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陕西、河北北部、晋中的人们迫于生计背井离乡,到包头、河套一带谋生,他们或沿黄河开垦荒地,或做生意,这就是走西口。口指长城关口,对山西人来说,包头和河套地区位于他们的西北方向,关口也就自然被称为西口。
走西口又叫走口外、跑口外或走场子。它是长城以内的晋西北、雁北和陕北地区的劳动人民到长城以外的西部地区谋生的社会活动。走西口的人中大部分是山西青年农民。走西口的山西人或进入河套地区,或进入蒙古,或沿丝绸古道向西,走向了一条充满了艰辛、迷茫、苦难和辛酸的求生路、求富路。
春去秋来,转眼间几百年过去了,用血泪唱出的《走西口》,凝结了多少离愁、多少别恨、多少牵挂、多少情,它是这片土地上久久不散的往事回忆,一种超越时空的艺术经典、戏曲与民歌结合的奇葩。先人们走了,《走西口》流传下来。直到今天,听到此歌,仍能让我们泪洒青衫。
“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实在难留,止不住那伤心泪蛋蛋,一道一道往下流,正月里你娶过门,二月里你西口外行,早知道你走西口,哪如咱们二人不成亲……”每当这首二人台《走西口》唱起来时,许多人就会流泪,就会想起祖辈们为了生存经杀虎口到口外谋生的那段历史。
我国北方地区在清朝和民国年间的这次重要的移民活动,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清朝建立初期,对农民起义和抗清力量的镇压。当时的北方地区田地荒芜,屋宇残破,人们在此种情况下,选择了流亡。山西、陕西和部分河北的破产农民、战败的农民起义军,孤身一人或携家带口,离开家乡,由土默川向西,或向当地人民租地垦种,或入大漠私垦,形成“走西口”的潮流。
从1690年开始,在杀虎口的路上走着一批批奔赴前线的士兵和跟随部队前进的商人。康熙皇帝亲率8万大军深入草原腹地,军粮供应成为决定战事胜败的关键,但是由于战场与后勤基地之间相隔万里,朝廷为此事一筹莫展,有地利之便的山西商人看到这个巨大的商机,主动请缨随军挑担运送军粮和补给,于是成千上万正愁没饭吃的山西农民离开土地,由此拉开了大规模“走西口”的序幕。并且山西、陕西和部分河北农民到归化城等地是为生活所迫才来的,主要从事垦荒、挖煤、拉骆驼、做小生意。
走西口是指哪里呢?
最早指山西省右玉的杀虎口,后指归化城。因为走西口主要指从山西到内蒙古;就山西而言,一直指张家口为东口,指归化城为西口。
历史上,山西人“走西口”多从山西中部和北部出发,形成两条主要路线:
一条向西,经杀虎口出关,进入蒙古草原;
一条向东,过大同,经张家口出关进入蒙古。
民间所说的“走西口”中的“西口”一般指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杀虎口。走出这个西口,就到了昔日由山西人包揽经商天下的归化(今呼和浩特旧城)与绥远(中华民国时的绥远省,省政府所在地位于今巴彦淖尔杭锦后旗陕坝镇)、库伦和多伦、乌里雅苏台和科布多及新疆等地区。这还是通往蒙古恰克图和俄罗斯等地经商的重要通道,也属于今天一些学者所说的广义上的丝绸之路。另外,神木人的走西口有一条线路是这样的:由陈家沟岔、孙家岔、大柳塔、阿腾席连、东胜、达拉特(过黄河)、包头,再由包头进入五原、临河、杭锦后旗。所以神木人走西口叫“走后套”。而榆林人走西口也有一条是通往后套的:由榆林北上到乌审旗、鄂托克,由乌海市(过黄河)至杭锦后旗。
当时的归化城是北通蒙古和俄国,西通新疆和中亚甚至远及西欧,南至汉口再由汉口通华南,东至京城和天津港的要道,成为晋商云集之处。晋商过杀虎口入崞县(今原平),忻州,太原到达祁县,然后由祁县南下抵汉口,在武汉三镇采集中原物品,由归化城远销蒙古、俄国、新疆、中亚和欧洲。
蒙古族亦逐渐改变游牧生活,将“户口地”出租给“走西口”的汉族耕种。从而农耕文化逐渐代替游牧文化成为西口地域的主流文化。“走西口”人定居下来形成村镇。第三个时期为西口文化的成熟期。公元1809年,包头村改置为包头镇,而且逐渐成为我国西北皮毛集散重镇,标志着西口地域城市文化已成为主流文化。西口地域城市文化的核心是晋商文化。通俗地讲,没有晋商就没有“西口城”。
“走西口”极大地加强了口外边地与内地的经济联系,加强了蒙汉人民文化上的交融
“走西口”极大地加强了口外边地与内地的联系。以山西为例,清代以来有一句谚语说:“雁门关上雁难飞,归化圆宝如山堆。山西亢旱没啥事,归化一荒嘴揪起。”所谓嘴揪起,也就是饿肚子的模样。雁门关在今山西省代县西北,为山西冲要三关之冠。归化亦即现在的内蒙古呼和浩特一带。此句谚语的意思是说:归化为商贾辐辏之地,对于山西经济的影响极大。山西的一些地方,即使本省发生大旱,对于当地社会并无太大的影响,但如果归化一带发生灾荒,那这些地方的民众就只能忍饥挨饿了——这当然反映出山西的一些地方对于口外经济有着极大的依存度。
而对口外蒙古地区而言,内地大批移民的到来,带来了较为先进的农耕技术,促进了口外农业的发展,移民的辛勤耕作,将传统的农耕界线向北推移,使得当地单一的游牧经济发生变化,逐渐形成了农牧并举、蒙汉共居之乡。而大批经商务工者的纷至沓来,则刺激了蒙古地区商业的繁荣和城镇的兴盛。“先有复盛公,后有包头城”,“复盛公”是山西乔姓商人的商号之名,他们之于包头城的形成和发展,凸显了昔日晋商与边塞城镇繁荣的密切关系。
此外,“走西口”还加强了蒙汉人民的相互交流。譬如,蛮汉调(又称蒙汉调或漫瀚调),就是蒙汉人民在生产和生活的交往中,逐渐融合了信天游、山歌、蒙古歌曲的艺术风格,相互交流而催生的一种新民歌。而广泛流传于晋北、陕北、河北以及内蒙古西部的地方小戏“二人台”,更是内地文化与草原文化相互交流和融合的产物。
西口文化是多民族文化的交融,因为汉族亦在西口地域吸收了蒙古民族文化的精华,互相渗透,形成了西口文化独特内涵,蒙汉语合璧,蒙汉饮食合璧,服饰合璧,蒙汉风俗习惯合璧等。山西移民文化成为西口文化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