾的大腿。全桌一言不发,躲是没处躲的,要知道林冲有胆闯白虎堂,也不敢在梁山上吃盘蝎子。“这小子连蝎子都不敢吃,还能排第六,就这?”一些外地老板第一次到山东掘金,遇见这场面,以为是到了广东,如此生猛的狠菜,即使是水蟑螂和豆丹也甘拜下风,因为这东西是有毒的。但原汤化原食,炸制时用的是山东产的花生油,期间不再加任何佐料,当地人的说法,几百度的热油中滚上几十秒,什么邪祟都会无影无形。通过圈子考验最快的途径,就是吃下这种令人毛骨悚然的节肢动物,而事业如日中天的密码也在于,从最初的yue出内丹到后来的大快朵颐。如果仅从办事效率上来看,蝎子在很多情况下,比茅台和五粮液好使。这种压力测试充满了原教旨主义山东人的乐趣,狠毒的食材与桌面上的热情,反差极其明显。在文明山东活动开展以后,劝酒风已逐渐消退,现在大家开始劝蝎了,只是把“酒”换成了“蝎”,仍保留着建制派押韵风格。“吃蝎要吃尾,老板不敢怼“、“人逢喜事精神爽,吃蝎都是好儿郎”、“蝎子一盘下肚肠,弟妹有事哥帮忙”。如你真的头铁,装醉不吃,好客的东家也绝不会让气氛就此走向荒凉。酒桌上的蝎子,是可以醒酒的。如你喉咙发炎,怕卡嗓子,蝎子可以去火消肿;如你感冒,蝎子能提高抵抗力;如你怕过敏,蝎子加大葱,现场就能脱敏。山东主人口中的蝎子,可以穿透你任何现编的借口。直到副陪在你耳边小声说了句“此物壮阳”,才攻克了人们最后的心防。事实上,无论从中西医还是巫医的文献上来看,这东西并不能壮阳,只能壮胆。不过蝎子对口眼歪斜、活血散淤倒是有一定疗效,从这点上看,酒醉后被人打,也可以吃蝎子,确实能醒酒。很多山东人觉得外地人见到蝎子时惊慌失措的样子十分滑稽。“大二暑假回宿舍,我妈炸了一可乐瓶蝎子,带回去给舍友尝尝,咱知不道都什么毛病,现在我还木见到他们。”“大老板到烟台分公司出差,我接待的,上了盘炸蝎子,刚两杯就要跟我拜把子。”吃蝎子,在山东拥有广泛的民众基础,很多人都是从小吃到大。酒店中用盘装,夜市中就是用串,都是防止它们跑路。不过不推荐直接生吃,山东人的食材来源再野,毕竟也是孔孟之乡,这里没有适合贝爷成长的土壤。从德州到曹县,从济南府到胶州湾,油炸蝎子,只是一味最普通不过的食材。它们被老板大方地摆在明面,任人挑选,吃的时候不要好奇咬开一半,看看中间是什么,只需要小心,别被蝎尾扎到嘴。随着各地夜市的复兴,这些山东大排档老板们带着蝎子,给面露难色的饕客们义务科普,那套酒桌上包治百病的辞令在全国开枝散叶。一些食客由好奇入坑,那种蝎子炸制后形成的特殊香气,越过鼻腔直冲脑门,它的每个部位都有不同的味道,体验过一回就知道什么才是齿颊留香。在以前,它的来源十分广泛,劳动人民耕种的田间地头,山区的石头下面,溶洞旁的溪沙之地或是仓库厂房旁的荒地,可以油炸,可以泡酒,还可腌制。山东人喜欢吃的蝎子品种和西南、东南地区不同,来自沂蒙山区的全蝎在齐鲁大地拥有最高的口碑。全蝎也叫东亚钳蝎,主要分布于山东、河南、河北、山西一带,其中又以沂蒙山地区的蝎子最具药用价值,有十只足,价格也最高,每克(干毒)国际市场价格高达1000美元。在蝎子被列为保护动物后,从前来自民间的捕捉行为被严令禁止,逮着就罚,甚至坐牢,取而代之的,是沂蒙山全蝎品种的人工饲养。近十年内,全蝎的价格水涨船高,即使出高价,也很难买到沂蒙山的“十足全蝎”,民间经常食用的,大多是八爪或六爪。在酒局之中,这道曾经最寻常的下酒菜,也成了主人彰显实力的关键。一只公蝎王,单只百元左右,一盘至少30只,价格顶两瓶飞天出厂价。但不是所有人都有渠道能吃到,大多酒店需要提前预约。在山东的商务酒局,没有五茅,贵人根本不会上桌,而留住人的关键,就是油炸全蝎。尽管蝎子的吃法五湖四海各有千秋,但山东人只认油炸。甚至,这也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鲁菜的门面。评价一款菜的价值,不仅看它在其菜系中的传统地位,还需要考虑食材的珍贵、民间口碑和烹饪的难度。全蝎王和燕窝、刀鱼、三头鲍类似,这些顶级品质食材的价格,甚至在同一个区间。如今的油炸全蝎,已超过顶级鲁菜--清汤燕菜,成为了菜单榜首,叫菊花全蝎。也是山东青州地区传统名菜,配以干粉丝,经热油炸发,形同菊花,上摆炸全蝎王。作为鲁菜为数不多的“山珍”,它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山东主人的一种诚意。很多山东人都记不清自己为何要吃蝎子,但总能回忆起小时候,家人从田间地头或厂区带回来的意外捕获。父母在氤氲袅袅的炊烟之中端出来的惊喜,很快就化为嘬指的乐趣,在忆苦思甜的日子里,他们比任何人都懂得珍惜和奋斗。
2021年6月17日
其他

