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兰考县:当年焦裕䘵带人种的泡桐树 村民将其制成世界上最好的古琴

姜钧兮 新县志
2024-09-05

行走兰考,有句话常常入耳——“看到泡桐树,想起焦裕禄!”

“兰考有三宝,泡桐、花生和大枣”。泡桐是中原大地常见树种,成活率高、生长快,适应兰考的盐碱风沙地。

焦裕禄当年治理“三害”的一个办法,就是带人在沙丘上大规模种植泡桐树。

让人没想到的是,当初为防风治沙栽下的泡桐树,完成其历史使命后,如今又成为兰考堌阳镇徐场村脱贫致富的“发财树”。

村民用泡桐木制成的古琴、古筝等民族乐器,畅销世界各地,一把古琴贵的甚至可以卖到18万元。兰考“泡桐经济”产业链,年产值超百亿元,带动了4万人就业。

经历了60多年沧桑巨变后,曾经的国家级贫困村徐场村华丽蜕变,成了名副其实的“中国民族乐器村”。

兰考县“国”字头的民族乐器村徐场村


//////////////

泡桐树 见证了兰考县曾经的苦难


穿过兰考县城,经过将近五公里的路程,就是焦桐林。

在一大片泡桐林的农田中,有一棵格外高大,要三四人才能合围起来,枝叶茂盛。

这棵树就是焦裕禄1963年亲手栽下的,至今已近60年。这棵桐树长大后,当地老百姓为纪念老书记,用围栏将树围起来,并亲切地叫它“焦桐”。

焦裕禄:“咱春天栽的泡桐苗都活啦,十年后,这里就会变成一片林海。”

时光倒拨回几十年,这片多灾多难的土地却是另外一番面貌。黄河“十八弯”最后一道弯就在兰考。兰考80%都是黄河故道,这些河道将兰考糟蹋得是坑坑洼洼、混乱不堪。

当地老百姓有句俗语道,“蛤蟆尿泡尿就要涝一涝,七天不下雨地皮烟就冒”,这是老天爷留给人的一块绝地。

黄河“九曲十八弯”的最后一道弯在兰考段,典型的“豆腐腰”地段。

黄河“九曲十八弯”中的最后一道弯在兰考段

黄河每年携带的泥沙有16亿吨,其中4亿吨沉积在下游的河床。黄河到达兰考境内,可以说是一段典型的“地上悬河”,过去有一点风吹草动,黄河就有可能决口。据《兰考县志》记载,从1171年到1949年这近800年间,黄河在兰考段决口泛滥就达143次。

据《黄河志》记载,现在兰考境内有迹可循的黄河古道就有11条,断堤50多条,这些古道、断堤横贯兰考全境,致使兰考高地是沙,洼地是水。加上兰考地势低、地下水位高、含碱量大,“风沙、内涝、盐碱”就成了兰考数百年来的“三害”。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粮食亩产仅有50公斤。

“冬春风沙狂,夏秋水汪汪;一年辛苦半年糠,扶老携幼逃荒去;卖了儿和女,饿死爹和娘”,这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流传在兰考的一首歌谣。

为了防“三害” 焦裕䘵带领大家引水浇地

1962年冬,组织把焦裕禄安排到兰考任县长。经过一段时间的走访调研,焦裕禄带领大家找到了治理“三害”的土办法——“扎针贴膏药”,“扎针”就是种泡桐,“贴膏药”就是翻淤泥盖住沙丘。

当时困难得很,都是劳力在封沙丘、种泡桐,妇女和小孩在外地要饭,要了饭回来再吃,焦裕禄正是在这种环境下,吃着老百姓讨回的饭,带领兰考干部群众在盐碱地上创造了今天的绿洲。

焦裕禄曾经发誓“不改变兰考,我不离开那里”,兰考的内涝是在他手里解决的,盐碱是在他手里开始消失的,唯独风沙没有得到彻底治理,焦裕禄等不到一棵棵泡桐长成绿荫如盖的那一天了。

兰考群众给焦裕禄举办的追悼会

弥留之际,焦裕禄向党组织提出的唯一要求是“我死了以后,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丘上,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我也要看到把沙丘治好”。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当年焦裕䘵带人种下的泡桐都已长成参天大树。随处可见的葱郁挺拔的泡桐树见证了历史,成了今天兰考县最美的风景。

焦桐义务守护人魏善民。来源:焦裕禄同志纪念馆


//////////////

泡桐林 成为今人的“绿色银行”


一个全新的故事,要从上世纪七八十时代开始说起。

兰考的泡桐,原本只是徐场村民维持生计的木材,等树长成了砍伐卖掉。

等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兰考出现了一批木匠,他们把泡桐做成烧火做饭用的风箱、电线闸刀的闸盒,带到城市去销售。算是第一次给兰考泡桐涨了点身价。

但当时,村民的日子还是过得很苦。

“三害”治理完成后,贫困成为压住兰考的“一座大山”。2002年,兰考被确定为国家级贫困县,直到2017年兰考县才脱贫摘帽。

2014年的时候,徐场村还是国家级贫困村。村口的一条土路,每逢雨天就成了“水泥路”。村里有些年轻人出门都不好意说自己是徐场村的人,怕别人瞧不起。

将兰考泡桐做成民族乐器板材,缘于一次类似“焦尾琴”式的意外发现,起于灶火旁。

一次在上海,村民卖的风箱偶然间被上海民族乐器厂专家发现,风箱拉动的声音清脆悦耳。他们将风箱拆下做成音板,乐曲悠扬轻柔,从此泡桐在民乐加工行业一炮走红。

古琴是徐场村民族乐器小加工厂的主角

曾有专业人士表示,外地的泡桐100棵里能找出1棵品相好的,兰考则非常容易就找到这样的优质泡桐木材。这全是得益于当初的治沙种树。

兰考的泡桐,受特殊的气候、土壤的影响,木质疏松度适中,不易变形,抗热耐腐能力强,制成的民族乐器音板纹路清晰美观,共鸣程度高,透音性能好,被称为“会呼吸的木材”,经专家鉴定是制作民族乐器的最佳音板材料。用其制作的古筝声音悠扬悦耳,独有韵味。

