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导演没打算让你们看懂”

阿炮 业余艺术家MAart 2023-06-26

有的艺术家把观众看得很低。他不在乎大众们看不看得懂,只是在创造自己的艺术。这或许是对导演程耳最好的形容。
即使选择大量明星出演,《罗曼蒂克消亡史》依旧保留着它独特的优雅和文艺。

《罗曼蒂克消亡史

程耳 导演

罗曼蒂克,即romantic,是浪漫的别称。更进一步解释为富有诗意的、充满幻想的。导演是如何将罗曼蒂克贯穿全片的呢?笔者认为主要从时代大背景出发,到众生内心深处的揭露,以及导演自己对浪漫的建构和解构。
本片讲述的是三四十年代旧上海的故事,以沪语为主要对白,能让观众体会每句话在沪语语境下的细微妙处,对旧上海的风情更有代入感。
电影构建起了几个相互关联彼此羁绊的“场域”:陆先生的公馆、渡部的日本餐厅、菲律宾战场……通过俯拍镜头展示出旧上海街区的样貌,缓慢地移动镜头是对那个时代最真实的刻画。将多个地点联系起来,既合理地串联起各个事件,也暗示着每个人在时代洪流下都有着自己的使命。
最后在电影插曲方面,《冬之旅》《你在何处,我父》《卡门》都能营造一种庄严肃穆的时代氛围感。
在充分铺垫好时代背景后,导演把“浪漫”留给了戏中的每一个角色。有趣的是,导演用一种“反现实”“非常规”的方式展现着他们的浪漫。
纵观全片,观众不禁感慨这样的片子充满着“装”,感觉每个人都“端着”。演员到底是在演角色还是在演角色中扮演的角色呢?
全片的角色贯彻社会各个阶层:上至青帮大佬、中至明星、管家、心腹、下至童子鸡和妓女等等。不同阶级的众生相共同构建出一个旧社会,每个人都在演自己,拼尽全力不让自己出戏,维持着旧社会的道德和规矩。
而“反现实”“非常规”主要体现在角色的行为表现:陆先生在遇到枪战后并未抱头鼠窜,依然优雅地摆脱混乱;老五得知自己要杀二哥之后,没有任何悲伤和意外,反而涂上口红打扮得体;王妈中枪后还慢慢摘下了戴在手上的钥匙;妓女见到满脸是血的童子鸡还会从容地为他擦拭干净……
没有人大喊大叫,也没有人哭天喊地。沉默即呐喊,无言即宣泄。定格在任何一帧都能展现出那个年代的每个人优雅且媚俗的本性。因为人不按照本能行事,才有了我们现在文明的颠覆性和创造性。这正是他们身上“美好、富有诗意的东西”,也如同电影里所说“上海的好东西,不能就这么丢了。”

那么导演他想追求的浪漫是什么呢?我认为得从片子的主题入手:战争和文明。文明是由一切美好构成的,战争则是让一切美好消散的根源。在战争面前,所有的罗曼蒂克都将走向衰亡。
导演通过非线性叙事的方式搭建全片,而浪漫则被解构成各个时空内的一部分。本片正常的时间轴线是从1934年小六出轨、成为渡部性奴,到1945年日本投降,几年后陆先生独自去往香港。
非线性叙事打乱了原有的时空顺序,重新结构:在本片中,时间被割裂成先是1937年、1934年,再回到1937年到1945年,而后回到1934年,最终到1945年。这种处理首先在剪辑方面增加了悬念:小六在车内到底会发生什么?渡部为什么要准备两份饭?
同时,非线性叙事可以增强人物的宿命感:1934年小六在车上和陆先生说想去人少的地方,最终1937年她独自一人被关在暗室里三年;王妈在1937年死了,再次回到1934年时,观众已经知道生命将是她无法挽回的。
导演创造浪漫然后毁灭:从交际花到性奴;从青帮大佬到孤身离沪;从明星到情妇……以及在战争中去世的人们。这一系列都可以体现出每个人物身上的宿命感和悲剧感。
影片致敬的部分也是值得考究的:王家卫电影中慢镜头和长镜头的运用充分体现了各个角色之间隐秘的关系。王妈和心腹到底有着怎样的联系呢?在圆桌聚会时,渡边早就对小六起了色心,对那块白布是不是给了特写呢?

除了非线性叙事以外,对于暴力的描绘也有致敬昆汀。
例如对于红色的展现:小五在中弹后,画面中喷涌出的血是鲜红的,缺少了真实感,但是却达成了一种暴力美学;展示食色性也”时,食物和性的交替展示具有强烈的张力,体现人的原始欲望。
如果真的像片中吴小姐所说:“导演没打算让你们看懂。这是一部艺术片,是让下一个世纪的人看的。”我们已经是下个世纪的人,但当时光车轮碾过我们,文明被毁灭又被再创之时。我们是否需要反思,我们现在还是不是呢?

文字|阿炮

编辑|奂饷嘉

排版|奂饷嘉

图源|豆瓣

业余艺术家,与你分享各种观点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往期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