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战败的真正原因,被误读了100多年
本号已入驻“个人图书馆”,五百篇原创文章,你百度时可在个人图书馆搜索到,欢迎投稿,尤其欢迎历史、文学、杂文、及文学评论类原创文章,若有打赏归原创作者。投稿邮箱:2713023142@qq.com,文后请附微信联系方式和作者简介。
鸦片战争战败的真正原因,被误读了100多年
来源:历史有听
11万门炮26万火枪,第一次鸦片战争大清火力强悍,英国:蠢坏必败
鸦片战争
蠢和坏是两个贬义词,第一次鸦片战争,清朝就败在这两个贬义词叠加上,蠢坏必败。
至于原因,看看之前爆发的和西方战争,还有当时大清的军备就懂了。
早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前一百多年,清朝就和远道而来的沙俄军队交手过两次,也在西南地区和英国有过间接交手。
说他们全然不了解西方军事实力,那是扯淡。
说那时英军火力碾压清军,也是历史虚无下的扯淡。
两个扯淡后,我们先看历史,再看为何蠢坏必败。
在清朝前期的康熙年间,曾经和俄罗斯爆发雅克萨之战。
第一次战争,清军和沙俄军队火器装备几乎处于同列,都是用需要支架托起的长鸟枪,架好支架后才能开火。
如果说区别,唯一区别就是,俄国长枪支架是战斧,可以随时进行白刃战,而清军支架就是支架。
雅克萨之战
这也是雅克萨之战,最后清朝获胜的根源,白刃战打不赢,于是调集了原本明朝仿造的红衣大炮,用炮轰,用人堆。
那一战,清军兵力2500人,俄军仅450人。
远离本土的俄军,重武器几乎无有,面对巨炮,当然打不赢啊。
后来第二次雅克萨之战,西方经历了从火绳枪到燧发枪换代,俄军紧随潮流,也进行了装备换代,826个俄军几乎都是先进的燧发枪。
这枪射程远,射速快,不需要支架,在陆军交火中打的清军哭爹喊娘,战局不利情况下,清军又使用老套路,寄出炮兵部队。
面对重装备的清军,还有近2倍多的兵力差距,俄军虽坚守堡垒,也不得不服输。
这两次战斗的过程,应该让清军深切认知了火器的差距,不过他们依旧有仰仗,那就是路途遥远的俄军,无法将重武器,从遥远的本土运到远东,这算是本土作战的优势。
如果是聪明的统治者,应该反思的是,改良火器,可清军却不是如此,反而是制造了更多的火炮。
这算是对强大火力的路径依赖,何尝不是白刃战打不赢之后的避重就轻?
清军火炮
后续清朝,在稳定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之后,致力于打击蒙古准噶尔帝国。
那个时候的准噶尔可不是吉娃娃,也早已从蒙古前辈的圆月弯刀时代进化成了同沙俄相似的燧发枪时代。
如果不是兵力优势,还有火炮优势,消灭噶尔丹谈何容易?
康熙年间的大战,都是十万对三万,噶尔丹内忧外患才获得的胜利。
时间到了雍正年间,清朝继续对准格尔用兵,雍正九年(1731年)爆发的:博克托岭、和通泊之战。
堪称八旗军史上最大的惨败,一万多八旗军战死,几乎让京城家家举缟户户戴孝,打疼了的清军终于开始正视火器差距。
然后他们的办法是,学习准格尔,至于准格尔学习的谁?沙俄啊!那么沙俄学习的谁?欧陆列强!
也就是说,西方最先进的火器装备,在经历了三轮传递之后,终于传递到了清朝。
不过这传递效果,也就呵呵哒了。
由此开始,直到乾陵继位时,重型火绳枪成了清军的主战装备,至于更先进的燧发枪,清朝见过,但是却没心思仿造。
原因吗也很简单,国无敌国外患啊,周边都是小国弱国,可以以势压人,兵多就是优势。
这也是后续,面对武器先进的对手,清朝从未想过改进火器的根源。
和通泊之战
固有思维下的思维定势,和周边对手的档次,还有安于现状的统治者,让清朝完全失去了进取心。
这算是一家独大的最大隐患,相较于西方国家日日交火,时刻准备战斗,要不国破家亡的紧迫感,清朝的落后和停滞一百多年,就成了必然。
那么同时代的西方在干嘛?