制琴师正在进行古琴面板的制作工序

风沙无言,泡桐有声。

兰考的泡桐树不仅是改善生态的主力军,还为村民们带来了更多的财富。“三害”已退,由泡桐制作的民族乐器正成为这座豫东小城经济发展的支柱。

兰考人把泡桐制成板材、家具、乐器,远销海内外。相关企业500多家,产值超百亿元,直接带动4万人就业,形成“泡桐经济”产业链。我国民族乐器行业95%以上的板面取自兰考,就连维也纳金色大厅里也曾响起过兰考桐木乐器奏响的华美乐章。

如今,这里为产业发展种下了更多泡桐树,而种下的不仅是生态良好的当下和未来,更是一个生产古琴的“绿色银行”。


//////////////

三代制琴人 成就中国民族乐器村


谁能想到,曾经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徐场村村民,如今以琴曲招待远客。

走进徐场村,古朴典雅的街道,让人仿佛走入一幅历史画卷中。融入民族乐器元素的街道设计,和不时传出的民族乐器弹奏声,让这个民族乐器村有了太多诗词韵味。

仿古式的门厅里是一个个民族乐器小加工厂,古筝、古琴、琵琶是每个院子里的主角。沿街的宅院里不时传出切割、打磨木材的声音。

制琴师正在进行古琴面板的制作工序

斫一张古琴,传一脉文化 。

徐场村古琴是纯手工制作,制作周期8个月到2年,琴身做好以后,要调制生漆、瓦灰、鹿角霜做灰胎,频频打磨、晾晒,使琴的音色更浑朴消沉、韵味无限。

在“七贤琴坊”,装修得古色古香的前厅里,陈列着数把古琴、古筝,还有摆在座位前供顾客体验的古琴。

“这是个高端定制古琴等民族乐器作坊,80%都是应客户要求制作的,收藏级的古琴每把要两三万块钱,而且要提前1年预定,制作周期需要两年半左右。”当地工作人员介绍,一把古琴的制作工序繁杂,细分的话包含有200多道工序,需要巧匠花费大量时间制作完成。而选用的泡桐木材,不仅是生长15年以上的树木,砍伐后还要至少存放30年。

在另一家“徐老大斫琴坊”中,几名工匠正在制作古琴,制作古琴完全遵循传统方法,其中还会用到鹿角霜和朱砂等传统原料。

徐场村制作古琴完全遵循传统方法

“这就是第二代、第三代制琴人和第一代的不同。”工作人员说。

自上世纪90年代起,兰考徐场村村民纷纷学做乐器、开乐坊。

但第一代制琴人通常只会做琴,既不会调音,更不会演奏,只能从外地高薪聘请调音师,加之不懂营销,销路也窄,往往做出了好琴却卖不上价钱。

现在,村子里培养自己的调音师、演奏者,增加了村民收益的同时,也让徐场村的古琴、古筝产业在行业内更具专业性、说服力。

90后年轻制琴师的这把古琴卖到了18万元

徐场村90后年轻制琴师徐亚冲技术精湛,一把由其纯手工打造的古琴,在网店上被一位北京的买家买走,成交价18万元。他的古琴制作订单也曾一度排到了三年后。

由于乐器产业的逐渐发展,为村民提供了许多就业岗位,吸纳了很多周边村庄的村民从事这个行业,带动了当地很多村民走向共同富裕,推动了徐场村经济的发展,于2015年实现全部脱贫。

到目前为止,市场上90%古琴都产自徐场村,徐场村共有105户人家,其中已有90多家参与到制作古琴的行业中。据了解,徐场村年产古筝、古琴等民族乐器7万台(把),琴弦、琴包等配件产品6万套,年产值达1.2亿元,成为全国知名的“民族乐器村”。

90后年轻制琴师徐亚冲与他打造的古琴面板

同时,徐场村积极发展电子商务,扩宽销售渠道,2017年,通过农村淘宝为代表的阿里巴巴平台销售古琴1.62亿元。徐场村每年接待音乐喜爱者、机关事业整体及游客10万人次,促进了当地旅游业、文化财富的快速成长。

实话实说,在兰考用泡桐木材做简单乐器,古来有之,古代这里就有"削桐为琴"的传说,但不过只能做一点简陋的二胡、梆子、音板之类,谁也没有想到,这能是造福一方的大产业!

泡桐树,像是命运为兰考这一方土地上曾经遭受苦难的人们埋下的最美伏笔。

徐场村的年轻制琴师正在弹奏琴曲

注:文中图片除标注外均来源于网络,侵权告之删除


参考:

人民出版社官方平台:《 “看到泡桐树,想起焦裕禄”》

河南日报:《兰考黄河湾“豆腐腰”变“绿色长城”》

出彩河南人:《兰考固阳镇徐场村党支部书记徐顺海:种地老农民还要变成“文化人”!》

河南日报:《徐场村的春风》等



想发现更多大美中国县域的内容赶紧星标 置顶我~







新县志,
优晟文化与羊晚集团生活传媒公司浙报集团钱江晚报 钱报有礼战略合作的内容平台
县域经济、文化IP打造、乡村振兴、城乡链接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新县志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