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灵灵,徐铭泽 | 智能思政:内在逻辑、矛盾境遇及实施策略
智能思政:内在逻辑、矛盾境遇及实施策略
隋灵灵 徐铭泽
(山东建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1)
[摘 要] 智能思政是人工智能时代催生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新形态。大数据、深度学习和强算力助推智能思政的生成及实施,既满足了丰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理论所需,又实现了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实践所求,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赋予新能量、注入新活力。但高校在推行智能思政的过程中,容易陷入技术先进与理念落后、技术意识形态把控与主流意识形态安全、技术与人文的矛盾境遇,需要高校提高规避风险的意识与能力,及时更新教育理念,坚持与时俱进、因时而新,为智能思政的运行优化育人环境,倡导全员参与、锻造智能育人队伍、完善协同育人机制,构建高校“三全育人”教育新格局,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关键词] 智能思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三全育人
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境遇,掀起了思想政治教育智能革命的新浪潮。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向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致贺信中强调:“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和教育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变革创新,充分发挥人工智能优势。”[1]在时代号召和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驱动下,一种全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态——智能思政应运而生。人工智能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智能思政的创新,有必要厘清智能思政的内在逻辑,把握其生成原理与价值意义,分析智能思政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矛盾境遇,在处理好矛盾关系的基础上,积极构建高校智能思政的“三全育人”新格局。
一、“智能思政”的内在逻辑
智能思政是“人工智能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大数据、深度学习、强算力等智能技术有机融合,衍生出的能够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步骤、要素等智能化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新形态”[2]。其本质是人工智能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作为人工智能的三大要素,大数据、深度学习和强算力等智能技术在智能思政的生成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高校智能思政工作的开展也离不开这三大“成员”的参与。智能思政的推行不仅能够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学说、满足其理论发展所需,还能有效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精准化和智能化水平,在深入了解和掌握教育对象的基础上,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一)“智能思政”的生成逻辑
1.大数据是智能思政的“原料”
大数据是一种传统数据库所不可比拟的,能够大规模收集、存储和分析数据的数据集合。事实上,大数据的价值并非数据本身,而是暗藏在其背后的庞大信息资源。通过对数据进行专业化的处理和加工,挖掘数据背后的信息价值,实现数据价值的“增值”。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是大数据长足发展的结果,海量有深度、细致的数据是人工智能的天然养分。若将人工智能比作嗷嗷待哺的婴儿,大数据则为孕育人工智能的“奶粉”,“奶粉”之量决定婴儿能否长大,“奶粉”之质决定婴儿后续的智力发展水平。因此,大数据的发展为人工智能提供用武之地的同时,也唤醒了人工智能巨大的技术潜力,从而使这两个领域的技术和应用呈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
智能思政以人工智能为依托,其生成逻辑同样遵循对大数据的分析和利用,以大数据为“原料”。作为人工智能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态,高校智能思政的运行也需要数据“哺乳”。在教育实施过程中,教育对象的思想观念、兴趣爱好以及日常行为都可以以数字的形式反映出来。智能思政通过充分收集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所需的数据资源,整合、分析和研判数据信息,建构可共享的、系统性的思想政治数据库,使思想政治教育者能够实时、精准地动态捕捉教育对象的思想和行为变化,在此基础上制定出精准化、个性化的教育方案,为智能思政明确教育目标、丰富教育内容、拓展教育手段、评估教学效果提供可靠依据和科学方法。
2.深度学习是智能思政的核心
深度学习的本质是人工智能开发系统的算法工具,它对文字、图像、声音等数据进行训练再训练,将其加工、解读、转化为机器可识别的信息,使机器能够具有同人类一样的学习能力,最终建构出系统模型。深度学习使机器能模仿人类视听和思考等活动,代替人类从大数据中寻找特征、发现规律、总结模型,在自我学习中赋能自我以寻找最佳计算方式。目前,深度学习已应用于多个生活领域,如天气预报、地震预警、环境污染检测、互联网搜索等方面。这些都是有效利用深度学习进行数据分析和预测的实际应用,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智能思政同样以深度学习为核心,利用深度学习对数据进行有效的计算和把握。传统的教育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备课、了解学生信息、统计成绩以及搜集资料等工作上耗费了大量时间,且获取的信息不够系统、全面,精准度也不高。信息时代,一切信息都可以通过数据传达。在高校推行智能思政,能够确保在数据详尽、可信、时效性强的前提下,以深度学习协助思想政治教育者更好地挖掘大数据背后的信息价值,代替人力进行数据分析,及时、高效地发现和总结思想政治教育新规律,掌握学生信息,从而精准地预测和洞悉未来教育的发展动态,使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开展教学活动,将更多的精力转到实际有效的教学活动中去,为教育环节节省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投入,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具个性化、精准化和科学化。
