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BBSpeak | 冉鑫安的7000种子

林家音 ARTBBS
2024-08-30




一般聊到文献类的作品时,大家通常首先想到平面的视觉形式。这次选择立体雕塑来呈现文献会有哪些方面的不同?


我觉得最大的不同是开始考虑这个作品最终是怎么被展出的。因为我也是逐渐从平面向立体转化,所以最大的区别其实是之前只需要思考墙面的空间够不够挂,又或者是高度对不对。但到了做“7000种子”时,将近40%的精力都花在如何在空间中的表现这套作品。尤其这次使用到展示台,这对我来说是应该算是着重关注的地方。还有作品和空间的关系,比如如何让作品在这种比较小的画廊空间里面能还能表达完整。从旋转展示台,到考虑展示台不同的高度,这些思考方向是之前几乎很少去想的。这让我觉得整个空间其实变成了一个作品,而不仅仅是放置作品的载体。


Two tired old horses, 2023, Gelatin Capsules, nail polish, long bean seeds, 0.9x0.9x3 in. Coursty of the artist. 


A dead bee inside, 2023, Gelatin Capsule, nail polish, radish seeds, 0.9x0.9x3 in. Coursty of the artist.



其实我在开展的前一周还没敲定旋转展示台的细节,一直都在想怎么才能展出最好的效果。这是我之前从来没有过的经历,还蛮有意思的,充满着惊喜。





之前看到您的很多作品都是探索面料的一些可能性,是什么契机导致使您选择使用布料来创作?


我一开始在做平面的东西,但是当时主要还是做手绘和油画为主。我后来意识到,虽然平面手绘能很快给予我反馈、很好出效果,但我觉得这种快速、高效率的创作很大的影响到我对作品的思考。这时我意识到我应该将我的创作节奏慢下来,投入更多的时间以及思考。转机是在大三的暑假有参加一个驻地项目,我发现很多人都在用非常规的艺术材料做作品。我也是受到他们的启发,驻地结束之后,我就买了一个缝纫机,然后自己开始用缝纫机做一些的布料的平面作品。


Installation view of 7000Seeds, ESSEX FLOWERS, NYC, 2023. Courtesy of the Artist.


其实早期创作我也给自己设定了很多限制,还是局限于在一个平面上创作东西,但后来随着对材料越来越了解,可能尤其是使用非常规的材料之后,我的创作思路被打开了,创作不再受到局限。一旦出离了这种传统艺术材料的局限之后,创作就非常有意思,就像是一个充满可能性的游乐场。不被传统材料束缚的同时还能剩下很大一部分材料费,在纽约购买材料实在是太贵了,何乐而不为呢?





 在之前的作品中能感受到您有去探索“自然的语言”,是否可以进一步讲一讲这次选择探索以及研究语言的原因?


其实有机材料对于艺术品是一个很特别的存在,这种自然有机材料是唯一一种无法完整被记载的作品,因为无论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有机材料基本不可能保持原样。虽然知道自己的作品很难被拍卖或记载,但是这也意味着完全解放变化以及文献归档的过程。当我解除我的作品一定要被买或进入美术馆收藏后的这一概念后,我尝试把种子这个概念融入到我的作品中,尤其是入侵美国的种子。


Installation view of 7000Seeds, ESSEX FLOWERS, NYC, 2023. Courtesy of the Artist.


其实种子是生命的源头,当一个一个包裹着生命的种子被种在不该种下的地方时,它就会变成危险的侵略物种。但是当我把种子存放在胶囊内,这个侵略物种的危险性会变得很微妙,它变成了一个潜在的威胁。种子在某种意义上也很像人,所以我觉得也跟移民主题有相关性。






 《种子库2023》这一系列作品中大多都是有机可食用的材料,为什么却要选择指甲油这种人工有害的材料来记录这些特殊种子的文献?



选择指甲油是有两个比较现实的操作问题。首先,就像我们平时吃的胶囊药一样,这些大号胶囊本身它是不能碰水的,一碰水就会分解。如果我用水溶颜料比如丙烯或者水彩会立刻破坏掉胶囊本身。而且风干颜料的过程中可能会有很多变数,不像指甲油用紫外线灯固定后那么方便可靠。


Installation view of 7000Seeds, ESSEX FLOWERS, NYC, 2023. Courtesy of the Artist.


