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场王思聪赢不了的“战争”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明人明察 Author 明人明察
王思聪孙一宁这个大瓜,一次次冲上热搜,网民们吃的不亦乐乎。综合双方的表现和网民的站队情况,第一个回合,显然孙一宁胜出。以往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被称为娱乐圈纪检委书记的王思聪,这次怼到了铁板,处于明显的下风,沦为嘲讽的对象。
这件事的剧情还在更新,王思聪又发了他与孙一宁的聊天记录,爆了一些料。显然王思聪不甘心接受输给孙一宁的结果。这次公开对撕,是他挑起的,说明王校长一开始应该对自己的掌控力抱有充足的信心。
王思聪虽然在努力,也确实对孙一宁不利的声音多了起来。但对于王思聪而言,失去的局面很难扳回来。王思聪误判了第一个回合的结果,也正在误判他启动的第二个回合。原因是他没有搞清楚在中国社会思潮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他这次真正的对手是谁?
这是一场王思聪赢不了的“战争”。
因为这个事,已经不仅仅事关两个人之间的那点纠葛。
网民对这件事持续的关注,也不仅仅是因为王思聪遭到了拒绝和他以往的人设产生了冲突,也不是因为孙一宁超过常人的怼人功夫和一流的语言组织能力。
王思聪面对的也不是孙一宁一个人,而是对有钱就以为可以豪橫的资本现象说不的吃瓜群众。王思聪很想成为这场他启动的舆论战的赢家,但他的真正对手已经不是孙一宁。
继续撕下去,越来越处于不利位置的肯定不是孙一宁。
民心向背是决定成败的,哪怕对一个充满狗血剧情的社会舆论热点事件,也不例外。
网民从一开始就大部分站孙一宁,也不是因为孙一宁这个人的人设有多么完美,她本人也说自己的黑点不少,但大家并没有因为这些,就忽略了这场冲突更值得关注的因素,更不像一些人说的那样,主要是因为孙一宁的颜值让大家选择过滤了她的负面,网络也没有失去记忆。外表靓丽被网民怼成狗的多了去了。主要的原因,是中国对资本的认知态度和社会心理,决定着大家在这个舆论事件中的站队,即便是孙一宁有这样那样的问题。
大家比较多地支持孙一宁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我认为是她能够面对资本富豪的财富诱惑说不。更确切的说,很多人也并不是为了支持孙一宁,而是更不接受资本的豪橫。
王思聪为什么从一开始就误判了形势,高估了自己的支持率,自己发起的“战争”态势未能按预想方向发展,还陷自己于被动,根本原因是社会公众对资本的态度发生了重大变化,而王思聪对此却感觉迟钝。
如果时间后退五年,甚至三年,网络对资本的推崇,对资本家的崇拜,还呈现为一个比较普遍的社会现象。
把马云爸爸叫顺口的那几年,也是王思聪成为“国民老公”的时光。
这些称呼并不只是网民的戏谑和恶搞,它的背后反映了对资本推崇有加的社会心理。
那个时候,资本家的人设是相当正面的。当时说马云不好,马上就有一大批人围上来给你上课。
谁要出来说私有资本哪儿不好,遭遇也是一样。
如果时间线往回拉到更早一些,潘石屹这样的都是网络意见领袖,薛蛮子都是青年导师。
他们随便一条微博都是成千上万个转发,他们一联手就可以利用一个动车事件,打的铁道部的舆情回应溃不成军,还让中国高铁事业反思,战战兢兢了好几年。
当时的一些资本富豪把自己成功打造成民意的代表,他们其中一些人也喜欢说说自由啊,民主之类的,批评中国的体制,这在当时的网络里面被很多人视为一种社会良知。很多人就是靠反体制的形象迅速崛起成为网络意见领袖的。
在当时,国企是经常遭受舆论的饱和攻击的,攻击国企会得到万人响应,给国企说句话会遭到万炮齐轰。
有的人从反体制都走到反本民族的程度,从否定中国的体制到否定中华民族和中国的历史与文化,也就是以前常提起的逆向种族主义,也得到了大批人的追捧。
