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泾县 | 纸寿千年,是你曾忽略的东方之美!
-泾县宣纸-
它穿越1500多年的时光从故纸堆而来
当市场在不停强调产业的机械化、标准化之时,宣纸这门传统制作技艺,却仍然没有被机械制造所替代。
纯白细密、纹理清晰、百折不损、光而不滑……这些描绘宣纸品质的词汇,是只有人类用双手亲自操刀,才能得到的夸赞。
在宣纸繁杂的140多道手工制作工序中,安徽泾县的匠人们已经坚持了1500多年。
“中国的书法和绘画离了它,便无从表达艺术的妙味。”
在参观完泾县宣纸厂之后,郭沫若如是说。
//////////
这些,都不是宣纸
在泾县宣纸诞生之前,其他地方并不是没有出现过纸张。
纸的发明,最早可追溯至西汉。在甘肃天水放马滩、敦煌马圈湾烽燧遗址出土的西汉纸,可为证明。只是由于当时的纸张质量较差,难以用来书写。
直到东汉蔡伦以树皮、麻头、旧布、渔网等廉价物料改进造纸术,除了纸张质量有所改善外,也为以后广用各种植物纤维造纸提供了条件。
进入到魏晋南北朝以后,植物纤维造纸更是层出不穷。枸皮做的皮纸,藤类纤维做的剡藤纸,桑皮做的桑根纸,稻草做的草纸等等……
然而, 这些都不是宣纸。
自唐代出现宣纸开始,它特有的润墨性和渗透性,就让宫廷和不少民间大家为之如痴如醉。
据《旧唐书》载,唐天宝二年(743年),各郡贡品就有“宣城郡船载……纸、笔、黄连等物”的记述。
出世不久便作为贡品的宣纸,产自当时辖泾县、宁国、太平等地,宣纸之名或许也与当时宣州之名有所关联。
据《宣州府志》载,宣纸主要集中在泾县一带。
这大概是大自然给予泾县这片土地最特别的馈赠。
//////////
宣纸,选择了泾县
1500多年前,如果泾县一带的人们没有以制作宣纸为业,或许中国便再无“纸寿千年”。
因为泾县特有的地理条件、适宜的造纸材料和技艺非凡的匠人,成就了宣纸选择泾县的必然性。
泾县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特殊的喀斯特丘陵极适合青檀树的生长。而青檀树纤维细密均匀、造纸成浆率高,正是宣纸制造的主要材料。
不仅如此,拥有“七山一水一分田”之称的泾县还有一小部分的河谷平原,冲击平原带来了厚度在100-150米的原料土壤。在原料土壤之上生长着不易腐烂的沙田稻草,则是宣纸制造中难以缺少的优质材料。
而泾县及周边地区产出的纹理直,易于剖成竹篾的苦竹,用此竹做成捞纸所用的纸帘,不易腐烂、不吃水且价格低廉,则是决定了宣纸质量的好坏。
蔡村竹海 BY 新华网
如果说,原料尚且能够运往别处去制作,那么泾县境内特有的两条河流,则可以称得上是大自然的恩赐。
泾县乌溪上游的两条支流,一条属淡碱性,适合原料加工;一条属淡酸性,适合成纸用水。
从这些绝佳的自然条件中,手工制作而成的宣纸,品质上乘,特性优良,堪当传统手工纸品最杰出的代表。
山坡上晾晒的宣纸原料BY 新华网
只是,在赞叹大自然造物的神迹时,总要加上人类在历史长河中的淘洗才算完整。
在宋代,随着文化传播媒介的发展,宣纸的需求大增催生出小规模的手工制造。
宋末元初,曹姓人迁徙至泾县西乡小岭一带,以手工制造宣纸为生,并且曾一度垄断了宣纸的生产经营,成为泾县宣纸制作的佼佼者。
曹氏宣纸 BY 网络
宣纸制造工艺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而日趋成熟。到了明代,工艺纯熟,品种繁多。吴景旭更是在《历代诗话》中夸赞道:“宣纸至薄能坚,至厚能腻,笺色古光,文藻精细。”