然后第二个原因其实是我一直有比较关注美甲行业。在美国,很多美甲店全都是中国或者是越南人在经营,这个工作的就业群体大多都是外来族群。其实很多在美甲店工作的人要么是黑劳工,要么就是没有正当身份的,他们的收入一直没有保障,同时他们用的材料其实是长期使用是有毒的。也因为我一直很想做和按摩院和美甲店有关的作品,但是我感觉我积累的素材还不够,所以每次都会向这个主题靠近。





这次作品中常常谈到中国文化在美国环境下的处境,不同语言背景的观众是否会对作品有不一样的解读?比如都有哪些方面的解读?您对于观众的不同解读如何评论?


其实这是下意识的行为,我在美国做这套作品其实就是为了美国观众而做的,我也能够接受他们的任何解读。因为我想展示美国和中国的相似度有多高,因为我们都是在全球化市场里面主要参与的成员。虽然因为体制的不同,在舆论上会中国和美国呈现出很两极分化的状态,但是对我来说我想想通过作品表现出这两个国家是有共通性的,有一种亲密又微妙的关系。






是否会考虑定期扩大 “种子库”这个项目,做一个真正的种子库,并把它当成一个全新艺术尝试?



我觉得我感觉我的兴趣更多在于“打一个枪换个地方”,我感觉作品已经满足了我对“种子库”这个话题的兴趣了。虽然我还对这个话题感兴趣,但是我更想去探索一些别的。我有考虑今年夏天找我的一个朋友,他的房东在布鲁克林的日落公园给了他一块地,大概后院大小。然后我们打算4月中开始种地,在某种程度上回归朴质生活。



Installation view of 7000Seeds, ESSEX FLOWERS, NYC, 2023. Courtesy of the Artist.






这次的文献大多都是在英语环境下创作的,您心目中是否有最适合观看的目标观众?他们是谁?是否会考虑在未来做一个基于中国文献的种子库?


我觉得要分环境,如果真的在中国有机会展览的话,它的主题就是跟中国更加相关的,因为对我来说我希望大家有去了解我作品的欲望。而且这个作品本身和大家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并不是必须会英文才能够看得懂我的作品,因为这样会让很大一部分人失去了解作品的兴趣。同理我在美国不会用中文文献去做作品,因为在这边当很多人看到作品中不是英文后,他们大概率会自动放弃思考或者不去探索这个东西是什么。


而且对我来说,有的时候我在作品里面能预判到中文读者看到的不同意思,中国人和中国之外的观众看到意思是不一样的,我也是故意为之,因为与不同语境下的观众的对话也是不一样的。2020年的时候我也在杭州做过一系列的作品,那套作品中有加入英文文献,看得懂英文的人和看不懂英文的人得到东西也有稍微不同。对我来说,对于语言的不可翻译性,特别是在这种非常细微的、对语境要求很高的作品里面,不同语言的出现其实会导致不同的理解,所以也要对这种可能性要有足够的准备。





在这次展中很特别的是还出现了您的早期作品,从作品中能够感受到一种抵抗和保护,在这么年创作了这么多的作品之后,您是否在个人经历、心态等方面有所变化?坚持加上早期作品意味着什么?


我当时很坚持的花两个月把它做完,其实当时完全是为自己做的一个作品 。当时和我妈妈说看到这个“景象”后,就说我能看到这个“景象”的原因是因为我好像一直都对保留文化中的细节很有兴趣,所以“景象”其实证明我是一个希望保留文化细节的人。


我妈妈之后也跟我解读, 这意味着我之前以及现在对做艺术的兴趣。虽然当时对于我来说,还是在比较初期,在大二、大三那个阶段。但是当时对我来说,也是对我所做艺术的一种肯定。我觉得如果我能看得到这个“景象”,这也意味着我是对保留文化或者是保留细节有种兴趣或执着。我很想继续往这个方向走,所以当时做这个作品其实是想纪念一下。时隔8年后,这次加入这个作品也是准备继续该系列,我收寄资料时会发现自己常常会回到当时看到画面的时候那种感受,对于细节的兴趣,以及自己和他人的互动。


Installation view of 7000Seeds, ESSEX FLOWERS, NYC, 2023. Courtesy of the Artist.


