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勋:林黛玉的家风与林黛玉的心病
本号原创文章超过二百篇,欢迎开白转载,更欢迎投稿,尤其欢迎历史、文学、杂文、及文学评论类原创文章,若有打赏归原创作者,投稿邮箱:2713023142@qq.com,文后请附微信联系方式和作者简介。
蒋勋:林黛玉的家风与林黛玉的心病
作者:蒋勋 来源:丁中广祥
冷子兴对贾雨村说,赶快托这女孩儿爸爸林如海给贾政写一封信,马上就能重新做官了。贾雨村照办了。“雨村领其意,作别回去至馆中,忙寻邸报,看真确了。”邸报是一种文书,内容主要是国家最近的朝政消息。贾雨村在邸报上看到果然如张如圭所讲的一样,他第二天就去见林如海。
林如海跟他说:“天缘凑巧,因贱荆去世,都中家岳母念及小女无人依傍教育,前已遣了男女船只来接,因小女未曾大痊,故未及行。此刻正思向蒙训教之恩,未经酬报,遇此机会,岂有不尽心图报之理。”
“贱荆”指太太,女人劳动时把头发梳上去,没有钱的人用一个树枝插在头发上面,叫做荆,男子称自己太太最谦虚的说法就是“拙荆”或者“贱荆”,像爸爸叫小孩“犬子”一样。“家岳母”是林如海的岳母,也就是贾母,她非常担心林黛玉没有人可以依靠,没有人可以教育她。“小女未曾大痊”,说林黛玉在生病。在小说里,林黛玉一直在生病,病也变成一个象征,一种生命忧郁的状态。
林如海这个角色在小说里出现并不多,可是从林如海讲的这几句话中,我们可以感觉到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林黛玉的家庭教养是怎样的。贾雨村这个时候是落难的人,他想要拜托林如海。如果是今天的人情世故的话,林如海大可以摆出吹牛或者高傲的姿态,可他完全不是那样。他立刻表现出非常谦虚的态度,向对方表明,不是你来求我,其实是我正要求你。他说我们一直要报答你,因为你一直教育我的女儿,现在刚好机缘凑巧,我准备让这个小女儿去京都依靠她的外祖母,拜托你带她去。这样让人感觉反而变成林如海在求贾雨村了。这里体现了世家文化对人的体谅。一个求你的人处在难堪的状况,有教养的人绝对不能让人家难堪,几句话可以看到他对人的厚道。
“弟已预为筹画至此,已修下荐书一封,转托内兄,务为周旋协佐,方可稍尽弟之鄙诚,即有所费用之例,弟于家信中,已注明白,亦不劳尊兄多虑矣。”林如海对贾雨村说,我已经帮你筹备好了,写了一封推荐信给内兄贾政,推荐你重新做官。林如海这几句话讲得非常漂亮,不让求他的人难堪,很客气。下面话锋一转,谈到费用问题。他担心贾雨村会有经济上的困难,就很周到地替对方想到,而且说,你现在带我小女儿进京,所有路上的花费、进京需要打点的礼物你都不要费心了,我都帮你准备好了。
林如海这样讲话的方式就让我们看到林黛玉的家风。这种家风没有一点势利。贾雨村非常高兴,就“一面打恭,谢不释口,一面又问:‘不知令亲大人现居何职?’”