清朝时期,造纸日盛的泾县小岭已无法容纳棚户的日益增多,于是很多新老棚户向外发展,这其中就有如今泾县宣纸厂的现厂址。
中国宣纸博物馆 BY 网络
然而,在清以后,宣纸的衰落与兴盛开始与国运密切相关。当清军与太平军在泾县一带的连年征战,让大量的棚户迁走、纸槽损坏后,宣纸制造在泾县开始走向第一次衰落。
1915年,人们开始为泾县宣纸在国际展览中获奖而放声欢呼时,却在不到半个世纪后,由于抗日战争的爆发,国土沦丧、交通阻隔,宣纸生产也一落千丈。
安徽泾县小岭曹恒源桃记牌宣纸获巴拿马太平洋国际博览会金质奖章 BY 曹天生
直到新中国成立,政府积极扶持宣纸的生产。1966年,泾县宣纸厂注册了红星牌的图文商标。
在此之后,选用上乘原料,雇佣技艺纯熟的手工艺人,打造出质地精良宣纸的泾县宣纸厂,成为海内外书画爱好者心目中的宣纸圣地。
启功、赵朴初、雪石、韩美林等大师先后为泾县宣纸厂的造纸题辞。
2006年,宣纸制作技艺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
不可缺少的宣纸传承
在泾县宣纸光辉的背后,匠心独具的手艺人不可或缺。
按粗略计算,选材、制浆、捞纸、晒纸、检验和剪纸是宣纸手工制作的6大步骤,而细细地分出来,则需要140多道工序。
捞纸 BY 莲峰居士
其中,捞纸、晒纸和剪纸,几乎决定了一张宣纸质量的优劣。
而捞纸,则是整个宣纸制作的核心,也最难掌握。
捞纸需要两位默契的师傅相互配合,一位“掌帘”,一位“抬帘”,他们需要使用竹篾制作的纸帘,将纸浆从纸槽水中抄制而出。纸张厚度全凭经验,但成纸重量的标准却被限制在±1克范围内。
捞纸 BY 范克龙
“成为一名熟练的捞纸师傅起码要三年时间,也有的师傅究其一生掌握不了'掌帘'技术,只能'抬帘'。”宣纸传承人周东红说。
枯燥、乏味和日复一日,就连周东红和汪息发这样宣纸制作的老师傅,在谈起宣纸技艺时,也依然这么说。
待在40℃的操作间,一天烘干500张纸,这样的工作状态持续了30余年。这就是汪息发的造纸工作。
晒纸 BY 莲峰居士
随着书画纸的发展,宣纸的产量逐渐受到影响。原料经济效益差,厂家不良经营行为,繁琐的制作工艺,这些问题也同时制约着宣纸制作技艺的传承。
即便在高端书画市场,宣纸依然很抢手。但在宣纸厂,一线的手艺人大多还是老师傅。
“宣纸不仅仅是门手艺,也是国家名片,把制作宣纸当成一门艺术来对待,内心就会充满自豪感和责任感。”汪息发说。
但愿年轻人,也会如是说。
新县志联手新诤信共同打造“县域经济全域IP”,提供县域经济发展中全域化的知识产权全产业链一站式服务
新诤信集团 :
知识产权生态闭环构建者,作为国内最大的知识产权综合服务集团,拥有超过1000多位具备法律、商业、技术、市场、政府关系等知识背景的专业人员,以复合型的知识体系、出色的策划能力、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和高效的执行力,专注于“一站式”知识产权保护+运营的专业服务。
经过多年努力,新诤信已覆盖知识产权各专业领域,提供确权、维权、交易、许可、运用、金融、信息化和大数据等多个业务范畴。自2009年成立以来,在上海、北京、广州、杭州、长沙、深圳、香港、美国芝加哥、旧金山等国内外多个城市设有子公司,为国内外近600家跨国和知名企业提供专业服务。
-END-
若有侵权,请联系小编。
小县令微信
扫描二维码加入我们
加入【新县志微信群】,一起去挖掘和探讨那些县未被发现之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