3.强算力是智能思政的动力引擎
作为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的三大要素之一,算力是数据和算法的基础保障,算力的发展带动算法和数据的进步,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动力和引擎。算力代表着对信息的计算处理能力,算力越强,单位时间内计算量也就越大。信息时代的数据资源是海量的、冗杂的,需要存储和处理的数据仅依靠人工是难以处理的。要想从中快速地找出有效信息,并对其进行处理和解读,则需要强算力的参与。
智能思政正是因为有强算力的支撑,才能够更加高效地对海量、多维的数据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一个由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介体和教育环体四个基本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构成的复杂的行为过程。对教育主体能力的把握、教育客体心理和行为的掌控、教育介体的有效选取和运用以及教育环体的分析优化等过程,都离不开对数据的研究和分析。高校智能思政以强算力为支撑,驱动深度学习这一智能算法的快速运作,可以在短期内快速、精准、有效地对学生数据进行预判,科学预测整个思想政治教育流程,以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算力越强,人工智能的算法计算速度也就越强,计算规模也就越大,对思想政治教育所需的数据信息运算也就越快,助推人工智能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赋能与服务。
(二)“智能思政”的价值逻辑
1.丰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理论所需
思想政治教育是对人的思想品德进行改造的一种精神生产实践活动,其教育过程始终离不开“人的发展”和“人的提升”两大主题。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程既是助推人的全面发展的历程,也是不断丰富发展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过程。
马克思立足于现实的人与现实的生产关系,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3]。他将人的“全面发展”总结为三个方面:其一,人的劳动活动及能力的全面发展。“而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 [4]人类活动不再受社会分工的拘束,可以自由、随心地从事任何劳动活动来发展自己,提升个人能力。其二,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丰富和社会交往的全面发展。“个人的全面性不是想象的或设想的全面性,而是他的现实联系和观念联系的全面性。”[5]人的生存和发展依赖社会关系,社会关系又决定人的发展程度。因此,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催生人的全面发展。其三,人的个性和素质的全面自由发展。人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主体个性的全面发展意味着其主体性的全面提高。每个个体只有展现自身的独特性、差异性,成为社会实践中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存在,才会为社会发展注满活力与生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石,指明了发展方向,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出发点。
我国十分重视对人才的教育和培养工作,始终将“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看作是我国教育的根本问题 [6]。并基于我国基本国情,不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我国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历经1957年毛泽东首次提出的“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7],到2018年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的“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8]的过程,表明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随着人类社会进入人工智能时代,以大数据为代表的人工智能迎来新的发展热潮,对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急需大批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来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转型。要“把握全球人工智能发展态势,找准突破口和主攻方向,培养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的人工智能高端人才”[9]。智能思政的推行,除了达成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为社会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高尚道德品质和崇高文化素养的人才之外,还能积极响应时代号召,不断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目标和内容,为国家输出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突出的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真正实现与时同行、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2.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实践所求