这个贾雨村到现在为止还真不是一个做官的料,人家帮他写推荐信,对方是谁他都不知道。这里也借着林如海的口讲出林黛玉要依傍的荣国府、宁国府当时的繁华及势力之大。
听了贾雨村的问话,林如海就笑了。这个笑很微妙,大概有一点笑贾雨村太不知道行情了。“若论舍亲,与尊兄系同谱,乃荣公之孙。大内兄现袭一等将军之职,名赦,字恩侯;二内兄名政,字存周,现任工部员外郎,其为人谦恭厚道,大有祖父遗风,非膏粱轻薄仕宦之流,故弟方致书烦托。否则不但有污尊兄之清操,即弟亦不屑为矣。”
林如海很周到地说,我的亲戚刚好跟你同谱,都姓贾,让贾雨村面子上有光。他介绍他们是荣国公的后代。一提荣国公没有人不知道的,他是开国元勋。贾赦,一等将军,等于是国家上将。过去的一等将军不一定是实职,而是说他有那个官位,在武官当中封到最高的。又特别地介绍了贾政,因为他的信是写给贾政的。说贾政虽然现在处在工部员外郎这么高的位置,但为人谦恭厚道。通常以为官做得很大、很有钱,对人会很刻薄、很势利,可贾政不是这样的人。林如海说你贾雨村这么清高,我不会把你随便推荐给不对的人。他也在表明,他来往的都是有品格的人,不是做了大官有了钱以后就给人家脸色看的那种人。这里他完全是为贾雨村着想,怕他有顾虑。贾雨村听了,才相信冷子兴跟他讲过的东西。
林黛玉的病,是心灵的病
她们坐下来后开始喝茶,贾母重新问黛玉,你妈妈怎么生的病,生病的时候状况怎么样,当时吃什么药,请哪些医生,后来怎么发丧,黛玉一一向外祖母报告。讲着讲着贾母不免又伤感起来:“我这些儿女,所疼者独有你母,今日一旦先舍我而去,连面不能一见,今见了你,我怎不伤心!”在这里,越发看出贾母把对女儿的心疼转移到了黛玉身上。黛玉来到贾府有一个很特别的身份,她某种程度上替代了母亲的角色,虽然她有一点爱使小性子,又动不动就哭,性情忧郁,可是贾母就是疼她,宝玉也疼她,因为觉得她身世可怜。她的角色跟后来进来的薛宝钗有些不同。薛宝钗由母亲带进来,比较大方,个性也开朗。可见,作者表现的是人物的不同命运造成的不同性格。
于是,两个人又哭起来,众人忙都宽慰解释,劝止住了。“众人见黛玉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风流态度。”黛玉一直没有被描绘,好像一个幽魂。从一出场,都是黛玉在看大家,现在要从大家的角度来看黛玉。可还不是描述她长得如何,而是说她的病。黛玉一直是有病的,她一直在生病,总是在吃药,老是哭。这个病其实有点象征意义。黛玉有一种美,这种美很特殊。作者没有描述黛玉长什么样子,穿什么衣服,可是黛玉生命的情境却借这些东西呈现出来了。假如曹雪芹在这里说黛玉穿了什么颜色的衣服,头上戴了什么样的钗环,其实那不是黛玉。黛玉完全是一个不存在的存在。
我们也很难解释何为“风流态度”。现在我们说人“风流”是贬义词,而古代讲“风流”则是说一个人活出了别样的性情。“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此处“风流”是指一个人的性情跟大家不同,不遵守一般的礼俗,而是有自己的生命特征。作者用这个词来形容林黛玉。
大家也觉得她有不足之症。从中医角度讲,“不足”就是有点虚弱。就问黛玉平常吃什么药,怎么不找医生赶快医好。黛玉就开始讲到自己的病。其实,黛玉的病根本不是世俗的病,而是心灵的病。
那黛玉就说:“我自来是如此,从会吃饮食时便吃药,到今日未断,请了多少名医修方配药,皆不见效。”这似乎是在讲生理上的病,下面紧接着就讲到心理上的病。她说:“那一年,我才三岁时,听得说来了一个癞头和尚,说要化我去出家,我父母因不从他。”在第一回和第二回里已经出现过空空道士、渺渺真人,道士、和尚都是预言者。这个癞头和尚要化她去出家,林如海、贾敏这种世家的宝贝女儿,哪里舍得?和尚就说,你舍不得她,只怕她的病一生都不能好。
这个和尚又讲了最有趣的也很奇怪的话,说:“若要好时,除非从此以后总不许见哭声。”林黛玉的病是跟哭有关的,只要听到哭声病就会发。可是林黛玉一生都在哭,读过第一回和第二回的朋友都记得,她是绛珠仙草转世,她到世上走这一遭只有一个目的,是要用眼泪还债,她要不断地哭。这里讲的不是身体的病。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种病,要还你生命中不可解的缘分。这是作者写得很微妙的地方,告诉世人人跟人的缘分,是一种他人不可知的牵挂。
更有趣的是,“除父母之外,凡有外姓亲友之人,概不见,方可平安了此一世。”就是说,除了父母以外不能见别的亲人。而偏偏她妈妈去世,她一定要投靠贾家,这又等于是说她的病不会好了,最后也注定会死在贾家。
作者一直在玩一种写实与非写实交错的游戏,讲到林黛玉说吃什么药是写实的,接下来又说她不能听哭声,变成非写实的。当黛玉说到吃“人参养荣丸”,又变成真实的病了。“人参养荣丸”是一种补药。贾母听了以后很高兴,说正好这里也配丸药呢,就命令多配一料。有钱人家很讲究进补,大户人家有专门的药房为他们配补药,贾母觉得这是一个简单的事情。
红楼系列:
为何说秦可卿是金陵十二钗中最大的败笔?她的死很多人都没看明白
秦可卿与贾珍爬灰的最大帮凶,贾母隐晦的说出答案,让人直冒冷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