对资本极度崇拜的时代,也是中国人对自己国家的体制对本民族及文化极度不自信的时代。
王思聪在网络上一出道,就迅速获得不同寻常的网络影响力和话语权,不是因为王思聪擅长怼人,而是因为当时他有首富儿子的光环。
但是事情已经起变化了,社会公众对资本的态度正在发生着巨变。
996事件,是资本富豪的社会形象由盛而衰的一个重要标志。996福报论,动摇的不只是一个马云的形象。
马云当时也高估了自己的话语掌控力,一如现在的王思聪。他大概以为自己能够凭借自己的影响力,改变社会公众对996的认知。
也差不多从那个事情开始,信马云的少了,信马克思的开始多了。到今天,连知乎那么小资聚集的平台,都出现大量的用马克思理论分析社会现象的言论。
这在之前,是不可想象的。
资本代表以自己的实际表现,让很多人,特别是青年人,一下子理解了自己在学校背过的马克思的一些话是多么有道理。资本的鸡汤一下子少人问津,马克思的话语在网络的上空飘荡。
资本没有改变本性,马克思也没有过时。一些资本富豪的表现让青年人又重新理解了马克思,理解了毛主席。
这些年的毛泽东热不是偶然的,很多人通过对毛主席的再认识,完成了自己三观的矫正。
很多人最需要补的政治课,让马克思的批判对象们给生动深刻的补上了。虽然程度还暂时远远不够,且依然还有不少人的认识没有改变,但谁也不能否认,读马列毛著作的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理解马克思和毛主席的人也越来越多了。
很多本来看起来复杂的社会现象,用马克思的理论一分析,用毛主席的话一对照,也就清晰得纤毫毕现。
不但资本富豪富而优就可以引导青年的日子终结了,一些资本家想打造人民富豪的努力也成为了笑话。社会公众面对资本参与的事件,也更知道如何把握事件的本质。
不再盲从,也不会再容易被资本引导。资本的话语权终于遇到了真正的对手,资本也失去了对议题设置能力和舆论引导能力的绝对垄断。一不小心就会陷入人民群众的汪洋大海之中。
还记得方方事件吗?资本主流媒体总动员,在普通公众自发参与的网络反击面前,一样不得不接受失败的结果。
前段时间的躺平话题,也是对资本垄断太多社会资源,导致社会利益格局日益固化的一种批判,是以看似消极的形式,完成了积极的批判。
这种社会思潮的变化,是中国公众了不起的政治解读能力和正确的站位,不希望也不允许自己的国家成为一个被资本垄断受资本控制的国家。
有人要用中国公众仇富来解读这种思潮,也是耍流氓。中国对于爱国资本家和红色资本家的态度,完全不同于买办与掠夺资本。
资本的社会评价趋于负面,终究因为一些资本富豪在充当反面教材,资本富豪的表演还是不能掩盖资本的本性真情流露。
一些人财富来源见不得阳光,一些人为富不仁,还有一些资本自觉充当起了“世界公民”,站在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利益对立面,或者兼而有之。
从撕别人到被别人撕,从主动到被动,从战无不胜到无力反击,遭遇此类尴尬的岂止王思聪一人。
在社会主流民意的洪流面前,个人自负甚高而又不甘心又能算得了什么。
民心变了,自己却不变,那就自动站在了民意的对立面
这是一次注定赢不了的“战争”。
网络的传播力缩短了社会思潮的转变过程,经过几个大的舆论事件,话语的主导权就会在不同阵营之间实现切换。
在日益清醒的民意面前,失意的由岂止一个王思聪。
这次团中央在天津搞了一个“中国青年网络音乐节”,节目单里有很多耳熟能详的红歌,但最让我感到高兴的是《国际歌》名列其中。这是一个可喜的变化。很多人对这场音乐会的特别关注,大概是从这首歌被列入节目单开始的。这是对中国青年人思潮变化的一种回应。有很多年各种形式的红歌演唱曲目里面已经没有这首歌了。在资本富豪能够轻松成为人生导师,励志学成功学段子大有市场的时候,《国际歌》没有足够的传唱空间。随着这首歌在中国越来越火,中国也会更加有希望。
来源:明人明察
感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