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有志之士的国家民族之忧:绝不可“娘炮”审美!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钧正平工作室 Author 池鱼
近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文艺节目及其人员管理的通知:要求树立节目正确审美导向,严格把握演员和嘉宾选用、表演风格、服饰妆容等,坚决杜绝“娘炮”等畸形审美。
“娘炮”一词,有学者将其解释为,男性缺乏男子气概,从相貌或者行为上表现出女性特质。
在当下的一些娱乐节目和影视作品中,一些男艺人和男性角色妆容浓重、举止扭捏,凭借着精致妆容下的姣好颜值,以撒娇卖萌为“圈粉”利器,赢得无数粉丝追随模仿。借助流水线化的商业运作和造星包装,“娘炮”型艺人正在批量化出现;在一些娱乐短视频网站,“娘炮”人设的网红也层出不穷,吸引着大众的目光。
“娘炮”虽然是一个新兴词汇,但是对男性阴柔化的警惕,早在百年前就开始了。
“奄奄如病夫,冉冉如弱女,温温如菩萨,敢敢如驯羊”,20世纪初,梁启超这样刻画当时的男性形象。
一百多年前,由于国家贫苦,民不聊生,体格本就羸弱,再加上重文轻武的传统观念,女子以瘦弱为美,男子以文弱为尚,后人倍感耻辱的“东亚病夫”称号实为空穴来风。
新文化运动期间,许多领袖人物除了重视对思想意识的启蒙,也对整体国民纤弱表现出深深的忧虑。他们关注青年的身体素质与挽救国家危亡之间的矛盾,深感身弱气柔的青年不能担当重任。
陈独秀在《今日之教育方针》中写道,“手无搏鸡之力,心无一夫之雄,白面纤腰,妩媚若处子,畏寒怯热,柔弱若病夫,以如此心身薄弱之国民,将何以任重而致远乎。”
鲁迅担心:“举国犹孱,授之巨兵,奚能胜任,仍有僵死而已矣。”
青年毛泽东也曾忧心:“国力荼弱,武风不振,民族之体质,日趋轻细。此甚可忧之现象也。”
马克思曾说过:一个时代的精神,是青年代表的精神;一个时代的性格,是青春代表的性格。反之亦然,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为积极昂扬的青年力量却表现得羸弱萎靡,又如何担当得起挽救民族于水火之间的重任?
在军队中,这个问题更具现实意义,身纤体弱对战斗力有着直接的影响。
作战是耗费大量体力的激烈军事对抗,必须有着强健的体魄,否则就不能胜任作战任务。国民党官员何应钦曾这样分析国民身体素质与战斗力之间的关系:“举眼一看,我国国民一般体格实在太差……如就军事方面而论,我国现在航空人员缺乏,是受了国民体格不健壮的影响,一般部队的作战力不强,官兵体力不强,也不能不说是原因之一。”
在人民军队的实践史上,为改变官兵身体素质、提升战斗力曾采取许多措施。
在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提出“锻炼工农阶级铁的筋骨,战胜一切敌人”的思想,要求发展红色体育运动,通过体育锻炼“变文弱为雄武”。
朱德担任红四军军长时曾发布训令,要求全军加强体力训练,增强体质。他说:“我们红军作战既没有强盛的火力压倒敌人,又没有军用化学可以制胜,全凭自己沸腾的热血、誓死斗争的决心和敌人贴身肉搏……这样就要靠着强健的体力才能一天奔跑百多里路,抢十多个山头,作几场恶战……所以没有强健的体力,就有万分的革命精神和志愿也无从施用……”
正是人民军队有着重视体能训练的传统,才能在许多战役中快速机动,出其不备,占得先机。在长征途中,红军曾昼夜兼程二百四十里,夺取泸定桥天险,为中国革命前途赢得一线生机。如果没有经过千锤百炼的铜筋铁骨与无所畏惧的战斗精神,如何能达到这一行军奇迹?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占主导地位的审美取向,应与其发展目标、前进方向相适应。当代中国人已经摆脱了因饥饿、贫苦而导致的身体羸弱、心理萎靡的刻板印象,审美观念也更加多元。
互联网上有这样一种笑谈:军营是座整容院。每位入伍的青年在经历过军营的打磨后,外形、气质、精神面貌往往能焕然一新。当解放军战士身姿挺拔、气宇轩昂地列队出现在大家面前时,总会有围观群众惊呼“果然颜值高的都上交国家了”。青春正好、精神昂扬、理想闪耀,谁会对如此的审美提出质疑呢?
此前东京奥运会期间,微博话题#奥运会狠狠修正了我的审美#屡次冲上热搜头条,苏炳添、孙一文、杨舒予等奥运健儿一度被捧为新晋“顶流”,成为广大网友的偶像,甚至引发了一阵全民健身热潮。他们没有A4腰、冷白皮,没有精雕细琢的妖冶妆容,却以积极饱满的精神状态、顽强拼搏的坚定信念、超越极限的战斗姿态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青年的风采和力量。
一个时代的主流审美应该匹配于这个时代的精神。“娘炮文化”的盛行,对男性阴柔化的追捧,如果成为主流,甚至引起广大青少年效仿,势必会产生不良影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身心羸弱者,如何能担当时代赋予的重任?审美观作为价值观的重要部分,培塑健康审美观是应有之义。警惕“娘炮”审美主流化,特别是对青少年的影响,绝非是危言耸听。
作者 / 池 鱼
编辑 / 杨 洋
校对 / 刘明乾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文系钧正平工作室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