误入皖北地下斗狗盛会,场面堪比UFC格斗赛

比赛开始前,全场的所有人就都把焦点放在两条狗身上,人群里没有其他多余的声音。我拿着手机在拍摄视频,同行的朋友老王悄悄凑到耳边提醒我:“别拍了,别拍了,等下你看到有人拍再拍。”
2021年5月12日
其他

没喝过高山流水,不算到过贵州

芦笙伴奏,山歌助兴,为整套高山流水的仪式注入了灵魂。酒水流过喉咙,喉结都跟着芦笙的声音打起了节奏“咕咚咕咚”,一场下来能喝多少碗,全凭喉结的蠕动速度。
2021年4月20日
其他

在连云港吃一次豆丹,这辈子都是谈资

在连云港灌云县,有一种当地特有的职业——擀虫人。
2021年4月5日
其他

看了台湾狠人的名字,才知道搞笑是天生的

另外一位来自高雄的通缉犯,曾在被捕后道出了自己的身世,他出生在一个吴姓家庭,小时候被送到一户郭姓人家做养子,原名“郭精利”,养父靠养殖吴郭鱼为生。
2021年3月10日
其他

非洲有多少将军是石家庄毕业的

11月4日阿明公开邀请坦桑尼亚总统尼雷尔上擂台比拳击,要是尼雷尔赢了,就将占领的土地全部归还。阿明表示尼雷尔年老体弱,自己愿意在比赛时绑住一只手,两腿再加铅块,用单手应战。
2021年1月27日
其他

在全国最真诚的地名面前,没有人能保持严肃

“我姥家有个山头叫黑瞎子望,小时候家里人逗我说我是黑瞎子望里捡来的,导致我每次在动物园或媒体上见到熊类生物,一股奇怪的亲近感都会油然而生。”
2021年1月13日
其他