经历过资产阶级革命,还有拿破仑战争的西方,从未消停,而是不断进化陆军装备,改良战术思想。
从适用与燧发枪战术的线列战术出现,到白刃战需要的刺刀改良,再到拿破仑战争时候的火炮至上战术,一轮轮变革之后,西方军事装备突飞猛进。
一百多年后,原地踏步的清军,迎来了鸟枪变炮的英国人。
可即便如此,大清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时,也并非没有一战之力。
原因吗也很简单。
首先:清军属本土作战,占尽了后勤补给优势。
其次:清军虽然装备相对落后,可并非没有一战之力,反而数量众多,11万门火炮26万火枪,加上蒙古骑兵,军队数目也好,装备数目也好,都是碾压英军的。
最后:英国虽然已经在东南亚还有印度站稳了脚跟,可他们对于像庞然大物一样的清朝宣战,依旧有底气不足顾虑。
本土作战,补给充足,装备庞大,兵力碾压。
那么为何清军却一败涂地?
答案其实在一百多年前的雅克萨之战,就能找到。
之前说过,雅克萨之战时,沙俄和清军枪械几乎相同,唯一区别就是沙俄用战斧做支架,清军支架就是支架。
这就给了沙俄白刃战优势,正因为这优势,才有陆战时候,即便军力差距很大,依旧占优的战果出现。
因为白刃战,清军实在实在太弱了。
曾经以骑射闻名,肉搏战为主的八旗军,面对白刃战避之唯恐不及,这样的传统从康熙时延续到了道光年间,不仅延续,反而越来越摆烂。
到了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时候,清军几乎就是毫无训练组织度的民夫成军,面对英军的肉搏战,一触即溃。
拿火枪对射,也是坚持不了几轮就要逃跑。
士气低落,身体孱弱,精神萎靡,这样的清军,和全世界布武的龙虾兵战斗,当然是一败涂地。
比如虎门之战时,英军的进攻方式就是火炮掩护配合步兵登陆肉搏战,面对火炮攻击,清军还能抵挡一二,可英军的白刃战冲锋,就成了清军的噩梦。
英军也在深谙清军底细之后,不断发挥白刃战的优势。
除此之外,依托本土作战的清军,还有个看上去是优势的弱点,那就是后勤补给能力太差。
这点,在战争中不断被重复,仅仅两万的英国远征军,面对号称近百万兵力的清朝,几乎每次都占据了人数优势。
这就更让人匪夷所思了,比人头,都输给了英国,这仗咋打。
分析之后,我们在看战前的分析,就能知道。
那曾经的优势,是多么的虚弱。
补给跟不上,因为后勤动员力太差,武器虽然多,使用武器的人却士气低落。
这一切的根源,就是国家属性的不对等。
第一次鸦片战争,输在一个中世纪古老国家,对垒一个近代化国家。
而这个古老国家,在东方遗世而独立,一直没有能和它交手的对手,体量巨大虚胖十足,面对精瘦却有力的英国佬。
当然是被轻易撂倒在地。
即便后续追加了无数军事投资,进口了无数先进武器,基于政权属性的基因,也让这一切珀来品,没有任何作用。
那个时候的华夏, 连原始的祖鲁人都不如,算得上千年最耻辱时刻。
根源何在?不过又蠢又坏。
蠢在不知世界潮流,即便知道了,也不愿改变,坏在不改变根源,就是会动摇小民族统治的基础。
仅此而已。
爆火5年的古诗词日历,来了!2022全新升级,有诗、有画、有远方!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若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后台,我们会立即删除,谢谢
精彩回顾