高校智能思政的运行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等内容的革新,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精准力和智能化水平,从而能更好地发挥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与实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首先,智能思政为受教育者营造了趣味性强、可视性高的教学氛围,提高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人工智能引入思政课堂改变了传统的授课方式,在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架构起沟通桥梁与纽带。思政课教师与智能导师协同教学,利用VR体验等技术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引导学生努力适应智能学习,主动建构知识体系。这一过程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亲和力得以提升,增加了师生间的交流互动,拉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为了适应智能时代的发展需求,思政课教师由“大水漫灌”式的灌输教育理念转变为多元化、个性化培育,受教育者通过人工智能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及所求,以数据形式反馈给教育者。人工智能利用大数据技术收集、存储海量、丰富的教学资源,利用算法精准推荐教育内容,教育内容的亲和力得以提高,弥补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单一、枯燥的局限性,为受教育者提供符合自身兴趣的知识性补充,以更好地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思维新、能力强的创新型人才。
其次,智能思政为受教育者提供个性化服务和定制化教育方案,提高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精准力。“有了大数据的帮助,我们不会再将世界看作是一连串我们认为或是自然或是社会现象的事件,我们会意识到本质上世界是由信息构成的。将世界看作信息,看作可以理解的数据的海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从未有过的审视现实的视角。它是一种可以渗透到所有生活领域的世界观。”[10]智能思政的运行依靠互联网收集和获取数据,实时捕获人的思想和行为动态,追踪和掌握受教育者的认知能力和知识水平等实际情况,对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受教育者的思想行为规律及现实需求进行分析和预测,以此为依据制定出合乎受教育者需求和时代发展需求的个性化学习方案,更好地满足受教育者的实际需要,真正做到了“让数据发声、让数据说理、让数据联通”[11]。
再次,智能思政构建起开放共享型教育资源空间,拓宽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场域。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思政课堂作为育人主场所,受教育者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时间、场域受限。智能思政推动人工智能技术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手段和载体中去,通过建设思想政治教育智能终端,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场域发生革新,逐渐形成由线下教育向线上线下相结合转变的教育方式。利用人工智能协助教师进行课外教学,如建立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页专栏、短视频平台思想政治教育主题汇集、思想政治教育慕课大数据教育平台等,使受教育者在思政课堂之外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以构建“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终身教育体系,做到随时、随地、人人皆可受教育。这不仅为受教育者提供更为广阔的教育空间,突破思想政治教育的场域局限,也为其打造了智能化教学生态环境,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智能化水平。
二、“智能思政”的矛盾境遇
智能思政凭借大数据、深度学习和强算力等技术,有效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向智能化、精准化的方向发展,提高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效果。然而,其推行过程中容易陷入技术先进与理念落后、技术意识形态把控与主流意识形态安全、技术与人文的矛盾境遇,需要高校提高规避风险的意识与能力,有效应对挑战。
(一)技术的先进性与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的滞后性
智能思政为高校打造了“人机共处、人机共生、人机共治”的思想政治教育新生态。在此生态中,教育者与人工智能相辅相成,以主体身份共同承担着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此,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对教师的媒体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数字经济的高速发展为人工智能的发展创设了良好的技术环境,也奠定了经济基础。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水平全面提升,在语音识别、大数据管理、智慧医疗、AI安防、AI零售等方面皆有体现。在智能思政生态下,人工智能既是高校思政课和第二课堂的智能导师,又是应用于思想和文化建设场景的智能技术,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设了先进性、数字化、智能化的教育环境。思政课堂、网络教育平台、社交网络工具都充斥着人工智能的影子。然而,部分高校存在对智能时代和智能教育不敏感的现象,尚未对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推广应用,更不重视对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的集中培训。虽有部分高校积极引入智能技术,主动促成人工智能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也依然存在教师信息技术素养不够等问题。所谓“术业有专攻”,思政课教师具备专业的文科素养,却缺乏对信息技术的认识与应用。因此,教师在面临全新的教学环境时,容易出现被技术“牵着鼻子走”的现象,难以实现人工智能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有效融合。若想更好地应用人工智能,为思想政治教育助力,高校及教师必须紧跟人工智能的发展潮流,转变教育理念,以积极的心态学习和认识人工智能,坚持人工智能“为我所用”的理念,学会与人工智能和谐共处、共同教育、携手共进。
(二)技术的意识形态把控与主流意识形态安全
