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阅读 | 室外空气污染导致全球不同程度的过早死亡
题目
The contribution of outdoor air pollution sources to premature mortality on a global scale
作者
J. Lelieveld, J. S. Evans, M. Fnais, D. Giannadaki & A. Pozzer
期刊
Nature
时间
16 September 2015
一作
单位
Atmospheric Chemistry Department, 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Chemistry, Mainz, 55128, Germany
The Cyprus Institute, Energy, Environment and Water Research Center, Nicosia, 1645, Cyprus
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nature15371
研究内容
空气污染会带来人群健康的损失,包括O3导致的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PM2.5导致的急性下呼吸道疾病(ALRI)、脑血管疾病(CEV)、缺血性心脏病(IHD)、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和肺癌(LC)。高分辨率的全球区域模型和卫星数据已被用于改进对PM2.5和O3浓度及空气质量影响的估计,所以本文结合人口数据和国家级健康统计数据,使用高分辨率应用大气化学-一般循环模型(Atmospheric Chemistry–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计算全球空气质量变化,并基于2010年全球疾病负担(GBD)的方法计算空气污染的相关死亡率。
世界卫生组织的空气质量准则将颗粒物视为同等毒性,不考虑细颗粒物的来源和化学成分。但是有专家研究指出,碳质颗粒比地壳物质、硝酸盐和硫酸盐的毒性更大,例如Thurston的研究结论为:燃煤产生的PM2.5会增加心血管疾病和肺癌的死亡风险,其他排放源暂无可靠证据,所以仅使用非特定来源的PM2.5质量估算可能会低估相关总死亡率。本文假设PM2.5的健康总体影响不变,但是含碳颗粒物的毒性是无机颗粒的5倍,开展了PM2.5毒性二次分析。
研究结果
表1 PM2.5和O3相关过早死亡人数(<5岁及≥30岁)
图1展示了2010年室外空气污染导致的过早死亡人数的地区分布。2010年空气污染造成的人均死亡率约为每年万分之五,因空气污染而过早死亡的每5人中,约有2人死于CEV,1.6人死于IHD,0.8人死于COPD,0.35人死于ALRI,0.25人死于LC。西太平洋区域人均死亡率最高,其次是东地中海和东南亚。高人均死亡率和高人口密度的同时存在解释了到目前为止的西太平洋死亡人数最多的事实,中国是其中主要的贡献者(每年136万人)。东南亚的过早死亡人数居第二高位,印度是主要的贡献者(每年65万)。全球与室外空气污染有关的死亡率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亚洲高死亡率的影响。
图1 2010年与室外空气污染有关的过早死亡人数
表2列出了2010年因室外空气污染导致的过早死亡率最高的前15个国家以及每个污染源的贡献。住宅和商业能源使用(RCO)是世界上最大贡献的源类别,约三分之一,如果考虑颗粒物毒性不同的假设,那么贡献将增加两倍多。RCO贡献的室外空气污染会导致100万人死亡,而贡献的室内空气污染会进一步导致354万人死亡。贡献第二大的人为源是农业,占五分之一,如果考虑颗粒物毒性不同的假设,那么农业源的贡献将上升到四分之一。
表2 2010年室外空气污染导致的过早死亡率排名前15位的国家
2010年各区域最重要的源类别如图2所示。可以看出:RCO在人口密度高的亚洲地区贡献居于首位,中国的比例约为32%,印度、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和越南为50%-60%,尼泊尔最高,接近70%;西方国家的比例通常为5%-10%(除法国和波兰的15%外)。该排放源含碳颗粒物所占比例相对较大,考虑毒性不同的假设,RCO对过早死亡的贡献比例将从31%上升到59%;考虑RCO与IHD死亡率无关的假设,则该比例从31%降至26%。
图2 2010年对室外空气污染所致死亡率影响最大的污染源类别
研究结论
编辑:张思露
排版:张思露 江琴
相关阅读
1 文献阅读 | 中国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碳强度降低评估:一个具有横截面依赖性和坡面异质性的面板数据模型
2 文献阅读 | 中国天然气行业在空气质量-碳-水方面的协同效益与权衡
4 文献阅读 | 森林残余物生产航空燃料对多个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贡献
点击“阅读原文”浏览小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