非洲黑人最时髦的衣服,是你扔掉的二手货

去肯尼亚做了两年生意的朋友陈更新在微信上告诉我,他有时候会感到恍惚,分不清自己究竟是在中国,还是在非洲。我问他为什么,他发了一张图片过来。在非洲,印有汉字的二手衣服正在逐渐成为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去年一个旅游博主,在离家一万多公里的肯尼亚,发现自己母校的校服,披在了一个当地大哥的身上。成都七中出来的学生果然都是有出息的,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成都七中在非洲设了分校。不管什么二手衣服在非洲都好卖,很多废旧的校服都在这里重新被宠溺。如果不是商店的老板皮肤黑,还真以为他是惠东职中的老师。非洲人第一次看到衣服上印着的汉字,就跟中国人第一次看见埃及金字塔上的铭文一样。在非洲大地,这些印有东方神秘符号的衣服,已经悄悄成为当地人衣柜里的时尚单品。红色长裤,搭配金色衬衫背后大大的“命”字,再加上拄着的拐杖,整个气场就像是精通五行八卦的算命大师。那些奔赴非洲旅游的中国人,在街上看到黑人穿着饿了吗或者美团的T恤衫走过,通常会第一时间打开手机里的外卖软件。直到什么也搜不出来,才恍然大悟。“有一回驱车经过非洲第二大的基贝拉贫民窟,看见不少身着美团外卖以及饿了么的非洲哥们。”在中国,夹带商业广告字样的文化衫连自己公司的人下班后都想立马脱掉。但是这些印着“开业大吉”“全网最低”等标语的衣服,却因为颜色亮丽,而成为非洲时髦群体眼里的抢手货。各种五颜六色的文化衫为黑色的躯干增添一道缤纷色彩。“我以为国美真的将店开到了尼日利亚。”无论走到哪里,你总能看见各种中国学生的校服和中国企业的工装。中国文化通过印在这些二手衣服上面,在非洲大陆上像角马一样迁徙。你可能想不到,就连华佗第一次踏上非洲大地,也是被印在衣服上。那些印着中国过时网络流行语的T恤,直接让我的朋友陈更新在空间和时间上同时产生感知错乱。“我只想安静地做个美男子”和“做个俗人”等网络用语,让他回忆起了自己杀马特时期的QQ个性签名。但对非洲人来说,并不存在这些疼痛记忆。相反,胸前规整的汉字在他们眼里,意味着时髦。“就连齐鲁证券也到非洲设立分部,说明经济形势一片大好。”“为什么中国人老是缠着我?”每次穿着从二手市场上淘来的那件蓝色的夹克,尼尔走在路上发现主动跟他合影的中国人越来越多了。上次有一个还拿着摄像机一路追着他到了家里,就为了给他胸前的“中国”两字来个特写。拍完还塞给他1000肯尼亚先令(约等于人民币58元),够他再去二手服装市场买两件红色的。图片来源:@走进东非图片来源:@马克写字的地方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东北部的吉空巴市场,不仅是肯尼亚最大的露天市场,也是整个东非最大的二手商品的销售与集散地。整个市场有上千个摊位,每天都有成千上万件来自中国的二手衣服在这里中转。图片来源:@小龙闯世界一件印着“穿越深圳”汉字的T恤,在混杂着英语和斯瓦希里语的讨价还价声中被一位强壮的黑人女性收入囊中。
2020年12月21日
其他

​山东菏泽曹县凭什么能抢占中国三分之一的汉服市场

在许多村民的眼里,汉服仍然不过是成本低、利润高的绣花女装。随着汉服圈子的迅速扩张,曹县的服装厂家敏锐地捕捉到商机,利用自身产业优势,通过仿制爆款绣花女装打入低端市场填补市场空白。
2020年12月1日
其他

冲击奶茶店的南京野猪到底有多猛

结果八个月后,其中一头野猪又跑进了南京地铁二号线羊山公园站,被乘客发现这头野猪和之前在南京大学仙林校区出现的体貌特征极其相似。等警察拿着工具赶到时,那头野猪已经再次溜走。
2020年11月1日
其他