智能思政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赋新能,其重点就在于对技术的把控。思想政治教育是塑造和建构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并使社会成员内化于心的实践活动。人工智能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新的传播媒介,同样具有“灌输主导意识形态的政治导向功能”[12]。它的发展给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带来全新变革,创新了意识形态的传播模式、工作机制和呈现方式,但也带来了新的挑战。随着ChatGPT的不断普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由量变达到了质变。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基于“大数据+强算力+强算法”构建“大模型”的技术路线,采用人类反馈式学习的训练和引导强化机制,不断向人类的思维模式靠近,也更加贴近人类的认知和行为习惯,从而使人工智能能够像人类一样对话交流。但究其本质,它依旧是无自我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语言模型,只是伴随机器学习、大数据和强算法的发展,基于反馈式学习机制解锁出了一种无自主反思和批判意识的推测能力。正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机器人实验室主任陈小平所说:“迄今为止,人工智能的所有理论和技术都没有解决真实性难题,都不能让机器本身拥有真实创造的能力。”[13]因此,现阶段高校在利用人工智能为其服务的同时,因人工智能自身的技术缺陷及不正当使用,仍然容易遭受人工智能技术意识形态的“绑架”。人工智能技术的意识形态把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资本对意识形态的操作。算法本身不具备价值或意识形态倾向,但其技术本质决定产生于西方的人工智能技术不可能具有中国特色。相反地,其创造者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必然以西式认知为主,极易受到资本势力的裹挟与操纵。第二,技术工具利用算法对意识形态进行操纵。架构在巨型语言模型上的人工智能通过数据运算掌握并预测人类的行为需求,在与人类对话中生成流畅且具有深刻性的话术。但机器学习始终难以达到人类对言语的理解与思考高度,因此,在这一过程中必然会产生价值误导和逻辑错误等问题,由此可能引发意识形态操纵的风险。智能思政的推行必然要依靠人工智能作为技术载体,但部分软件及平台存在“流量至上”的错误的价值观念,以获取“点击量”为目的,通过收集用户信息向其推送看似满足受众兴趣、实则良莠不齐的信息进行误导,这都为主流意识形态的塑造与传播带来极大风险。思想政治教育是塑造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实践活动,大学生是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核心力量。高校在运行智能思政的过程中,必须谨防技术的意识形态把控,提高大学生对信源真伪的辨别能力和对语言内涵的理解能力,牢牢掌握对人工智能技术的主导权,努力成为运用人工智能技术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的行家里手,更好地推进与加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
(三)工具理性与思想政治教育人文性
人类不断探索发明新技术的初心及最终目的皆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人。但随着技术手段的不断创新、优化与升级,人类在此过程中却逐渐迷失在“技术陷阱”中,而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所传递的人文价值和生命启迪。人类的思想和行为在智能时代变得更加自主且自由,需主动更新思维理念来应对智能化的生活方式。但是,人们使用技术时为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效果,可能会因过度追求教育过程的流畅度和规范性而偏重工具价值,漠视对个体情感的满足或精神境界的完善。同时,人工智能的普遍应用可能会产生“泛机器化”现象,该现象会导致人的主体性不断消解。思想政治教育应注重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在没有技术协助的传统教育模式下,学生只能依靠不断培养和拓展自身思维模式,通过手动查阅、比较实体文献以获取所需知识,进而对难题进行解答。而智能思政凭借大数据搜索、收集、了解学生的教育和知识背景、学习情况,适时作出教学反馈,设计出因人而异、因时而异的个性化教学方案,极大地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效率。然而,对工具理性的推崇会造成技术依赖和技术崇拜,进而使学生逐渐放弃独立思考的能力。另外,个性化教学及精准推送也会造成信息内容的重复。大数据具有不可比拟的存储量大的特点,深度学习和强算力在分析数据时推测用户需求,从大数据库中选取符合学生兴趣爱好的内容进行推送。在此形式下,学生接触的信息面紧缩,学生的个体情感难以得到丰富与满足。长此以往,人的精神需求的多样性会被弃之度外,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会消失殆尽。
智能思政的生成虽以大数据、算法和深度学习等技术为前提,但其最终落脚点在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身。高校必须平衡好技术应用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守好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底色,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借助人工智能独有的技术优势,以“器”启道、为人服务。
三、“智能思政”的推进策略
“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 [14]人工智能时代,任何行业与产业发展都要与时俱进、与时偕行,才能跟得上时代的脚步。要做好高校智能思政工作,应主动更新教育理念,优化“智能思政”教育环境,倡导全员参与、锻造具有智能素养的协同育人队伍,立足“三全育人”教育格局,积极探索智能思政的协同育人机制,使智能思政落实到全员、全过程和全方位。
(一)更新思政教育理念,优化“智能思政”育人环境
1.树立智能理念,坚持价值引领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里写道:“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15]这就阐明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首先,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给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带来了全新变革,相对应地也引发了人类思想理念的变革。“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包括我们这个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16]智能思维是人们在智能时代的意识产物,是一种崭新的思维理念。高校须主动树立智能理念,以开放性、创新性和交互性的思维深入智能思政实践,有力地推动人工智能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其次,人工智能技术是一种全新的技术形态,智能思政背后可能暗含工具至上的价值理念,即一味地追求规范的思想政治教育流程和最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效用,而忽视人的精神追求和个性发展。立德树人、铸魂育人是思想政治教育之本,高校开展智能思政工作,须避免“目中无人”现象,秉持以人为本、技术为用的教育理念,以个体主体性的发展为首。同时要处理好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关系,以工具理性为现实支撑,以价值理性为精神动力,强化技术的价值引领,让智能思政一切工作的开展皆是“为了人”和“服务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充分展现其人文关怀。
