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地方财政里占大头的土地,卖不上价、卖不动了。从2017年开始,我国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占地方财政总收入的比例连年上涨,从没低于过30%。尤其是近两年,土地财政依赖度达到峰值,占比超过了40%:这意味着,地方财政几乎全靠卖地收入支撑,而各地卖地收入,又死死捏住了地方财政的命脉。不幸的是,众所周知,因为行情、因为房企,过去一年全国卖地情况都相当差。2022年土地市场差到什么程度?全国土地成交量,近10年最低!2022全年,全国土地成交规划建面约6.2亿方,同比下降31%,降至近10年最低点;2022全年,土地出让金收入约3.4万亿,同样同比下降31% ;其中,一线城市:同比下降19%,二线城市:下降35%,三四线下降31%。如图,这是从2013-2022年,近十年全国土地成交情况。全年土地出让金1000亿元+的,全国只有6个城市:所以你看,全国除了上海、杭州、深圳、成都、合肥、北京外,其余城市土地市场都不乐观。比如天津、济南、青岛、沈阳、长春、武汉、郑州等,全年土地市场都极冷,溢价地块不到10%。大动干戈搞一次土拍,组织土地推介会,但很多地块,还是挂一次卖不出去、挂两次依旧卖不出去。看这张图,这是2022年全年22个城市集中土拍的供地完成情况。1、表现最好的合肥:供地计划完成率全国第一、平均溢价率全国第二。合肥这个城市,在控地方面一直非常牛,即便在过去行情大好、全国土地价格大涨、各个城市都在疯狂卖地揽金的时候,合肥的土地供应也一直不多,节奏把握的非常好。这导致从2017-2021年,合肥主城卖地量一直不多,在售项目一直供不应求,楼市行情也最持久。2、全年超额完成供地计划的有4个城市:除合肥外,还有无锡、厦门、上海,供地完成率均超100%。此外,天津和长春,流拍率都出奇的高,超33%,超过三分之一的土地都流拍了。2022年,长春一共推出5宗地,总面积32.22万㎡,规划建面60.63万㎡,推出楼面价3613元/㎡;实际成交了3宗地,成交用地面积12.77万㎡,成交建面25万㎡,成交楼面均价3130元/㎡,土地出让金7.8亿;全年土地出让金最低,也是唯一一个不足10亿的城市!全年土地供应量最低、成交量最低,集中土拍只卖了3宗商住地!成交楼面价最低,也是唯一一个楼面均价只有3130元/㎡的城市!别的城市一次集中土拍至少挂十余宗、甚至几十宗地,大不了摸底一圈儿,实在没有房企愿意买的地块,竞拍前匆忙中止下架,这种操作也很常见。别的城市一次集中土拍至少挂十余宗、甚至几十宗地,长春一年里集中土拍就挂出来5宗商住地,其中3宗都是底价成交,其余2宗都因无企业报名而流拍。而这些没人要流拍的地块,并非远郊、并非指标不够好,比如二批次里的宽城长新板块土地,周边地铁4号线、3号线都能辐射到,周边3公里范围内,省重点小学、市重点中学、三甲医院、万达广场等一应俱全,但即便如此,依然没有房企愿意买。更关键的是,长春的土地财政依赖度,放在全国都是数一数二的。2020年,长春土地财政依赖度高达155%,仅次于佛山,全国排名第二。这一年,长春卖地收入683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40.4亿元;2019年,长春商住土地出让79宗,面积769万㎡;——各地真实的土地市场,远比数据展现出来的,要凉的太多太多。过去的一年,很多城市看起来也挂了不少地、也卖出去不少地,但事实上,除了地方城投入场兜底之外,其余基本就没有开发商进场拿地。2021年,地方国资拿地一共有430宗,入市项目只有42个,入市率只有10%;2022年1-10月,地方国资拿地公580宗,入市项目只有8个,入市率只有1%;因为绝大多数城投进场,都是背着任务来的,为了土地市场看起来热闹些,为了地方财政收入最起码数据好看些,更为了……有些内容比较敏感,不宜公开聊,相信大家都懂。
但有些话不得不说,有些事情不得不提醒,于是我整理了一些私藏资料,有兴趣的,扫码添加微信,免费领取【茅十八】资料包!
1、年底26家风险房企名录;
走过路过,遇到了一定绕着过;这里面很多房企,很可能买着买着它就烂了!
2、全国38个风险城市名录;
这里面包含两类城市,
一类有17个城市,建议大家先别着急买,因为还会跌!
另一类有21个城市,风险非常大,短期内都不建议碰!
3、全国主要城市2022年全年市场数据;
这份数据非常详尽,包括几十个城市具体到每个月的数据都有,有了这些数据,谁的市场未来更扎实,谁的水分大、泡沫大,一目了然。
添加微信好友,免费领取!
为了感谢新老朋友三年以来的支持,特推出米宅历史上最大的红利活动。
那就是,米宅陪着你出国游!
你只需要付500元,就能同时享受4大福利!
1.米宅看房团落地接待服务;
2.抵扣新增购房的房款;
3.前100位报名的朋友,跟随米宅看房团,前往任一国家免500签证费;
4.赠送价值399元的《全球房产实战课》;
感兴趣,即可就扫码咨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