中国葬礼上的花圈,日本人却用在开业典礼

到日本旅游或者留学的中国人,第一次惊掉下巴几乎都是因为花圈。在中国葬礼上用来献给死者表示哀悼与纪念的花圈,却被日本人用来庆祝店铺开业。去日本留学的表妹在出发前仔细查阅了中日文化差异,做好了融入当地习俗的心理准备。但当她在日本的大马路上看到一大排花圈准备拽着同学绕道,结果被告知只是附近有新店开张时,依然感受到了强烈的文化冲击。花圈就像一面魔镜,日本人站在它面前会露出笑容,中国人则面色凝重。街道上只要有店铺开业摆花圈,总能在第一时间就筛选出哪个路人是中国人。东京繁华的歌舞伎町,每次有新店铺开业,都会出现一整排花圈,头一次见到这种场面的中国游客,脸上会出现异样的表情。那些摆在开业店铺门口的花圈,乍一眼看上去跟中国葬礼上的花圈极其相似,中国游客看着都不自觉地绕道。“家旁边的弹珠机庆祝开业,我路过以为是出殡。”“我当时问日本朋友这是咋了嘛?他跟我说是店铺开业,强行要拉我进去看看,我当场吓得差点跟他绝交。”如果遇上大安吉日,你可能会在一条街上碰到好几家店铺同时开业,那些迎风招展的花圈常常引起中国人往其他方面想。“我第一次看花圈着实是想了很久,附近怎么这么多人死,不愧是超老龄化国家。”碰上下雨天,则会给仪式再渲染一层悲凉的气氛。“路边放的,虽然知道是祝福用的,但是走过去还是瘆得慌。”为了让开业的喜庆持续得更久,很多花圈通常都自带灯泡,到了夜里,那些花圈还会亮起来。这时候如果有不明真相的中国人见到,可能会误以为闯入了阴曹地府。日本万事通朋友告诉我,店铺开业门口摆的花圈越多,代表店主的人脉越广。他们会在赠送给朋友的花圈写上喜庆的祝福语,这种方式不但传达了对朋友生意兴隆的祝愿,同时声势浩大的花圈阵还能引人注目,借机宣传造势。尤其是黄赌行业,例如弹珠机店或者牛郎店就特别钟情开业时接受花圈馈赠,恨不得摆到隔壁店门口。但不巧的是他们越追求浮夸,反而越容易被中国人误会。“在中国这就是竞争对手也不敢送啊。”去日本开店做生意的中国人,会在装修和经营方式上学习日本人,唯独开业那一天,他们不会在庆祝仪式上入乡随俗。沙县小吃在日本的店铺开业时,就不忘初心地选择了中国人最常使用的花篮,巧妙地化解文化隔阂。大部分没去过日本的中国人,最先察觉到日本花圈的应用场景与众不同,还是通过日本的影视剧和动漫游戏。
2020年10月20日
其他

为什么柳州人那么爱在家里摆棺材?

而这一切都要追溯到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据说当年柳宗元客死他乡,柳州百姓为了纪念他特意定制了一口棺材,保持遗体在运输了几个月之后还栩栩如生。
2020年10月15日
其他

有多少天津人在排队跳河?

“海河跳水的市民基本都使用两种动作,一种是头朝下的飞燕式,一种是脚冲下的直入式,动作都不太规范,血管和内脏很容易受到冲击导致皮肤青紫甚至昏厥,很危险。”
2020年10月7日
其他

山东造的婚车是怎么顶替劳斯莱斯的

1991年成立的青岛索尔公司,当时拿到了改装车辆的许可,开始生产这种礼宾车,所有买它的人都知道车是山寨的,但他们并不在乎。直到2010年停产,没人知道有多少人借着它撑了面子。
2020年7月2日
其他

每天至少有30万人,在网上看车祸视频

如果你请教一个老司机,发生车祸应该怎么做,他们会跟你井井有条地分析,下车如何判断情况,怎么报保险或者要不要报警。但如果你正好问到一个爱看车祸视频集锦的人,他的第一反应绝对是:“赶紧投稿!”上个月在扬州,两辆车发生碰撞,车上的司机和乘客第一时间不是下车查看损毁情况,也不是打电话给交警,而是像中了彩票一样兴奋地大喊:“赶紧发给小明不背锅!”当天,另一起发生在苏州的车祸,被车上的行车记录仪记了下来,司机手刹都没拉,就先跟屏幕前的观众拉起了家常,语气亲切得像家人:“A站的朋友们大家好”。观众用满屏的弹幕“你好啊”给了回应上面两个场景,分别被收录在B站up主“小明不背锅”和A站up主“交通事故video”上传的视频里。每天至少有30万人,守着这两个up主等待观摩最新出炉的车祸视频集锦。在互联网上,“小明不背锅”和“交通事故video”,就像两个神秘的组织,眼线遍布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每一条公路。他们靠全网收集行车记录仪或者监控、手机拍到的车祸画面,每三五天制作并发布一个车祸视频集锦。出道最久的“交通事故video”,甚至直接被A站买断版权,成为A站播放量稳定的台柱节目。每天他们都将中国马路浓缩的交通事故准时送到你的手上,这些通过监控和行车记录仪拍下的画面有可能就发生在你的小区门口,甚至有可能当事人就是你认识的人。现在,给出远门朋友最好的祝福成了:“别让我在小明不背锅的视频里看到你”。“想不到有一天会在车祸集锦的视频里看到自己的同学”中国的交通环境到底有多复杂,通过这两个up主的视频就能管中窥豹。有些车祸案例突破常人想象,看十分钟分泌的肾上腺激素甚至超过两个小时的好莱坞特效大片。通常一个刚发布的视频,不到一天时间就能积累数百条弹幕。这些弹幕黑话,已经形成一套解构车祸的幽默体系。不同原因导致的车祸,会有不同弹幕黑话帮它进行分类。在看到这些车祸视频之前,我并不知道全国的十字路口,每天会发生这么多的“客厅奇缘”。总有一些电瓶车或者行人,把马路当作自己家客厅,爱怎么走就怎么走,被撞了还会站起来骂骂咧咧说你不看路,不会开车,仿佛你是冲进他家客厅捣乱的歹徒,但其实你只是正常在机动车道上行驶。“我要讲个冷笑话,看过小明不背锅的懂:我刚在客厅散步,鞋掉了。”
2020年5月29日
其他