2.完善制度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建设,是基于思想政治教育新的实践发展需要,是为智能思政的推行提供制度保障的关键一步。为了使高校智能思政建设稳步前进而非流于表面,就要加强和完善制度建设,为智能思政提供良好的运行环境。第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智能思政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论域,但其根本性的理论基石没有改变,即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没有改变。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建设,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为智能思政实现意识形态教育目标提供根本遵循。第二,完善激励机制。现阶段,并非所有高校教师都具备智能思维、接受和认可智能思政。通过完善激励机制,能极大程度地提升高校教师运用人工智能进行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行动力,推动智能思政的开展。第三,严格监管制度。高校须加强监管意识,不仅要对大数据、算法和强算力等智能技术进行控制监管,谨防被技术“绑架”,还要对智能思政的教学过程做好把控,确保做到对存在问题的实时反馈和及时解决。在加强管理的同时,要以伦理准则引领和规范人工智能的应用。这些制度优化了智能思政的施行环境,能有效地确保智能思政常态化、制度化运作。
3.审视社会存在,强化主流意识
人工智能时代,社会物质资料生产方式表现出与以往不同的历史形态和时代特征。“每一历史时期的观念和思想也可以极其简单地由这一时期的经济的生活条件以及由这些条件决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来说明。”[17]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生产方式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变革,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相应地形成了与之契合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意识。同样隶属于社会意识范畴的智能思政,其推进和应用必须首先审查和正视这一时期的社会存在,即人工智能时代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应顺应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充分运用人工智能技术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从而为智能思政的开展提供物质技术条件,奠定物质基础。其次,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主流意识形态的安全,归根到底取决于我国现实的社会存在状况。智能思政的推行拓宽了高校师生接收信息的渠道,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思想政治教育场域,也从某一程度上使师生被动地接受大量不良信息及非主流信息。为了更好地优化“智能思政”的育人环境,应对“信息茧房”对意识形态带来的挑战,除了要正视当前社会存在的状况之外,还应抓准高校师生接收信息的课外渠道,借助国家官方平台或其他主流媒体,充分传播主流意识及价值观念,精准推送主旋律鲜明的内容,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创新理论等主流文化的熏陶,加强主流价值观认同,从根本上提升主体自身对虚假信息及非主流信息的辨别能力,使智能思政成为应对意识形态渗透挑战的有效之策。
(二)倡导全员参与,锻造协同育人队伍
1.提高教师智能素养,明确教师角色担当
明确思政课教师在智能思政中的角色担当,提高教师的智能素质,是推进高校智能思政发展的基础性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18]首先,思政课教师必须转变教育理念,培养智能思维,强化人机协同思维体系。智能思政推动高校教师角色和话语权发生变革,但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主导性作用没有改变,立德树人的主要职责也没有改变。只有具备智能思维,才能自觉意识到智能思政的重要性并付诸实践,才能主动学习智能知识,在掌握智能思政生成原理的基础上把握好课堂节奏,熟练驾驭和把控智能教学设备来创新教学活动,紧跟时代发展潮流,以实现智能思政效用最大化。其次,思政课教师必须在人机共治的教学中找准自身定位,明确责任担当。智能思政创设了“人机协同”的教育环境,需要教师与人工智能合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教师需做学生主动学习的引导者、智能课堂的组织者和智能学习的创新者、支持者,认清人工智能的本质仍属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辅助机器,根据学生发展特点选择不同的人工智能手段,因材施教。思政课教师应充分发挥其独有的人文关怀特性,避免陷入“机器钳制”和“技术至上”的困境。
2.建立专门团队,凸显技能优势
智能思政的运行不能仅依靠思政课教师,还要建立一支多领域、全覆盖、智能化的育人队伍。高校要抓好党政团队和共青团干部、思政课和哲学社会科学教师、辅导员和心理咨询教师三支队伍的建设。在学校和党委统一领导下,引进智能技术,购进智能教学软件和工具,组织开展集体智能技术培训,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团队提供智能技术学习的资源和相关渠道,努力打造智能育人团队;各个教学管理部门和学院要积极响应和配合学校政策,理解和支持智能思政建设,努力形成党委组织引导智能教学实践、教师开展智能教学活动、辅导员队伍全力支持的多点发力、共同育人新局面;联合专业技术人员构建智能思政大数据平台,整合教育资源,突破不同教育背景、不同部门、不同教育目标的教育主体协同育人的时空局限,深挖不同教育主体的育人能力,以专业的技能优势最大限度地推动智能思政的不同主体协同施教,实现“全员育人”。
(三)构建“智能思政”协同育人机制
1.“智能思政”助力思政课程,用好思政教育主渠道