因为我同时拥有在国内以及美国的生活经历,我会时关注两边的文化和新闻。这就导致然我的大脑产生出不同的波段,使我在不同背景的两端反复游走。这也促使我对于“自己人”和“不是自己人”这个概念又有新的认识,虽然当时画画完全没有注意到,但现在看来,其实我的作品很早就已经暗暗讨论到这个8年后的主题:对于外来敌人的恐惧。




这次展览的主题探讨了外来物种的恐惧,您是否会担心您的观众也会对你的作品产生外来者的恐惧,甚至进而出现排斥?


其实我觉得我很幸运,我还在纽约的“泡泡”里。所以对我来说这边大多观众都是提前有心理准备的,他们准备好惊讶或被挑战,所以我觉得排斥甚至恐惧的可能性倒不是很大。我同时也意识到我在这个安全“泡泡”中,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这也是件很讽刺的事情。他们可能会对和亲人有关的一类话题有敌对的反应,但是所有观者本身都会比较了解发生到事。


Installation view of 7000Seeds, ESSEX FLOWERS, NYC, 2023. Courtesy of the Artist.


虽然拥有了预判观众反应的能力,但是我觉得作为一个新艺术家,更应该是一个试验场。当然,我希望我最终的作品对观众是具有挑战性的,但是目前还是希望我的作品能自圆其说,先成熟到让大家理解,然后再去挑战更加有理解难度的作品。





您觉得是否可以通过某些艺术表达来消除人与人、文化与文化之间的敌意以及恐惧?


我觉得可以,但是这也需要跟空间以及观众紧密相连的。作品在一个纽约的小画廊,和在另外其它州的某个空间是完全不一样的。这意味着要充分地了解、以及包容“通信”这个主题,同时也要有足够的准备去承担更大的风险。其实最大的挑战在于目标观众对你作品的接受度。观众越不接受,一旦在了解作品的过程中说服他们,或许我们就知道该作何改变。


我觉得作品的影响力并不只限于作品本身,而更多在于大家如何谈论你的作品,你的观众是如何和他们的亲朋好友介绍或者谈论到你的作品。如果一件作品能够上升到一个故事的程度,就是一件作品的理想状态。我的目标就是每一个细节都有独特的创作方式,它的存在不在于作品本身,而是对概念本身的要求,我觉得这是最理想的历史作品。


Installation view of 7000Seeds, ESSEX FLOWERS, NYC, 2023. Courtesy of the Artist.



采访/林家音

编辑/申玉亭

校对/Kruokai


关于艺术家


冉鑫安

 (b.1994)


冉鑫安 (b.1994. 内蒙古)在纽约布鲁克林生活和工作。她于2022年末获得Hunter College的艺术硕士,于2017年获得Pratt Institute的艺术学士学位。她擅长用织物、语言和现成物品来构建情感景观。她寻找创伤、虚无主义和幽默的交汇点。鑫安是纽约艺术基金会(NYFA) 移民艺术家指导项目的现任学员,2022年参与是曼哈顿下城文化委员会(LMCC)艺术中心的驻地项目,2016年参与Ox-Bow School of Art 的暑期驻地。


在对绘画材料历史的探索中,鑫安逐渐解除对“艺术材料”炼金术般的崇拜,将注意力集中到呈现习惯与仪式,本土生活与小工厂制造业之间的链接。她在创作中发掘触发日常生活隐喻的开关,重新认识工具,探索思考方式和文化寓意,并询问对披露现象可做出的改变。她的作品从对艺术本体的讨论,溢出到对语言,空间,技能 — 回忆,经历与情绪的分享。


个展包括: 7000SEEDS, Essex Flowers, 2023. Very Sweet, Tutu Gallery, 2023. Tree Chuang, Governors Island, 2022. 在你右边的山峰, Schein Space, 杭州, 2021. Sandbox For All, 四叶草堂公共艺术项目, 上海, 2021. 群展: Spring Rolls, 清影空间,杭州, 2022. Transient Ground, Nars Foundation, Governors Island, 2021; We Were Already Gone, Hauser & Wirth, New York, 2021; 3x3, 恒艺空间,杭州, 2021; As Far as the Heart Can See, EFA Project Space, New York, 2018. 



相关展览


Jumping from One Group to Another




采访/林佳音

编辑/申玉亭

校对/Kruokai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ARTBBS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