在一些日本人心中,中国军人就是偶像

在淘宝上开店专门做胸牌臂章的陈先生遇到过一个奇怪的客户,不仅中文说不利索,还要求定制中国解放军驻日本部队的臂章。他一边纳闷解放军什么时候有驻日本部队,一边根据客户的要求下单生产,最后按照客户给的收货地址将臂章发了过去。一个月后,这个包裹出现在东京一个叫山田太郎的年轻人手上,他小心翼翼地将臂章取出来挂在肩上,并在镜子前欣赏自己被绿色制服撑起来的身姿。三天后,他穿着这身装束,像棵松树一样立在东京都江东区的国际展示场的入口处,数千名Cosplay爱好者从他面前经过。山田太郎的行为先是成功引起保安的注意,“什么?有人替我站岗?等等?中国武警制服?中国人打进来了?
2020年4月11日
其他

疫情之下,你能听到的戏曲比前半辈子加起来都多

在文化输出领域根基深厚的东三省自然不会落后,为了“在潜移默化中入心入脑,让群众心动进而变成行动”,有的村里大喇叭一天播12遍抗击疫情的二人转,据说听了几天之后,村里有的大妈已经会唱给孙子听了。
2020年2月4日
其他

汉堡王是怎样用野路子怼麦当劳的

汉堡王将2016年美国俄勒冈州一家汉堡王的失火现场图,2015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一家汉堡王的失火现场图,以及2004年意大利家汉堡王的失火现场图做成了最新的海报来宣传它的烘烤汉堡。
2020年1月30日
其他

没有义乌,谁也别想过好圣诞节

“我被人造圣诞树、小饰品、仿真雪、圣诞老人帽,以及LED驯鹿包围着,耳中听到的全是节庆音乐,到处看起来都是一样的,我觉得自己似乎永远出不去了,注定要在一座无边无际的圣诞老人屋里度过余生。”
2019年12月24日
其他

看了山东的大葱选美比赛,我再也看不下去维秘了

秉持着精益求精的章丘人民也许是还嫌葱不够大,每年都会在大葱成熟的10月份前后举办举办大葱选美比赛,“章丘大葱节”至今已经延续了16届,每届都能刷新全国人民对于大葱的认知。
2019年11月5日
其他

地下猪肉餐厅,吃的是伊朗人追求的“自由”

在这个穆斯林占总人口98%的国家,猪肉是被明令禁止的。然而在首都德黑兰和一些北部大城市里,近年来却出现了一些“地下餐厅”。思想前卫且世俗的伊朗年轻人扎堆在这些地下餐厅喝酒吃肉,挑战当地宗教禁忌。
2019年9月6日
其他

全国70%的情趣内衣产自这个小镇

在她们的手中,各种布料被做成吊袜带、连体袜、SM装、护士装、水手服、空姐装、二次元服装,并通过发达的快递系统,以迅速而保密的方式发往各地,到了夜里,这些服装将成为无数男女荷尔蒙的导火索。
2019年8月22日
其他

有数以千计的香港人在天台假装生活

在香港,天台屋属于违法建筑,但仍然有大量市民住在上面。据不完全统计,有上千香港人住在天台。这不是一个冰冷的数字,而是一个个鲜活的普通人,他们也许是茶餐厅的服务员、商场保安、清洁工。
2019年7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