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是铸魂育人的主渠道。思政课程的课堂教学是由教师“教”和学生“学”共同构成的双边交互性活动。将人工智能引入思政课程教学,既要为教师“教”助力,又要为学生“学”助力,打造人机协同教学、学生自主研习的智能化、数据化课堂。首先,利用智能思政帮助教师“教好”思政课。智能思政通过大数据收集在线学习平台、学校教务系统、历史浏览记录等多方数据,利用算法和强算力分析并精准推测受教育者不同的学习需求、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构建学生“课堂画像”,为教师制定个性化方案提供准确依据;根据大数据资源整合功能,协助教师课前备课、课中答疑解惑、课后学情跟踪,掌控课堂教学全过程,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其次,利用智能思政帮助学生“学好”思政课。智能思政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打造出三维虚拟场景,将抽象、难以理解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可视化、形象化的虚拟仿真现实,以虚拟情境增强学生的课堂体验感。学生还可将自身置于虚拟现场,自行设定虚拟身份,体验沉浸式学习,使学生足不出户便能领略知识海洋。
2.“智能思政”助力课程思政,推进课内全覆盖
课程思政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核心,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思政课之外的其他课程中去,依托专业课程,推进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指出:“德育问题是不能同整个教育分离开来的,而是同其他教育问题必然地、广泛深远地联系在一起的。”[19]然而,当前高校的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存在着相互脱节现象,二者间缺乏有效贯通。要想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课内全覆盖,就应向智能思政借力,依托大数据、强算力和算法,分析、预测教育对象和教学资源数据,寻找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的契合性和结合点。通过人工智能深入挖掘人文、自然、社会各学科中蕴含的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与专业知识相互交融,让学生在获取专业知识过程中,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提升思想道德素养。另外,“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而行,形成协同效应”[20]。智能思政助力课程思政建设,需实时掌控大学生在校生活全过程,按入学、在读、毕业不同阶段的学生特点及需求设置难易程度不同、专业涵盖面不同的课程内容,彻底打破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的知识性壁垒,真正实现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融会贯通,构建“全过程”育人格局。
3.“智能思政”融入日常思政,夯实课外主阵地
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依靠课程建设这个“主战场”进行系统教学,还要顾及日常教育,将思想政治教育潜移默化地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第一,将智能思政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构建无障碍的智能思政学习空间。智能校园是以物联网为基础创设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一体化的校园环境。高校可通过智能校园系统,将教学活动、后勤服务、学生管理等工作结合起来,以学生思想和行为数据为基础,实现学生需求精准定位和校园文化因素精准投放,按照学生特点进行校园文化建设,将智能思政融入校园、公寓、学生活动场馆等校内公共场域,激发校风学风、校史校训等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实现“大思想”融入“小生活”。第二,将智能思政融入日常实践活动,实现学生动态智能追踪。日常思政教育工作者在遵循学生成长规律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特点统筹设计相关的文化教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及劳动与技术活动,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实践中加深对思政课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认同。人工智能及时追踪并反馈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思想与行为的动态信息,以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能了解到实践育人项目的优劣及教学效益,从而不断完善和改进实践环节,推动学生课外实践的创新发展。第三,利用智能思政加强网络育人的阵地建设,营造全方位育人氛围。人工智能的普及驱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新形态,通过数据思政、精准思政和虚拟思政对学生进行网络行为分析,在深入掌握网络环境下学生思想行为规律的前提下,通过打造思想政治教育智能数据库、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和平台,设置云端实践场等方式,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引领,构建线上线下合力教育、课内课外协同教育的“全方位”育人格局。
人工智能时代,推行智能思政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纵深发展的大势所趋。高校通过优化智能思政的教育环境,锻造具有智能素养的协同育人队伍,积极探索协同育人机制,将智能思政真正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全员、全过程和全方位”中去,从而进一步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内容与实践探索,使得高校教育能够紧跟国家教育发展步伐,为国家持续性输出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和知识储备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以人工智能助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用实现最大化,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9] 习近平:《向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致贺信》,《人民日报》2019年5月17日,第1版。
[2] 崔建西、白显良:《智能思政: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新形态》,《思想理论教育》2021年第10期,第83—88页。
[3]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3页。
[4]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65页。
[5]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72页。
