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广东湛江的翻刺床,三天不敢上床
对很多湛江人来说,每年过年,他们最期待的不是春节联欢晚会,而是当地的年例。
年例是属于湛江人的狂欢节,除了有舞龙舞狮表演,他们最期待的就是爬刀梯、穿令箭、放焰火和翻刺床。
而翻刺床是当中最凶狠的节目之一。
自古以来,床是用作休息睡觉的地方,很多人也是去了广东湛江一带,才见识了床的另一妙用。
每年年例,当地人都会把带刺的树枝扎成一张床,绑在村子广场中央的八仙桌上,供比别人多一个胆的村民脱光衣服在刺床上翻滚。
你以为是玫瑰花那种刺,那就把问题想得太简单了,当地的民风强悍,从来不会搞小把戏。
他们挑选的是野生的牛头筋或者其他带硬刺的植物,刺跟筷子一样长,廉颇看了身上每个细胞都得发痒。
而有的地方为了可持续发展,直接把刺条换成了木板,并在上面钉满铁钉,每年都能重复使用,只要你不怕破伤风。
有的村子,可能是村长善待村民,只摆一张刺床稍微意思一下。而有的村子则不同,他们认为一张刺床那是娘炮的玩法,只有把刺床加长到五十米甚至一百米,才是试验勇敢者的游戏。
爬上去翻滚一趟下来,基本上会被刺成人肉筛子。
一些地方则不盲目追求刺床的数量多少,他们讲究规矩。一般取15张八仙桌,按3、6、3、3四排摆放,取其谐音为“生路生生”。
翻得越多,你的人生路也就越走越宽,直接套上价值和意义,令信者难以拒绝。
新闻报道说表演者躺上刺床后表情轻松,就好像贵州人跟你说这个不辣,女朋友和你说她没事一样,所有的外地游客都难以相信。
“谁的床我都敢爬上去,唯独刺床不行,给我再多钱我也不爬。”也有一些当地人面对这种节日内卷积极选择躺平。
但就是弥漫在这种疼痛恐惧之下,当地的勇士却个个像修炼过金钟罩铁布衫一样,拼了命往刺床上冲。
跳越高,摔下来刺就扎得越深,在血和肉挤压的同时,现场的呼声也更大。
一个学过厨师的朋友看了翻刺床后,手摸了摸下巴,站在完全不同的角度审视这场民俗活动:“把肉打上诸多细孔,是为了腌制的时候更方便入味。”
也许那些勇士也是从另一个角度审视自己,他们的脸上没有一丝痛楚,有的甚至还挺享受和刺床粘连的时刻,像一条加拿大电鳗快乐地抖动身体。
网上一个资深SM爱好者认为,湛江的翻刺床确实比较狠,他给翻刺床的视频打上了“多人、公开、猛男、穿刺、流血”的标签,并时常观摩。
而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大爷,愣是把翻刺床玩出了花样,变成翻刺蹦蹦床。
这项盛会每年都会吸引外地游客前往观看,甚至是外国友人。
一位来自法国的老外曾去粤西旅游亲眼目睹了翻刺床的场面,他当场发了条推特,远在国外的朋友立马问他是不是在参观中国的特种兵训练营。
至于观后的感想,每个人也都不一样。
有人说看了翻刺床,治好了他睡懒觉的坏习惯。每天天亮,一想到翻刺床的画面,马上就从床上弹起来。
更狠的是一个网友,说他看了之后留下了心理阴影,已经三天不敢上床睡觉。
对翻刺床这项民俗的看法自然形成了两个阵营,一方主张这是糟粕得废除,另一方主张弘扬传统文化。
到现在,仍然可以在互联网任意一个翻刺床的视频评论区,看到两种观点的交锋,谁也没说服谁。
如果你只是把翻刺床当成一项杂技看待,那就没法深入洞悉其存在的理由。在当地的民间信仰体系里,相传要神明附身的人才能进行这项表演。
翻滚者尽管常被刺得伤痕累累,但是依然要表现得若无其事,这种形象在世世代代村民们的心中很重要,体现一种人定胜天的精神所在,与他们所崇敬的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湛江的勇士们认为皮肉之苦根本不算什么,不止有一个翻过刺床的人说过相同的体验:“人在高度亢奋下不会感觉疼痛。”
“跳上去的时候就什么也听不到啦,你的注意力全在自己身上。”
“那一刻,我觉得自己在和神明共舞。”
由于翻刺床的影响力,导致当地群众对带刺的东西始终有着不一样的看法。
“以前读书的时候骑单车冲到刺灌木里面,旁边就是牌场,一堆人瞅着,我硬撑着一声不吭爬出来。然后起身准备接着骑,才发现疼的不行了,最后实在装不下去,才下来慢慢推着走。”
“记忆中好像没有一个湛江人被带刺的东西弄哭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