[6] 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人民日报》2016年12月9日,第1版。
[7] 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26页。
[8] 习近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人民日报》2018年9月11日,第1版。
[10] [英]维克托·迈尔、肯尼思·库克耶:《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盛杨燕、周涛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125页。
[11] 黄树军:《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实现路径研究》,《江苏高教》2022年第2期,第108—114页。
[12] 沈壮海:《新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2年版,第218页。
[13] 《瞭望:三问ChatGPT如何影响人工智能的未来》,新华社,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5834068647842 1994&wfr=spider&for=pc。
[14][20]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378页。
[15]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5页。
[16]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873页。
[17]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59页。
[18] 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求是》2020年第17期,第4—16页。
[19] 李其龙、郭官义:《赫尔巴特文集3:教育学》卷一,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36页。
Intelligen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ner Logic,Paradoxical Situations and Implementation Strategies
SUI Lingling,XU Mingze
(School of Marxism, Shandong Jianzhu University, Jinan 250101,China)
Abstract:Intelligen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a new for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merged in the era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Big data, deep learning, and strong computing power help to promote the gener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intelligen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hich not only meets the theoretical needs of enriching and developing the cont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but also complies with the practical requirements of improv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giving new energy and injecting new vitality 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owever, in the process of operation, it is easy to fall into the contradictions between advanced technology and backward concept, technical and ideological control and mainstream ideological security, and technology and humanity. It is necessary f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improve their awareness and ability of risk avoidance, update the educational concept in a timely manner, adhere to advancing with the times, optimize the education environment, advocate the participation of all staff, forge education team, improve the mechanism of intelligen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build an education pattern of “three-all educations,” and fulfill the primary task of cultivating talents by intensifying morality.
Key words:intelligen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ree-all educations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2-4917(2023)04-0026-09
[收稿日期] 2023-02-13
[基金项目]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项目“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研究”(项目编号:DJA90348);山东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微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研究”(项目编号:J17RB010)。
[作者简介] 隋灵灵(1968—),女,山东烟台人,山东建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徐铭泽(1998—),女,山东烟台人,山东建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 朱香敏;责任校对 孙俊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